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九—钨镓杂多配合物异构体的合成方法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β-九-钨镓杂多阴离子的合成方法——配位平衡竞争法,首次合成了5种通式为(?)[β-GaW_9O_(34)H]·xH_2O(M=Na~+,K~+,NH_4~+,MeN~+,Et_4N~+)的盐,并以β-(GaW_9O_(34)H]~(10-)为母体,合成了M_8H_3[β-GaW_9Mn_3(H_2O)_3O_(37)]·xH_2O(M=Na~+,K~+)盐,通过IR、UV、极谱和CV、ESR、μ_(err)和DTA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证明标题化合物为三缺位、有配位反应活性和Keggin结构骨架的杂多化合物异构体.  相似文献   

2.
三取代杂多钨硅酸盐SiW_9M_3O_(40)~(n-)有4种异构体,即A-α、A-β、B-α、B-β型。α和β异构体的定向合成条件成熟且性质研究也较深入,故容易鉴别。A和B异构体则不易区分。我们合成了α和β-M_aH_b[SiW_9Fe_3(H_2O)_3O_(37)]·xH_2O(M=K~+,Me_4N~+,Et_4N~++Na~+,Bu_4N~+;a+b=7),测定了四乙基铵钠盐的Mssbauer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矩,确定了异构体中Fe的位置以及杂多阴离子的异构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Co(NH_3)_4CO_3]Cl、[Co(en)_2CO_3]C1分别与NH_4SCN在100℃发生的固相取代反应.[Co(NH_3)_4CO_3]Cl与NH_4SCN反应生成trans-[Co(NH_3)_4(NCS)_2]~+;[Co(en)_2CO_3]Cl与NH_4SCN反应先生成cis-[Co(en)_2(NCS)_2]~+,然后转化成trans-(Co(en)_2(NCS)_2]~+。采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X粉末衍射和核磁共振法对相应反应体系及其产物进行了测试,推测反应按S_(N~2)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M_x[GaW_9M_3~′O_(40)]nH_2O(M′=Mo,V,Ti,Fe(Ⅲ),Co(Ⅱ),Ni(Ⅱ),Mn(Ⅱ);M=k,Na,Gua,Me_4N,Et_4N,Bu_4N)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阴离子电荷的确定,极谱、IR及UV光谱、可见光谱、ESR、磁化率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对酸碱的稳定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景欢旺  侯自杰  陈淑英  李自成  李笃 《化学学报》1994,52(11):1058-1063
合成了通式为(C~1~5H~1~5N~2O~3)~xRE(NO~3)~y(当RE=La~Gd时,x=3,y=6,RE=Tb~Lu,Y时,x=2,y=5)的一个系列十五种五,六硝酸根合稀土(Ⅲ)酸4-[2-(3- 硝基-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甲基吡啶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和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对各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其组成变化的因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标题化合物晶体-ZnVAL C~2~8H~3~0N~4O~4SZn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P2~12~12~1, a=0.9259(2), b=1.4409(4), c=2.1046(8)nm, Z=4,最终因子Rw=0.080。利用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第一步热分解过程进行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 探讨了反应的可能机理。得到了其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以及非等温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Ln(ClO~4)~3-PCBAAP-H~2O系统在30℃时的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斌  崔斌  唐宗薰 《化学学报》2000,58(9):1142-1146
测定了两个三元系统Ln(ClO~4)~3-PCBAAP-H~2O(Ln=La,Yb;PCBAAP:4-(对氯苯酰基)氨基安替比林,C~1~8H~1~6O~2N~3Cl)在30℃时的溶解度,发现两系统各有一个组成为Ln(PCBAAP)~4(ClO~4)~3·nH~2O(Ln=La,n=6;Ln=Yb,n=2)的不一致溶解化合物生成。参考系统的溶解度研究结果,合成了系列化合物Ln(PCBAAP)~4(ClO~4)~3·nH~2O(Ln=La,n=6;Ln=Pr,Nd,Sm,Gd,Yb,n=2),通过化学分析及元素分析,IR光谱,TG-DTG,XRD和密度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二氮芴和联吡啶等配体的一系列新型钌铁双核配合物:[(C~1~0H~6N~2)C=N-N=CR-Fc)Ru(bpy)~2]·(PF~6)~2,[(C~1~0H~6N~2)C=N--C~6H~4-N=CR-Fc)Ru(bpy)~2]·(PF~6)~2,[(C~1~0H~6N~2)C=N-C~6H~4-C~6H~4-N=CR-Fc)Ru(bpy)~2]·(PF~6)~2,并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通过对该类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和发光光谱研究,讨论其激发态的氧化还原性和对[Ru(bpy)~3]^2^+发光过程的猝灭作用.研究表明猝灭过程为扩散控制的双分子交换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9.
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二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抑菌活性的稀土配合物,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中药成分做有机配体合成稀土配合物.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八种小檗碱与稀土硝酸盐的二元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NO3)3(B)3(RE=La3+,Sm3+,Nd3+,Dy3+,Pr3+,Y3+,Ce3+,Gd3+;B=C20H18NO4).研究了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较单独的稀土硝酸盐和小檗碱好.  相似文献   

10.
以稀土氯化物、钼酸钠和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类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3(ADP)(MoO4)2(CH3OH)4Cl5·2H2O(RE=La3+,Sm3+,Y3+,Er3+,ADP=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三元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属于广谱抗菌剂.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初步研究了三元配合物的抗癌能力,结果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核草酸钼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  章士伟 《化学学报》2000,58(7):912-916
合成了新化合物(N~2H~6)~0~.~5[(CH~3)~4N]{[MoO(H~2O)C~2O~4]~2(μ^2-O)~2}·H~2O,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和单晶X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结果证实该化合物有两个共边连接的钼氧八面体,钼原子都是正五价,且有Mo-Mo键存在,每个钼上有一个螯合配位的草酸根。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a=0.6059(1)nm,b=1.6658(3)nm,c=1.8249(4)nm,β=94.02(3)°,V=1.8374(6)nm^3,R~1=0.0337,wR~2=0.0908。  相似文献   

12.
夹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W~9O~3~4^9^-(简写PW~9)阴离子可以与Sn^4^+反应生成[Sn~3^I^V(PW~9O~3~4)~2]^6^-杂多化合物。标题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极谱、^3^1P和^1^8^3W核磁共振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单晶测定了结构。K~5O~4Na~4H~5[Sn~3(PW~9O~3~4)~2].16H~2O的单晶是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1.3625(3)nm,b=2.3625(5)nm,c=2.9306(6)nm,α=90ⅲ,β=99.67(3)ⅲ,γ=90ⅲ,V=9.299nm^3,Z=4。它是一种三个Sn^4^+在两个PW~9单元间的夹心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二价铜与叠氮、大环穴醚(C~1~6H~3~8N~6)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配合物组成为[Cu~2(N~3)~2(C~1~6H~3~8N~6)](ClO~4)~2,晶体属于空间群C~i^1-P1,晶胞参数a=17.669(10),b=13.355(5),c=6.414(3)︿;α=103.85(4),β=100.40(4),γ=71.30(3)ⅲ;对1870个反射精修的最后一致性因子R=0.088。此配合物中Cu(II)呈平面正方四配位结构形式,这在类似饱和大环穴醚双铜配合物中,还是首次发现。每个配位多面体由大环穴醚配体提供三个氮原子,叠氮离子提供一个氮原子,两个Cu(II)离子之间不存在叠氮桥,间距为5.12︿。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Mx[GaW9M3O40]nH2O(M′=Mo,V,Ti,Fe(Ⅲ),Co(Ⅱ),Ni(Ⅱ),Mn(Ⅱ);M=k,Na,Gua,Me4N,Et4N,Bu4N)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阴离子电荷的确定,极谱、IR及UV光谱、可见光谱、ESR、磁化率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对酸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报道2个具有三足四齿配体,三(2-甲基吡啶)胺(缩写TPA)的单、双核镍(II)配合物。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双核镍配合物(1)晶体(C~3~6H~3~6N~8Ni~2Cl~2).11/6(ClO~4).1/6(OH).8/6(H~2O)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a=2.8425(4)nm,b=2.8425(4)nm,c=1.4385(5)nm,α=β=90.00ⅲ,γ=120.00ⅲ,Z=18,最终因子R=0.078,Rw=0.078。单核配合物晶体C~2~0H~1~8N~6NiS~2.0.5(H~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467(1)nm,b=1.5566(3)nm,c=1.5913(3)nm,α=73.59(4)ⅲ,β=87.37(3)ⅲ,γ=76.27(2)ⅲ,Z=4,最终因子R=0.0784,Rw=0.238。双核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数据表明,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理论拟合(H=-2JS~1.S~2),得出交换积分J=6.72cm^-^1,θ=-0.60cm^-^1,表明双核镍之间为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分子间为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单、双核镍(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光谱和磁性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报道2个具有三足四齿配体,三(2-甲基吡啶)胺(缩写TPA)的单、双核镍(II)配合物。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双核镍配合物(1)晶体(C~3~6H~3~6N~8Ni~2Cl~2).11/6(ClO~4).1/6(OH).8/6(H~2O)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a=2.8425(4)nm,b=2.8425(4)nm,c=1.4385(5)nm,α=β=90.00ⅲ,γ=120.00ⅲ,Z=18,最终因子R=0.078,Rw=0.078。单核配合物晶体C~2~0H~1~8N~6NiS~2.0.5(H~2O),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467(1)nm,b=1.5566(3)nm,c=1.5913(3)nm,α=73.59(4)ⅲ,β=87.37(3)ⅲ,γ=76.27(2)ⅲ,Z=4,最终因子R=0.0784,Rw=0.238。双核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数据表明,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理论拟合(H=-2JS~1.S~2),得出交换积分J=6.72cm^-^1,θ=-0.60cm^-^1,表明双核镍之间为弱的铁磁相互作用,分子间为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海顺  许小红  张聪杰  周伟良 《化学学报》1997,55(12):1185-1190
用ab initio MP2/3-21G*方法,对四角锥型硼化物B~4H~8X(X=Li^-,Be,B^+,C^2^+,B^-,C,N^+,BeH^-,BH和CH^+)及其碎片B~4H~8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B~4H~8X结构中,端氢(H~t)的位置受顶点帽基X的支配。帽基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和配位原子轨道的弥散程度较大时,H~t处在B~n环平面下方,与帽基反向。反之,H~t与帽基同向。桥氢(H~b)的位置总是在B~n环平面之下,与X反向。进一步研究了B~4H~8X的离解能,并进行了电子相关能校正。发现结构1和2稳定性较差,结构3~10较稳定。分子碎片B~4H~8的最稳定构型为2112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稀土离子(La,Ce,Pr,Nd)与具有C3对称结构的芳香羧酸配体N,N’,N″-三(4-苯甲酸基)-1,3,5-苯三甲酰胺(BTMC)为构筑单元,合成了4个同构的三维非穿插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Ln(BTMC)(DMF)]·3H2O·2.5DMF[Ln=La(1),Ce(2),Pr(3),Nd(4)].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它们捕获不同金属离子(La3+,Ce3+,Pr3+,Nd3+,Cd2+,Cr3+,Cu2+)及吸附染料甲基橙和曙红的固态荧光光谱变化.结果表明,化合物对金属离子及染料均有一定吸附作用,捕获Cr3+后荧光强度变化最大,说明对Cr3+具有较好的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体系中, 制备了二维手性层结构的(1,10-phen)Ga2(HPO4)2F2(H2O)无机-有机杂化磷酸镓化合物(简称JGP-7).用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诱导耦合等离子体、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0.760 4(1) nm, b=2.169 1(4) nm, c=0.995 2(2) nm, β=99.93(3)°, V=1.619 3(3) nm3, μ=3.607 mm-1, Z=4, F(000)=1 120, R1=0.037 5, wR2=0.056 9, GOF=0.986.JGP-7的骨架由四元环组成的Ga(1)-P(1,2)-O一维链与Ga(2)2F4(H2O)2二聚体通过共用桥O原子构成具有4-, 10-元环的层状结构, 无机层状结构间呈现手性对映.这个无机层通过1,10-邻菲罗林配体相互作用形成的π-π堆积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单一相白色荧光粉NaY(WO4)2∶Eu3+,Tb3+,Tm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及荧光光谱(PL)对制备的系列样品的物相、形貌和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荧光粉NaY(WO4)2∶x%Eu3+,4%Tb3+,1%Tm3+(x=5,10,15,20)中,随着Eu3+掺入量的增加,发光从绿光区进入白光区。同时观察到Tb3+到Eu3+的有效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