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采用简便的小体积溶矿,实现了磷、砷连测,此法较之磷、砷分别测定,手续大为简化,且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硫酸介质中,磷钼杂多酸与结晶紫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可被聚乙烯醇分散稳定,建立了水相测定磷的光度分析新方法。磷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铁样中微量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磷钼钒三元杂多酸在葡聚糖G-25,G-15凝胶表面的吸附行为,测定了吸附等温线,获得了20℃磷钼钒杂多酸在G-15凝胶上的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4.
采集海河干流三岔口至二道闸段张家嘴、赵北渡、邢家圈和大郑村4处的柱状沉积物,测定了不同深度沉积物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柱状沉积物总磷(TP)、可交换态磷(Ex-P)、铁铝磷(Fe/Al-P)、钙磷(Ca-P)和残渣态磷(Res-P)含量分别在487.2~1265.9,12.6~61.8,36.3~410.5,409.0~634.1,48.0~261.2mg/kg范围内,Ca-P和Res-P含量之和占总磷的80%以上;除个别深度外,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大体上随深度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总磷、各形态磷之间相关性显著(p0.001).磷释放预测结果表明,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可释放约(41.8±10.5)t的活性磷,将造成上覆水磷浓度增加3.1mg/L.  相似文献   

5.
笔者探讨了西湖氮、磷营养物和作为一般营养物的钙、镁、钾离子及溶解态二氧化硅的时空分布,同时也探讨了西湖磷的平衡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西湖水属严重富营养水.(2) 西湖水的氮、磷营养物浓度以及一般营养物浓度均有月际变化,并随测点而异.(3)为 西湖藻类生长为磷所限制.(4) 浮游植物体中的磷是西湖水中磷的主要形态.可溶性磷短暂的停留时间表明浮游植物代谢活动很活跃.(5) 西湖的主要磷污染源是入湖污水,而沉积物则是西湖水潜在重要的磷源.(6) 目前西湖容许磷负荷是0.5043吨 /年.  相似文献   

6.
原位化学处理对东湖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条件下对东湖底泥进行了30 d,4种原位化学处理(① Al2(SO4)3,② FeCl3,③ CaCl2,④ NaNO3)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底泥释放磷的速率大大超过化学处理底泥时释放磷的速率.厌氧条件下用未使用化学处理和分别用上述4种化学处理时磷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7.548,-0.644,0.033,0.174,0.644 mg·m-2·d-1;水相中总铁量和总磷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底泥中注入上述盐类引起了各形态磷组分的变化:CaCl2使处理后底泥中钙结合态磷PCa含量最高,表明钙盐促进了难溶性的含磷矿物质的生成;FeCl3和NaNO3处理的底泥表面氧化的Fe3 和铁、锰的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PFe,Mn的含量增加,证实了底泥表面铁氧化物对磷保持力的重要性;Al2(SO4)3处理后铝和铁的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PAl,Fe含量高,说明磷被吸附在铝氧化物中,因而铝盐具有较强的束缚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磷钼杂多酸—丁基罗丹明 B—聚乙烯醇—124显色体系。结果表明,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0~5 l.mol~(-1)·cm~(-1)。P(V)含量在0~1.3μg/25ml 范围内符合 Beer 定律。缔合物的组成比 BRB~+:P(V)=7:1。方法用于水样和试剂及合成样品中痕量磷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2%,重现性和准确性较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三唑磷和多效唑及其混合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三唑磷、多效唑及其混合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蝌蚪对三唑磷的24、48、72、和96h LG50分别为5.57、5.09、5.09和5.09mg/L。蝌蚪对多效唑的24、48、和72h LC50分别为60.12、40.50和34.32mg/L。蝌蚪对浓度比1:10混合液的24和48h的LG50分别为2.19(三唑磷)/21.88mg/L(多效唑)和1.84(三唑磷)/18.41mg/L(多效唑)。三唑磷和多效唑的混合物在24和48h时都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向Zn-P合金镀液中引入硫酸镍之后,镀层中磷含量大于1%.在实验范围内,镀层中磷的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汉江下游武汉段河漫滩7个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及温度和扰动强度对磷吸附等温线的影响,用改进的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sh模型对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可得到最大吸附容量(Qmax)、原有吸附可交换态磷(NAP)、临界磷平衡浓度(EPC0)和固-液分配系数(Kp)的值.结果表明,改进的Langmuir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汉江河漫滩沉积物的吸附特征,其物理意义更明确;Kp与Qmax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吸附和解吸磷能力与温度变化一致;沉积物在等温吸附磷过程中,固体浓度效应在强扰动强度(200r/min)时最强。弱扰动强度(150r/min)时次之,中扰动强度(100r/min)时最弱.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氧化铁/醋酸纤维复合膜(FeO/CAM)法研究厦门湖边水库水体和沉积物中生物有效磷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生物有效磷及不同类群微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生物有效磷的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水中生物有效磷质量浓度(FeO-P)低于底层水,且均以颗粒态生物有效磷(FeO-PP)为主.表层水中生物有效磷质量浓度在南部湖湾较高;而底层水中生物有效磷质量浓度则在开阔区域较高;沉积物中生物有效磷在入水口最高.各种生物有效磷与各类群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表现不同的相关性.除表层水中FeO-P和溶解态生物有效磷(FeO-DP)与总叶绿素a、FeO-DP与硅/甲藻叶绿素a呈现负相关外,其余均为正相关.湖边水库中生物有效磷与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及外源输入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出了磷石膏地聚合物强度规律的数学模型,由优化配比实验分析了磷石膏及胶凝材料的理化特性,得出了其最优配比.通过对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活性率Kα值与SiO2-Al2O3的三元相图,并结合数学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地聚合物的强度数学因子模型,定量得出了外加剂、灰砂比、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值;通过对地聚合物的水化机理进行定性分析,推导得出了强度与其各组分体积和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结合两种地聚合物体系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从而构建出磷石膏基地聚合物强度规律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葡聚凝胶(Sephadex)G-25从水溶液中吸附富集磷钒钼蓝杂多酸,在800nm和700nm处应用固相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磷钒钼蓝-凝胶相吸光度差,磷量在0-8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分析高纯硫酸钠中微量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两种藻类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借助人工装置和露天水池,通过分析实验水体中氮、磷元素浓度的变化,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一种绿球藻(Chlorococcumsp.)和露天小型生态系统中寡枝刚毛藻(Cladophora oligoclonaKütz).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绿球藻在高浓度氮和磷的污水中生长良好并维持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在6天处理期间,人工污水中总溶解性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6.2%,37.8%,98.4%和79.3%;在对天然湖泊水的处理中,绿球藻对总溶解性磷的去除率在第5天为79.2%.室外条件下,该刚毛藻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维持自身正常生长代谢,从而降低水体的电导率和改善水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种被试藻类均可作为污水处理用藻类,其中Chlorococcumsp.适合用于静态水体的修复与改善,Cladophora oligoclona适合于流动水体的减负与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人工湿地在南方红壤区农田径流应用时的除磷效果,在基质中添加自制的氯化铁改性麦饭石构建强化型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对比研究铁改性麦饭石的加入对农田径流中磷的处理效果,和基质中4种主要形态磷的吸附特征。结果显示,强化型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91.75%,运行5个月后为87.86%,均高于普通人工湿地的73.31%和41.90%;基质中磷的4种形态吸附量依次为铁铝磷>腐殖质磷>弱吸附磷>钙镁磷,磷的吸附总量为4 304.30 mg,为普通人工湿地的1.3倍。研究表明强化型人工湿地中铁改性麦饭石具有较好的磷吸附容量177.75 mg·kg-1,且能促使释放敏感磷转化为稳定的铁铝磷,从而强化人工湿地对农田径流中磷的去除能力。本研究为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增强除磷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废水中无机磷的双波长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液作为钼蓝法的新显色剂.在1.0 mol/LHNO3介质和有机相中,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物与无机磷、硅杂多酸反应生成杂多蓝,经萃取分离测定有机相,以∧=690 nm为测定波长,∧=780 nm为参比波长,获得线性回归方程为△A=0.113 8C+0.015 3,校正因子r=0.999 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4L·mol-1·cm-1.PO43-质量浓度位于0.1~3 mg/L,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赤霉素-二氯化锡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产物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荧光光谱法研究三唑磷对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理酸度条件下(pH 7.4),采用荧光光谱法并结合溴化乙锭(EB)荧光探针、I-离子效应、DNA熔点效应及盐效应等实验手段,研究了三唑磷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DNA对三唑磷的内源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两者间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4.54×103L.mol-1和1.082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磷钼钒类杂多酸,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基体玻碳电极(GC)上制备了磷钼钒类杂多酸薄膜修饰电极,研究了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膜电极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对酸性水溶液中的氯酸根、溴酸根等物质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9.
引入赤霉素 -葡萄糖 -二氯化锡混合液作为钼蓝法的新显色剂 .在 1.0 mol/ L HNO3介质和有机相中 ,赤霉素 -葡萄糖 -二氯化锡混合物与无机磷杂多酸反应生成杂多蓝 ,经萃取分离测定有机相 ,λmax=69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54× 10 4 L· mol-1· cm-1.PO3-4 浓度范围在 0 .1~ 4 mg/ L符合朗伯 -比耳定律 .赤霉素 -葡萄糖 -二氯化锡混合还原剂还原速度快 ,产物稳定性好 ,操作简便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东湖紫外光敏感磷与可酶解磷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讨论了武汉东湖不同工作站中紫外光敏感磷(UVSP)与可酶解磷(PHP)的季节变化以及间隙水中二者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间隙水中PHP与UVSP的存在,说明湖泊沉积物亦为间接有效的磷库.紫外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间隙水中o-P的浓度,却明显抑制溶解态碱性磷酸酶(APase)的活性,这一结果未能支持UVSP释放o—P的过程仍遵从酶促机制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