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双曲线,由它的两条渐近线x轴、y轴互相垂直可知.方程xy=k(k≠0)表示的曲线是等轴双曲线.可以证明,将等轴双曲线C:x2-y2=a2(a>0)绕坐标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所得等轴双曲线C′的方程为xy=a22.事实上,设等轴双曲线C′的方程为xy=k(k>0),易知C′的两个顶点为A′1(-k,-k)、A′2(k,k),由|A′1A′2|=2 2k=2a,便可得到k=a22.利用上述变换,处理一些等轴双曲线的问题十分简单,请看2006年高考北京卷理科倒数第2题:题已知点M(-2,0)、N(2,0),动点P满足条件|PM|-|PN|=2 2.记动点P的轨迹为W.(Ⅰ)求W…  相似文献   

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若方程F_1(x,y)=0与方程F_2(x,y)=0同解时,这两个方程就表示同一曲线;反之,表示同一曲线的两个方程也必同解。但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对应无数个坐标((-1)~kρ,kπ θ),其中k∈Z。方程f_1(ρ,θ)=0与f_2(ρ,θ)=0若同解就表示同一曲线,但表示同一曲线的两个方程却不一定同解。如方程ρ=θ与p=2π θ表示同一曲线,但方程并不同解。我们在极坐标中把表示同一曲线的方程称为等价方程。显然所有的同解方程都是等价方程。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2008年高考数学(理)第11题为:题目方程x^2+√2x-1=0的解可视为函数y=x+√2的图像与函数y=1/x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若方程x^4+ax-4=0的各个实根x1,x2,…,xk(k≤4)所对应的点(xi,4/xi)(i=1,2,…,k)均在直线y=x的同侧,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相似文献   

4.
解析几何中关于直线过x轴上定点(a,0)的问题,一般同学都用常规的点斜式法设直线方程为y=k(x-a).这种设法会使运算较为繁琐,有时还会陷入僵局.例1 已知过定点P(2,0)的直线l交抛物线y2=4x于A、B两点,求△AOB(O为坐标原点)面积的最小值.图1解 设直线y=k(x-2)与抛物线方程y2=4x联立,  y=k(x-2)y2=4x(1)(2)消去y得k2x2-4(k2 1)x 4k2=0.(3)因为 S△AOB=12|OC|.|AB|,而 |AB|=|x1-x2|k2 1=42k2 1k2k2 1,  |OC|=|2k|k2 1,(这里运算量很大,中间过程已省略)所以 S△AOB=12.42k2 1k2k2 1.|2k|k2 1=42k2 1|k|=42 1k2→42.我们发现达不…  相似文献   

5.
初二、初三年级的同学都解过这道题 ,但这道题究竟是两解 ,还是多解 ?在许多同学心中至今还是个谜 .下面笔者与大家共同对这道题作一研究 .题目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比是2∶3 ,其判别式的值等于 4,求这个方程 .分析 一般同学们的解法是先将方程的两根分别设为 2k、3k .利用韦达定理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已知条件Δ =4,建立关于k的方程 ,从而求解 .解法一 设所求方程的两根为 2k、3k .故所求方程为x2 -(2k + 3k)x + 2k·3k =0 ,即 x2 -5kx + 6k2 =0 .因为 Δ =4,所以  2 5k2 -4× 6k2 =4,即 k2 =4,所以 k =± 2 .所以所求的方…  相似文献   

6.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常见题型之一 ,特别是历年高考试题中 ,常常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为载体 ,综合函数、不等式、方程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其涉及面很广 ,解题方法灵活且多变 .本文仅就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处理这类问题的几种方法作点简介 .1 设参消参图 1例 1 如图 1,过点A(- 1,0 )斜率为 k的直线l与抛物线 C:y2 =4 x交于P、Q两点 .过曲线 C的焦点 F与 P、Q、R三点按如图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PFQR,求点 R的轨迹方程 .分析 设点 R的坐标为 (x,y) ,直线 a的方程为 y =k(x +1) ,点 P…  相似文献   

7.
设(n)是Euler函数.主要研究了方程(xy)=3((x)+(y))的可解性问题,利用初等的方法给出了这一方程的所有的35组正整数解.对于任意素数k>3,(x,y)=(3k,4k),(4k,3k)是方程(xy)=k((x)+(y))的2个正整数解.证明了更为一般的结论:对于任意奇数k>3,当gcd(k,3)=1时,(x,y)=(3k,4k),(4k,3k)是方程(xy)=k((x)+(y))的2个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Kenichiro提出的轮换对称形式的丢番图方程,即方程ab bc ca=ya+b+c3的求解问题,利用素数整除的一些性质,证明了该方程仅有平凡解a=b=c以及非平凡解(a,b,c)=(k,k,4k),(k,4k,k),(4k,k,k)(k∈N),从而完全解决了这个方程.  相似文献   

9.
新题征展(54)     
A 题组新编1 .反比例函数 y =kx( k >0 )的图象是双曲线 ,则其渐近线方程是 ;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离心率是;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2 .( 1 )在三棱锥 V -ABC中 ,VA⊥底面 ABC,∠ ABC =90°若 VA =1 ,AB =2 ,BC =3,则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2 )棱长为 2的正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 3)在正三棱锥 S- ABC中 ,M,N分别为棱 SC,BC的中点 ,并且 AM⊥ MN ,若 SA= 2 3,则正三棱锥 S - 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B 藏题新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x轴负半轴上有5个点 ,y轴正半轴上有 3个点 ,将 x轴上的 5个点与 y轴上的 3个…  相似文献   

10.
利用检验函数定义弱解的方法来求解含有任意常数k1,k2的目标方程的单孤子解.给出了目标方程的单孤子解与任意常数k1,k2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变形体体系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对于刚体或是变形体,Gibbs-Appell方程是建立动力方程的行之有效的工具.本文将采用Gibbs-Appell方程来建立多变形体体系的动力方程.我们将指出采用该方法的优越性.文中给出了具有显式表达的多变形体体系的动力方程.此外也采用了一些新的及近代发展的概念,诸如欧拉参数,准坐标及相对坐标等.  相似文献   

12.
1 重、难点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方程来表示直线和圆 ,以及进一步研究其性质 ,进而学习一般曲线方程的概念 ,学习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 .要求了解向量是处理直线方程中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 ,坐标法是重要的数学方法这一点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直线与圆的方程、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坐标法的特点及曲线方程思想 ;难点是区域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及曲线与方程思想的掌握 .数形结合是解析几何———当然也是本单元的基本方法 .需了解的数学思想有 :1)函数方程思想 ,2 )数形结合思想 ,3)等价转换思想 .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相似文献   

13.
有些数学习题,当直接解答或证明结论比较困难时,可以通过联想,灵活运用基本知识,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下举几例供参考.例1设k≠0,求证:抛物线y=kx2-(2k- 1)x (k 2)恒过一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分析因为定点是未知的,直接证明所有抛物线y=kx2-(2k-1)x (k 2)都过某定点难以入手.但不同的抛物线对应于不同的k(k≠0)的值,故可以从关于k的方程有无多个解的情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有很长发展历史的块坐标下降(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算法是一种经典的优化方法,因其有诸多优点,如简单、速度快和稳定等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在一种相对较弱的假设下,即当目标函数是分块强凸时,分析对于凸优化问题的块坐标下降算法的非渐近收敛率.本文证明,若k是迭代次数,则块坐标下降(BCD)算法可以由O(1/k)的收敛率被加速到O(1/k~2)的收敛率.  相似文献   

15.
求曲线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平面解析几何把形转为数的基本方法.高中数学教材对求曲线方程归纳为如下五个基本步骤: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已给出,本步骤省略). (2)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y). (3)根据曲线上点所适合的条件,写出等式. (4)用坐标x,y表示这个等式(方程),并化简.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相似文献   

16.
<正>在直角坐标系中,同学们知道:当线段AB平移至CD时,若已知A点坐标为(x1,y1),B点坐标为(x2,y2),C点坐标为(x1+k,y1+h),则D点坐标就是(x2+k,y2+h),如图1所示.应用此知识点解题,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一致分数阶导数意义下,利用新的复变换研究了二阶NLS方程和CNLS方程,得到了两类带约束条件的薛定谔方程复值函数形式的新精确解.通过图像模拟,给出了两类方程的精确解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模值函数三维坐标图,实部三维坐标图和虚部三维坐标图.  相似文献   

18.
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的常见解法是:设P(x1,y1)、Q(x2,y2)是圆锥曲线上关于直线y=kx+b对称的两点,则PQ的方程为y=-1/kx+m,将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中P、Q的坐标即为方程的根,故△>0,从而求得k(或b)的取值范围.例1 已知直线y=ax+1与双曲线3x2-y=1交于A、B两点.  相似文献   

19.
新题征展(56)     
A题组新编 1.如图1,在由二项式系数构成的杨辉三角形中: (1)在从上往下的n(n∈N*)行数中非1的数字之和为__;  相似文献   

20.
设φ(n)是Euler函数.主要研究了方程φ(xy)=k(φ(x)+φ(y))的可解性问题,其中k=4,6,利用初等的方法给出了这2个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