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静  吴大雨 《合成化学》2021,29(12):1095-1099
以三(4-(吡啶-4-基)苯基)胺和Cu4I4(PPh3)4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Cu(Ι)配合物[Cu2I2(TPPA)2]n·4H2O[1, TPPA=三(4-(吡啶-4-基)苯基)胺],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正交晶系,'P b c n'空间群,晶胞参数a=29.257(5) Å, b=12.621(2)Å, c=18.304(4) Å, α=90°, β=90°, γ=90°。固态荧光测试结果显示,在365 nm激发态下,配合物1在低温时具有多重发射峰,在CIE坐标下对其颜色做了一定的探究,可作为优良发光材料应用于LED上调节白光。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一种新型混价铜配合物[CuⅠCuⅡ(Ophen)2Cl]·H2O(HOphen=2-羟基-1,10′-邻菲咯啉)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1667(18)nm,b=1.0546(2)nm,c=1.1705(2)nm,α=80.50(3)°,β=80.56(3)°,γ=66.87(3)°,V=1.0202(3)nm3,Z=2,Dc=1.872Mg/m3,R1=0.0508,(wR2)=0.1481.标题化合物由一种新型的双核铜配合物和一个结晶水组成.邻菲咯啉在水热反应中发生羟基化,形成新型的羟基化邻菲咯啉.两个这样的配合物通过Cu…Cu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二聚体之间通过Ophen基团的π-π堆积以及C—H…Cl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网络.水分子处于网络的孔穴中.该化合物为邻菲咯啉的羟基化提供又一个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根据模拟钒卤代过氧化物酶(V-HPOs)活性中心的配位环境,设计并合成了2种新型过氧钒配合物:Na[VO(O2)2(C10H8N2)]·8H2O(1)和K3H[(VO)2(O2)4(μ2-O)]·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结构。 配合物1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213(2) nm,b=1.1269(4) nm,c=1.3728(4) nm,α=68.349(4)°,β=89.178(4)°,γ=88.050(4)°,V=1.0365(6) nm3。 配合物2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0.67047(12) nm,b=0.99503(18) nm,c=1.5817(3) nm,α=γ=90°,β=93.739(2)°,V=1.0530(3) nm3。 配合物1和2分别是五角双锥和八面体配位构型。 通过催化溴化反应活性研究发现,2种配合物均可作为潜在的钒卤代过氧化物酶模拟物。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 通过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镧配合物{La[o-C6H4(NO2)(CO2)]3·(DMF)2}2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a=1.902(2) nm, b=1.245 0(2) nm, c=1.298 7(2) nm, α=64.555(2)°, β=66.348(2)°, γ=71.920(2)°, V=1.569 5(5) nm3, Dc=1.658 Mg/m3, Z=2, μ=1.437 mm-1, F(000)=784. 配合物中有2个La(Ⅲ)被4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桥联, 每个La(Ⅲ)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9,  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7个邻硝基苯甲酸的羧酸根的负氧离子和2个DMF的羰基氧原子. 化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使其成为三维立体结构. 同时发现了标题化合物固体具有光致发光现象, 发光性能测试表明, 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三氯乙酸与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反应,合成了新配合物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三氯乙酸酯(CCDC:932139),经元素分析、1H NMR和IR等技术手段表征其组成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1.1186(4) nm,b=1.8366(7) nm,c=1.6020(6) nm,α=90°,β=91.316(7)°,γ=90°,V=3.2902(19) nm3,Z=4,Dc=1.374 g/cm3,μ(MoKα)=1.046 mm-1,F(000)=1392,R1=0.0589,wR2=0.1619;中心锡原子呈四配位畸变四面体构型。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对5种肿瘤细胞株系HT-29、HepG-2、MCF-7、KB和A549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并且具有选择性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大环多胺配体BDBPH的设计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b(SN)2作模板,2,6-二甲酰基对甲苯酚与二亚乙基三胺通过[2+2]缩合反应,经NaBH4还原、脱Pb2+、酸化等操作,得晶体BDBPH·6HBr·4H2O.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4441(5)nm,b=1.1482(4)nm,c=1.2090(6)nm,α=90°,β=96.92°,γ=90°,V=1.9900nm3大环分子采取椅式构型,6个Br-和4个H2O分子对称分布于大环两侧.该大环配体结构新颖,可用于多种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金属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及其催化作用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1,3-双咪唑丙烷,3,5-吡啶二羧酸和Zn(NO3)2·6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Zn(Ⅱ)配合物{[Zn(bbi)(3,5-pdc)]·2H2O}n(1, bbi=1,3-二咪唑丙烷,3,5-pdc=3,5-吡啶二羧酸), 其结构和热性能经IR, 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A表征。1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9.070 8(5) , b=10.213 1(8), c=11.266 7(7), α=82.138(6)°,β=89.368(5)°, γ=75.419(6)°。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显示,在330 nm激发态下,1在424 nm具有强烈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8.
[Cu(NBOCTB)](ClO4)2·2DMF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二(N,N-二甲基甲酰胺)-高氯酸N,N,N'',N''-四[(1''-苄基-2''-苯并咪唑)甲基]-1,2-环己二胺合铜(Ⅱ){[Cu(NBOCTB)](ClO4)2·2DMF}.X射线测定表明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α=1.1851(5)nm,b=1.2255(3)nm,c=2.5237(5)nm;α=92.37(2)°,β=98.01(2)°,γ=107.82(3)°,V=3.442(4)nm3,M=1403.93,Z=2,Dx=1.36g/cm3,μ=4.60cm(-1),F(000)=1470.TG-DTG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以下4个阶段:(19941106-1597-1.jpg)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2个异双核三价稀土席夫碱配合物: {[Ce1.5Sm0.5(clapi)]2}·2CH3CN(1)和{[La1.5Sm0.5(clapi)]2}·2CH3CN(2). 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067056(2) nm, b=1.14700(3) nm, c=1.38734(3) nm, α=109.4240(10)°, β=98.0520(10)°, γ=105.8050(10)°, Z=1, Dc=1.650 Mg/m3, F(000)=740, R1=0.0582, wR2=0.1184[I>2σ(I)]. 研究了配合物1和2在CH2Cl2中的室温荧光性质, 2个配合物都显示了Sm3+较弱的红色荧光, 研究结果证明荧光惰性稀土离子能够影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王晓玲  吴大雨 《合成化学》2021,29(3):226-230
以三(4-(1H-咪唑-1-基)-苯基)胺(Tipa),富马酸(H2fuma)和Cd(NO3)2·6H2O为原料,溶剂热法在100℃下合成了一种新的Cd(ΙΙ)配合物[Cd(fuma)(Tipa)3Cl]n(CP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IR,元素分析表征。CP1属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5503(10) Å,b=14.9847(6) Å,c=18.2554(10) Å,α=90°,β=99.687(5)°,γ=90°。固体荧光激发依赖测试结果显示配合物CP1对激发光具有依赖性,并研究了其变温荧光,液体荧光的测试结果显示,CP1可以作为检测Fe3+和Mn2 +离子的双响应荧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穆华荣  毕欣  孙晶  颜朝国 《应用化学》2016,33(2):206-212
通过带有不同长度的4-(4-氯烷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和N-甲基咪唑在甲苯中加热反应,制备了3种由烷氧基桥联的新型三联吡啶咪唑配体。研究了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测定了三联吡啶咪唑铜配合物的单晶分子结构,在铜配合物中,Cu(Ⅱ)和两个三联吡啶单元形成扭曲八面体配位方式。Monoclinic,空间群P 21/c;a=1.7229(3) nm,b=1.5924(2) nm,c=2.1590(3) nm,α=90°,β=101.332(2)°,γ=90°,Mr=1298.09,V=5.8078(15) nm3,Dc=1.485 mg/m3,Z=4, F(000)=2684。  相似文献   

12.
吴婷  吴大雨 《合成化学》2021,29(4):303-307
以4,4'-(蒽-9,10-二基)二苯甲酸和NaOH为原料,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离子晶体[Na+(L-)]·7H2O(1, L=4,4'-(蒽-9,10-二基)二苯甲酸,CCDC: 1993840),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P-1空间群的三斜晶系,晶胞参数a=6.8552(5)Å, b=7.1529(5)Å, c=16.1933(12), α=77.314(6)°, β=86.573(6)°, γ=82.295(5)°。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380 nm激发态下,配合物1在456 nm处具有很强的发射峰,荧光量子产率为39.4%;加热后,发射峰从蓝光红移至绿光,晶体颜色从绿色透明晶体变成淡黄色不透明固体,具有热致变色行为。   相似文献   

13.
双光子聚合引发剂BVPDA的合成、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双光子聚合引发剂{4-[2-(4-溴苯基)-乙烯基]苯基}-二苯基胺(BVPDA),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BVPDA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834(3)nm,b=1.5625(2)nm,c=1.9640(2)nm,α=92.807(8)°,β=103.647(10)°,γ=106.676(13)°,V=3.0705(10)nm3,Z=6,T=293(2)K,Dc=1.383g/cm3,R1=0.0735,wR=0.1063.用1HNMR谱、13CNMR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单光子荧光寿命和双光子荧光光谱.在760nm的飞秒脉冲激光激发下,BVP-DA发出较强的上转换荧光,荧光峰位于462nm.以BVPDA作引发剂,加入丙烯酸酯型齐聚物(CN120C80),用Ti:sapphire飞秒激光器作光源,制作了一个三维周期性微结构.  相似文献   

14.
Co-btec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热以及微波合成方法得到了3 种Co(II)配合物: [Na2Co(μ4-btec)(H2O)8]n(1)、[Co2(μ2-btec)(bipy)2(H2O)6]·2H2O(2)和[Co2(μ2-btec)(phen)2(H2O)6]·2H2O (3) (H4btec=1,2,4,5-苯四甲酸, bipy= 2,2'-联吡啶, phen=邻菲咯啉). X 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 C2/m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5690(2) nm, b=0.9550(6) nm, c=0.6102(2) nm, β=92.78(3)°. 配合物(2)也属于单斜晶系, P21/n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290(1) nm, b=0.7594(2) nm, c=1.7920(1) nm, β=100.07(2)°. 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7454(1) nm, b=1.1072(2) nm, c=1.2177(2) nm, α=108.41(3)°, β=101.94(3)°, γ=109.03(3)°. 3个配合物都是以均苯四甲酸根为桥, 形成三维(1)和双核(2、3)结构. 但在3种配合物中, 均苯四甲酸根的配位模式各不相同, 分别采用了μ4-η2η2η2η2、μ2-η1η1和μ2-η1η1配位模式.此外,分子间大量氢键又将配合物(2)和(3)分别网成了二维和三维无限结构. 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3个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表明, 它们在300-600 nm 范围内均有正的光伏响应. 但它们的SPS响应带的宽度、位置和数目存在一定差异, 这是由它们的结构和三者中Co 离子的配位微环境不同造成的. 将SPS与其电子吸收光谱进行关联, 发现它们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2个一维链状铬酸根桥连的配位聚合物(NH4)2[Cu(NH3)2(CrO4)2](1)和(NH4)2·[Ni(NH3)2(CrO4)2](2), 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热重-差热分析和多种磁学测试.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2个配合物的晶体均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均为P1. 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 a=0.59090(12)nm, b=0.6929(3) nm, c=0.73740(15) nm, α=107.03(4)°, β=92.79(3)°, γ=112.44(2)°; 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 a=0.56987(7)nm, b=0.69972(9) nm, c=0.73335(8)nm, α=104.929(3)°, β=96.121(3)°, γ=112.325(4)°.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均在150 ℃左右开始分解, 生成H2Cr2CuO5和H2Cr2NiO5, 在410 ℃以上继续分解, 脱水得到相应的氧化物. 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 相邻Cu(Ⅱ)离子(配合物1)或Ni(Ⅱ)离子(配合物2)之间存在较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低温变场和交流磁化率测试结果表明, 2个配合物均为反铁磁体.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下,8-羟基喹啉与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反应,合成了三环己基锡配合物Cy3SnOC9NH6(Cy为环己基)。 通过UV、IR、1H和13C NMR、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表征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参数:a=0.99530(5) nm,b=1.01129(5) nm,c=2.58327(13) nm,α=89.1880(10)°,β=86.6290(10)°,γ=81.2490(10)°,Z=4,V=2.5654(2) nm3,Dc=1.326 Mg/m3,μ(MoKα)=1.013 mm-1,F(000)=1064,R1=0.0447,wR2=0.0891。 配合物在200 ℃以下稳定,对人体的癌细胞Colo205、HepG2、MCF-7和NCI-H460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N'-双(4-氯苄基)-1,2-丙二胺铜(Ⅱ)配合物·(NH4)·Cl2, 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1.35222(16) nm, b=1.37899(17) nm, c=1.39806(19) nm; α=60.954(1)°, β=87.502(2)°, γ=65.970(1)°, V=2.0424(4) nm3, Dc=1.357 g/cm3, Z=2, F(000)=862, R1=0.0925, wR2=0.2668, S=1.001. 配合物的金属中心与来自2个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1个末端氯原子配位, 形成了轻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 扭曲指数τ=0.04(1). 抗菌实验结果显示, 配合物对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作用.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对BSA 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常数(Ka), 结合位点(n≈1)及相关热力学参数(ΔH>0, ΔS>0, ΔG<0), 结果表明, 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 依据Fö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 求得给体(BSA)与受体(配合物)间的距离r=2.56 nm, 说明配合物与BSA 之间可能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8.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夹心结构四核镍有机-无机杂化锗钨酸盐[Ni(dien)(H2O)3]2·[Ni(Hdien)2]{[Ni(dien)]2Ni4(H2O)2(GeW9O34)2}·10H2O(1),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 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能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其晶体属三斜晶系, P1, a=1.1937(3) nm, b=1.4323(3) nm, c=1.6394(4) nm, α=93.424(2)°, β=96.058(3)°, γ=109.758(4)°, V=2.6094(1) nm3,Z=1.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化合物1是由夹心构型的多阴离子通过镍-二乙烯三胺配阳离子连接形成的一维线性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PyH[(VO)(Bz)2Py]Py配合物的单晶制备及其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400(5)Å,b=14.042(5)Å,c=10.441(4)Å,α=91.92(3)°,β=93.57(3)°,γ=74.41(3)°,V=1847.7(1.2)Å3,Z=2。最后一致性因子为R=0.045,讨论了结构与性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溶液法合成了邻菲啰啉(phen)和氨三乙酸(H3nta)钴配合物Co(phen)2Cl2(1), Na[Co(nta)]·H2O(2), [Co(phen)2(H2O)2][Co(nta)(phen)]2·12H2O(3), 对配合物3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2448(2) nm, b=1.5898(3) nm, c=1.7412(3) nm, α=91.746(3)°, β=97.807(3)°, γ=103.745(3)°, V=3.309(1) nm3.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这3种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这3种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变化, 确定配合物1和3对BSA的荧光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 分析了配合物1和3与BSA相互作用时的结合常数、 结合位点数以及热力学函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讨论了这2种配合物分别与BSA相互作用时的作用位点、 作用力的类型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