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感光科学委员会(ICSP)主席,中国感光研究会通讯会员贝格(W.F.Berg)教授不幸于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三日逝世,终年76岁。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必须走在前沿,决不能跟在別人后面,希望在我们共同合作的研究工作中保持这样一种哲学。同时还应有很大的忍耐、勇气与勤奋。”两年前筒井教授在商谈合作计划时所说的一段话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中,他那洪亮的声音仍在我们耳边回响,他那笑容仍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今日他已经与世长辞了。金属有机化学家、教育家美国、Texas州农机大学化学系教授筒井稔于1981年3月10日患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62岁。他是一位美  相似文献   

3.
1987年8月,得悉日本友谊使者,中、日、美金属有机会议倡议人之一石井义郎教授逝世的消息,我们感到十分悲痛!回忆他在我国历史上浮现阴影的“文革”期间,与另一位美籍日本学者简井稔关心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4.
郭保章 《化学教育》2003,24(5):43-45
邢其毅教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我国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有机化学家 ,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他的逝世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思念。笔者从学生时代起就认识邢其毅先生。他是我老师钱思亮先生的同学 ,关系十分密切 ,他常到北大化学系 (景山东街 )去。北平解放前夕 ,钱先生举家乘飞机出走 ,唯独把箱子托付给邢先生保管。不过 ,这时我跟邢先生充其量只是师生关系 ,我认识他 ,他未必认识我。钱思亮先生教我们有机化学课时 ,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解放后改用中文化学名词 ,大家一时还不习惯。恰在这时 ,出版了邢先生用中文名词写的《有机化学》 ,帮了我很…  相似文献   

5.
作为被亚当斯培养过的一个学生,现在以亲身的体会来纪念他逝世的十周年这对于鼓舞我国的化学界、特别是教育青年工作者,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我在1929年,受到当时美国化学界的老前辈,诺伊斯(A.A.Noyes)的教导,才去伊利诺大学请亚当斯教授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当时诺伊斯教授对我说:"美国中年有机化学家之中,最有发展前途的要算罗杰·亚当斯了."  相似文献   

6.
沉痛悼念戴安邦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鸿 《大学化学》1999,14(4):1-1
我第一次见到戴老是在1947年,地点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当时我是那里年轻的研究生,他已是闻名遐迩的大学教授,国家派往美国的访问学者了。我们一同在世界著名学者克拉克教授的实验室工作,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度过了近一年的时光。从1952年起,我们又一同在南京...  相似文献   

7.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8.
根据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1983年10月8日,北京化学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大会议厅举行了“庆祝陈光旭教授、王序教授从事化学及教育工作五十年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副理事长刘若庄教授主持。理事长张滂教授首先致词,他代表北京化学会对两位老教授多年从事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教育工作,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和人才培育作出的贡献表示祝贺,尤其对他们多年来主持北京化学会,为北京化学会工作的开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号召大家学习他们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主任吴永仁副教授和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王夔副教授也分别致词,代表两系师生及曾直接和间接受教于两位老教授的学生们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9.
蘇聯技術科學博士,羅果文教授於今年一月中旬應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的邀請到我國進行了講學和訪問。 羅果文教授20多年來從事於化學纖維的生產和研究工作,曾榮獲斯大林獎金。這次來我國大部分時間在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工作。他參加了這個所纖維素化學研究室1958年研究計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广大化学工作者正在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征程中,我国化学界的一位老前辈丁绪贤教授在去年九月因病医治无效而离开了我们。回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为我国科学事业勤奋工作的一生,使我们倍感思念。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化学史家,生前历任  相似文献   

11.
Robert H.Grubbs,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加州理工大学"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教授.他出生并成长于美国肯塔基州,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Ronald Breslow教授.  相似文献   

12.
陈荣三 《化学通报》2001,64(4):251-252,239
我于 1 95 6年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 ,从师戴安邦教授。他指定我参加“硅酸及其盐的研究”课题小组。 1 960年研究生毕业后 ,留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在教学上 ,我是戴先生的助教 ;在科研上 ,我是他的主要助手和他的研究生的副导师。在以后 ,即使我本人晋升了副、正教授 ,并且自己也招了研究生 ,仍一直在他的指导和关怀下工作着。从 1 95 6年 8月第一次见到先生 ,到 1 999年 4月他逝世 ,我和他有 40多年的朝夕相处 ,亲身领受到他在教学、科研、做人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 ,他为我们树立了光彩永存的榜样。1 治学态度戴先生的治学态度可用“勤奋…  相似文献   

13.
伊莱亚斯·科里(E.J.Corey)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有机合成大师。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位哈佛大学的教授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创立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科里1928年出生于美国,1948年获得了学士学位,在随后的三年中,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杰出的科研素质和创造性的研究论文从美国的著名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他年仅23岁。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2月30日凌晨2时55分,浙江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有机电化学与电化学工业联合会理事长马淳安教授在杭州走完了他65年的人生历程。马淳安教授一生致力于电化学和电化学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他的逝世,是我国电化学行业的重大损失。他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思考不止和奋斗不止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南开大学的大中路上,每天早晨走着一位步履稳健,神采奕奕的老人,他就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化学家杨石先教授。1923年他到南开大学任教时就在这条路上走着,如今已经是  相似文献   

16.
杨石先教授是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又是我当研究生时的导师。我毕业后一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至今己四十多年。现在他与世长辞己经将近一年,他对我的教诲和举动仍历历在目。杨老师是我的一代良师,终生楷模。现仅就我和杨老密切接触,他给予我最深的几点印象介绍给大家,以此共勉。  相似文献   

17.
RichardN.Zare 《色谱》2003,21(1):1-4
即使在群星灿烂的美国科学界 ,斯坦福大学RichardN .Zare教授也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 2 5岁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37岁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并于 1996年至 1998年任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主席。RichardN .Zare教授获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和大奖。迄今为止 ,他已发表论文 6 5 0多篇和专利多项 ,并有专著 4部。他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极为关注 ,在百忙之中曾多次来华访问、讲学和交流合作。他的斯坦福大学实验室为中国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如今 ,他又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做《色谱》杂志的国际编委。这是RichardN .Zare博士在 2 0 0 2年 6月来中国讲学时的一篇讲演稿 ,其中充满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憧憬 ,以及对中国科学技术及人才的期盼。我们征得他的同意后略加修改 ,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副主编阎超 )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吴宪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宪教授是一位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是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创始人,是国际上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之一。论贡献,他在临床化学、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  相似文献   

19.
黄文魁教授是我国化学界的后起之秀,是一位在有机化学科研和教学上卓有成就的化学家。他先后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复且大学和兰州大学。生前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学报,和《化学通报,编委、甘肃省  相似文献   

20.
国际著名化学家 ,理论电化学奠基人 ,美国CaseWesternReserve大学 (CWRU )ErnestB .Yeager教授于 2 0 0 2年 3月 8日不幸逝世 ,享年 77岁 .科学巨星殒落 !学界为之悲恸 !Yeager教授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化学界权威 ,一生都贡献给科学事业 ,他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探索电化学基本过程的本质 ,在他近 5 0年的科研生涯中共发表学术论文 2 70篇 ,编写专著2 0部 ,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知识财富 .Yeager教授是开发燃料电池的先驱 ,早在 1 976年于美国国家能源问题与自然资源保护会议上 ,他就预言今后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