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语的“欧化”,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汉语的“欧化”突出地表现在文字改革上,它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等三方面的改革。汉语的“欧化”,是中西文化运动中,汉语及其文化体系适应西方文化整合的结果;是现实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汉语走上开放体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3.
董娟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83-86
汉语的欧化现象一直是众多作家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人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汉语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有人则认为汉语语法变化主要是受英语语法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变化并跟英语第三人称代词进行对比来看待这种欧化现象。另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欧化”现象,既防止英语第三人称代词汉译过度欧化,又能恰当地吸收英语中的有益成分来丰富和发展汉语。 相似文献
5.
邱添乾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15(1):98-102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6.
7.
马春华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7-50
欧化结构在汉语语言系统中数量日渐增多,地位日益重要。欧化结构最初是小规模的、临时的,以偏误形式出现,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人们的语感也会发生变化,偏误就成了基础语即汉语语法系统的一部分。从历时角度看,有的欧化现象仅作为偏误活跃一时,然后逐渐消失;有的则由偏误发展为稳固的欧化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欧化结构应该成为汉语语法中相对独立的系统,与传统汉语句式区别对待。还应该确定欧化结构和偏误的界限,重视欧化结构的启迪作用,利用欧化结构引导学生纠正偏误。 相似文献
8.
9.
王进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2):83-86
连词研究一直是近代汉语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其进行过专门的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认识到近代汉语连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汉语连词的数量不确定;二、近代汉语连词的界定不明确;三、近代汉语各个时期的常用连词亟待总结;四、近代汉语连词的语法化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应加强常用连词的语法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政论散文经历了西汉的繁荣,出现了贾谊、晁错、刘向等众多政论大家,至东汉后期政论呈现衰弱,而多种文体得以创新.其中原因主要有二:士人政治热情的减退、才情转移和私人著述文体的兴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在以蒙田散文精神为内核的"自我表现"审美理念的导引下,现当代散文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生着种种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蒙田散文观念的先天性缺失。 相似文献
13.
14.
散文,不仅是我人生传记中若干富有色彩的篇章,也是我那经常漂泊流浪的灵魂的栖息地。在散文创作中,我追求题材的多样、情感的真诚、境界的深广、手法的自由,并认为一个既有传统美德,又有现代意识,既有艺术修养,又有实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作家。 相似文献
15.
黄健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57-61,65
现代休闲文化认为,休闲除了具有解除体力上的疲劳,获得生理上的休整、调适功能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生存需要,是赢得精神的自由和营造心灵空间的需要。现代散文创作突出了现代休闲文化的这种理念,并为现代休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艺术审美性的传播载体和途径,扩大了现代休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审美空间,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论骈文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山洪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67-72
骈文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萌芽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期、宋代的兴起发展期、清代的形成期以及清末民国初的兴盛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骈文理论都对骈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骈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重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同林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6,14(2):106-111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蔡为核心,先后存在两个次群体;追源溯流则可将吴蔡体与苏轼、元好问视为一个泛词派,与苏辛词派一枝而二朵。吴蔡体不仅对金代词史的发展,甚至在中国词史的演变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洋洋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1):84-86
琦君散文不追求题材的独特性,而是以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呈现出叙述内容生活化的特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琦君的创作目的是寻求人的精神幸福,创造一个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