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Tp)Fe(CN)3]^-(Tp=hydrotris(pyrazolyl)borate)与[NiL](ClO4)2(L=3,10-bis(2-hydroxyethyl)-1,3,5,8,10,12-hexaazacyclotetra-decane)反应,合成了氰根桥联的异金属三核配合物[NiL][(Tp)Fe(CN)3]2·4H2O (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该化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 空间群。配合物1中,Ni髤大环与2个[(Tp)Fe(CN)3]-通过氰根桥联,形成近似直线的三核结构。Ni原子的配位采取六配位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其中大环配体上的4个N原子占据赤道平面而桥联氰根的2个N原子占据轴向位置。磁性测定表明在2-300 K的温度范围内,Ni髤和Fe髥之间通过桥联的氰根产生弱的铁磁相互作用。用哈密顿函数H=-2J(SFe1·SNi+SFe2·SNi)对其χMT-T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1的朗德因子g=2.35和交换常数J=8.13 cm^-1。最后,对配合物的结构与磁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由Bi(Hcydta)·5H2O和Nd(NO3)·6H2O按1:1的物质的量比,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含Bi(Ⅲ)-Nd(Ⅲ)的异核配位聚合物[(NO3)Nd(H2O)4(μ3-cydta)Bi(μ-ONO2)]·2.5H2O)n.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标题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235(3)nm,b=1.0902(4)nm,c=1.4253(5)nm,α=71.840(4)°,β=86.877(4)°,γ=76.991(4)°,z=2,Mr=936.65,V=1.3284(8)nm^3,Dc=2.342g·cm^-3,μ=8.646mm^-1,F(000)=900,最终偏离因子R1=0.0406,wR2=0.1124.在该配合物中,铋(Ⅲ)与配体cydta^4-的4O2N和1个硝酸根中1个O原子以及邻位分子的硝酸根形成8配位的畸变双帽三棱柱.钕(Ⅲ)与4个水分子的O,1个硝酸根中2个O以及来自3个不同配体cydta^4-的桥联羧基O结合,形成9配位的三帽三棱柱构型.羧酸根在Bi-Nd和硝酸根在Bi-Bi间的桥联作用,使得整个配合物分子连接成无限二维框架结构.热分析以及分解产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合物热分解经历脱水、配体热分解、硝酸盐转变成氧化物等多步连续分解过程,最后在625℃失重恒定.  相似文献   

3.
邻菲罗啉、己二酸和硝酸铜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四核铜配合物[Cu4(phen)4(NO3)2(H2O)2(adip)4/4(Hadip)4/2](NO3)2·2H2O(其中H2adip=己二酸),并经元素分析,IR,UV,TG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146(2)nm,b=1.0261(2)nm,c=1.8285(4)nm,α=91.66(3)°,α=92.19(3)°,γ=112.76(3)°,V=1.7520(6)nm3,Z=1,Dc=1.639g/cm3,C66H66Cu4N12O28,Mr=1729.47,F(000)=886,μ=1.294mm^-1,R1和wR2分别为0.0447和0.1141.己二酸根通过4个羧基O将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联接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其中每个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Ⅱ)原子.每个Cu(Ⅱ)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除与己二酸氢根(Hadip)、己二酸根(adip)和邻菲罗啉(Phen)的N,O配位形成锥底平面外,其中的1个Cu(Ⅱ)与水配位,而另一个Cu(Ⅱ)则与硝酸根配位.配合物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氢键和π…π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装置如图一、演示顺序1. 在小烧杯内放好细铁丝圈。2. 用漏斗向小烧杯内注入浓硫酸,使酸液面接近细铁丝圈。3. 细铁丝圈上平放一小块滤纸。4. 向滤纸上滴一滴氧化钴的浓溶液。5. 扣上大烧杯。二、观察13-15分钟即可看到滤纸上红色液迹由外向中心逐渐变蓝,至20分钟时液迹干燥并全部变蓝。  相似文献   

5.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Ag2(HL)(NO32]n1)的结构(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HL作为中性四齿配体连接2个Ag(I)中心,其中一个Ag(I)中心与HL配体中的ON2供体(羰基O,亚胺N和吡嗪N1原子)和2个单齿硝酸根配位,构成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而另一个Ag(I)离子与1个单齿硝酸根,1个双齿硝酸根和HL配体中的吡嗪N4原子配位,形成扭曲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另外,相邻的Ag(I)离子通过桥联的硝酸根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Ag2(HL)(NO32]n1)的结构(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HL作为中性四齿配体连接2个Ag(Ⅰ)中心,其中一个Ag(Ⅰ)中心与HL配体中的ON2供体(羰基O,亚胺N和吡嗪N1原子)和2个单齿硝酸根配位,构成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而另一个Ag(Ⅰ)离子与1个单齿硝酸根,1个双齿硝酸根和HL配体中的吡嗪N4原子配位,形成扭曲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另外,相邻的Ag(Ⅰ)离子通过桥联的硝酸根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个氰根桥联的十二核大环齿轮状配合物[Cr(bpmb)(CN)2]6-[Mn(5-Brsalpn)]6·12H2O(1)、[Co(bpmb)(CN)2]6[Mn(5-Brsalpn)]6·12H20(2)和[Co(bpmb)-(CN)2]6[Mn(5-Clsalpn)]6·24H20·8CH3CN(3)(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和磁性.三配合物是同晶型的,包含交替排列的锰(Ⅲ)-Schiff碱阳离子和[M(bpmb)(CN)2]-阴离子,阴阳离子单元用氰根离子连成十二核环状结构.分子环直径约2nm.配合物1呈反铁磁性,说明通过氰根桥铬(Ⅲ).锰(Ⅲ)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基于一维交替链模型(哈密顿算符H=-JCrMnN∑i=0Si·Si+1)导出的磁化率公式与实验数据进行拟和得到磁耦合参数JCrMn=-2.65(6)cm^-1.  相似文献   

8.
以3-吡啶醛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1,然后,用配体L1和AgNO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3)]n1),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Ag(Ⅰ)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分别和硝酸根的氧原子,配体中的2个吡啶氮原子以及1个亚胺氮原子配位,配体L1有2种配位模式,其中,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另外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同时2个亚胺氮原子也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这样配合物形成3D孔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2个含有叠氮根和硫氰根配位单元的3,4-双咪唑噻吩(L)的锰(Ⅱ)配位聚合物[Mn(L)(N32(H2O)]n1)和[Mn(L)2(SCN32]n2)并报道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2是通过3,4-双咪唑噻吩与四水醋酸锰反应,同时分别引入过量的线性三原子阴离子(N3-和SCN-)以取代醋酸根作为抗衡离子制备而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2具有相同的无限二维链状空间结构,但是由不同的44元的[Mn6(L)4(2N32]和36元的[Mn4L4]大环单元结构组成。此外,配位聚合物1中的叠氮根分别采用端基单齿和桥联双齿的配位方式,而配位聚合物2中的硫氰根仅以端基氮原子与Mn(Ⅱ)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2(phen)2(C8H9N2O2S)(H2O)(OH)]·(ClO4)2,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结构分析.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8.2295(7)nm,b=18.0274(15)nm,c=24.5459(19)nm,β=96.240(2)°,V=3620.0(5)nm^2,Z=4,Dc=1.686g/cm^3,Mr=918.64,F(000)=1864,μ(Mo—Kα)=1.452mm^-1,R1=0.1091,ωR2=0.1380.两个铜原子通过来自羟基的氧、水分子和4,6-二甲基-2-巯基嘧啶乙酸根桥连.2个铜原子的配位环境基本相同,都具有5配位扭曲的四方锥构型,Cu…Cu之间的距离为0.30189(8)nm.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六氰根构筑单元[M(Ⅱ)(CN)6]4-与[Mn(Ⅲ)(salen)]+模块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酚氧和氰根混合桥联的M(Ⅱ)-Mn(Ⅲ)配合物{[Mn(Ⅲ)(salen)]4[Mn(Ⅲ)(salen)(H2O)]2[M(Ⅱ)(CN)6]}(ClO42·2H2O(M=Ru(1),Os(2),salen2-=双水杨酰胺乙基负离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它们是结构类似的二维化合物,其中氰根桥联的七核[Mn(Ⅲ)6M(Ⅱ)]2+单元进一步通过双酚氧桥相互连接构成二维层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2个化合物通过酚氧桥均呈现反常的反铁磁耦合,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MnMnŜMn1ŜMn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0.340 cm-1(1)和-0.561 cm-1(2)。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4'-对二甲氨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利用L与锌离子形成的稳定配合物(ZnL).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在无水乙醇和含水乙醇介质中各种阴离子对该配合物ZnL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发现该配合物能在含水乙醇介质中选择性的识别磷酸根类离子。磷酸根、磷酸氢根与磷酸二氢根离子分别与ZnL配合物以1:1、2:1及2:1结合模式影响体系的吸收和荧光发射,ZnL配合物对磷酸根类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源于配合物多余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六氰根构筑单元[M(Ⅱ)(CN)6]4-与[Mn(Ⅲ)(salen)]+模块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酚氧和氰根混合桥联的M(Ⅱ)-Mn(Ⅲ)配合物{[Mn(Ⅲ)(salen)]4[Mn(Ⅲ)(salen)(H2O)]2[M(Ⅱ)(CN)6]}(ClO42·2H2O(M=Ru (1),Os (2),salen2-=双水杨酰胺乙基负离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它们是结构类似的二维化合物,其中氰根桥联的七核[Mn(Ⅲ)6M(Ⅱ)]2+单元进一步通过双酚氧桥相互连接构成二维层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2个化合物通过酚氧桥均呈现反常的反铁磁耦合,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MnMnŜMn1ŜMn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0.340 cm-11)和-0.561 cm-12)。  相似文献   

14.
以异烟酸和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phen)2(H2O)2(C6H5NO2)2]·(ClO4)}n,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n。与中心镉(Ⅱ)离子配位的3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异烟酸根和1个水分子,3个氮原子分别来自1个异烟酸根和1个邻菲咯啉,形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由于异烟酸的桥联作用及氢键作用,配合物堆积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配合物通过异烟酸的羧基双齿桥联配位以及邻菲咯啉和水分子作为端基配位,形成了双核笼状结构,其Cd(Ⅱ)…Cd(Ⅱ)距离为0.8798 nm。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邻菲咯啉合铜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两种配合物,[Cu(phen)(L-Phe)(H2O)]ClO4(1)(L-Phe为L-苯丙氨酸根)和[Cu(phen)(Gly)(H2O)]ClO4·2.5H2O(2)(Cly为甘氨酸根),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配合物(2)与BSA的结合常数大于配合物(1)与BSA的结合常数,牛血清白蛋白对配合物的结合位点数为1,荧光猝灭作用机理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剂热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手性配位聚合物[Zn2(C7H8O6)2(bipy)2(H2O)2]·4H2O(C7H8O6=2,3-氧-异丙叉基-L-酒石酸根,bipy=4,4′-联吡啶),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C2空间群,晶胞参数a=2.02334(14)nm,b=1.13896(4)nm,c=1.01094(6)nm,β=117.366(3)°,V=2.0689(2)nm^3.两个晶体学独立的Zn原子均为八面体构型,其中Zn1原子赤道配位点被2个酒石酸根中的4个羧酸根氧螯合配位,2个酒石酸根中剩下的4个羧酸根氧中的2个分别与2个Zn2原子连接形成无限一维链,Zn2原子的另外2个反式赤道配位点被2个水分子氧占据,同时这两种Zn原子的轴向配位点均被4,4′-联吡啶的氮原子占据,形成具有矩形格子[0.51165(3)nm×1.13896(5)nm]的二维层状结构,游离的2个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聚体,并与酒石酸根中未与Zn配位的羧酸氧连接,把二维层状结构连接成三维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郭文生  徐赫男  郭放  佟健 《中国化学》2005,23(3):272-274
设计、合成了两种蝶形主体分子:2,5-二(三苯甲基)对苯二酚1,2,5-二(二苯甲基)对苯二酚2.1和2可与许多有机小分子形成配位包合物。用IR表征了主体分子1和2 的包结物, 用1H NMR测定了主客体分子的摩尔比:1•DMF (1:2),1•DMSO (1:2),1 •吡啶 (1:2),1•环戊酮 (2:3)和2•DMF 1:2),2•DMSO (1:2),2 •THF (1:1),2•苯甲醛(1:2),2•苯乙酮 (1:2),2•2,5-己二酮 (1:1),2 •N-甲基-2-吡咯烷酮 (1: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了包结物2·苯甲醛的晶体结构,在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下晶体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3,5-二硝基苯甲酸(3,5-DNBH),1,2-双咪唑亚甲苯(1,2-bimb)与3种过渡金属盐通过水热反应成功地构筑3个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即[M(3,5-DNB)2(1,2-bimb)](M=Co(Ⅱ) (1),Cd(Ⅱ)(3))和[Zn(3,5-DNB)2(1,2-bimb)]n2)。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三个化合物。化合物1和3是同构的,含有一个双核单元[M2(COO)2],该双核单元由金属离子、3,5-二硝基苯甲酸根以及1,2-bimb分子构成。双核单元再通过O…π弱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该弱相互作用是通过3,5-二硝基苯甲酸根上的硝基氧原子与1,2-bimb上的苯环所形成。化合物2是一维链结构,链与链之间再通过3,5-二硝基苯甲酸根和1,2-双咪唑亚甲苯配体上苯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超分子结构。室温条件下研究了化合物23分散在甲醇中的荧光性质。热重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热稳定性。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化合物1对罗丹明B具有一定的催化降解能力。此外,直流磁化率结果显示化合物1中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CuO-ZnO-ZrO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机理和中间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质谱在线技术,对CuO-ZnO-ZrO2催化甲醇水蒸汽重整(SRM)反应进行程序升温脱附(TPD)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态催化剂表面,甲醇以分子吸附态形式存在,甲醇水蒸汽重整反应经历甲酸根中间物种.分别用CuO、CuO-ZnO、CuO-ZnO-ZrO2作催化剂,甲醇在气流中的摩尔分数分别高于5.4%、0.37%和0.17%时,甲酸根中间态的分解产物为CO2和H2;而甲醇在气流中的摩尔分数分别低于5.4%、0.37%和0.17%时,甲酸根中间态的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  相似文献   

20.
用简单的非手性原料醋酸锌和乙二胺在高氯酸钠的甲醇溶液中反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对称性破缺现象,得到了一对对映体Δ-cis-[Zn(en)2Ac][ClO4](Δ-1)and Λ-cis-[Zn(en)2Ac][ClO4](Λ-1)(en=乙二胺,Ac-=醋酸根)。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CD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Δ-cisΛ-cis中的锌(Ⅱ)离子均与2个乙二胺上的4个氮原子和醋酸根上的2个氧原子顺式配位,形成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Δ-cis-[Zn(en)2Ac]}+和{Λ-cis-[Zn(en)2Ac]}+单体通过氢键作用分别形成具有右手和左手双螺旋的一维链。用X-ray单晶衍射和CD光谱确定了配合物的手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