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择优锌—镍合金电沉积的现场ECST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步包封”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电化学STM针尖。以此为基础采用ECSTM现场研究了工艺条件下HOPG上高择优锌-镍合金的电沉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铎优沉积层以侧向生长方式生长,而表面上电化学活性差的晶面构成了晶体生长过程的保留面,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与基底表面方向一致的高择优沉积层,X射线研究表明这一择优面为(100)晶面。  相似文献   

2.
稀土在电沉积锌—镍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耐蚀性高、低氢脆性和与基体的结合力好等特性 ,是良好的防护性镀层。当合金镀层的镍含量在 7~ 1 8% (质量 )时 ,镀层的耐蚀性最高 ,因此它可代替传统的锌镀层、锡镀层和镉镀层而广泛应用于电镀汽车钢板、航空航天及家电等行业[1~ 3] 。稀土元素 ( RE)包括了 1 5个镧系元素和钇元素 ,共 1 6个元素。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化学性能 ,使稀土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稀土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研究及应用正日趋深入。文献资料表明 ,在电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化合物后 ,可以改善镀液…  相似文献   

3.
高择优锌-镍合金电沉积的现场ECST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步包封"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电化学STM针尖.以此为基础采用ECSTM现场研究了工艺条件下HOPG上高择优锌-镍合金的电沉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择优沉积层以侧向生长方式生长,而表面上电化学活性差的晶面构成了晶体生长过程的保留面,从而进一步形成了与基底表面方向一致的高择优沉积层,X射线研究表明这一择优面为(100)晶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沉积法获得Ni、Ni-Fe和Ni-Fe-C合金镀层电极, 在90 °C模拟海水(0.5 mol·L-1 NaCl, pH=12)的稳态极化曲线表明Ni-Fe-C合金电极具有最好的析氢催化性能.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电极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XRD)与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合金的晶体结构, 发现电极材料的晶粒尺寸影响析氢催化性能, 晶粒尺寸越小析氢催化活性越好. 用电化学阻抗方法(EIS)研究电极析氢催化性能的本质原因, 结果表明电极表面活性点数目和电极的本质电催化活性对合金电极析氢催化活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涂伟毅  徐滨士  董世运  蒋斌  杜令忠  胡振峰 《化学学报》2004,62(20):2010-2014,F006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位阶跃法研究了n-SiO2/Ni复合电刷镀体系的电化学响应,探讨了纳米颗粒的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谱研究了复合镀层中n-SiO2/Ni颗粒表面与基质金属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使金属沉积过电位显著降低,电流效率、金属成核率及晶体生长速度增加,纳米颗粒对金属镍电结晶有明显的催化效应;n-SiO2/Ni表面氧的不饱和化学键与表面扩散过程中吸附态金属Ni原子键合形成Ni-O键,纳米颗粒与基质镍以化学键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8.
Cl^—对Zn—Ni合人沉积Zn转移电流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仁和  方正华等 《电化学》2002,8(2):228-231
在氯化物电解液中Zn-Ni合金共沉积存在着由正常共沉积转变成异常共沉积的Zn转移电流密度,该转移电流密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与溶液pH值基本无关,这是由于Cl^-的存在降低了Ni的析出过电位,并对Ni的析出有催化作用之故。  相似文献   

9.
Ni—Mo合金电沉积层组织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令  许书楷 《电化学》1997,3(2):174-178
  相似文献   

10.
11.
Ni-P化学镀反应速率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镀层分析和析氢量测量得到Ni-P镀层的沉积速度和H2PO2的分解速度·以混合电位理论为基础,对Ni-P电极在不同组成饮液中的极化曲线进行分解得到以化学镀电流形式所表示的反应速率·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照,确定H2PO2氧化时电子迁移数为1,并用原子红-电化学联合理论解释溶液PH对反应速率及化学镀效率的景响.  相似文献   

12.
铅与硝酸的反应比较复杂,在无机化学教材和相关资料中对铅与硝酸反应的阐述不一致,这将不利于学生在无机化学学习中对铅的基本性质的掌握。针对无机化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探究了铅与硝酸反应的条件以及硝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铅与硝酸反应的影响,并考查了硝酸铅在不同浓度硝酸中溶解度的变化,利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铅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明确了铅易溶于稀硝酸而在浓硝酸中溶解度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用热分析仪研究非晶态材料的晶化动力学有两大类方法:等温法和变温法.变温法测定动力学参数的优点是简便,需要的样品量少,能在反应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温度范围内连续计算动力学参数.晶化反应是一种相变反应.反应前后没有重量的变化,因此,只能采用差热分析法D’fA或差示扫  相似文献   

14.
王森林 《应用化学》2004,21(6):576-0
用柠檬酸钠为络合剂、硼酸为缓冲剂在碱性体系中用化学沉积法由ZnSO4、NiSO4、NaH2PO2和H2BO3制得了NiZnP合金。考察了pH和ZnSO4与(ZnSO4 NiSO4)摩尔比对沉积速度、镀层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发现锌在沉积过程中起阻碍作用,致使镀层中锌含量不高(不超过原子分数20%)。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了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镀态合金由非晶和少量立方镍两相组成;工艺条件对镀层表面微观形貌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浸泡实验和电化学阳极极化实验,重点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的镀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pH=7.0)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所得的镀层耐腐蚀能力不同,NiZnP合金的耐腐蚀性主要与镀层组成有关,含锌量越高、含磷量越低的镀层耐腐蚀性越好。浸泡实验和电化学阳极极化实验的结果是比较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在pH1.64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与酸性黄作用时导致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在532 nm附近吸光度明显降低,而在424 nm附近吸光度则呈增强趋势,其︱ΔA︱-1与cP-1呈良好线性。本文系统研究了酸性黄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及实验条件对酸性黄与蛋白质结合反应的影响,探讨了蛋白质与酸性黄之间的作用力。本法应用于人尿中总蛋白的测定,与经典的考马斯亮蓝G-250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异丁烷高温热解反应动力学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波管激光纹影技术测定了异丁烷高温热解反应信号,对热解过程中重要单分子反应的降变行为作了理论计算,建立了由五十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反应机理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本文得到引发反应i-C_4H_(10)→CH_3+i-C_3H_7在温度为1500-1850 K,压1.00×10~4-2.00×10~4 Pa时的速率常数为k_1=6.22×10~(11) exp(-457000/RT)±50%(S~(-1)).这一结果与降变理论计算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刘昭铁  周敬来 《合成化学》1993,1(3):208-214
综述了环氧丙烷的合成方法,包括氯醇法、间接氧化法(Halcon法)、丙烯的H_2O_2氧化法及生物催化氧化法,探讨了Halcon过程的反应机理。概述了环氧丙烷的主要用途。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18.
F+CH2CO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G3(MP2)方法对F与CH2CO的反应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反应的加成-消除机理.F原子首先与CH2CO作用形成富能的中间体CH2FCO*,此加成反应为无势垒过程.富能的CH2FCO*可进一步发生解离或异构化反应生成各种可能的产物.其中CO和CH2F可能为反应的主要产物.根据从头算的结果,用RRKM-TST理论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总包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存在弱的依赖关系,与总压力无关.  相似文献   

19.
CH3(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化学UMP2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3(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UQCI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同时应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反应的速率常数,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CH3自由基与臭氧反应速率常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为: 4.73×10-14 cm3•molecule-1•s-1,与实验报导的结果(k=2.52×10-14 cm3•molecule-1•s-1)很接近,同时发现CH3(2A′)自由基与O3的反应是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 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 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 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 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 在较低实验碰撞能量的情况下难以发生, 而生成氢气的反应通道虽然是强放热过程(-119.5 kJ·mol-1), 但其相应的反应能垒较高而无法发生. 计算对比了羟基负离子和氧负离子、氟负离子抽取苯分子中质子的机理所存在的差异, 并结合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研究了其中涉及的电子交换过程. 此外, 还对比分析了羟基负离子、羟基自由基与苯反应不同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