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取分步反应法以1R, 2R-环己二胺(或1S, 2S-环己二胺)先后与2-羟基萘甲醛和水杨酸苯酯反应, 合成了一对手性Salen型席夫碱对映体:1R-(2-羟基苯甲酰亚胺)-2R-(2-羟基萘甲亚胺)环己烷(1a)和1S-(2-羟基苯甲酰亚胺)-2S-(2-羟基萘甲亚胺)环己烷(1b), 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圆二色光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及生物活性实验。单晶结构与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1a和1b互为对映体;生物活性实验显示1a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2-羟基萘甲醛苯甲酰腙(H2L)由2-羟基萘甲醛和苯甲酰肼在乙醇溶液中制得。利用H2L分别合成了钼和钒的配合物,[MoO2(EtOH)L](1) 和 [VO(OMe)L(MeOH)](2),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2是类似的结构单元,钼和钒都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1个芳酰腙化合物:N'-(3-溴-5-氯-2-羟基苯亚甲基)-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酰肼(H2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H2L与甲基麦芽酚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1个甲基麦芽酚配位的氧钒(Ⅴ)配合物[VO(mat)L]·MeO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了H2L和配合物的结构。通过对C2C12肌细胞的胰岛素模拟实验,表明该配合物能显著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其细胞毒性仅为0.07 g·L-1。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二氧杂钼(Ⅵ)配合物[MoO2(H2L)(H2O)]的合成、表征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是由马来酰二腙配体双(2-羟基-1-萘醛)丙二酰二腙(H4L)与双(乙酰丙酮)二氧钼(Ⅵ)在甲醇中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的。通过各种光谱(如IR、MS和NMR)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金属中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与H2L2-的1个甲亚胺氮原子、2个末端氧基团、H2L2-的2个氧原子和配位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二氧杂钼(Ⅵ)配合物[MoO2(H2L)(H2O)]的合成、表征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是由马来酰二腙配体双(2-羟基-1-萘醛)丙二酰二腙(H4L)与双(乙酰丙酮)二氧钼(Ⅵ)在甲醇中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的。通过各种光谱(如IR、MS和NMR)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金属中心具有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与H2L2-的1个甲亚胺氮原子、2个末端氧基团、H2L2-的2个氧原子和配位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个苯甲酰腙化合物N'-(2-羟基-5-甲氧基苯甲基)-4-二甲氨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乙酰氧肟酸(HAHA)和VO(acac)2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配合物[VOL(AHA)].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H2L和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苯甲酰腙配体作为二价阴离子,利用其酚羟基氧原子、亚胺基氮原子、以及烯醇氧原子与V原子进行配位.乙酰氧肟酸配体利用其羰基氧原子和去质子化的羟基氧原子进行配位.配合物中的V原子为八面体配位构型。测试了H2L、HAHA和钒配合物的脲酶抑制活性.在浓度为100 μmol·L-1时,钒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脲酶的抑制率为63%,其IC50值为45μmol·L-1.还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分子与脲酶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1个含2-羟基苯乙酮缩水杨酰腙(H2L)和单齿N-杂环分子吗啡啉(Mf)的镍(Ⅱ)配合物[Ni(L)(Mf)]n,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热分析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在配合物中,中心Ni(Ⅱ)与酰腙配体的酚氧、亚胺氮、去质子酰胺氧原子以及中性吗啡氮原子配位形成平面四方形的N2O2配位构型。配合物通过N-H(吗啡)…O(吗啡)分子间氢键作用构筑成一维超分子网络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9.
α-氯代-4-氧代-4H-1-苯并吡喃-3-甲醛芳腙与N-取代苯基-马来酰亚胺在三乙胺作用下通过1,3-偶极环加成合成了一系列含3-(4-氧代-4H-1-苯并吡喃-3-基)-3a,6a-二氢-4,6-二氧代吡咯啉并[3,4-d]吡唑类衍生物. 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10.
史达清  荣良策  王菊仙  庄启亚 《有机化学》2005,25(12):1560-1564
用低价钛试剂(TiCl4-Zn)与2-氰基-3-对甲氧基苯基-3-(1-四氢萘酮-2-基)丙腈反应合成了3-对甲氧基苯基-1-氨 基-3a,4,5,9b-四氢化-9b-羟基-3H-环戊烯并[a]萘-2-甲腈和3-对羟基苯基-1-氨基-3a,4,5,9b-四氢化-9b-羟基-3H-环戊烯并[a]萘-2-甲腈, 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这两个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个芳酰腙化合物4-氟-N''-(3-乙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和VO(acac)2分别与甲基麦芽酚(mat)和乙基麦芽酚(Emat)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VO(L)(mat)](1)和[VO(L)(Emat)](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芳酰腙配体以二价阴离子的方式通过酚羟基氧、亚胺基氮和烯醇氧原子与钒原子进行配位。在每个配合物中,钒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将配合物通过灌胃对正常的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给药2周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剂量为10.0和20.0 mgV·kg-1时可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而对于正常大鼠的血糖值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个芳酰腙化合物4-氟-N''-(3-乙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和VO(acac)2分别与甲基麦芽酚(mat)和乙基麦芽酚(Emat)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VO(L)(mat)](1)和[VO(L)(Emat)](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芳酰腙配体以二价阴离子的方式通过酚羟基氧、亚胺基氮和烯醇氧原子与钒原子进行配位。在每个配合物中,钒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将配合物通过灌胃对正常的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给药2周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剂量为10.0和20.0 mgV·kg-1时可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而对于正常大鼠的血糖值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缓慢挥发法合成了2个烟酰腙类Schiff碱配合物[Cu(Py)(HL1)]2 (1)和[Ni(L2)2] (2), 其中, H3L1=2, 4-二羟基苯甲醛缩烟酰腙, HL2=2-乙酰基吡啶缩烟酰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 了表征。结果表明, 1和2的晶体均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1的晶胞参数a=0.739 86(12) nm, b=1.903 7(3) nm, c=1.154 86(19) nm, β=105.090(3)°, V=1.570 5(4) nm3;该化合物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 每个Cu(Ⅱ)离子都处于畸变四方锥配位环境;结构基 元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O-H…N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2的晶胞参数a=2.034 0(5) nm, b=1.183 2(3) nm, c=1.020 7(3) nm, V=2.456 1(11) nm3;中心离子Ni(Ⅱ)的配位数为6, 它处于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分别为315 ℃ (1)和358 ℃ (2)。  相似文献   

14.
由2-羟基-1-萘甲醛与异烟肼缩合得到异烟肼缩2-羟基-1-萘甲醛酰腙(探针1)。荧光光谱实验表明:探针1是一种选择好、灵敏度高的Ni~(2+)荧光探针。当Ni~(2+)浓度在0~20μmol/L范围内,Ni~(2+)的浓度与探针1(10μmol/L)的荧光强度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10μg/L。Job实验表明:Ni~(2+)与探针1的络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7.83×103L/mol。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2-羟基萘醛苯乙酰腙(1)、2-羟基萘醛-4-羟基苯乙酰腙(2)和2-羟基萘醛-2-甲氧基苯乙酰腙(3)三种新型酰腙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3结晶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而化合物1结晶为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分子骨架热分解的温度分别为318.23、319.04、323.01°C,对应的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5.90、145.18、129.38 k J?mol-1。微量热研究表明,三种酰腙及其前驱体酰肼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CT-DNA)相互作用均为吸热作用,但作用时间(1.00-50.0 min)和反应熵变(0.47-15.50 k J?mol-1)有较大的差异。化合物1和2与CT-DNA的反应焓变均大于其前驱体酰肼a和b与CT-DNA的反应焓变,而化合物3与CT-DNA的反应焓变却小于其前驱体酰肼c与CT-DNA的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缓慢挥发法合成了2个烟酰腙类Schiff碱配合物[Cu(Py)(HL1)]2 (1)和[Ni(L2)2] (2), 其中, H3L1=2, 4-二羟基苯甲醛缩烟酰腙, HL2=2-乙酰基吡啶缩烟酰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12的晶体均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1的晶胞参数a=0.739 86(12) nm, b=1.903 7(3) nm, c=1.154 86(19) nm, β=105.090(3)°, V=1.570 5(4) nm3;该化合物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 每个Cu(Ⅱ)离子都处于畸变四方锥配位环境;结构基 元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O-H…N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2的晶胞参数a=2.034 0(5) nm, b=1.183 2(3) nm, c=1.020 7(3) nm, V=2.456 1(11) nm3;中心离子Ni(Ⅱ)的配位数为6, 它处于畸变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分别为315 ℃ (1)和358 ℃ (2)。  相似文献   

17.
以2,3-二氢-3-氧代-1,3-苯并(c)-吡喃(1)为起始原料, 在氢化钠作用下, 通过与羰基α-氢的Claisen缩合反应, 得到3-乙酰基-2,3-二氢-3-氧代-1,3-苯并(c)-α-吡喃(2), 所得β-二酮与脲、硫脲和脒衍生物分别进行缩合关环, 生成5,6-二氢-5-氧杂-1,3-二氮杂菲衍生物34. 在相同的条件下, 吡喃酮1与草酸二乙酯进行缩合反应, 给出3-乙氧乙二酰 基-2,3-二氢-3-氧代-1,3-苯并(c)-α-吡喃(5), 选择3-氨基吡唑、2-氨基咪唑、3-氨基三唑、2-氨基苯并咪唑和3,5-二氨基吡唑-4-偶氮苯与5缩合, 分别环合成5,6-二氢-5-氧杂-1,3-二氮杂菲并和五元含氮杂环衍生物610.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2-羟基-1-萘甲醛与水合肼缩合制得2-羟基-1-萘甲醛腙(2);2与硫氰酸铵和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缩N-氨基-N′-苯甲酰基硫脲(1),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通过UV检测研究了1(DMSO溶液)对8种阴离子的识别作用。当1的DMSO溶液中存在F-,AcO-或H2PO4-时,颜色均由无色变为黄色,同时UV谱图发生显著变化;而加入C l-,B r-,I-,NO3-或HSO4-时,颜色及其UV谱图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1在DMSO溶液中对F-,AcO-或H2PO4-具有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微波辐射下快速、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四唑环的酰腙类化合物,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表征. 对化合物4a的无色晶体进行了X射线晶体衍射. 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V=0.80070(38) nm3, Z=2, Dc=1.404 g•cm-3, a=0.7382(1) nm, b=0.9992(2) nm, c=1.1535(2) nm, α=81.41(2)°, β=85.72(2)°, γ=72.21(2)°, 分子结构呈反式构型, 通过分子间氢键组装成二聚体. 生物活性测试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种酰腙类含硫Schiff碱4-(二乙胺基)水杨醛缩2-噻吩甲酰腙一水合物(H2L·H2O,1),采用扩散法制备了它的铜配合物[Cu(phen)L](2,phen=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它们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P21212空间群;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2中H2L以烯醇式脱除羟基质子与铜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四方锥构型。应用Gaussian 09程序,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分别在B3LYP/6-31G(d)和UB3LYP/6-31G(d)水平对12进行了量化计算,对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的能量和组成以及电子光谱进行了分析讨论。测试、分析了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