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芦荟花中芦荟苷的HPLC分析及抗氧化性能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芦荟花中芦荟苷的质量分数.色谱柱:YwG C18柱(200mm×4.5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 C.结果表明:在0.028 8到0.288 0 μg范围内芦荟苷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回归方程为Y=5.297 5×10-7X+0.005 8,回收率为102.0%,变异系数为1.24%.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芦荟花的抗氧化作用.证实库拉索芦荟花的抗氧化作用强于木立芦荟花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药提取物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分离得到了5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乌药提取物,并采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其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乌药石油醚萃取物对供试4种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最强;而HepG2细胞对乌药石油醚部位的细胞毒性最为敏感,半数抑制率(IC50)为(71.9±1.1)mg·L-1;乌药石油醚萃取物是通过诱发细胞凋亡来达到其体外抗HepG2作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乌药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最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漆黄素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漆黄素能够与胰蛋白酶作用形成复合物并导致胰蛋白酶内源性荧光发生静态猝灭,该结合主要由疏水作用力驱动,25℃时,结合常数为7.94×10~4 L·mol~(-1),二者存在一个结合位点。漆黄素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而胰蛋白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漆黄素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从而影响漆黄素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逆境胁迫对藻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有关逆境胁迫对藻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温度、重金属、紫外照射等逆境条件下藻类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各组分的活性变化.分析了藻类的抗逆性强弱与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之间存在的联系,发现通常抗逆性强的藻类在逆境胁迫下其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较强.另外,还介绍了藻类中主要抗氧化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叔丁基对苯二酚对植物油的热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叔丁基对苯二酚、二叔丁基对甲酚对植物油脂的热抗氧化作用,添加0.02%TBHQ的油样在105℃、140℃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氧化性,优于添加BHT的油样及对照样品。  相似文献   

6.
对益生性屎肠球菌WEFA23和海氏肠球菌WEHI01的荷叶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及抗氧化性能评价。采用牛津杯法评价2株肠球菌发酵荷叶上清的抑菌能力;测定其DPPH、羟自由基清除率,SOD、GSH-Px、CAT酶活力;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待荷叶发酵上清液与之孵育后,测定Caco-2细胞的活性氧清除率以及3种氧化酶酶活。结果表明,40mg·mL-1 WEFA23荷叶发酵上清液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其中对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抑制效果最佳。相比发酵前,2种菌的荷叶发酵上清液均具有较强的DPPH及O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性的提高与抗氧化酶活的提高呈正相关。在细胞水平上,2种荷叶发酵上清相比于荷叶发酵前均能清除活性氧,且对Caco-2细胞的抗氧化酶活(SOD、GSH-Px、CAT)有增强作用。综上所述,WEFA23发酵荷叶可增强荷叶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较强拮抗致病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11种柑橘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柑橘品种果汁中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性,探讨抗氧化主导作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血橙的总酚、Vc含量最高,分别为0.76 mg·m L-1和65.48 mg·100g-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分别为45.87%和89.51%.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柑橘果汁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其中Vc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柑橘果汁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Vc直接正效应表现,而总酚、总黄酮均通过Vc的间接效应表现.  相似文献   

8.
炭角菌深层发酵制品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硅胶柱层析、顺相或反相MPLC,HPLC等方法对炭角菌深层发酵制品中的抗氧化物质进行分离筛选,用TLC及HPLC测定254nm的吸收检验其纯度,并用DPPH或Indophenol法对各单离物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在中性酯溶性抽提物的60%己烷/40%乙酸乙酯和40%己烷/60%乙酸乙酯部分获得纯度较大的抗氧化物质12个,在相同浓度下,B4-16,3-17-5的抗氧化活性比对照VE还要强,4-4-1,4-4-3,3-10-5的抗氧化活性与VE相近。说明炭角菌深层发酵菌粉具有较多的抗氧化成分,较高的抗氧化活力。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新疆圆柏总黄酮(Flavonoids from Sabina vulgalis Ant.,SVFDs)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将20 mg/ml SVFDs梯度稀释为100μg/mL、50μg/mL、25μg/mL、12.5μg/mL浓度,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对照,阴性对照.FRAP法测定SVFDs总抗氧化活性,铁氰化钾法测定总还原力;检测不同浓度SVFDs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小番茄果(Lycopersivon esculentum Mill.)和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实验材料,检测SVFDs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SVFDs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升高,抗氧化活性能力增强;虽然低浓度SVFDs还原能力不显著,但随着SVFDs浓度的升高,还原能力逐渐增强;同时SVFDs能够不同程度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是188.4μg/mL、2.251μg/mL、1 428.57μg/mL.保鲜实验结果显示,SVFDs可提高小番茄果、草莓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的含量.研究表明新疆圆柏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选择性清除自由基能力,延长食品贮藏时间,作为果蔬保鲜剂,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植物乳杆菌(植)、嗜酸乳杆菌(嗜)、副干酪乳杆菌(副)进行两两混菌发酵制备清洁标签铁皮石斛发酵汁,比例均为1:1。分析72 h发酵过程中铁皮石斛汁的活菌数、pH、总糖、总酚、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混菌均能在发酵铁皮石斛汁中良好生长,其中活菌数最高的一组是嗜+副,活菌数为8.72 lg(CFU/mL)。对多糖消耗最少的是嗜+副,比初始值降低了24.89%,其次是植+副40.72%和植+嗜42.31%。总酚在发酵前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发酵后期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嗜+副对多酚的增幅最大,提高了23.58%。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铁皮石斛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影响最大,嗜+副的增幅达到92.32%;同时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有较高的提升,其中植+副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41.42%),嗜+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最多(达32.73%)。相关性分析中发酵液的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显著正相关,在抗氧化能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能进一步提升铁皮石斛品质,提高相关活性成分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下不同龙须菜品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须菜耐高温新材料07-2、龙须菜良种981及野生型龙须菜3个品系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4、28、32℃)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981和07-2的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野生型,28℃时981上升幅度比野生型高102.35%,07-2比野生型高18.86%;32℃时981比野生型上升幅度高17.87%,07-2则比野生型高73.52%.高温胁迫条件下,无论是酶促抗氧化系统还是非酶促抗氧化系统981和07-2都不同程度地优于野生型.可见,高温胁迫条件下981和07-2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更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表明抗氧化活性指标与龙须菜耐热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杜仲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TBA反应法对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叶片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刺孢壳Chaetomella sp.培养液提取物进行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表明该菌能够产生抗氧化活性成分,通过TLC和HPLC对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析表明其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α—萘酚胁迫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α-萘酚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光合色素的MDA含量及抗氧化酶9SOD、CAT、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萘酚浓度的升高,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a与类胡萝卡素的含量,SOD、CAT、P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除POD活性在5.00mg.L^-1时达到最大值外,其余均在2.00mg.L^-1达到最大,而在α-萘酚浓度低于2.00mg.L^-1时,MDA含量变化不大,只有当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不同的下降后,MDA含量才急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剧,说明α-萘酚导致普通小球藻膜脂过氧化是其致毒机制之一,而抗氧化酶在一定污染物浓度范围内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醇提取法、酶法、索氏提取法从低次烟叶中制备浸膏,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3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浸膏中挥发性成分差异;其次通过测定DPPH·、ABTS+·、铁离子还原能力3个抗氧化指标来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低次烟叶浸膏中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总糖含量的相关性;最后将3种方法提取得到的浸膏添加在卷烟中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中酶法得率最高;经GC-MS分析,3种浸膏共检出了70种组分;3种浸膏均表现出体外抗氧化活性,醇提浸膏的清除效果最佳;在总酚、总黄酮、总糖的测定中,醇提浸膏中的含量更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酚类和黄酮类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有密切关系;3种浸膏对卷烟都有明显的增甜增香和降低刺激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桂丁、花椒挥发油抗氧化活性及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二苯基苦基肼(1,1-dipheny1-2-picry1hydrazy1,DPPH)方法和脂质过氧化方法检测了桂丁、花椒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和阳性对照维生素 E和维生素 C的比较,发现两种植物挥发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花椒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均强于桂丁.脂质过氧化和DPPH方法能够灵敏、快速地检测出上述两种植物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且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强于抗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相同条件下,用复合电镀法制得的贮氢材料节能活性阴极──MmNi5活性阴极的释氢电位比铁电极低约300mv;这种活性阴极还具有抗氧化、Fe(2 )中毒和热处理争性能,因此可望进行工业化试验;同时还对MmNi5合金粉电催化机理及活性阴极的抗反电流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为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白藜芦醇抗心肌急性损伤作用与细胞内Cl-变化的关系,以进一步阐明白藜芦醇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有效减轻A/R对心肌细胞的损害,表现为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抗氧化活性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MQAE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心肌细胞内Cl-浓度,发现白藜芦醇亦能显著延缓A/R引起的心肌细胞内Cl-浓度的升高.白藜芦醇对Cl-浓度动态平衡的调节在其心肌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复合一次酶解鹅皮胶原蛋白基础上,选取4种常见蛋白酶对胶原蛋白酶解产物进行二次酶解,并优化二次酶解条件以提高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抗氧化能力为指标确定二次酶解中的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还原力为指标,选取p 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响应曲面法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在胶原蛋白的二次酶解中,以碱性蛋白酶酶解所得产物抗氧化活性较好,响应曲面法确定碱性蛋白酶最优酶解条件为p H 8.96、酶解温度49.3℃、酶解时间5.7 h,此时所得多肽还原力达到13.48×10-2,较优化前提高了3.51%.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乌骨鸡黑色素对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乌骨鸡黑色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HUVEC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研究乌骨鸡黑色素对HUVEC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乌骨鸡黑色素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8,0.40,2.37 mg·mL~(-1)。乌骨鸡黑色素可降低H_2O_2诱导损伤的HUVEC细胞LDH漏出量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因此,乌骨鸡黑色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保护H_2O_2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从鱼腥草中提取出一种水溶性多糖,运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学法、色谱法及扫描电镜法对鱼腥草多糖(Houttuynia cordata polysaccharide, HCP)的基本理化性质、相对分子量、单糖组成及固态形貌等进行分析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CP为含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果胶类均一多糖,其重均相对分子量为3.87×105 Da,且该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8种单糖组成。扫描电镜分析发现HCP主要由杆状、丝状和球状物质组成。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HCP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和·OH的清除作用,其清除活性可分别高达到87.18%和31.37%。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可为HCP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基础,且有利于鱼腥草资源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