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大环自组装和多卤阴离子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1,4-PMNH3)·(18-crown-6)]·[(H3O)·(18-crown-6)]2·[(H2O)·(18-crown-6)]·(18-crown-6)·(Bi2Cl9)(1)。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2.4830(3)nm,b=1.1618(3)nm,c=3.3161(2)nm,V=9.566(2)nm3。并通过其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大环超分子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并在室温下对其固体荧光性质进行测试表征。通过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属卤化物MCl2(M=Pb2+,Cd2+,Co2+)分别与苯并噻唑(btz)在浓盐酸中、80 ℃下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btzH)[(PbCl3)] (1),(btzH)2[CdCl4]·2H2O (2)和(btzH)2[CoCl4]·2H2O (3),其中化合物23结构相似。化合物1~3进行了粉末衍射、红外和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荧光测试发现:化合物1~3在393 nm处有发射峰,该荧光来源于苯并噻唑环中电子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环自组装和多卤阴离子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1,4-PMNH3)·(18-crown-6)]·[(H3O)·(18-crown-6)]2·[(H2O)·(18-crown-6)]·(18-crown-6)·(Bi2Cl9)(1)。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2.483 0(3)nm,b=1.161 8(3)nm,c=3.316 1(2)nm,V=9.566(2)nm3。并通过其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大环超分子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并在室温下对其固体荧光性质进行测试表征。通过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庆  魏振宏  于慧  郝艳欢  蔡琥 《无机化学学报》2017,33(11):2139-2146
金属卤化物MCl2(M=Pb2+,Cd2+,Co2+)分别与苯并噻唑(btz)在浓盐酸中、80 ℃下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btzH)[(PbCl3)] (1),(btzH)2[CdCl4]·2H2O (2)和(btzH)2[CoCl4]·2H2O (3),其中化合物23结构相似。对化合物1~3进行了粉末衍射、红外和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荧光测试发现:化合物1~3在393 nm处有发射峰,该荧光来源于苯并噻唑环中电子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6.
以二苯乙醇酸为配体合成了1个新的化合物[Cu(2,2′-bipy)(BAA)][Cu(2,2′-bipy)(BAA)(H2O)]2.(H2O)3(BAA=二苯乙醇酸阴离子,2,2′-bipy=2,2′-联吡啶)。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121 7(5)nm,b=1.360 2(6)nm,c=2.335 2(10)nm,α=99.260(6)°,β=101.223(8)°,γ=94.805(8)°,V=3.425(3)nm3,Dc=1.385 g.cm-3,Z=6,μ(Mo Kα)=0.992 mm-1,F(000)=1 474,最终偏离因子R1=0.0561,wR2=0.1128。在标题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中有3个单核铜(Ⅱ)配合物,且3个中心铜(Ⅱ)离子的配位数不完全相同,如Cu(1)离子的配位数是4,而Cu(2)和Cu(3)离子的配位数都是5。本文还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电化学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电子转移数为2个;配合物在478 nm的光激发下可发射荧光。  相似文献   

7.
荣介伟  章文伟 《无机化学学报》2018,34(12):2307-2315
以柔性1,3,5-三(4-羧酸苯氧基)苯(H3TCPB)为配体,以4,4''-联吡啶(4,4''-BPY)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新颖的分别具有三核锌簇和三核钴簇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3(TCPB)2(4,4''-BPY)]·DMF·3H2O}n1)和{[Co1.5(TCPB)(DMF)(H2O)]·DMF}n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表现出三维(3,8)连接的网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3}2·{46·618·84}·{6};化合物2也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为二维(3,6)连接的网络层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3}4·{46·618·84}。此外,荧光性质研究表明固态化合物1在室温条件下发射出源于TCPB3-和4,4''-BPY配体的淡蓝色荧光,而化合物2在相似的条件下没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四种三苯基咪唑类化合物:4,5-二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a),4,5-二(2-硝基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b),N-苄基-4,5-二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c)和N-苄基-4,5-二(2-硝基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d),并用FT-IR,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在乙酸乙酯-石油醚溶液中获得了2c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3796(15)nm,b=0.90136(18)nm,c=1.6644(3)nm,α=86.87(3)°,β=78.25(3)°,γ=89.94(3)°,V=1.0822(4)nm3,Dc=1.272g/cm3,Z=2,F(000)=436,μ=0.077mm-1,R1=0.0459,wR2=0.1303.研究了四种化合物的紫外与荧光性质,发现官能团硝基与苄基的引入,对其吸收峰和发射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紫外光谱中两种官能团均使吸收峰蓝移;在荧光光谱中苄基使发射峰蓝移而硝基使发射峰红移.测定了2a和2c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寿命,其中2a在DMSO中寿命最长,为3.18ns.这些光谱性质为研究其双光子吸收、双光子荧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缓慢蒸发溶剂法在水中合成了2个含双磺酸基的化合物A-2,5-DSA·(Hphen)2·2H2O(1)和[Co(phen)2(H2O)2]·(A-2,5-DSA)·3H2O(2)(A-2,5-DSA=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化合物1中,相邻的质子化的1,10-邻菲罗啉反向堆叠在一起,水分子通过氢键与(Hphen)+和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相连,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配合物2中,钴离子与2个1,10-邻菲罗啉和2个水分子配位,构成[Co(phen)2(H2O)2]2+阳离子。3个自由的水分子通过氢键将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和[Co(phen)2(H2O)2]2+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两个化合物中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均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室温下2个化合物均具有荧光性质,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601nm和441nm。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金属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 [Cu4(phen)4(HPO4)2(H2O)2(OH)2][HPMo12O40]·H2O (1) ( phen=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1是由四核铜磷酸盐、Keggin阴离子和晶格水分子组成。四核铜磷酸盐和多阴离子之间通过弱的M…O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结构(M=Cu, Mo), 该二维结构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框架,还对化合物1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异烟肼和4-N,N-二羟乙基苯甲醛来合成一种席夫碱及其锡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来进行结构表征。该平面构型的席夫碱采取二齿配位模式,其中的-C=N-在配位后由反式变为顺式。晶体结构数据以及荧光光谱中的显著红移现象表明锡配合物中的π-共轭体系通过配位反应得以延展。体外细胞毒性数据表明,席夫碱配体及其锡配合物对于A-549,MCF-7和Hela等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要强于顺铂。还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初步研究了两种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锡配合物可能通过共价结合来导致DNA双螺旋链变形,而席夫碱分子中的氢键效应及其长平面结构可能会阻碍其嵌入DNA双螺旋链。  相似文献   

12.
选取4,4''-联苯二甲酸(4,4''-H2BPDC)和2,6-萘二甲酸(2,6-H2NDC)分别与二氯二茂锆(Cp2ZrCl2)反应制备了2例结构新颖的锆基纳米分子胶囊[Cp3Zr3μ3-O)(μ2-OH)3]2(BPDC)3Cl2·H2O(Zr-MC-1)和[Cp3Zr3μ3-O)(μ2-OH)3]2(NDC)3Cl2·3H2O(Zr-MC-2)。这2个分子胶囊均由3个线性羧基配体桥联2个三核茂锆建筑单元构成。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荧光光谱分析表明Zr-MC-1Zr-MC-2分别为深蓝光和蓝光发射材料,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04和456 nm。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氰基吡啶(4-氰基吡啶和3-氰基吡啶)与稀土硝酸盐作用(Ln=Nd,Eu,Yb),通过原位[2+3]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了4个稀土四唑离子型化合物,Ln(H2O)8·3(p-TPD)·2(p-HTPD)·7H2O),(Ln=Nd(1),Eu(2),Yb(3)),p-TPD=4-tetrazoylpyridine,p-HTPD=protonated 4-tetrazoylpyridine)以及Ln(H2O)8·3(m-TPD)·6H2O(m-TPD=3-tetrazoylpyridine,Ln=Yb(4))。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显示,在配合物1~4中,稀土金属离子与配体分别处于不同的两层,[Ln(H2O)8]3+结构单元与p-TPD以及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阳离子层(A层),同时p-TPD与p-HTPD通过π-π堆积与氢键作用形成阴离子层(B层)。固态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2,4在405、400、494nm处出现了最大强度的发射峰值;而配合物3在618、592及462nm出现了最大强度的发射峰值。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4在70~120℃范围内有1个失重,而在180~220℃范围内配合物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合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系列以三乙烯二胺(简写dabco)为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CdCl3H(dabco)2](1)、[CoCl3Hdabco](2)、[NiCl2(H2O)3Hdabco]Cl(3)和[CuCl3H(dabco)2]Cl·H2O(4)。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出晶体结构。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具有一维直链状分子结构;化合物2具有一维左螺旋状分子结构,化合物3具有一维右螺旋链状分子结构;化合物4具有二维平面网格状分子结构。对该系列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4均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混合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系列以三乙烯二胺(简写dabco)为配体的新型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CdCl3H(dabco)2](1)、[CoCl3Hdabco](2)、[NiCl2(H2O)3Hdabco]Cl(3)和[CuCl3H(dabco)2]Cl·H2O(4)。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出晶体结构。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1具有一维直链状分子结构;化合物2具有一维左螺旋状分子结构,化合物3具有一维右螺旋链状分子结构;化合物4具有二维平面网格状分子结构。对该系列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4均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柔性含咪唑基配体1,3,5-三(咪唑-1-甲基)苯(L)与硫酸镉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通过反应条件控制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Cd(L)(EG)0.5(H2O)(SO4)]·EG·H2O}n(1)和[Cd(L)(EG)(SO4)]n(2)(EG=乙二醇)。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中配体L连接Cd(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配合物2中配体L与Cd(Ⅱ)配位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硫酸根桥联形成三维结构。有趣的是,EG分子在配合物1中连接链内的2个Cd(Ⅱ),而在配合物2中作为端基与1个Cd(Ⅱ)配位,硫酸根离子在1中作为端基配位,而在2中则以桥联方式连接2个Cd(Ⅱ)。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o(H2CA)2(H2O)2(H3CA=三聚氰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和单晶X-Ray射线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503 83(7)nm,b=0.699 82(10)nm,c=0.911 08(13)nm,α=90.107(2)°,β=98.032(2)°,γ=110.788(2)°,V=0.296 92(7)nm3,Z=1,R=0.038 2。在配合物中,Co(Ⅱ)离子与三聚氰酸配体上的N原子,配位水的O原子配位,形成规则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相邻的2个Co(Ⅱ)平面四边形单元通过配体三聚氰酸上的氢键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室温荧光光谱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在420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氰基吡啶(4-氰基吡啶和3-氰基吡啶)与稀土硝酸盐作用(Ln=Nd,Eu,Yb),通过原位[2+3]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了4个稀土四唑离子型化合物,Ln(H2O)8·3(p-TPD)·2(p-HTPD)·7H2O),(Ln=Nd(1),Eu(2),Yb(3)),p-TPD=4-tetrazoylpyridine,p-HTPD=protonated 4-tetrazoylpyridine)以及Ln(H2O)8·3(m-TPD)·6H2O(m-TPD=3-tetrazoylpyridine,Ln=Yb(4))。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显示,在配合物1~4中,稀土金属离子与配体分别处于不同的两层,[Ln(H2O)8]3+结构单元与p-TPD以及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阳离子层(A层),同时p-TPD与p-HTPD通过π-π堆积与氢键作用形成阴离子层(B层)。固态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2,4在405、400、494 nm处出现了最大强度的发射峰值;而配合物3在618、592及462 nm出现了最大强度的发射峰值。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4在70~120℃范围内有1个失重,而在180~220℃范围内配合物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19.
采用缓慢蒸发溶剂法在水中合成了2个含双磺酸基的化合物A-2,5-DSA·(Hphen)2·2H2O(1)和[Co(phen)2(H2O)2]·(A-2,5-DSA)·3H2O(2)(A-2,5-DSA=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化合物1中,相邻的质子化的1,10-邻菲罗啉反向堆叠在一起,水分子通过氢键与(Hphen)+和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相连,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化合物2中,钴离子与2个1,10-邻菲罗啉和2个水分子配位,构成[Co(phen)2(H2O)2]2+阳离子。3个自由的水分子通过氢键将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和[Co(phen)2(H2O)2]2+连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两个化合物中苯胺-2,5-二磺酸根离子均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室温下2个化合物均具有荧光性质,其最大发射峰分别在601 nm和441 nm。  相似文献   

20.
以硝酸锌、樟脑酸(H2CAM)和1,2-二咪唑基二甲苯(obix)或4,4′-二咪唑基二甲联苯(bimb)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得到2个结构不同的配位聚合物[Zn(obix)(CAM)]n(1)和[Zn(bimb)(CAM)]n(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等分析,并利用X-射线洐射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配合物1中2个锌离子通过2个obix配体桥连成一个24元大环,它再通过CAM配体连接成一维管状结构,而配合物2中锌离子通过两种配体桥连成二维层状结构。结果说明了辅助配体在配合物组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