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庐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维管束植物2 000余种,组成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亚热带竹林、灌丛和山地草甸等植被类型。但九江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废气的排放,将对庐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植被类型及百万分之一植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因它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以及生境的复杂,使浙江省的自然植被除常绿阔叶林外,还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灌草丛,草甸、沼泽及水生植被等类型.浙江省的人工植被,分草本栽培植被和木本栽培植被两大类,其下再分出各种作物的组合型.对植被图的编制,作者避免了图斑细碎复杂的情况而将占地面积小而又较为相似的诸群落,加以综合,使图斑较清楚,易于阅读.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因它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以及生境的复杂,使浙江省的自然植被除常绿阔叶林外,还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灌草丛,草甸、沼泽及水生植被等类型.浙江省的人工植被,分草本栽培植被和木本栽培植被两大类.其下再分出各种作物的组合型.对植被图的编制,作者避免了图斑细碎复杂的情况而将占地面积小而又较为相似的诸群落.加以综合,使图斑较清楚.易于阅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组成植被种类的生活型谱和叶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地区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的本区植被,在群落的外貌特征上与暖温带更接近,体现了更多的北亚热带阔叶混交林的性质.通过对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发现次生群落在体现强烈的次生性质的同时,也反映了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某些特征.笔者认为:作为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类型的本区植被,因具有更多的阔叶混交林的性质,宜归属于北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枫香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枫香林被隶属于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两个植被型中。但是作为落叶阔叶林,它却不存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作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它的主要分布区又不在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而是广泛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枫香属(Liquidambar)在中国有3种,组成森林的是权香树(L.formosana)与缺萼枫香(L.acalycina),而以前一种分布较为普遍.极普林的种类组成复杂,共有植物达百种以上,其中乔木就有20多种;在结构上明显的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枫香林分布于北美和东亚。在东亚除中国外,尚见于朝鲜南部、日本、越南北部和老挝,它被认为是第三纪森林群落的残遗。  相似文献   

6.
在对凤阳山白豆杉种群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的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凤阳山白豆杉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4属160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属8种,裸子植物4科7属8种,被子植物49科88属142种.区系成分复杂,大部分属于温带和热带分布类型,其中温带类型占总属数的58.95%,热带类型占36.84%.白豆杉分布的群落中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矮曲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则是常绿阔叶林〉猴头矮曲林〉针阔叶混交林.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各多样性指数一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竹柏(Podocarpus nagi)江西叫糖鸡子,属裸子植物门、罗汉松科植物,是热带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间断分布的针叶树,在我国常散生于热带及亚热带东南部湿润的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中,组成针阔叶混交林。我国热带的海南岛东部海滨沙滩上有小面积的竹柏自然纯林分布,同时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各类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样性差异的原因和干扰的后果.结果显示:(1)在研究区域内,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竹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水平一般;人工抚育的竹林多样性最低.(2)从垂直结构上看,除落叶阔叶林外,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小的顺序为:灌木层> 乔木层>草本层,符合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特点.(3)从不同干扰方式影响后果的角度看,公路干扰方式下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是最高的,而茶园干扰方式下最低.(4)人为干扰可能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产生减少或增加两种变化,前者是因为干扰后引起的生境变化和片段化会使物种丰富度降低,后者是因为干扰使得群落的环境(尤其是光照和湿度)发生的变化,群落中出现大量阳生、旱生植物,以致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顶极森林植被类型。外貌终年常绿,具有良好的自行调节、自行施肥、自行更新的功能,是我省森林资源蕴藏丰富的绿色宝库,又是涵养水源的最好水源林,也是维护环境、调节气候的优良环保林。我省处于中亚热带的典型地段,常绿阔  相似文献   

10.
武山铜矿位于江西省北部,北纬29°44′—29°46′,东经115°37′—115°41′。矿区总面积1523163平方米。矿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其中高等植物有121科,蕨类植物16种,种子植物386种。主要植被类型有8个群系纲,包括27个群系和30多个群丛,顶极群落是常绿阔叶林。植被与环境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植被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α多样性测度指标主要采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等5个指标,β多样性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浙江省水平分布的现状森林植被分常绿阔叶林(以红楠林;甜槠、木荷林;细柄蕈树、青冈、红楠林为代表),常绿,落叶阔叶林(以青冈,麻栎林;苦槠,枫香林;石栎,化香林为代表)及落叶阔叶林(以化香,黄连木、麻栎林;白栎,短柄枹林,枫杨林为代表)并以西天目山,括苍山及龙泉风阳山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为例,说明浙江省的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 最后提出,植被的分布,因受人为及小环境的多种因子的影响,不能机械地以当地的大气候条件,作出绝对的界限划分的见解,以及恢复浙江山地植被的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 井岗山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具有区系成分丰富,珍稀植物(?)多,地理环境复杂,群落类型多样,生态分异较明显等特点。因此,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本文拟对井岗山常绿阔叶林的八个典型群丛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群丛编号及名称  相似文献   

14.
选取浙江省低海拔地区的16个次生林样地并调查其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通过观察群落外貌,结合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和排序方法(DCA),将这些样地划分为4种演替阶段的森林类型(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早期常绿阔叶林,演替中期常绿阔叶林).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结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1) 适度择伐进入采伐期的马尾松可加速整个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替;(2) 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3) 按生活型、生长型、叶的生活期和对光的耐受性这4种功能群划分,所有样地分别以小高位芽植物和中高位芽植物、乔木和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物和耐阴植物占优;(4) 随着演替的进行,功能群结构比例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是矮高位芽植物,先降后升的为小高位芽植物,呈现先升后降的为大高位芽植物、灌木、乔木、小乔木、常绿植物、阴性植物呈现上升趋势,落叶植物和阳性植物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高位芽植物、灌木或小乔木、耐阴植物则维持相对恒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以样方法对不同资源位群落进行调查,通过计算群落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分析浙江省7个自然保护区18个常绿阔叶林的1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探讨了各优势种群在次生林和原生林中生态位宽度、相似性和重叠的差异,比较了乔木树种与小乔木或灌木生态位宽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浙江省各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多以木荷或甜槠为建群种或共优种,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位相似性比例高的特点,且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2)次生林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原生林,原生林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均高于次生林;(3)常绿阔叶林中小乔木或灌木的生态位宽度趋中,次生林的情况基本相似,而原生林中小乔木或灌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在整个生态位宽度列表中位置提前了.   相似文献   

16.
利用FVC和DEM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是从植被归一化指数中演化出来的反映植被盖度的指数,是很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变量.本文通过该指数结合地貌特征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进行了分类.首先按数字地面高程将整个研究区分为三个子研究区:(1)低海拔平原荒漠、丘陵区,海拔高度≤2000m,主要植被为绿洲、平原荒漠类植被;(2)亚高山、中低山地地区,海拔高度在2000~3900m,主要植被为森林、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荒漠;(3)高山区,海拔高度>3900m,主要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寒荒漠.然后对每一个子区的植被进行独立的分类.由于每一个子区的种类相对于整个区域种类减少,且具有特殊性,使分类方法从考虑研究区所有对象之间的均衡变为仅考虑每个子研究区内相对特殊的植被,分类条件放宽,再加之FVC指数的特点使得分类精度提高.在对三个子研究区进行相对独立的分类之后,再利用GIS方法,将三个子研究区合并为整体的分类图,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植被分类.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江西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类型江西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栲类林、青冈林、石砾林、润楠林、木荷林,红淡林和杂类林等7个林系组,包括26个林系,其中部分林系已经报导,未见续报以下诸林系。(一)细叶青冈、云山青冈林(Cyclobalanopsis glauca,Cyclobalanopsis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天目山交让木种群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hm2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点格局分析法,探究了交让木种群的结构特征、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交让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呈倒J型,属增长型种群.(2)排除生境异质性影响,交让木幼苗、幼树、中树以及整个种群在1~3m尺度上呈现微弱的均匀分布格局,其他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格局.(3)交让木中树与幼树之间基本呈微弱的负相关或无关联性;幼树与幼苗在小尺度区域内呈负相关,随空间尺度增大负相关性减弱至无关联性;中树与幼苗之间呈相对明显的负相关,Jazen-Connell假说可能是这种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山茶(Camellia japonica)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产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山东省青岛市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由于气候上稍具冬暖夏凉的特点,所以采些亚热带常绿植物得以生存。青岛崂山原有多处分布着野生的山茶,目前已消失殆尽。但在沿海各岛屿上却甚普遍,特别是长门岩岛数量最多,是这一亚热带植物在我国自然分布的最北界线。该岛现尚有593株野生山茶,多与其它常绿树木形成群落。山茶是孑遗植物,第三纪时胶州湾地区的森林是由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树木组成。第四纪冰期后,只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岛屿和陆地的某些小地形上才有残存。从岛屿上山茶分布的现状,可以为研究植物地理,特别是历史植物地理提供丰富的论据。在研究我国植物区系和作为植物资源基因库上,山茶及其群落组成种类也具有重大意义。为繁荣冬季的旅游,野生的山茶群落在一片景色焦枯的北方提供了郁郁葱葱和百花争艳的生态环境。所以保护山东沿海岛屿的野生山茶不仅对于植物科学的研究,而且在改善大地面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上,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下蕨类植物的组成、总优势度、环境梯度等结构特征与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研究区群落内蕨类植物主要由17科20属26种组成,主要的优势科有乌毛蕨科Blechnaceae、里白科Gleichen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等;主要的优势种群有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chinense、贯众Cyrtomiumfortunei、凤尾蕨Pterisneruosa、攀援星蕨Microsoriumbuergerianum、江南卷柏Selaginellamoellendorfii、瓦韦Lepisorusthunbergianus、大芒萁Dicranopterisampla、蕨Pteridiumaquilinum、福建莲座蕨Angiogpterisfokiensis、里白Diplopterygiumglaucum、胎生狗脊蕨Woodwardiaprolifera等。环境梯度分析表明,九连山常绿阔叶林80%的蕨类植物分布在海拔600~800m的黄红壤区域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