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F+H2(v=0,j=0)→HF(v‘,j’)+H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的势能函数和准经典轨线方法对反应F+H2(v=0,j=0)→HF(v’,j‘)+H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给出了反应截面σr与初始相对平动能ET的关系,还给出了反应产物HF分子在各振动,转动态的布居数。并研究了初始平动能的选取与提高泛频激光的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原子-原子离子反应N+NH+(0,0)→H++N2(v’,j’)。这是一个放能的无阈能反应,且存在平均振动能随初始平动能升高而线性下降的特点。基于对势能面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准经典轨法研究原子-原子离子反应N+NH^+(0,0)-H^++N2(v',j')。这是一个放能的无阈能反应,且存在平均振动能随初始平动能升高而线性下降的特点。基于对势能面的分析,成功地解释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由多体项展式法导出(NNH)^+分子离子绵势能函数,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原子-分子离子反应N′+NH^+(0,0)→N+N′H^+(v′,j′)。结果表明,该反应为热中性有阈能的直接交换反应,阈能约为48kcal/mol。依据对势能面的分析合理地解析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体项展式方法所导出的NeH+2(2Σ+)的分析势能函数〔6〕,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Ne+H+2(v)→NeH++H、Ne+H+2(v)→Ne+H+H+和NeH++H→H+2+Ne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前两个反应在H+2的初始振动基态时的反应阈能分别为16kcalmol-1和62kcalmol-1,反应阈能随振动量子数增大而减小。最后一个反应是无阈能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体项展式方法所导出的NeH2^+(^2Σ^+)的分析势能函数,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Ne+H2^+(v)→NeH^++H、Ne+H2^+(v)→Ne+H+H^+和NeH^++H→H2^++Ne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前两个反应在H2^+的初始振动基态时的反应阈能分别为16kcal·mol^-1和62kcal·mol^-1,反应阈能随振动量子数增大而减小。最后一个反应是无  相似文献   

7.
用轨线法对N(4Su)+CH(0,0)→CN(v′,J′)+H(2Sg)和N(4Su)+CH(0,0)→NH(v′,J′)+C(3Pg)反应进行计算,研究了两个反应的阈能、反应截面、产物散射分析和微观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用LCAC—SW法计算H+H2(0)→H2+H一维共线反应几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排列通道线性组合散射波方法计算了一维共线反应H+H2(0)→H2+JH的反应几率。在采用较小基组的情况下,得到了与精确量子计算数值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法拉弟效应的激光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了一氧化氮分子^14N^16OX^2П3/2R(1.5)v=0→1和同位素分子^15^16OX^2П3/2Q(1.5)v=0→跃迁的FLMR光谱,实验给出了样品浓度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及调制磁场强度与FLMR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1.
用Murrell—Sorbie函数表述HF(X1Σ+和B1Σ+)的势能函数。通过对HF振转能级的计算,得到Δv=2泛频跃迁精细结构,所得结果中,基态之P支与W.Q.Jeffers发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用轨线法对N(^4Su)+CH(0,0)→CN(v',J^')+H(Sg)和N(^4Su)+CH(0,0)→NH(v',J')+C(^3Pg)反应进行计算,研究了上反应的阈能、反应截面、产物散射分析和微观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用SQUID直流磁强计研究了La(1.85)Sr(0.15)Cu(1-x)FexO(4-y)(x=0.002,0.004和0.006)多晶样品在不同磁场下(H=0.01,0.03,0.05T)正常态的直流磁化率与温度关系和超导转变温度与Fe掺杂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掺Fe的样品其直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里宽峰行为,随着Fe掺杂的增多,直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由宽峰行为迅速转变为Curie-Weiss行为.与此同时,超导转变温度也由不掺Fe的31.0K增加到33.6K(x=0.002),然后再单调降低.这清楚地表明,载流子浓度才是影响超导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掺Fe的样品,其正常态直流磁化率X与温度T的关系可以用X=a+bT+c/(T一T0)很好地表示.我们认为,式中a+bT项是由于Cud带泡利硕磁的贡献.增加磁场时,对于同一个接Fe样品,居里常数C增大而常数项a减小.这是由于掺Fe的样品在Fermi面存在不满的窄带(dx2上Hubbrd带),它是产生居里硕磁的原因.增加磁场时,它往高能量方向移动,窄带的电子空得更多,这些电子移向较宽的Cu杂化带.这样一来,增加磁场时,每个Cu离子的磁矩增大.而Cud带的Fe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体项展式方法所导出的HeH(2∑+)的分析势能函数[8],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He+H(V)→HeH++H、He+H(V)→He+H+H+和HeH++H→H+He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指出,前两个反应在H的初始振动基态时的反应阈能分别为20kcal·mol-1和65kcal·mol-1,反应阈能随振动量子数增大而减小。最后一个反应是无阈能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法拉弟效应的激光磁共振光谱技术,研究了-氧化氮分子14N16OX2Π3/2R(1.5)v=0→1和同位素分子15N16OX2Π3/2Q(1.5)v=0→1跃迁的FLMR光谱,实验给出了样品浓度和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及调制磁场强度与FLMR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采用H2O的二个^1A1态的双值多体项展式(DMBE)势能函数,用Ehrenfest模型方法研究了反应(1)O(^1D)+H2→OH和(2)O(^1D)+H2→OH(A^2∑^+)+H的非绝热碰撞动力学过程。讨论了电子非绝热跃迁对反应(1)的影响及H2振动能对反应(2)的促进作用。并求得反应(1)的室温速度常数为0.944×10^-^1^0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La2-xSrxCu1-yFeyO4(x=0.13,0.15,0.17和y=0.0,0.002,0.004,0.006)多晶样品在不同磁场下(H=1,3和5T)正常态直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转变温度与Fe掺杂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掺杂样品的正常态直流磁化率呈宽峰行为.随着Fe掺杂量的增多,直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由宽峰行为变为Curie-Weiss行为.与此同时,超导转变温度随Fe掺杂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这表明载流子浓度是影响超导的重要因素.对Fe掺杂样品,其正常态直流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X=a+bT+c/(T-T0)很好的表示.我们认为,其中a+bT项是带Pauli顺磁的贡献.对同一掺Fe样品,增加外磁场时,居里常数c增大而常数项a减小.这是由于在Fermi面存在不满的窄带(dx2上Hubbard带),它是导致居里顺磁的原因.增加磁场时它往高能方向移动,窄带的电子空得更多,这些电子移向较宽的杂化带,导致每个Cu离子的磁矩增大,而带的Fermi面电子态度减小.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表明,超导电性与能带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用X射线衍射法对Bi2Sr2-yMyCuO6+δ(M=La,Pr,0.0≤y≤1.0)系列单晶样品进行结构研究的结果.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性质,我们将掺杂区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的掺闭量在0.0≤y≤0.10之间,在此区域中晶体的平均结构为单斜结构,其调制波矢具有两个非公度分量q1=β1b+γ1c.第二个掺杂区的掺镧量在0.10<y≤0.60之间,晶体的平均结构由单斜转变为正交结构,调制波矢具有单个非公度分量q1=β1b+c.第三掺杂区的掺镧量在0.60<y≤1.0之间,晶体的平均结构转变为另一单斜结构,在这一区域有两类调制结构共存.第一类调制结构与第一、第二掺杂区的调制结构类似;第二类调制结构的调制调幅沿α轴方向极化,调制波矢β分量约为第一类调制结构的二分之一.对于Bi2(Sr1.2La0.8)CuO6+δ单晶,其第二类调制波矢为q2=0.122b+0.43c.  相似文献   

19.
此文用从头计算法,在HF、MP2、MP3水平下,使用基组6—31G、6—31+G对SiO的等电子分子SiXm(X=Be、B、C、N、P、Ne,m=-4~+2)进行了几何优化,并计算了相应的平衡几何构型下的振动频率,对SiO分子,使用QCISD(T)方法考虑了不同水平下的电子相关效应,并考虑了不同基函数6-31+G和6-311+G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分子的势能曲线都有稳定的极小值,并且键长与频率在HF、MP2、MP3水平上都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通过与实验上存在的稳定分子SiO相比较,可以预言NSIi-和SiF+比其它分子有较明显的成键可能性,所以,NSi-和SiF+有可能形成稳定的分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经互射线辐照后BaFxCl2-x:EU2+的热释发光性质.给出了热释发光峰的温度与缺陷种类的关系,讨论了两种温度辐照下,BaFxCl2-x:Eu2+(X=0.90,…,1.15)热释发光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