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动进样和分离技术是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应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外加电压调节玻璃基材微芯片"十"字通道内的场强分布,改变分析样品在芯片内电渗流的方向和速率,考察样品的分离效率并得出最佳的外加电压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DDS技术的雷达波形产生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在带宽、频率转换速率、调频线性工、频率分辨率和稳定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提出了采用直接数字频经合成芯片AD9854来设计雷达线性调频信号的一种方案,该方案用PC机控制雷达波形参数,频率转换时间最低可以达到10ns,输出频率范围4-10MHz,扫频带宽3-100kHz,扫描时间10-1000ms,输出线性调频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优于70dB,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满足高频地波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磺酰氧基卤代芳基醚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在众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以2-碘间苯二酚为原料,经化学计量的双磺酰化、选择性单侧水解及与溴化物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系列2-碘-3-(对甲苯磺酰氧基)苯基醚。结果表明,双磺酰化产物的选择性单侧水解比2-碘间苯二酚通过单烃基化进行原料中2个对称羟基的选择性官能化更有优势。以低成本碱为水解试剂,探索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2,6-双(对甲苯基磺酰氧基)碘苯单侧选择性水解的影响,水解产物核磁纯度>99%,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代芳基醚的合成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和选择性高的方法。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13C-NMR与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AZ4620光胶制备通道横截面为圆弧形的阳模,采用玻璃与PDMS材料的永久性封合技术,研制了一种玻璃-PDMS复合芯片微流控蠕动型气动微泵,实现单一微泵对多路液流的驱动.实验将该微泵系统应用于K3[Fe(CN)6]的化学发光检测,对4×10~mol/LK3[Fe(CN)6]测定的重现性为0.9%(RSD,n=7),线性范围6×10^-6~6×10^-5mol/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0,检出限为8×10^-7mol/L.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用直接酯化法制备富马酸双混合醇酯单体(DBF),游离基聚合合成富马双混合醇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物(FVA),单体及共聚物用IR∧1,H-NMR表征,并考察了共聚物对高蜡、高粘原油、渣油及白油,光缆油的降凝降粘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可使华北油田高蜡原油降凝21℃;克拉玛依稠稀混合油(60:40)降粘75.24%(5℃),73.61%(10℃),69.95%(15℃);大庆渣油降凝13℃,降粘42.1%(40℃);新疆彩南原油降粘48.21%(10℃),53.69%(15℃),对白油、光缆油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合成得到钯与苯基羧酸和1,2-二(二苯膦)乙烷配位的四种混配配合物,确定其化学组成为Pd(PCA)2(dppe).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摩尔电导、质子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三种新型含硅植物生长调节剂(Ⅴ-Ⅶ),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HNMR表征。生物活性试验表明,药液质量浓度为25mg/L时,三种目标化合物对水稻根生长比对照化合物(1-萘乙酸苯基二甲硅基甲酯,Ⅷ)分别提高19%、14%和15%。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产生多频高频地波雷达信号波形,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设计多通道多频高频地波雷达DDS数字信号源,提出了运用FPGA芯片实现该信号源的一种方案.该方案的系统组成包括PC机软件、LXI接口电路、控制模块、多通道DDS系统和加法器.该信号源输出为四通道单频信号及四通道信号加权叠加合成的多频信号.系统输出频率为3~30 MHz,输出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优于62 dB,输出信号相位噪声优于132 dB/Hz,实验结果可满足多频高频地波雷达发射和接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纳米级氧化铁的合成及其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研究了合成条件,并采用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测得产品的平均粒径为20-30nm.研究了纳米级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在pH=3.0,吸附比为3.5×10-6:1×10-2(g/g)时,平均吸附效率为95.98%,最大吸附量为398.3μg Cr(Ⅵ)/g.采用2mol/LNaOH可完全洗脱纳米氧化铁所吸附的Cr(Ⅵ),测定了回收后的纳米氧化铁对Cr(Ⅵ)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纳米级氧化铁可循环使用,这将为环境污水中Cr(Ⅵ)的治理及研究纳米材料的吸附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条以芥酸为原料合成环十七酮(二氢灵猫酮)的新的合成路线,并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在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通道中制备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简易方法.通过二苯甲酮诱导的光引发聚合接枝反应,在PDMS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或温敏高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使高度疏水的PDMS表面改性为亲水(接枝PAA)或温控亲疏水性可调(接枝PNIPAA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PDMS通道内的"二步区域接枝法",即在PDMS大部分通道表面引入亲水性PAA,而在需要设置温控毛细管力微阀的部位接枝PNIPAAm,以此在已封合的全PDMS通道内研制了温控毛细管力微阀.通过微型半导体加热/制冷器对微阀温度进行调控,室温时水溶液可以通过微阀;而40℃时,液流的前沿接触到PNIPAAm接枝区后会停止流动,实现了在T型PDMS通道内水溶液流体的简单操控.  相似文献   

12.
电子标签在现代超市、图书馆、仓储等公共流通部门的防盗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标签及其销码本质为一种射频识别系统,其工作为非接触方式,有快捷、方便等优点.本设计应用89S2051单片机、NE564模拟琐相环等芯片以及智能控制、频率合成、高频小信号检测等技术研制的电子标签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了1-苯基-2-乙基-2,3-丁二烯醇和溴合成2-乙基-2-苯基-3-溴-3-丁烯醛的反应.测定了不同流速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速度比常规的玻璃容器中有明显提高,并具有反应物的用量少,对环境的污染轻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合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修饰,并制备了纳米TiO2/PET复合材料.使用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DSC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刹对纳米TiO2分散性和相溶性以及对PET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丁酯修饰纳米粒子与PET相溶性较好;纳米TiO2表面在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下可能形成了Ti-OCOR键合,从而对纳米TiO2/PET复合材料热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催化铁-氧腐蚀电池处理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碳与铁屑组成的腐蚀体系中添加氧催化剂 Mn O2 ,并进行曝气形成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 .使用这种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对活性艳红 X- 3B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 ,并研究了若干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比普通铁屑处理法效果大有提高 ,处理 10 m in脱色率就可达到 98%以上 ,COD去除率高达 82 % (一般在 70 %~ 80 %之间 ) ,最佳处理效果时的 p H=7,不需要另调 p H,对处理条件要求宽松 ,应用前景广泛 .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微通道反应器中流体的流速、通道宽度对流形的影响.通过将进样通道的构形由常规的Y形改变为十字形,首次在宽度为500μm的微通道内得到了塞流,提高了二相间的相接触面积和反应物流量;以环已酮与盐酸羟胺合成环己酮肟为例,说明改变进样通道的构形可显著提高扩散控制的相转移反应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HU-KDF-185菌株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并经筛选而获得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var. ellipsoideus HUK-1,(1a,his~-)与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 diastaticus, a, arg~-)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作者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发酵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后,在仙居酒厂对该融合杂种发酵不同淀粉质原料的适应性及其酒精产量作了生产规模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对番薯渣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77%,这比我国目前广为应用的酒精生产菌株K氏酵母(29.71%)和新市一号(29.54%)分别增产3.56%和4.16%;在大米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产量平均为35.38%,比大米酒精生产菌株M-85(32.87%)相对增产酒精7.64%,而番薯丝原料的酒精产量平均为30.20%,比生产菌株新市一号(28.70%)相对增产酒精5.23%.由此可见,种间融合杂种HU-KDF-185在不同类型的淀粉质原料的发酵中,其酒精增产效果显著而稳定,这也证明了我们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所获得的种间融合杂种将是一株较优良的酒精高产菌株.同时也表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酒精酵母的选育,特别是对那些在其生活周期中缺乏或失去有性过程的工业酵母更为有用.  相似文献   

18.
PIN光电二极管在PET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正电子发射层析照相(PET)探测器系统所存在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双面入射和侧面读出技术,提高了PIN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增加了可用光的收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的PIN光电二极管及外围配置,与现行PET探测器系统中的光电倍增管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活性炭吸附技术逐渐成为深度处理的主流技术,但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仍处于人工控制阶段,现场需要技术人员依靠经验确定活性炭投加量,易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活性炭药耗大等问题.以浙江省嘉善县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深度处理工艺为研究背景,以粉末活性炭投加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活性炭投加控制系统滞后、非线性、复杂等问题,建立了BP神经网络前馈预测-PID反馈控制的自动投加控制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控制精度,出水COD达标率较人工控制提高了8.88%,活性炭日均消耗量削减了16.61%,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摘要:采用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双酚酸为原料,利用界面聚合法合成新型阻燃剂聚双酚酸苯基磷酸酯(poly(DPA PDCP)).探索了时间、催化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等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室温、催化剂摩尔分数为0.04,nNaOH∶nDPA=3,反应时间为0.5 h),poly(DPA PDCP)产率可达75%.当poly(DPA PDCP)与APP以1∶4比例复配阻燃EVA,总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0%时,EVA的氧指数达到25.7%;锥形量热测试表明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61%;TGA测试显示起始分解温度较纯EVA提高32 ℃,最大分解温度提高20 ℃,同时在600 ℃的残炭量质量分数高达27%.结果表明,poly(DPA PDCP)与APP复配阻燃体系主要以固相阻燃机理为主;poly(DPA PDCP)主要作为碳源,与APP配合使用时存在协同阻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