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再与琥珀酸酐水溶剂反应合成出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衍生物,采用1H-NMR、FT-IR和TG表征其结构。系统研究了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主要考察了溶液的p 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对Cu2+平衡吸附量达到133.5mg/g,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红外表明,吸附主要依靠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和氨基。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合成O-羧甲基壳聚糖,再和二硫化碳反应制备出新型黄原酸壳聚糖,使用元素分析、FT-IR、UV和TG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比较了壳聚糖、O-羧甲基壳聚糖和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研究黄原酸壳聚糖对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铅离子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和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量是壳聚糖的8.37倍,平衡吸附量可达600.6mg/g。XPS表明,吸附过程主要通过吸附剂中的氨基、羧基和黄原酸基团与铅离子发生作用完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段升温法将壳聚糖改性,合成了取代度为1.84、平均分子量为3.08×105、等电点为7.28的N,O-羧甲基壳聚糖(CMC),分别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水溶液的Zeta电位、电导率、表面张力以及水分散体系中羧甲基壳聚糖微粒的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N,O-羧甲基壳聚糖具有表面活性;介质的pH值和浓度对羧甲基壳聚糖溶液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交联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出交联黄原酸壳聚糖,采用FT-IR和XRD表征了其结构,并探讨壳聚糖及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溶液pH值、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起始浓度0.01 M,起始溶液pH=5,室温25℃吸附2h条件下,壳聚糖和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126.8 mg/g和238.9 mg/g,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吸附能力为壳聚糖的1.89倍。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在氨基上引入羧甲基制备出N-羧甲基壳聚糖,再和环氧氯丙烷发生交联反应,合成出新型交联羧甲基壳聚糖,FTIR表征其结构。研究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交联剂用量、铅离子溶液的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量优于壳聚糖,平衡吸附量可达297.6 mg/g。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er等温吸附,吸附主要依靠结构中的羧基和氨基基团。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CS)为原料,先制备出O-羧甲基壳聚糖(OCMC),再和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合成O-羧甲基黄原酸壳聚糖(CXCS)。通过产物的含硫量对碱浓度、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采用固体13CNMR和SEM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合成CXCS的最佳条件为碱浓度10%,投料比1∶1,室温反应3h,产品的含硫量达10.22%。最后研究了CXCS对水溶液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XC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可达288.5 mg/g,是壳聚糖吸附量的2.65倍。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吸附主要依靠结构中的羧基和黄原酸基团。  相似文献   

7.
《分析试验室》2021,40(10):1135-1139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PEI-MCM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究了该材料在不同p H和时间、不同离子浓度下对铜离子(Cu~(2+))和镉离子(Cd~(2+))的吸附量。结果表明,PEI-CMC对Cu~(2+)和Cd~(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的过程。该材料在pH 5~6条件下,Cu~(2+)和Cd~(2+)分别在10和25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的理论吸附量分别为32.24和83.33 mg/g。该吸附材料对Cu~(2+)和Cd~(2+)的吸附速度快,适用条件广,便于分离,为含Cu、Cd的废液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壳聚糖离子络合微球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采用静电脉冲液滴发生器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离子络合微球。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干球粒径约为100μm。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呈多孔结构。微球的溶胀行为对溶液pH很敏感,增大pH会促进其溶胀,溶胀速度和最大溶胀度均有提高。pH同时影响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性能。微球的溶胀性能受到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金属离子种类及其浓度等制备条件的影响。增大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或金属离子浓度均能提高最大溶胀度,C—Ca微球较C-Al微球更易溶胀。通过改变CaCl2溶液浓度,初步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药物释放性能时影响。研究对微球进一步应用于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卤代烃的N-烷基取代反应制备得到烷基壳聚糖衍生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计算结果表明烷基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壳聚糖的氨基上。动态光散射研究表明,该衍生物在水中可自动形成粒径在10—200nm范围的纳米微粒,负载紫杉醇后微球的粒径增大,在磷酸缓冲液(pH=7.4)中体外释放研究表明,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紫杉醇在磷酸缓冲液中达到平衡时的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PLGA/O-CMC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自行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癌药物模型,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为98.5nm,粒径分布指数为0.192,粒子表面∈电位为61.48eV,载药率高达18.9%,包封率为86%。然后用SEM动态监测载药纳米粒子降解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并连续追踪粒子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降解介质的pH变化。载药纳米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1)前12h的释药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具有一级释放特性;(2)在20天内的释药动力学符合零级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合成Na-X沸石去除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煤灰通过碱熔融 水热法合成了Na-X型沸石,研究了Na-X型沸石的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初始镍离子浓度和温度对废水中镍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a-X型粉煤灰沸石对镍离子的去除性能与化学原料合成的13X相当,明显优于粉煤灰。在20℃,pH值为6,沸石用量10g/L,吸附15min时,对初始浓度为20mg/L~150mg/L的镍离子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镍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方程式,其单层吸附量为11.2×10-3。粉煤灰沸石重复使用5次,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去除率仍高达95%,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木薯羧甲基淀粉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 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干法合成羧甲基淀粉吸附剂。考察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溶液的pH值、Cu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羧甲基淀粉的投加量等因素对羧甲基淀粉吸附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羧甲基淀粉对Cu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用取代度为0.841的羧甲基淀粉处理含Cu2+的废水,在pH=7.0、羧甲基淀粉的投加量50.00 mg/L、吸附时间15 min时,羧甲基淀粉对废水中Cu2+的吸附率高达98.80%,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PAN-S)水溶液处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取了具有PAN-S功能团的PAN-S浸渍树脂.用PAN-S作显色剂测定水相中金属Ni~(2+),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且研究了测试的优化条件以及PAN-S浸渍树脂对金属Ni~(2+)的静态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88~31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PAN-S浸渍树脂对金属Ni~(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其吸附金属Ni~(2+)为放热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14.
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对Cu(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壳聚糖与自制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反应,加入一定量的铜盐使其与壳聚糖络合,再用环氧氯丙烷交联,用酸洗脱铜离子,得到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考察了阴离子、交联剂浓度对铜印迹效果的影响.用振动磁力仪及透射电镜对样品的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表面印迹的纳米磁性壳聚糖对Cu2 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用硝酸铜印迹制备的表面印迹纳米磁性壳聚糖吸附剂平均粒径为25nm,饱和磁化强度为98.56emu/g,壳聚糖含量为18.7%.吸附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在Cu2 初始浓度为3.91mmol/L,pH为5时,15min即达到吸附平衡,以壳聚糖计Cu2 的饱和吸附量为4.07mmol/g,比纯壳聚糖粉高2倍.在含Zn2 或Cd2 、Pb2 的二元体系溶液中,离子印迹吸附剂对Cu2 具有明显的选择吸附性,而未印迹的纯壳聚糖粉几乎没有选择性.吸附剂易回收,重复使用性好,重复使用4次后,吸附量约保留最初饱和吸附量的98%.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 of a cross-linked magnetic modified chitosan (CMMC), which has been coated with magnetic fluids and cross-linked with glutaraldehy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Zn(2+)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CMMC with a diameter range of 20-50 nm was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pH and the contact time for the adsorp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the optimal adsorption conditions for the adsorption of Zn(2+)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CMMC was highly efficient for fast adsorption of Zn(2+) within the first 25 min, and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uld be achieved in 30 min. Equilibrium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data of Zn(2+) adsorption followed the Langmuir model.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Zn(2+) was estimated to be 32.16 mg/g with a Langmuir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0.01 L/mg at 298 K,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CMMC had obvious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Zn(2+). The CMMC was stable and easily recovered. Moreover, the adsorption rate was about 90% of the initial saturation adsorption capacity after being used five times.  相似文献   

16.
球形壳聚糖树脂制备方法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采用滴加成球法制备球形壳聚糖树脂,对影响壳聚糖树脂粒径分布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用戊二醛,环氧氯丙烷及乙二醇环氧丙基醚作交联剂时,不同交联剂对树脂吸附Ni^2+、Cu^2+、Zn^2+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及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研究了pH值,颗粒粒径、离子强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对酸性染料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乙二胺改性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EMCN)吸附酸性橙7 (AO7)和酸性橙10 (AO10). EMCN制备时先通过在由环已烷/正已醇、壳聚糖和铁盐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中加NaOH溶液沉淀剂, 得到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 再经乙二胺改性以增加氨基含量和提高吸附容量. 透射电镜表明, EMCN分散良好, 粒径15-40 nm. 吸附实验表明, AO7和AO10最佳吸附分别在pH 4.0和pH 3.0. EMCN具有粒径小和高表面活性, 因此吸附速率快. 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 AO7和AO10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47和2.25 mmol·g-1. 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放热, 且能自发进行. EMCN可用NH4OH/NH4Cl (pH 10.0)溶液再生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镍基蒙脱土/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导电聚苯胺,再将聚苯胺引入镍基蒙脱土层间,合成了镍基蒙脱土/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并用FTIR、XRD、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聚苯胺已进入蒙脱土层间,并使蒙脱土片层间距增大。测定了复合前后材料的电导率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对Zn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用壳聚糖对Zn^2+的吸附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脱乙酰度,分子量,粒度大小,溶液的pH值,温度,Zn^2+起始浓度和不同锌盐等方面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Zn^2+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征,其吸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脱乙酰度为100%,锌盐为硫酸锌,Zn^2+溶液pH值为6.0,起始浓度4-5mg/ml。  相似文献   

20.
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Pb^2 的吸附作用,探讨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溶液的PH值、羧甲基取代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是吸附Pb^2 的主要活性基团,羧甲基壳聚糖对Pb^2 的饱和吸附量为3.1083mmol/g,吸附Pb^2 的能力比壳聚糖,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