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酸性介质中稀土离子(Ⅲ)能形成水杨酸盐。水杨?肟酸与水杨酸很相似,在酸性介质(pH=3.5~4.5)中也能与稀土离子(Ⅲ)形成稳定性更大的配合物。水杨羟肟酸同La(Ⅲ)、Ce(Ⅲ)、Pr(Ⅲ)、Nd(Ⅲ)和Tm(Ⅲ)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组成为RE(SHA)3·2H2O,而同Tb(Ⅲ)及y(Ⅲ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以氧氟沙星(ofloxacin,ofo)为配体的锌(Ⅱ)配合物Zn(ofo)2(H2O).2H2O,报道了锌配合物的单晶结构: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306(1),b=11.331(1),c=17.787(2),α=92.667(1)°,β=94.898(2)°,γ=92.071(2)°,V=1865.1(3)A3,Z=2,Dc=1.496 mg·m-3,畸变的四方锥形配位几何构型,其中锥顶上的氧原子来自水分子,锥底的4个氧原子来自两个氧氟沙星的羧酸根和酮基;探讨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固体荧光光谱性质,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与药物配体的抗菌活性相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mpa)L]2·H2O(mpa=间苯二甲酸,L=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取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803(5)A,b=9.608(2)A,c=-27.436(1)A,β=121.88(2)°,最终偏离因子R1=0.1082,wR2=0.2452.  相似文献   

4.
在乙醇介质中用水合氯化稀土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和1,10-二氮杂菲(Phen)作用,合成了十二个未见报道的固体配合物,[RE(PAR)_2Phen]Cl·3H_2O(RE=Y,Nd-Lu)。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有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6.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1,10-邻菲咯啉铜配合物[(phen)2Cu^2+]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phen)2Cu^2+配合物的铜离子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波。当加入一定量的小牛胸腺DNA时,配合物(phen),Cu^2+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均有所下降。通过比较(phen)2Cu^2+配合物中加入单链DNA和双链DNA后的氧化和还原峰电流下降的程度,前者比后者F降的程度小,可以得出(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双链DNA的作用方式存在着插入式的沟槽结合模式。这个结论在本实验中由盐效应进一步得到证实。由此可知,(phen)2Cu^2+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形成了一种插入式的电惰性结合物,从而导致氧化还原峰电流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四羟基苯基卟啉与与Fe^2+,Co^2+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在室温下,将其与分子O2作用,提纯后得到两种固态氧合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导、热分析(TG/DTA)、紫外光谱(UV)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为[Co·THPP·O2](NO3)2·2H2O、[Fe·THPP·O2]Cl2·2H2O],可知1mol配合物吸收了1molO2,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确定1mol金属配合物吸收1molO2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十五种稀土硫氰酸盐与开环聚醚,三缩四乙二醇(简写EO4)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核磁共振,X射线粉末衍射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为RE(SCN)_3·EO_4·H_2O.从TG-DTA分析表明,除镧的配合物外其他配合物在160℃—260℃能生成RE:EO_4为4:3的新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Ⅱ)与尿苷5′-三磷酸(UTP)和芳香杂环碱HRB形成的三元混配配合物Ca(HRB)(UTP)^n-(HRB=Phen,Bpy和Trp;n=2或3)的稳定常数(Ⅰ=0.1mol/L,KNO3;25℃),用△lgKCa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配配合物的稳定性差异。认为三元混配配合物稳定性的增加可归因子π-酸和π-碱之间的合作效应和分子内配体-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分子内芳环堆积效应的大小和参与堆积的芳环大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室温下,Co(NO3)2·6H2O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pdon)的水溶液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晶体{[Co2(H2O)6(bpdc)2]·3.75H2O}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001(4)A,b=11.336(2),c=18.192(4)A,β=118.88(3)°,V=32501(2)A3,Dcalc=1.578 g·cm^-3.每个钴(Ⅱ)离子与周围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并通过bpdc连接形成沿b轴无限延伸的手性螺旋链.在整个晶体结构中,这些链以准一维堆积方式排列,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同时,电化学分析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该配合物在-0.6~0.6V电压范围内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为准可逆的Co(Ⅲ)与Co(Ⅱ)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2.
室温下,Co(NO3)2·6H2O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pdon)的水溶液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晶体{[Co2(H2O)6(bpdc)2]·3.75H2O}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001(4)A,b=11.336(2),c=18.192(4)A,β=118.88(3)°,V=32501(2)A3,Dcalc=1.578 g·cm^-3.每个钴(Ⅱ)离子与周围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并通过bpdc连接形成沿b轴无限延伸的手性螺旋链.在整个晶体结构中,这些链以准一维堆积方式排列,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同时,电化学分析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该配合物在-0.6~0.6V电压范围内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为准可逆的Co(Ⅲ)与Co(Ⅱ)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Tm(Ⅲ)-苯甲酰异羟肟酸(BHA)体系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分析,研究了铥、镱和钇离子对Tb-BHA体系的发光性质的增强作用。测得了增敏离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8×10-4mol/L(Tm3+),1.5×10-4mol/L(Yb3+)和2.0×10-4mol/L(Y3+).并对RE-BHA(RE=Tm,Yb,Y和Tb)的固态配合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0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52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显示为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15.
在中性溶液中,Hg(Ⅱ)与1-(2-吡哆醇偶氮)-4-苯磺酸(PAS),形成1:1的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峰λmax=525nm,据此提出了Hg(Ⅱ)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摩尔吸收系数λ=5.5×104L·mol-1·cm-·Hg(Ⅱ)量在0~7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α-羟基异丁酸在萃取稀土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的羟基异丁酸稀土配合物进行了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测定。本文对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1 配合物制备、化学组成及结构测定 将CeCl_3的水溶液加热近干,溶于甲醇,与α-羟基异丁酸的甲醇溶液以1:2的摩尔比混合,回流,室温静置数天后,得无色柱状晶体。元素分析值(括号内为计算值%):Ce:33.424(33.538);C:23.343(22.998);H:4.849(4.308)。推得配合物的组成为Ce(C_4H_7O_3)2·Cl·2H_2O。结构测定方法见文献(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N-亚水杨基苯丙氨酸席夫碱(L)及其与Cu(Ⅱ)和二胺(邻苯二胺,L1;2,2’一联吡啶,L2;1,10-邻菲罗啉,L3和2,2’-联喹啉,L4)的四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稀土配合物Gd(TTA)3Phen的两种不同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稀土配合物Gd(TTA)3Phen(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Phen=邻菲咯啉)的2种不同效应,即作为光致发光中分子间能量转移的能量给体和电致发光中的电子转移层的性质,这些性质是由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Gd(Ⅲ)的电子层结构决定。  相似文献   

19.
以硝酸铜、4′-(4-甲氧基)-2,2′:6′,2″-三联吡啶、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核Cu配合物[Cu2(tp)(tripy)2]·2NO3,(tp=对苯二甲酸,tripy=4′-(4-甲氧套-2,2′:6′,2″-三联吡啶),采用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单晶结构为三斜,空间点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8.677(3)A,b=10.989(5)A,c=14.596(5)A,α=95.552(13)°,β=101.710(8)°,γ=110.948(9)°,V=1250.7(8)A^3,Dc=1.572g.cm^-3,Z=1.  相似文献   

20.
在甲醇乙腈水介质中将邻菲咯啉( Phen)的 Cu(Ⅱ)、 Zn(Ⅱ)、 Pb(Ⅱ)配合物,2,2联吡啶( Bipy)的 Zn(Ⅱ)、 Pb(Ⅱ)配合物及乙二胺( En)的 Cu(Ⅱ)、 Zn(Ⅱ)配合物分别与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阴离子的季铵盐( Et4 N D D Q)反应,合成了未见报道的7 个含 D D Q 的金属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 I R、 U V Vis、 E S R、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的测定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