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们对照相过程机理的考虑,基本上仍然受1938年提出的Mott和Gurney[1]理论的支配。这个理论所以能取得成功和经久不衰是由于在当时,把潜影的形成作为一种固态反应来考虑的思想是具有创见性的。  相似文献   

2.
1938年第一篇关于潜影理论的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议录上,它的作者是两位英国Bristol大学的物理学家:R.W.Gurney和N.F.Mott[1].有趣的是他们并未从事过感光过程的实验研究,而是在同柯达公司Harrow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的讨论中,运用他们当时所掌握的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的理论工具,总结了感光过程中大量的实验观察,提出了他们的理论[2]。在这个领域里他们总共只发表了三四篇论文,却完成了感光科学的第二次飞跃[3],建立了第一个能够解释大量实验现象,并诱发出大量新的实验研究的潜影理论,对感光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对此早期已开展了详尽的研究[1],对它的光化学性能也有些报道[2-3]。随着实验手段及检测仪器的进步,不断发现有关香豆素光化学的一些新现象和实验结果,并不断修正过去的报道。Hammond等[4]报道香豆素在极性溶剂中(乙醇等),直接光解,生成syn-cis二聚体,在非极性溶剂中,未发现二聚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比较了DBT/DBTO2和[BMIM]+[PF6]-/[BMIM]+[BF4]-的相互作用。对最稳定的[BMIM]+[PF6]-、[BMIM]+[PF6]--DBT、[BMIM]+[PF6]--DBTO2、[BMIM]+[BF4]-、[BMIM]+[BF4]--DBT、[BMIM]+[BF4]--DBTO2进行了NBO和AIM分析。结果表明,DBT和[BMIM]+[PF6]-/[BMIM]+[BF4]-中的咪唑环彼此相互平行,NBO和AIM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π-π相互作用。H1'和H9'形成的F…H氢键有利于π-π堆积作用的形成。DBTO2倾向于趋近C2-H2和甲基基团形成O…H相互作用;DBTO2优先吸附在[BMIM]+[PF6]-/[BMIM]+[BF4]-。在模拟油中,[BMIM]+[PF6]-和[BMIM]+[BF4]-离子液体对DBTO2的萃取能力大于DBT,其原因是可能是DBTO2具有较大的极性和O…H与F…H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CF-2是一种新型的高硅沸石。1981年我们实验室首先在二乙醇胺-甘油-Na2O-SiO2-Al2O3-H2O体系中制备成功[1],以后才见到关于Theta-1[2],ISI-1[3],KZ-2[4],NO-10[5]和ZSM-22[6]沸石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B-Z反应较早是用分光光度计观察颜色的周期性变化[1]。Field采用电动势测定E~t或C~t图[2]。最近大量工作证明上述二种方法仍然是很重要的。B-Z反应是属于非平衡态中存在自组织现象的一个实例,三分子模型[3]和低浓度三分子模型[4]至今尚未找到实例,因而Oregonator成了颇为重要的一个实际模型[5]。原则上直接测到相平面上lg[Br-]与lg[Ce4+]的变化。给验证理论提供了一种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前文中[1]报道了轻基四氮茚化合物(以下简称TAI)对氯化银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它不仅能提高硫增感氯化银乳剂的感光度,而且也能提高未经硫增感的氯化银乳剂的感光度,同时,还能抑制灰雾的增长.通过对其增感机理的研究表明:TAI增感作用不是发生在显影阶段,而是发生在潜影形成阶段.由于TAI的吸附成盐作用,降低了乳剂的间隙银离子浓度及影响了颗粒表面的空间电荷分布导致了增感作用的发生[2].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程序升温脱附法(TPD方法)被催化理论与实验工作者广泛地用于测定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的脱附活化能[1-5],和鉴定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的不同吸附态[6-10],某些热分解反应也采用了线性升温的方法[11]。  相似文献   

9.
吴阳  范翠娥  张丽娜  孔玉霞 《化学学报》2011,69(22):2682-269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1+G(d,p)水平下, 对质子化甜菜碱阳离子与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阴离子形成的气态阴阳离子对([Hbet][Tf2N])进行理论研究, 通过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势能面上的六个稳定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Hbet]和[Tf2N]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 氢键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主要来源于[Tf2N]中O, N原子的孤对电子和[Hbet]中参与形成氢键的O-H, C-H反键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布局分析(NPA)给出气态[Hbet][Tf2N]离子对中阴阳离子间的电荷转移比传统离子液体中电荷转移的数值小. AIM (atoms in molecules)分析得到[Hbet]和[Tf2N]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以静电作用为主. 通过实验和理论结果相比较, 初步探讨影响离子液体熔点及其对金属离子选择性溶解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晓彤  董彬  崔孟超  王科志  金林培 《化学学报》2007,65(12):1181-1184
比较研究了以C2O42-为共反应物时5个结构相关的Ru(II)配合物[Ru(bpy)2L1]2+, [Ru(bpy)2L2]2+, [Ru(bpy)2L3]2+, [Ru(phen)2L1]2+和[Ru(phen)2L2]2+(其中bpy=2,2′-联吡啶, phen=1,10-邻菲啰啉, L1=4-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 L2=3-羧基-4-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 L3=3,4-二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质. 结果表明, 酚羟基的存在能有效地淬灭Ru(II)配合物[Ru(bpy)2L2]2+, [Ru(bpy)2L3]2+和[Ru(phen)2L2]2+的ECL, 其它Ru(II)配合物的ECL量子效率与[Ru(bpy)3]2+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发现含染料的溴化银模型乳剂在g=2.0023下的光致ESR信号强度随化学成熟时间的增长而增强,与光敏度的变化呈平行关系。这一现象与文献中报道的[1]在实用乳剂上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假设化学敏化产物在潜影形成过程中既能作为电子陷阱,又能作为空穴陷阱,可以解释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有前途的抗癌植物有效成分。秋水仙碱的测定方法,如容量滴定法[1]、电位滴定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荧光分析法[4]和高效液相色谱法[5]等,手续均不太简便。电化学分析研究秋水仙碱主要有阳极伏安法[6]和交流极谱法[7],前者因使用固态电极,重现性较差。后者用非水溶剂作介质,灵敏度不高。  相似文献   

13.
静电纺丝法制备NiO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级Ni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和热敏等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催化剂[1]、电池电极[2,3]、光电转化材料[4~6]、电化学电容器[7~8]等诸多方面.迄今,已成功地制备出N iO的纳米颗粒[9]、纳米线[10]及纳米薄膜[11],但是对于具有准一维结构的NiO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溴钨灯照射含异丙醇、甘氨酸(稳定剂)和硝酸银的水溶液制得非金属银团簇Ag42+(λmax=275nm),其产率随甘氨酸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空气中甘氨酸可以稳定其数天。对所得结果以及Ag42+在照相潜影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本文用溴钨灯照射含异丙醇、甘氨酸(稳定剂)和硝酸银的水溶液制得非金属银团簇Ag42+max=275nm),其产率随甘氨酸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空气中甘氨酸可以稳定其数天。对所得结果以及Ag42+在照相潜影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液膜分离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分离技术[1]。早在1968年Tosteson[2]就已观察到冠醚化合物在人造膜中对K+、Na+离子的选择性与天然大环化合物在细胞膜中的作用具有共同之处。Cussler[3]曾测定了DB-18-C-6为载体的液膜中一些金属离子的传输通量。Lamb[4]比较了以DB-18-C-6、DT-18-C-6及DKP-18-C-6为载体的氯仿液膜中Pb2+/Na+、Pb2+/Ca2+、Pb2+/Fe3+、Pb2+/Zn2+的选择比。  相似文献   

16.
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到的环肽(Ulicyclamide,Ulithiacyclamide[1],Patellamides[2],Ascidiacyclamide[3],Dolastatin[4])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噻唑氨基酸结构。它对整个分子的生物活性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MgAl-LDHs层板与无机阴离子(F-、Cl-、NO3-、CO32-、SO42-)和有机阴离子(水杨酸根离子([HO(C6H4)COO]-)、苯甲酸根离子([(C6H5)COO]-)、对二甲氨基苯甲酸根离子([p-(CH3)2N(C6H4)COO]-)、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C12H25SO3]-、己烷基磺酸根离子[C6H13SO3]-、丙烷基磺酸根离子[C3H7SO3]-)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稳定超分子几何结构及相互作用能。层板主体与客体间存在较强的超分子作用,包括主客体间静电作用和氢键等。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能数值大小顺序为CO32- > SO42- > F-> Cl-> NO3-;[p-(CH3)2N(C6H4)COO]-> [(C6H5)COO]-> [HO(C6H4)COO]-和[C12H25SO3]-> [C6H13SO3]- > [C3H7SO3]-。另外,还采用自然键轨道(NBO)计算和分析了LDHs 层板与阴离子间作用机理,从二阶微扰理论计算得到的稳定化能变化趋势与相互作用能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盐酸异丙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酸异丙嗪是一种较重要的抗组胺药,现行的分析标准为非水滴定法[1],此外尚有分光光度法[2]、伏安法[3]、电极法[4]、液相色谱法[5]和流动注射分析法[6]等。本文将高鸿提出的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法[7]中的铂片电极修饰一层含四苯基硼酸-异丙嗪电活性物质的PVC膜,使电极对异丙嗪产生响应,可用于四苯基硼酸钠直接滴定异丙嗪的终点指示。  相似文献   

19.
硝基磺酚C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生化研究、临床化验和食品检验等领域经常涉及的内容.以有机小分子作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如甲基橙[1,2]、考马斯亮蓝G-250[3]、溴酚蓝[4]、溴甲酚绿[5]和偶氮胂Ⅲ[6]等已得到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昌益  苏美琼 《化学学报》1980,38(4):392-394
近年来,离子选择性电极已应用于有机氯、溴[1-3]及碘[4]的微量分析。但在电位滴定中,水介质的终点不明显[5-6],非水介质用的乙酸[1,2]有刺激性,而1,4-二氧环[3]已烷则价太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