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Vilsmeier醛基化反应的中间物直接胺解制备四苯基卟啉Schiff碱, 测定了四苯基卟啉蒽醌Schiff碱(P-AQ)在光照和氩气氛中的可见光谱差谱(光-暗)和荧光光谱。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并用在光辐照下P-AQ分子构型变化来解释分子内电子转移生成P^+.-AQ^-. 离子自由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用Vilsmeier醛基化反应的中间物直接胺解制备四苯基卟啉Schiff碱, 测定了四苯基卟啉蒽醌Schiff碱(P-AQ)在光照和氩气氛中的可见光谱差谱(光-暗)和荧光光谱。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并用在光辐照下P-AQ分子构型变化来解释分子内电子转移生成P^+.-AQ^-. 离子自由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Rose-Drago数据处理方法对多种新型空间不对称含咪唑基团金属Schiff碱配合物与取代四苯基卟啉锌[ZnT(p-X)PP]轴向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测量。研究了配体和卟啉上取代基、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发现各配体与锌卟啉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卟啉环上取代基的Hammett参数之间存在线性自由能关系。在二氯甲烷中, 利用温度系数法测量了反应体系的△rHm^○和△rsm^○。  相似文献   

4.
光原锰(Ⅲ)卟啉二甲酯与有机碱配位还原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Mn(Ⅲ)卟啉对理解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很有意义。Mn(Ⅲ)卟啉突出的性质是配位还原性,尤其与有机碱的反应。等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锰(Ⅲ)(TPPMn(Ⅲ)Cl)与有机碱的配位还原反应。本文部分作者曾研究过(β-硝基)四苯基卟啉锰(Ⅲ),((β-NO_2)TPP Mn(Ⅲ)Cl)、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Ⅲ)(TNPPMn(Ⅲ)Cl)和邻(二  相似文献   

5.
首次利用对苯二酚与 2 硝基卟啉 ( 1)及其金属配合物直接反应 ,合成了 2 氢醌取代卟啉及其相应金属配合物 :2 ( 2 ,5 二羟基苯基 )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 ( 5 ) ( 81%) ,2 ( 2 ,5 二羟基苯基 )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镍 (II) ( 6) ( 61%) ,2 ( 2 ,5 二羟基苯基 )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铜 (II) ( 7) ( 71%) ,2 ( 2 ,5 二羟基苯基 ) 5 ,10 ,15 ,2 0 四苯基卟啉锌 (II) ( 8) ( 4 1%) ,并利用UV vis、荧光光谱、电化学等方法 ,研究了 2 硝基卟啉 1和 2 氢醌卟啉 5对多种苯醌类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实验表明5对醌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  相似文献   

6.
以三苯胺或硝基苯为端基, 合成了三个卟啉多枝分子: 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溴苯基)卟啉(TPP-NO2)、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3)和5,10,15,20-四-(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4), 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表征. 比较研究了分子“枝”、“核”不同键合方式与不同对称结构对分子的线性光谱、非线性光谱以及分子内能量转移行为的影响. 在钛宝石激光器(800 nm)和Nd∶YAG倍频光(532 nm)泵浦下, 样品溶液均发出卟啉环特有的红色荧光——前者系双光子吸收机制“上转换”荧光, 后者则为双光子吸收与分子内能量转移机制“下转换”荧光. 飞秒Z-scan技术测得样品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可达130 GM, 与四苯基卟啉(TPP)同等测试条件下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相比增大了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氢呋喃溶液中2-(2-氨基苯基)苯并噻唑(APBT)与四苯基卟啉(TPP)、四苯基锌卟啉(ZnTP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PBT可作为能量供体分子分别与能量受体分子TPP或ZnTPP构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体系,APBT的作用将使TPP和ZnTPP的荧光增强.在此FRET...  相似文献   

8.
氢醌卟啉的合成及其对醌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氢醌与2-硝基卟啉直接反应,合成了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并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它们对酯的分子识别,结果显示2—(2’,5’—二羟基苯基)-5,10,15,20-四苯基卟啉对醌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三种在中位上具有不同取代苯基的环己烷并卟啉:5,10,15,20-四(4-甲苯基)环己烷并卟啉,5,10,15,20-四苯基环己烷并卟啉和5,10,15,20-四(4-氯苯基)环己烷并卟啉。利用核磁共振及质谱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在二氯甲烷和吡啶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探讨了卟啉大环周边的取代基和溶剂对化合物的光谱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发现β-位上的环己烷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系列巯基苯基卟啉自组装膜的光谱及电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与溶液中巯基苯基卟啉的光谱相比,自组装膜中卟啉分子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均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卟啉分子中巯基数目的增加,其荧光峰依次发生红移;不同巯基苯基卟啉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对电解液中电对的电子转移阻碍能力不同,由5,10-二[4-(3-巯基丙氧基)-苯基]-15,20二苯基卟啉形成的卟啉自组装膜的阻碍作用最强,膜表面覆盖度最致密。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游离碱阳离子卟啉与核酸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研究了meso-四(对-三甲基氨基苯基)卟啉(TAPP)和meso-四(对-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4)与核酸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的特性,电子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这两个水溶性阳离子卟啉与核酸的摩尔比(R)大于0.25时,核酸对卟啉的Soret带有减色效应和荧光猝灭效应;当R〈0.25时,核酸与卟啉作用形成新的荧光复合物,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表明,核酸使TAPP的共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5,10,15,20-四(4-甲苯基)四环己烷并卟啉(1)、5,10,15,20-四苯基四环己烷并卟啉(2)和5,10,15,20-四(4-氯苯基)四环己烷并卟啉(3)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紫外-可见光谱,与相应的无环己烷并取代基的卟啉相比,所测定化合物的光谱吸收峰红移了19~33nm。同时测定了这三个四环己烷并卟啉在三氟乙酸(TFA)-DMSO和氢氧化四丁基铵(TBAOH)-DMSO介质中的吸收光谱,并与化合物在纯DMSO溶剂中的光谱进行了比较。在含有TFA或TBAOH的溶液中,化合物的Soret吸收峰均发生红移,而Q吸收峰数目则相应减少,表明化合物与酸发生了质子化反应,与碱则发生了去质子化反应。采用微量光谱法测定了每种四环己烷并卟啉在DMSO中与TFA反应的质子化常数,并讨论了取代基对质子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四环己烷并卟啉在与TFA反应时均一步得到两个质子,质子化反应常数(logβ2)分别为12.4(1)、12.0(2)和11.5(3)。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氯化-四(对-硝基)苯基卟啉锰[简称T(p-NO2)PPMn(Ⅲ)Cl],用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中心原子与双原子分子及台N有机碱的轴向反应,计算了与有机碱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反应分子数,证明卟啉环上的吸电子取代基促进了Mn(Ⅲ)卟啉被还原,轴向配位还原能力顺序为T(p-NO2)TPPMn(Ⅲ)Cl>(β-NO2)PPMn(Ⅲ)Cl>photo-DMPrPorMn(Ⅲ)Cl>meso-MDBPTPPMn(Ⅲ)Cl>TPPMn(Ⅲ)Cl。  相似文献   

14.
用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三种新型手性卟啉锌[α,β,α,β-四-[邻(叔丁氧羰L-丙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β,α,β,-ZnT(o-BocAla)APP1、α,β,α,β-四-[邻(叔丁氧羰L-脯氨酸)氨基苯基]卟啉锌α,β,α,β-ZnT(o-BocPro)APP2和α,β,α,β-甲-[邻(苯甲酰L-谷酰胺)氨基苯基]卟啉锌α,β,α,β-ZnT(o-BenzoylGln)APP3]在CH2Cl2 中的光谱行为,并研究了1作为主体识别手性客体分子氨基酸甲酯前后的光谱,提出了光谱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四-(对氨基苯基)卟啉和N-氯乙酰缬氨酸为原料,在DMF中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肽基团的四苯基卟啉,四-(对甘-缬二肽苯基)卟啉(H2L),及其Mn(Ⅲ)、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MnLCl, FeLCl, CoL, NiL, CuL, ZnL,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荧光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和激光拉曼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些新型配合物与含N、S碱的轴向加合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以四苯基卟啉为实验模板, 结合稳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瞬态吸收光谱、 动力学数据及理论计算结果研究了光激发4种金属配位卟啉的光谱性质. 光激发后, 四苯基卟啉化合物TPP-2H, TPP-Zn和TPP-Mg稳态吸收光谱Soret带谱峰强度均明显降低, TPP-Ni吸收强度由0.3 a.u.增至1.3 a.u., TPP-FeCl谱峰变化较小. TPP-2H和镁、 锌配位卟啉的瞬态吸收光谱Soret带出现明显负峰, 激光激发后其瞬态中间体的消光系数(εt)小于基态的消光系数(εG), ΔOD值为负值; 3种卟啉正负峰微秒级衰减动力学过程表明, 光激发后分子产生较为稳定的中间态, 有利于光电转换或光反应. 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 金属卟啉光学性质差异由金属配位空轨道和电子排布引起. 以上卟啉光学性质可协助理解光合作用过程, 并为选择光电转换新型卟啉材料的配位金属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四苯基卟啉衍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苯基卟啉(TPP)衍生物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于光动力治疗(PDT)来破坏肿瘤组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四苯基卟啉(TPP)衍生物的合成.通过对TPP衍生物进行官能团修饰,可以改善其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从而合成出可能用于PDT的卟啉衍生物.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薄层色谱分离四苯基卟啉和四苯基钴卟啉的方法.方法中以石油醚-二甲苯(体积比为2:1)二元溶剂体系为展开剂,在硅胶薄层板上分离了四苯基卟啉和四苯基钴卟啉,所得斑点清晰、无拖尾.应用此薄层色谱法跟踪检测了四苯基钴卟啉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DMF及DMSO中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含多个氧化还原中心的卟啉化合物[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合钴(Ⅱ)]的氧化还原性质。指出该化合物的第一步氧化或第一步还原为中心金属钴失去或得到1个电子;第二步还原为卟啉环meso位的4个对硝基苯基上的硝基在同一电位下各得1个电子,形成相应的阴离子自由基;第三步还原为卟啉环得到1个电子,但该步反应不可逆。同时发现硝基与卟啉环及中心金属钴之间存在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而4个硝基取代基之间未发现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