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精确测定了1—甲基杂氮硅三环的X光晶体结构,并用量子化学SCC—DV—X_a法对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RSi(OCH_2CH_2)_3N(R=CH_3,F,Cl,Br,I)中硅氮成键本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证明硅氮间形成的配键中除σ键外还存在微弱的π键,硅原子的3d轨道在成键中起一定的作用。 晶体学参数:C_7H_(15)NO_3Si,M_r=189.3,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7.606(1),b=12.150(1),c=9.779(1),β=91.64(1)°,V=903.4,Z=4,D_c=1.392gcm~(-3),F(000)=408,μ(MoK_a)=2.208cm~(-1)。1510个可观察衍射参与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44。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4个新化合物,1-酰氧(胺)基-2,8,9-三氧杂-5-氮杂-1-锡杂三环(3.3.3.0^1.5)十一烷,由IR,^1HNMR,^13CNMR和^119SnNMR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该类化合物在CDCl3中可能形成六配位化合物,而在DMSO中,溶剂分子参与Sn原子配位,聚合体解聚为六配位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8.
1-氮代杂氮锗三环与羧酸钾盐反应生成1-酰氧基杂氮锗三环化合物。通过IR,^1HNMR和质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测定了化合物SCH=CHCHC-COOGe(OCH2CH2)3N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五配位,N→Ge键长为0.212nm。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作者编制的X射线直接法(GC-80)程序系统测定了1-腈丙基杂氮硅三环(1-Cyanopropylsilatrane)(NC(CH_2)_3Si(OCH_2CH_2)_3N)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Pna2_1空间群。a=12.797(3),b=11.843(2),c=8.163(2),D_(obs)=1.296克·厘米~(-3),D_(calc)=1.301克.厘米~(-3),z=4。用直接法求解出模型结构后,再用方块对角矩阵最小二乘法精化结构参数。对于1040个可观测衍射点,最终的R值为0.078。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Si原子以五配位的形式存在,构成了略呈歪扭的三角双锥体。Si—N之间的配位键长2.164(4),Si—C的键长为1.884(5),N—Si—C之间的键角为178.9(4)°。  相似文献   

10.
作者曾对具不同环骨架和不同R取代基的杂氮硅三环(silatrane,简称硅三环)进行过研究.其中硅与R间均为Si—C键.标题化合物中高电负性的卤素与硅直接成键,因而是一组考察硅三环各种性质的典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1-芳氧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氮硅三环由于具有高的生物活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们曾报道了一系列杂氮硅三环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最近有文献报道1-芳氧基杂氮硅三环有强的抗菌作用。我们将这类硅三环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三环骨架上引入甲基来探讨环骨架的改变对硅氮配键及生物活性的影响。1-芳氧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前人曾作过简单地报道,但有关不同环骨架的1-芳氧基杂氮硅三环的报告目前还未见到。在我们最初改变环骨架的尝试中只得到了高聚物,这是  相似文献   

12.
13.
首次合成了酰基异硫氰酸酯4,并将其与各种芳胺、脂肪胺和肼衍生物加成,得到了2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双环笼状磷酸酯结构的酰基硫脲化合物(5a-5x)。4与丁胺反应未得到预期的加成产物,而得到相应的取代产物6。研究了5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1-氟杂氮硅三环的从头计算研究叶松,戴树珊,刘有德(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云南教育学院化学系)关键词1-氟杂氮硅三环,硅的d轨道,从头计算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是一类有希望的新兴的生物活性物质[1]。它的基本结构为:R-Si(OCH2CH2)...  相似文献   

15.
16.
窦涛  钟炳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2):152-156
产次在吸附态模板剂作用下的Na2O-SiO2-EDA干粉体系中合成了硅沸石-1,利用XRD,SEM,IR等分析方法对沸石的结构,形貌,骨架振动,稳定性及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1-芳氨基丙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机硅化合物;1-芳氨基丙基杂氮硅三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2,8,9一三氧杂一5一氮杂司一硅杂双环[3.3.3」十一烷(Silatrane)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五配位有机硅化合物,自6O年代发现以来一直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随着其1位硅原子上所连基团的变化,该类化合物可表现出通然不同的生物活性[’j.为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在Silatranel位引入一类含硅甲硫醚基团,合成了11种新的Silatrane衍生物,并初步测定了其在农药、医药方面的生物活性;同时,在其质谱中发现存在罕见的重排裂解过程.合成方法如下:回实验部分1.l仪器与试剂BrukerAC-PZOO型NMR仪,CDCI。为溶剂,TM…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