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脉冲激光引信应用于中小口径常规弹药过程,由于体积严格受限而造成引信内部电磁干扰严重的问题,结合发射、接收模块工作原理,说明在其内部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射、接收模块电磁干扰产生机理,提出采用双重屏蔽方法抑制辐射干扰,采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缓冲网络和共差模合成扼流圈结合的多重滤波技术抑制传导干扰。对各措施作用效果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1.55 mm钢材料对辐射干扰具有良好屏蔽效果;接收模块输出干扰信号峰峰值减小至70 mV,约为原干扰信号的1/40。这些方法大幅度降低了脉冲激光引信内部的电磁干扰,且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强激光脉冲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一般以经验性为主,难以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电源主体结构,提出一种定量分析和计算强电磁干扰的方法。对传导干扰的仿真和现场测试表明,机架上每米的地电位差小于10 V,机壳外的准静态磁场低于0.16×10-4T。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电源电磁兼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强激光脉冲电源电磁干扰的仿真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对强激光脉冲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一般以经验性为主,难以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基于电源主体结构,提出一种定量分析和计算强电磁干扰的方法。对传导干扰的仿真和现场测试表明,机架上每米的地电位差小于10 V,机壳外的准静态磁场低于0.16×10-4T。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电源电磁兼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激光引信发射组件中,由于线性阵列激光二极管的光斑是由若干激光二极管的光斑叠加而成,其M2因子的测量不能简单地按照单个激光二极管M2因子的方法进行测量.以ISO11146标准中的二阶矩法为基础,使用CCD采集聚焦后的光斑图像,并对光斑图像进行分块处理,从而得到激光引信发射组件的M2因子.  相似文献   

5.
提高脉冲激光引信定距精度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引信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近炸引信,其定距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系统的最终性能。提出了采用Xilinx公司的SpartanⅢ系列FPGA芯片,通过对基准时钟的相移,利用4个相位相差90°的倍频时钟的方法进行脉冲测距,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脉冲激光引信的定距精度,理论上定距误差为0.1875m,并通过Modelsim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近炸引信探测系统对激光脉冲前沿速率、激光脉宽和功率的需求,通过RLC放电回路理论分析,采用双晶体三极管互补驱动高速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作为高速开关,应用微处理器C8051FXXX产生脉冲触发信号,设计出激光近炸引信高速窄脉冲大功率驱动电源.通过PSPICE软件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源脉冲前沿上升时间约为4ns,脉宽10ns左右,激光峰值电流可以达50A.该研究有效提高了系统探测距离与抗云雾烟尘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激光引信接收光学组件的研究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激光通信传输方程和黑体辐射理论提出了计算激光引信中接收光学系统接收视场的方法,通过接收视场确定了接收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设计了焦距为15 mm,视场角为2ω≮±7°的柱透镜光学系统.采用倒置法,将线阵CCD探测器置于准直物镜的焦面上接收信号,解决了接收光学系统后截距过短无法安置线阵CCD的问题,扩大了测量范围,又保证了精度,测量误差为1%.针对激光引信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测量激光引信接收光学系统视场角的自动测试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引信的视场角都在合格范围内,重复精度≤5%,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脉冲激光引信电源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激光近炸引信不断向中小口径方向发展,体积不断缩小,引信的内部干扰特别是电源方面的干扰变得愈来愈严重这一情况,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脉冲激光引信电源的模型和实际电路,分析了脉冲激光引信电源干扰原因,通过不断试验和总结,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多重滤波器,解决了因体积小而引起的激光引信内部电源干扰问题,并且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激光近炸引信不断向中小口径方向发展,体积不断缩小,引信的内部干扰特别是电源方面的干扰变得愈来愈严重这一情况,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脉冲激光引信电源的模型和实际电路,分析了脉冲激光引信电源干扰原因,通过不断试验和总结,设计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多重滤波器,解决了因体积小而引起的激光引信内部电源干扰问题,并且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谭佐军  陈海清  康竞然 《光子学报》2014,38(11):2742-2746
根据大气激光通信传输方程和黑体辐射理论提出了计算激光引信中接收光学系统接收视场的方法,通过接收视场确定了接收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设计了焦距为15 mm,视场角为2ω≮±7°的柱透镜光学系统.采用倒置法,将线阵CCD探测器置于准直物镜的焦面上接收信号,解决了接收光学系统后截距过短无法安置线阵CCD的问题,扩大了测量范围,又保证了精度,测量误差为1%.针对激光引信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测量激光引信接收光学系统视场角的自动测试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引信的视场角都在合格范围内,重复精度≤5%,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强流电子束束参数瞬态测量系统在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复杂电磁环境中会受到强电磁的干扰,主要包括:干扰特性、干扰机理、数学描述、抑制措施、防范措施等,这些干扰既针对电路又针对系统,从而对束参数瞬态测量系统测量的稳定性以及测量数据的有效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介绍时间分辨测量系统的原理,分析了瞬态脉冲干扰的成因和抑制方法,给出了束参数测量系统的实验布局和特点,进一步探讨电子器件电性能受瞬态脉冲干扰后的抑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减少或消除干扰,破坏干扰信号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及可靠性。通过采用光纤传输控制信号可以很好地传输窄脉冲,减少信号延时抖动,以达到高速信号的可靠稳定传输;利用紧凑嵌入式方法,提高了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可以更好保护测量系统电子器件,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功率TEA CO2激光器系统产生的强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激光器主放电回路、脉冲火花开关和电源。这种强电磁干扰使大功率TEA CO2激光器控制子系统出现数据混乱、显示屏帧频滚动及功率模块损坏等电磁兼容问题。对大功率TEA CO2激光器系统中产生强电磁干扰的部位和干扰途径进行了测试及分析。通过调整放电回路的参数降低电磁干扰强度,采用埋入式同轴高压电连接器专利技术对主放电回路进行屏蔽,控制子系统选用PLC为控制核心及屏蔽滤波,软件中输入及输出程序的抗干扰设计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干扰电磁波在系统内外的传播,解决了大功率TEA CO2激光器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结果表明:主动降低电磁干扰强度和对电磁干扰源进行屏蔽,提高控制子系统硬件抑噪能力等措施,是抑制电磁干扰,保证激光器控制子系统硬件不受损坏的主要手段。软件抗干扰,是硬件抑制电磁干扰措施的补充和延伸,能使激光器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一种典型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采用直接功率注入法研究了音频功放电源的电磁干扰效应。分析了电路的电磁干扰耦合机理,设计了基于直接功率注入法的电源电磁干扰测试平台,测试得到0.1~1 GHz电磁干扰对音频放大电路直流电源的干扰效果数据,得出临界失真、典型失真和完全失真三种状态下的功率阈值与干扰频率规律曲线。结果表明:测试频段内,三种失真状态下的失真功率阈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一致,失真功率阈值相差约2 dBm。当注入干扰的频率较低时(100~300 MHz),失真功率阈值较高,且随频率增大近似以幂函数趋势下降;当注入干扰频率高于300 MHz时,失真功率阈值随频率增大呈减幅振荡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e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650 nm plastic optical fiber (POF)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realized in 0.5 μm BCD (Biplor, CMOS and DMOS) process is first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650 nm resonant cavity light emitting diode (RCLED) is used as light source. It is first proposed for optoelectronic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mitter by bonding RCLED to the driver chip.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is employed in the driver circuit to compensate for the modulation current. In the monolithic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receiver, large area multi-finger PIN photodetector (PD)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standard IC process,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and post amplifier are presented.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ponsivity and capacitance of PD is 0.25 A/W and 5 pF,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of receiver is −14.6 dBm at 180 Mb/s and BER is less than 10−9 for 650 nm input light by POF. A clear eye diagram is demonstrated for 180 Mb/s PRBS. These indicate that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chips can be employed in high-speed POF-based Fast Ethernet systems for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磁干扰(EMI)导致电子系统关键功能单元行为失效或安全问题,研究基于供电网络传导耦合的核心可编程集成电路(IC)电磁敏感(EMS)特性。分析典型FPGA供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EMI传导耦合机理,设计基于EMI直接功率注入法的敏感度测试平台,测试受试芯片供电网络EMI传导耦合时典型功能单元的EMS特性,获取输入输出端口(IO)、逻辑单元(LE)、内部锁相环电路(PLL)等功能单元的敏感度阈值,给出LE冗余设计对相应电路EMS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 MHz~1 GHz干扰频率范围内,供电网络EMI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LL,LE,IO,且IC地网络EMI敏感度高2~7 dBmW,LE冗余设计能有效改善逻辑功能单元电磁敏感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源的分类,讨论了不同的驱动方式对探测芯片产生的干扰形式,并给出了驱动控制源采取的改进措施.并对驱动控制源与斯特林制冷机联机实验所产生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驱动控制源采取的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