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晖  郅伦海 《实验力学》2023,(5):606-616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提出了一种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反演算法,该方法利用有限测量楼层的风致响应数据,实时识别结构的未知风荷载和风致响应。通过典型高层建筑的风洞试验进行风荷载反演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评估了模态参数误差、测量噪声水平对风荷载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对模态参数误差不敏感,在一定噪声水平下反演的结果基本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该算法为实时评估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平稳随机振动荷载识别的逆虚拟激励法(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将逆虚拟激励法(IPEM)用于求解平稳随机振动的荷载谱识别问题,已知部分结构应变(或部分应变及部分位移)响应的自谱与互谱,反求多点激励间的自谱与互谱。  相似文献   

3.
平稳随机振动荷载识别的逆虚拟激励法(一)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将虚拟激励法作了逆向推广,从而用确定性方式求解了平稳随机振动的荷载谱识别问题。即已知部分响应的自谱与互谱,反求多点激励间的自谱与互谱。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讨论了识别的精度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同体型建筑物尾流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频底座力天平方法,研究了不同断面形状的施扰建筑对一典型断面受扰建筑的静力和动力干扰影响,分析了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和非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的干扰效应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干扰机理。结果表明:施扰建筑断面形状的改变对静力干扰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于动力响应方面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由于位于上游的切角断面施扰建筑脱落的在其尾流中的漩涡频率要明显大于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的涡脱频率,使得其产生的最大包络动力干扰因子值(EIF)要显著高于断面为正方形施扰建筑的EIF值,最大可达4.41(顺风向)和3.69(横风向),相比断面为正方形的高出142%和82.7%。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最优参数取值问题,给出了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设计步骤,最后给出了算例说明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永贵  李茂杰  谭文俊  李毅 《应用力学学报》2020,(4):1649-1655+1866-1867
对一组阻塞比为1.7%~10.9%的高层建筑标准模型在均匀低湍流强度风场和均匀高湍流强度风场中进行了多点同步测压试验,研究了不同风场下阻塞效应对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塞比不大于4.5%时,可以忽略高层建筑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的阻塞效应;当阻塞比大于4.5%时,在均匀低湍流强度风场中,高层建筑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均随阻塞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均匀高湍流强度风场中,湍流强度的增大不同程度地削弱了阻塞效应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高层建筑顶部平均位移、位移均方根和加速度均方根的阻塞效应修正公式,可应用于修正等效静力风荷载,修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高耸格构式塔架风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空气动力弹性相似准则,设计制作了某高压输电线路终端塔全塔气动弹性模型,并按响应相似原则模拟了柔拟了柔性输电导线;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风荷载及风振响应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塔架体型系数、风振响应和风振系数等设计数据,并研究了输电导线对塔架风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来流湍流度对群体高层建筑结构间的干扰效应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流场模拟的复杂性,以往多数干扰效应研究所用的流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湍流度低于荷载规范建议值的问题,而且多数文献主要致力于研究在郊区地貌下的建筑群体间的干扰效应,甚少详细研究高湍流度的城市中心地貌的干扰效应。本文首先用被动模拟方法较好地模拟出乎均风剖面指数为0.3的城市中心地貌而湍流度不同的4种流场,所模拟出的流场的湍流度在模型高度处分别为10%,15%,20%和26%.在此基础上用高频动态力天平技术对两个高层建筑间的静态和动态干扰效应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文末对城市中心地貌下两个高层建筑间的动静态干扰以及风振系数的取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沙岭子电厂冷却塔群风荷载的风洞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沙岭子电厂接近直线布置的四个双曲线型冷却塔在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风向角下的平均压力和脉动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风向角时,主要由于塔群间的邻近作用,使塔面最小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有所增加,对塔面的脉动压力分布影响较小;在较小风向角时,主要由于上游塔的尾流影响,使下游塔塔面的平均压力分布变化较大,特别是脉动压力,与孤立塔相比可增大几倍。同时,塔群影响使得下游塔压力谱中能量分布相对集中,其峰值频率较孤立塔有成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赵红晓 《力学季刊》2021,42(2):379-387
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受到风荷载值也增加,外墙外保温系统受到风荷载影响亦增加.外墙外保温系统在交付后,开裂、脱落、渗水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脱落,存在安全质量隐患.本文根据上海地区外墙外保温的实际情况,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风荷载设计值、空腔风压力损失、粘结力等进行计算,综合分析了风荷载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影响及破坏机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耸异型烟囱结构风压和风振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模拟的大气边界层中,对某一发电厂高耸异型烟囱的刚性模型进行了测压试验研究,得到了这一结构的平均风压系数、最大和最小风压系数分布,以及该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结果表明在烟囱外形明显变化的局部区域,风压绝对值较大,与理论分析一致。同时,对动态测力试验模型进行了高频动态天平测力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了该烟囱在风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所得的风振系数值大于按规范公式估算值。这些结果不仅为结构的风荷载计算提供了依据,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类异性烟囱结构的风荷载和风振特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1:120的模型风洞试验,测量了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大楼的风压分布,给出了结构风荷载体型系数,并测量了周围部分区域的风速分布,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结构表面主要承受负压,周围个别别区域相对来风风速增大。  相似文献   

13.
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是国际上通用的风工程标准模型之一,用来检验各个模拟自然风的风洞试验结果,以确保风洞试验测量数据的可信度。本研究使用缩尺比为1:300的CAARC模型,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B类和D类地面粗糙度风场下的刚性测压试验和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在刚性测压试验中测量了建筑模型表面在不同风速和风向角下的平均风压系数,并与国外风洞机构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高频动态天平试验中,不同风向角下的结构气动力系数和顶点位移被给出,并同样与国外风洞机构进行了对比。风洞试验结果表明:TJ-2风洞能较好地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且风场品质较好;试验技术可靠,所测得的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风载对筒形高耸建筑物定向爆破倾倒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烟筒、水塔定向爆破的切口处进行了受力分析,着重考虑风载作用对倾倒力学条件的改变及对倾倒方向的影响,分析了转角、风载、切口大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几个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载对筒形高耸建筑物爆破倾倒方向有显著影响,风载增大时,偏转角呈线性增加,同时改变了中心轴的位置。计算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具体计算。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设风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会知 《实验力学》2000,15(2):157-162
通过缩尺比为1:300的模型风洞测压试验,研究了在16个来流风向下某高层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结合当地的气象风速资料,给出了50年重现期风速下的最大风荷载分布,为该建筑的设计提供了风荷载依据。  相似文献   

16.
艾辉林  王声云  陈杰 《力学季刊》2019,40(4):815-823
敞开式空间结构的桁架由于直接受气流作用,其流场空间分布复杂,风荷载确定困难,且风洞试验受模型缩尺比限制难于获取桁架结构上的气动力.借助数值风洞技术,利用高性能计算平台,本文数值求解了敞开式桁架结构的空间流场及风荷载分布.敞开式空间桁架结构整体风荷载表现为水平向为主,竖向不显著的特点,该点与封闭式桁架结构整体通常表现出竖向较强吸力作用明显不同.敞开式空间桁架结构整体风荷载对风向角表现并不敏感,其原因在于敞开式空间桁架的流场多处分离且相互干扰严重,其整体特征紊流不易在某个风向角下特别占优.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介绍了反问题的概念、提法和分类,并阐述了解反问题的困难及其与解正问题的区别,最后一节综合地分析了反问题与计算力学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反求压电薄板智能结构荷载的有限元逆逼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压电薄板智能结构提出一种有限元逆逼近反求结构荷载参量的方法,逼近目标函数以压电电荷响应为参量,迭代初值采用单位荷载预逼近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用于解决压电智能结构的荷载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