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polarization of spin-polarized electrons, produced from a new GaAs spin-polarized electron source, is determined by an optical electron polarimeter. The He 3^3p→2^3S1 (388.9nm) transition is used for the optical electron polarimetry.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setup of spin-polarized electron source and optical electron polarimeter are described. The result of polarization of 30.8% averaged spin-up and spindown polarized electrons is obtained and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偏振扫描仪的偏振测量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利用偏振扫描仪星上偏振定标器精确测量标准偏振态数值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偏振扫描仪的技术特点、测量原理和偏振定标模型;其次结合仪器特性,将地球反照光+线偏振定标器/非偏振定标器作为在轨偏振定标的偏振态标准源;然后分别设计了专用的线偏振定标器和非偏振定标器;最后利用马吕斯定律确定线偏振定标器的偏振态数值,将星下点数据筛选出线偏振度小于0.4的下垫面反射光作为非偏振定标器的有效光源,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非偏振光。所设计的定标器符合全光路、全孔径、端到端的要求,可保障长期在轨偏振测量精度为0.005。  相似文献   

3.
为表征物体表面偏振散射特性对目标偏振信息提取的影响,基于微面元散射模型结合KubelMunk理论,综合考虑镜面散射和漫散射,构建一种改进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pBRDF)模型,得到物体表面散射光的偏振度与材料复折射率、方位角、探测角和入射波长等因素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基础材料的复折射率进行反演.结合实际应用利用FD-1665偏振成像仪在不同影响因子条件下对目标表面进行了一系列偏振探测实验.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其材料偏振特性曲线与实测数据吻合,表明修正后的模型有较高的精确度,该模型可以为后续的偏振监测和目标识别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春风  马晓红 《光子学报》1998,27(10):929-931
报道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解决全光通信中的光源偏振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偏振环形腔光纤激光器与没有偏振措施的普通环形腔激光器进行了比较,观察到了清晰的眼图.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偏振依赖损耗自动测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学器件的偏振依赖损耗(PDL)是发展光纤通信必须克服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精度偏振依赖损耗自动测试系统,系统中采用耦合器和监测功率计,实现了单次接入即可完成偏振依赖损耗的测量,消除了系统光功率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同一系统中,可实现多种方法测试偏振依赖损耗,采用偏振控制器的延迟补偿技术实现了全波段内的偏振依赖损耗高精度测试。系统工作波长范围为1200~1600nm,偏振依赖损耗测量范围0~5dB,测量不确定度高达0.005dB+PDL×4%,可满足各种光学器件偏振依赖损耗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6.
7.
全光学偏振自动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德明  黄德修 《光学学报》1993,13(12):120-1123
本文报道新近研制的一种单模光纤偏振控制顺,该器件采用全光学的方法对光纤输出光信号的任意偏振态进行自动调整,使其成为一沿给定方向偏振的线偏振态,器件插入损耗小于1dB,与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耦合损耗可小于5.5dB,其偏振灵敏度不大于0.5dB.  相似文献   

8.
激光偏振性的传输定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致慧  过巳吉 《物理学报》1994,43(10):1605-1614
建立了激光偏振性的传输理论。导出在任一光学系统中,表征激光偏振性变换的传输矩阵。进而导出了一个重要定理——激光偏振性的传输定理。分析了激光偏振性的传输特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光纤中偏振稳定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偏振稳定系统,可以使偏振态(SOP)保持稳定输出,而且可以是任意需要的偏振态.实验中扰偏器以不同变化频率、各种相位幅度的信号变化,稳定器对其进行偏振稳定实验.对于相位幅度为π/2的扰偏信号,进行稳定的变化频率可达8 kHz.稳定耗时分析表明,有71%的时间耗在偏振控制器的响应时间上,而稳定算法及数据处理仅占总耗时的8%.  相似文献   

10.
偏振图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偏振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植物叶子和塑料制成的竹叶与真竹叶为例具体说明了偏振光检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