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合物型异羟肟酸的合成及其与钇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两种新型异羟肟酸-聚丙烯(酰)异羟肟酸(PAHA),聚甲基丙烯(酰)异羟肟酸(PMHA)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钇(Y^3+)配合物制备,并研究了该配合物组成,测定了这两种异羟肟酸的离解常数及其与Y^3+络合的稳定常数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邻苯二甲酸酯和羟胺为主要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OPhHA)的方法,用PH滴定法测得其离解常数。并用硫酸铜及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在20%乙醇——水溶液中制得铜(Ⅱ)一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配合物。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分析和热重分析,初步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三种芳基异羟肟酸——苯基异羟肟酸(BHA)、邻羟基苯基异羟肟酸(SHA)和对羟基苯基异羟肟酸(PHOBHA)与Y(Ⅲ)的配合稳定常数。其稳定顺序为:Y(SHA)3>Y(PHOBHA)3>(YBHA)3。通过对元素分析和磁化率、红外、紫外的测定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与组成。此外还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几个脂肪族二酰异羟肟酸——草酰异羟肟酸、丁二酰异羟肟酸、己二酰异羟肟酸和癸二酰异羟肟酸合成的改良方法。并测定了这些异羟肟酸的离解常数。结果表明:随着它们的碳链的增长,其酸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十种三价稀土离子与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荧光固态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为RE2(OPHA)3·XH2O(其中RE=La、Ce、Pr、Nd、Sm、Eu、Gd、Tb、Tm、和Y;X=4或5)。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Tm(Ⅲ)-苯甲酰异羟肟酸(BHA)体系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分析,研究了铥、镱和钇离子对Tb-BHA体系的发光性质的增强作用。测得了增敏离子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8×10-4mol/L(Tm3+),1.5×10-4mol/L(Yb3+)和2.0×10-4mol/L(Y3+).并对RE-BHA(RE=Tm,Yb,Y和Tb)的固态配合  相似文献   

7.
稀土—二酰异羟肟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异羟肟酸的合成以及制备稀土--异羟肟酸配合物的方法,概述了稀土-异羟肟酸配合物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状况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Th(Ⅳ)与五种芳香族异羟肟酸——对氨基苯基异羟肟酸(PABHA)、对羟基苯基异羟肟酸(PHOBHA)、对溴苯基异羟肟酸(PBBHA)、对硝基苯基异羟肟酸(PNBHA)和苯异羟肟酸(BHA)的配合稳定数。顺序为:[Th(PABHA)3)]+(lgk15.21)>[Th(PHOBHA)3]+(lgk14.06)>[T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五个芳香族异羟肟酸——对硝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对溴苯甲酰异羟肟酸、对羟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对氨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和苯甲酰异羟肟酸的合成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离解常数。发现其酸性强弱顺序为:对硝基苯甲酰异羟肟酸(PNBHA)>对溴苯甲酰异羟肟酸(PBBHA)>苯甲酰异羟肟酸(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用邻-羟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对-羟基苯甲酰异羟肟酸分别合成了邻-羟基苯甲酰胺基氧乙酸(O-HABOAA)和对羟基苯甲酰胺基氧乙酸(P-HABOAA)。用pH滴定法测定了它们的离解常数,结果表明,其酸性强弱为0-HABOAA〉P-HABOAA。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戊酰异羟肟酸和庚酰异羟肟酸与Cu(Ⅱ)、Ni(Ⅱ)、Mn(Ⅱ)、Zn(Ⅱ)络合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强弱次序为Cu>Ni>Zn>Mn这一结果与梅勒(Mellor)等所得的顺序相符几。对同一种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则是戍酰异羟肟酸大于庚酰异羟肟酸。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苯甲酰异羟肟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铀(Ⅵ)的方法。在pH=3.5~4.0时,铀(Ⅵ)-苯甲酰异羟肟酸橙黄色配合物能被氯仿萃取。铀(Ⅵ)在10~100ppm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最大吸收波长为385nm。对萃取时酸度、试剂浓度、干扰离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了水所酰异羟肟酸Salicyhydroxamicacid(SHA)测定微量钼的研究结果。实验说明,在PH6.7-8,SHA与Mo(Ⅵ)形成黄色络合物有稳定吸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新型稀土配合物-稀土异羟肟酸配合物及其配体的一系列红外光谱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首次报道。讨论了化合物结构对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甲醇乙腈水介质中将邻菲咯啉( Phen)的 Cu(Ⅱ)、 Zn(Ⅱ)、 Pb(Ⅱ)配合物,2,2联吡啶( Bipy)的 Zn(Ⅱ)、 Pb(Ⅱ)配合物及乙二胺( En)的 Cu(Ⅱ)、 Zn(Ⅱ)配合物分别与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阴离子的季铵盐( Et4 N D D Q)反应,合成了未见报道的7 个含 D D Q 的金属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 I R、 U V Vis、 E S R、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的测定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详细报道了二硫纶联吡啶过渡金属配合物M(mnt)(bpy),M=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Zn(Ⅱ)的红外光谱实验数据.对比二硫纶二甲基联吡啶金属配合物M(mnt)(dmbpy)和二硫纶邻菲咯啉金属配合物M(mnt)(phen)的红外光谱,分析了M(mnt)(bpy)的简正坐标,并结合热谱、电子光谱等性质研究了二氰基二硫纶和联吡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联苯甲酰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自由基离子(DDQ-·)反应,合成了3个分子式为(ML)2+(DDQ-·)2(M=Mn、Zn、Cd)的三元配合物及2个分子式为(ML)2+(DDQ-·)(OAc-)(M=Ni、Pb)的四元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经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对其配位情况进行了讨论.另将丁二酮双缩肼(L)与不同金属乙酸盐[M(OAc)2],及中性DDQ反应,合成了分子式分别为(ML)2+(DDQ-·)(OAc-)(M=Cu、Cd)、(ML)2+(DDQ)(OAc-)2(M=Co、Ni)及(HgL)2+(DDQ)1.5(OAc-)2的五个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固体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含中性DDQ的配合物均属半导体范畴,其中Hg配合物的室温粉末固体电导率达3.7×10-4Ω-1cm-1.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两类芳二醛甘氨酸Schif碱配体及其Cu(Ⅱ)、Zn(Ⅱ)、Ni(Ⅱ)、Cd(Ⅱ)双核配合物,并对八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合成得到钯与苯基羧酸和1,2-二(二苯膦)乙烷配位的四种混配配合物,确定其化学组成为Pd(PCA)2(dppe).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摩尔电导、质子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性质表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两类芳二醛甘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Cu(Ⅱ),Zn(Ⅱ),Ni(Ⅱ),Cd(Ⅱ)双核配合物,并对八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