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甲基化敏感的扩增多态性分析方法 (MSAP)是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用来检测样品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情况,在高等动物和许多植物上已广泛应用,但尚未有在昆虫中应用该方法的报道。从DNA提取、酶切基因组DNA用量、酶切和接头连接时间、电泳图谱显影方法等方面对MSA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在水稻重要害虫白背飞虱上得到成功应用。这为将来在其它昆虫中使用该方法研究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指导价值。且通过比较白背飞虱雌雄性别间和长短翅型间的MSAP图谱,发现雌雄性别间和长短翅型间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式样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性别和翅型分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白背飞虱不同虫态在同一生境内空间格局进行连续测定,表明其仅在田间初始低密度情况下呈现随机或均匀分布,一般均为聚集分布.分布参数显示白背飞虱种群为负二项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低龄若虫有较高的聚集度;高龄若虫及成虫活动能力强,空间分布图式趋于个体;不同虫态平均密度(X)与方差(S2)用负二项分布曲线公式S2=X+X2/Kc配合良好;采用种群聚集均数(λ)测定,平均密度2.55头/丛是判定聚集原因的临界值.采用Iwao理论抽样模式,得出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式,可应用于田间抽样.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 ,白背飞虱在我市频频大发生 ,暴发期百穴虫量达 5 0 0 0头左右 ,给水稻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成为水稻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且近年在白背飞虱在我市具有成虫迁入早 ,主害代提前、迁入量大 ,增殖倍数高、虫量多 ,迁入下代即猖獗危害等特点。1 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 7月 10、15日田间百穴白背飞虱的虫量 (X1、X2 )为预测因子组建的直线回归预测式 :Y1=- 2 .2 84 8+ 2 .974 7L g X1(r=0 .9337* *) ,Y2 =- 3.980 6 + 3.2 81L g X2 (r=0 .9338* *)。符合年占 87.5 % ;1998- 2 0 0 0年进行实测 ,预报准确率分别为 97.17%、10 0 %、10 0 %。可见 ,应用该预测式可提前 2 0 - 2 5 d对二代白背飞虱的主害代发生程度作出中期预报 ,有利于制定防治策略和指导大面积防治。2 二代白背飞虱防治指标的确立根据防治经济学原理 ,结合通州实际情况及稻田天敌的作用 ,以挽回水稻产值大于防治费用 2倍为宜 ,故校正系数取 2。中稻单产 75 0 0 - 90 0 0 kg/ hm2 ,稻谷 1.5 0元 / kg,防效 90 % ,防治成本 12元 (人工 10元 ,药本 2元 ) ,取 F=2代入 EIL =(C· F)· 10 0 % / (P· E· Y) ,则经济允许水平为 2 .96 - 3.5 6 %。根据白背飞虱数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式 ,计算得通州 1996、1997年白  相似文献   

4.
江西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虫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宜春和赣州稻区10年的虫情资料,分析了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虫源性质.结果表明:宜春稻区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虫源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地田间虫源和前期迁入虫源为主,近期迁入虫源亦有较大的补充作用.赣州稻区主害代虫源由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田间虫源和近期迁入虫源构成,早期迁入虫源对主害代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早稻白背飞虱数量预测的研究:相关矩阵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厚国  邱克逢 《江西科学》1994,12(3):167-172
运用相关矩阵分析法预测赣州早稻白背飞虱主害代发生量,历史符合率达100%。对1993年虫情作出预报,预报结果与发生实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2—2019年南安市白背飞虱3~10月逐日虫情资料和南安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南安市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年、月、旬等统计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利用HYSPLIT轨迹分析平台对挑取的白背飞虱发生典型高峰期和峰日进行后向轨迹模拟,然后利用TrajStat软件对模拟的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结...  相似文献   

7.
采用稻茎浸渍法得出,2012年采集自湖北荆门的白背飞虱迁入种群有中等水平抗性(RR=16.07),迁出种群和回迁种群对田间吡蚜酮农药有高水平抗性。白背飞虱对田间吡蚜酮农药2012年度内抗性变化规律为迁出种群>回迁种群>迁入种群,说明湖北荆门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在推进性激增。抗性治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中重要的修饰方式之一,其动态变化对生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其中,DNA去甲基化途径在动物的发育、脑可塑性、基因组印记以及由环境胁迫引起的转录调控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DNA去甲基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功能进行综述;其次,对其在节肢动物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总结和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探讨CADM1 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采用MassARRY Epi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宫颈鳞癌(n=49)、CIN2/3(n=47)、CIN1(n=28)、正常对照组(n=24)中CADM1 基因启动子区1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宫颈鳞癌组CADM1基因启动子区CpG_1、CpG_ 8、CpG_11、 CpG_15位点甲基化率高于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间甲基化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M1基因CpG_ 8、CpG_11、 CpG_15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呈正相关.CADM1基因特异性位点CpG_1、CpG_ 8、CpG_11、 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其中CpG_ 8、CpG_11、 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与HPV永生化到致瘤型表型的转化有关.CADM1基因特异性Cp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基因转录表达沉默,是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调控植物基因表达、抵御逆境胁迫、防御外源基因侵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在AFLP技术基础上衍生的DNA甲基化敏扩增多态性技术(MSAP),以其高通量、高多态性、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用PCR方法检测了采集于不同地域的稻田飞虱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发现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e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为Wolbachia所感染。克隆了编码Wolbachia外膜蛋白质的wsp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对wsp的RFLP分析证实了这些飞虱为单一Wolbachia感染,还发现一种能同时  相似文献   

12.
朱琳 《佳木斯大学学报》2011,29(1):108-109,111
主要对求解对流方程的立方插值拟质点(CIP)方法做了改进,给出了紧致立方插值拟质点(CCIP)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DNA methylation is a common yet important modi- fication of DNA in eukaryotic organisms. DNA methy- lation, especially methylation of cytosine (m5C), have both epigenetic and mutagenic effects on various cellu- lar activities such as differential gene exp…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标准蚁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化从而导致算法过早停滞的缺陷,论文引入了城市选择策略的变参数和局部最优搜索策略,同时对信息激素的更新方式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并应用于对TSP问题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加快收敛速度,节省搜索时间,而且能够克服停滞行为的过早出现.  相似文献   

15.
SLIC(Sequence and Ligation Independent Cloning)是一种不依赖于基因序列和连接反应的高效基因克隆新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重组效率,将T4连接酶缓冲液改换成退火缓冲液,并使用相应的退火程序,可使重组效率提高至少10倍. 此外,参加重组的若干DNA片段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T4 DNA聚合酶处理,再使用相同的方法退火,其重组效率仍然可以提高至少10倍. 因此,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SLIC改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重组效率,而且还可以用于多DNA片段的高效重组, 减少研  相似文献   

16.
TCP协议强大生命力在INTERNET网风靡全球的今天得到证实,本文从应用者的角度介绍了TCP的数据段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即建立连接、数据传送和释放连接三个阶段,并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膜法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发展。阐述了全膜法理论以及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在火电厂的应用,指出采用全膜法工艺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产水水质优良,完全满足锅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