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三氰基构筑单元(Bu4N)[Fe(PzTp)(CN)3](PzTp=tetrakis(pyrazolyl)borate)和(E)-1-苯乙烯基-1H-咪唑(Bzi),合成了2例氰基桥联的铁钴链状配位聚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配合物[Fe(PzTp)(CN)3]2[Co(Bzi)4]2(ClO4)2·H2O (1)为方波形单链结构,而配合物[Fe(PzTp)(CN)3]2[Co(Bzi)2]·CH3OH (2)则形成含有甲醇溶剂分子的双“之”字形双链结构。磁学研究显示,配合物1在360 K左右显示出热诱导的自旋转变,而配合物2在大约200 K显示出溶剂诱导的两步自旋转变。变温红外光谱证实了热诱导的金属间电荷转移行为。此外,光磁实验显示,当用808和532 nm的光交替照射时,1显示出可逆的光诱导电荷转...  相似文献   

2.
关磊  刘泽汉  任冰洁 《合成化学》2019,27(11):904-908
以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钠(Na2H2L)和4,4′-bipy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与Co(NO3)2反应合成了新的含氮配体钴配合物[Co(4,4′-bipy)(H2O)4]·H2L·2H2O(1)(H2L2-=4,5-二羟基苯-1,3-二磺酸根离子,4,4′-bipy=4,4′-联吡啶),其结构和组成经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钴离子与4,4′-bipy和水分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H2L2-配体没有配位,仅起平衡电荷作用。在结构单元中,[Co(4,4′-bipy)(H2O)4]2+, H2L2-和自由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相比发生了蓝移,最大发射峰位于357 nm。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2,5-二甲氧基-N,N'-双(4-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简称为dmbpt), 并以其和1,3,5-苯三甲酸(简称为H3btc)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配合物[Cd2(dmbpt)2(Hbtc)2]·2DMF·C2H7N·H2O(1)和[Cd3(dmbpt)2(btc)2]·4H2O(2). 配合物1是具有3,5L2拓扑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 配合物2是具有jcr7拓扑的三维金属有机骨架, 这是一个稀有的拓扑结构. 配合物1和2都含有二级结构单元Cd2(—COO)4(—Py)4. 在结构关系上, 配合物2的三维网络可以看作是由配合物1的二维网络通过形成新的配位键连接而成的. 在原料和溶剂相同的溶剂热反应条件下, 能以不同比例同时获得2种配合物. 产物中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比例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调控, 这可能与由DMF分解产生的二甲胺促进H3btc的去质子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选用刚性多羧酸有机配体H3L(3-(3′,5′-二羧基苯基)-6-羧基吡啶)与过渡金属C(Ⅱ)o盐在水热条件下得到Co-MOF:{[Co3(L)2(H2O)6]·3H2O}n (1)。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L3-配体利用其3个羧基以及吡啶氮原子将Co连接形成了三维多孔骨架,孔道由结晶水分子填充。结构中的配位水与结晶水分子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连续的一维水链,为质子传导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将配合物1与Nafion混合制作1/Nafion复合膜,交流阻抗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掺杂使得复合膜的质子电导率比纯Nafion膜提升了40.3%。  相似文献   

5.
以5-氨基四氮唑(HATz)、1,4-对苯二甲酸(H2BDC)和Zn(NO32为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二维层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H2O)2] ·H2O}n(1),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三维结构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2(ATz)2(BDC)(DMF)2] }n(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等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以Zn(Ⅱ)离子作连接点、μ2-ATz-和μ2-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3-连接(6,3)蜂窝型二维层结构,二维层之间再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2是以两羧基桥连的双核Zn(Ⅱ)单元[Zn2(CO)2] 作连接点、μ2-ATz-和μ4-BDC2-作连接子形成的6-连接简单立方格子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室温固体荧光实验表明,在350 nm的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分别在451和466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6.
将有机物2,5-二溴对苯二甲酸(H2L1)作为主配体,2,2′-联吡啶(L2)、1,10-菲咯啉(L3)分别作为辅配体,通过溶剂热法与一水硫酸锰、六水合硝酸钴分别反应得到配合物[Mn2(L1)2(L2)2(H2O)2]n (1)和[Co2(L1)2(L3)2(H2O)2]n(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这2种配合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由Mn2+配位连接L12-与L2形成无限延伸的二维网络状结构,各层在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Cu3(ppda)3(tib)2(H2O)4]·6H2O(Cu-MOF)的合成、结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性能。在Cu-MOF中,1,4-苯二乙酸(H2ppda)和1,3,5-三(1-咪唑基)苯(tib)配体交替连接Cu离子形成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trans-ppda2-相互穿插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Cu-MOF对亚甲蓝(MB)的催化效率为97%,最高反应速率常数为0.019 7 min-1。光催化降解机理:在光的激发下,催化剂表面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发生分离,并与O2、H2O、H2O2反应生成活性物质,将染料降解为CO2和H2O。在MB溶液中加入NaCl(200 g·L-1)后,Cu-MOF的吸附量有所提升(87.23 mg·g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Zn(Hcpoia)(2,2'-bpy)·H2O]n(1)和[M(Hcpoia)(phen)]n·nH2O[M=Zn(2), Mn(3), Co(4); H3cpoia=4-(4-羧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 2,2'-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罗啉],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1为一维链状结构, 中心Z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Z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的Zn 2+离子. 配合物2和4的结构与配合物1类似, 是由配体Hcpoia 2-μ1η 1η 0μ1η 1η 1配位模式联接[MO4N2]结构单元而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1, 2和4中均存在分子间氢键(O—H…O), 氢键的存在使一维链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 配合物3为二维网状结构, Mn 2+离子的配位环境为[MnO4N2]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配体Hcpoia 2-μ2η 1η 1配位模式桥连相邻Mn 2+离子形成[Mn2COO2]结构单元, 该结构单元被Hcpoia 2-连接形成二维结构. 在4个配合物中, 2,2'-bpy和phen配体均以端基的形式与金属离子螯合配位. 研究了水溶液中抗生素分子和Fe 3+离子对配合物1与荧光强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甲硝唑、 Fe 3+离子对配合物1有荧光猝灭作用, 并进一步考察了甲硝唑浓度和Fe 3+离子浓度对配合物1荧光强度的影响. 基于荧光猝灭机理, 配合物1可以用作荧光传感器检测水溶液中的甲硝唑和Fe 3+离子. 研究了配合物4对罗丹明B(RhB)的催化降解性能, 发现在氙灯照射和H2O2存在条件下, 配合物4对Rh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3,5-吡啶二羧酸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3个新的3,5-吡啶二羧酸镍配位聚合物[Ni(3,5-Pydc)(H2O)4·H2O]n(1), [Ni2(3,5-Pydc)2(H2O)8·(H2O)2]n(2)和[Ni(3,5-Pydc)(H2O)2]n(3),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FTIR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化合物1和2是一维折线型链状结构, 而化合物3是二维层状结构. 化合物1是由3,5-Pydc配体将中心镍离子连接起来形成的折线型一维链. 在化合物2中存在着两条各自独立的折线型一维链, 但它们的配位方式却完全相同, 每一条链都是由3,5-Pydc配体将镍离子连接而成. 而化合物3则是由3个镍离子和3个3,5-Pydc配体形成的二十元环构成的二维网格. 3个化合物分别通过链间或层间氢键作用(O-H…O)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化合物1和2中的客体水分子被氢键限域在超分子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10.
以2,2′-二甲基-4,4′-联苯二甲酸(H2L)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骨架:[Ni(μ2-H2O)(L)(DMF)(H2O)]·0.5H2O(1)和[Cd2.5(L)(trz)3(H2O)2]·2.5DMF(2)(DMF=N,N-二甲基甲酰胺,Htrz=1,2,4-三氮唑)。借助红外、热重、粉末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结晶于单斜晶系的P21/c空间群,镍离子处在拉长的[NiO6]八面体中且分别被μ2-H2O和L2-配体连接形成二维sql拓扑网络。2结晶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含有3个不同的镉离子且均为扭曲的八面体构型。3个镉离子被三氮唑负离子以μ1,2,4-桥连,在ab平面形成二维的kgd层,这些层再被L2-配体沿c轴支撑形成(4,8)双节点的三维flu拓扑网络。热重分析表明,1和2的网络分别在390和230℃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条件下, 利用锌离子与2种有机配体合成出1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2(BPDC)(IN)2](H2BPDC=4,4'-联苯二羧酸; HIN=异烟酸), 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 红外光谱、 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结构中Zn离子与BPDC的羧基形成双核金属次级结构单元[Zn2(—CO2)2(IN)2], 相邻次级结构单元通过IN配离子连接形成[Zn2(—CO2)2(IN)2]二维层面, 相邻的二维层通过BPDC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三重互穿的简单格子拓扑结构. 该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2个基于Keggin型杂多酸的无机-有机杂化物, 化学式分别为{[Cu2(4,4′- bipy)4(H2O)4](SiMo12O40)·18H2O}n(1)和{[Cu2(4,4′-bipy)4(H2O)4](PMo6W6O40)·18H2O}n(2)(bipy=bipyridine). 结构分析 表明2个化合物同构, Cu2+是六配位, 分别与4个4,4′-bipy上的N原子和2个水分子上的O原子结合, 形成 [Cu(4,4′-bipy)2(H2O)2]n2n+二维层状结构. 杂多阴离子通过静电与配位阳离子[Cu(4,4′-bipy)2(H2O)2]n2n+作用交叉排列在层间. 通过红外光谱、 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对水溶性染料亚甲基蓝的降解活性, 发现2种化合物对于亚甲基蓝均表现出显著的光降解活性, 并对它们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乙酸钠水溶液中, 采用微波加热一步自组装策略合成了一系列罕见的2,6-吡啶二羧酸修饰的稀土嵌入Keggin型碲钨酸盐(PTEA)7H3K[RE2(B-α-TeW9O33)3W3O5(H2O)3(HDPA)]·22H2O[RE=Ce3+(1), Pr3+(2), Nd3+(3), Sm3+(4); H2DPA=2,6-吡啶二羧酸; PTEA=质子化的三乙醇胺]. 化合物1~4的聚阴离子由3个三缺位Keggin型 [B-α-TeW9O33]8-构筑块通过1个{RE2W3O5(H2O)3(HDPA)}13+异金属簇连接而成. 该异金属簇中, 2,6-吡啶二羧酸作为四齿配体与2个稀土离子(RE1和RE2)配位形成平面三杂环结构, 且RE1和RE2所在平面与W2, W2A, W16形成的平面互相垂直. 此外, 化合物1可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复合形成1-CMWCNT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电极材料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用于检测特定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14.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三维配位聚合物[Ni2(BDC)2(m-bix)(H2O)3·3H2O]n(1)[BDC=对苯二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含有类似配位环境的金属2个Ni2+离子,2个BDC2-配体,1个m-bix分子,3个配位水分子和3个游离的溶剂水分子。两个Ni2+离子分别采用八面体构型,通过桥联水分子形成双核单元,然后通过全部脱质子的BDC形成三维孔洞结构,m-bix配体通过连接两类双核金属原子形成三维框架,游离水分子存在于框架之中。有趣的是,化合物的结构是单一六节点,具有自穿插特征。而且对化合物的红外和热重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王欣  侯明志  王莹 《合成化学》2020,28(2):143-147
利用5-磺基间苯二甲酸单钠盐(NaH2L)和La(NO3)3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La(L)(H2O)3]n·nH2O(1, CCDC: 1422966),其结构和性质经IR,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FL表征。结果表明:La3+为九配位,呈三帽三棱柱配位构型。化合物1基于La3+和L3-配体的两种拓扑非等价节点,呈现出五连接3D柱层状金属有机骨架结构,Schlafli符号为(45, 65)。化合物1的荧光发射峰位于410 nm,归属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入Keggin型多酸离子[PW12O40]3-到Co-bbp(bbp:3,5-双(4-吡啶基)吡啶)体系中,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一个新的物质Co{bbp}2(H2O)4(HPW12O40)(1)。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CDD)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C2空间群。 所呈现的结构由金属Co和有机配体bbp配合形成金属-有机单体,然后通过配体间的ππ键堆积成二维层状框架结构,多酸[PW12O40]3-作为模板嵌入框架的空穴内,形成一个以多酸为模板超分子化合物。 通过研究化合物1的催化性质,结果发现其对罗丹明B(RhB)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能力(可见光照120 min后降解率为94%),并且可以电催化亚硝酸根(NO2-)和抗坏血酸(AA),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化合物[UO2(NO3)2(H2O)2]·(DB18C6)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k。晶体学参数:a=11.782(2)Å,b=8.584(2)Å,c=22.631(2),β=98.29(2)Å°,Z=2.用3024个I≥3σ(I)的三维X射线独立衍射数据进行结构解析,最终的R=0.066。结构分析表明,两个双齿配体硝酸根及两个水分子配位于线型铀酰离子的赤道平面上,铀的配位数是8,配位几何构型为稍有扭曲的六方双锥。配位水分子的4个氢原子分别与上下两层冠醚环上的氧原子生成氢键。形成夹心式分子缔合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菲咯啉衍生物配体并改变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盐,得到了3个新的含有杂多酸的金属-有机配合物(MOCs),{[Cu2(Do)2(H2O)4(SiW12O40)]·10H2O}n(1),[Ag3(Do)5][Ag(Do)2](SiW12O40)(2),[Cu2(Do)4(H2O)2Cl](PMo12O44)·2CH3OH(3)(Do=1,10-菲咯啉-5,6-二酮)。在配合物1中,Keggin型杂多酸与Cu(Ⅱ)连接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Ag(Ⅰ)显示了多种不同的配位模式,构建了一个新颖的线性三核簇状结构。在配合物3中,Cu(Ⅱ)通过氯原子连接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结构多样性表明金属离子与第二配体Do在构建不同结构的POMs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光催化研究表明,配合物3不仅能在UV光照射下有效地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而且很稳定,能够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用常规溶液法由氯化锰(MnCl2·4H2O)和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Mn3(L)6(H2O)4]n(1),加入配体菲咯啉(phen)后合成了配合物[Mn2(phen)4(H2O)2Cl2](L)2·3H2O (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配合物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锰离子通过6个L-中的氧原子双齿桥联,形成了线型三核簇合物单元,簇合物单元间又通过其中一个噻二唑环上的氮原子与另一个簇合物单元的锰原子配位,形成层状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锰离子分别与1个氯离子、1个水分子和2个phen分子中的4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六配...  相似文献   

20.
在水净化领域,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工艺因其高选择性和氧化优势应用潜力巨大.开发高性能过氧单硫酸盐(PMS)催化剂是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此工作中,选用5,5’-二苯醚间苯二甲酸(H4odip)和Co2+离子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得到一例新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o(μ6-odip)0.52-OH2)0.5(H2O)2·1.5H2O (1).该化合物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良且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通过X-射线单晶和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及组成.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101(9) nm,b=1.5508(10) nm,c=0.9660(6)nm,α=90°,β=112.70(2)°,γ=90°.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1活化过氧单硫酸盐降解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