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EB病毒微小RNA(ebv-miR)ebv-miR-BART19-5p和ebv-miRBART21-3p在鼻咽癌和鼻咽炎症组织中的表达,以便探明其表达在EB病毒(EBV)致鼻咽癌中的内在联系和意义。结果表明,鼻咽癌组织中ebv-miR-BART19-5p和ebv-miR-BART21-3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黏膜炎症组织。EBV可能通过ebv-miR-BART19-5p和ebv-miR-BART21-3p的表达上调介导鼻咽组织癌变,它们可能是鼻咽癌治疗的分子靶点和鼻咽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EBVDNA检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多种EB病毒的相关抗原抗体,在检测鼻咽癌以及早期筛查方面都采用EB病毒相关的血液学指标,但传统的指标如VCA/IgA、EA/IgA等落后于体内EB病毒的变化,需要发展更好的指标来检测和监测NPC肿瘤的变化。本篇文章概括说明近年来EB病毒DNA研究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与EB病毒VCA-IgA抗体的水平和疗效的关系。方法:联合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TSGF水平与VCA-IgA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后TSGF水平与VCA-IgA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动态监测TSGF和VCA-IgA抗体对于评价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EBV,DNP及PMA分别或协同对人胚鼻咽粘膜裸鼠移植物进行诱癌研究,探讨上述因素在人实验性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证实,经B95-8上清液体外及体内转染的人胚鼻咽粘膜上皮表达EBNA。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均可见各种增生性改变,对照组仅见一般增生性病变。各诱癌组均可见癌前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共出现癌8例(1)EBV组:原位癌1例。 (2)EBV+PMA组:早期浸润癌1例。(3)EBV+DNP组:原位癌及浸润癌各1例。(4)EBV+DNP+PMA组:浸润癌1例。 (5)DNP组:原位癌1例。(6)DNP+PMA组:原位癌及浸润癌各1例。结果提示EBV可能在人鼻咽上皮实验性癌变过程中起病因作用。本研究成功诱发了三例浸润癌,均系DAP与其它因素(PMA、EBV)协同作用,提示人鼻咽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致癌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IBDV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况,主要包括IBDv的基因组结构及理化特性、病毒蛋白、不同型IBDV变异的分子基础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以探讨利用病毒重要基因核酸序列的差异进行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病毒各致病型快速鉴别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了解莆田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和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技术对345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和细胞学检测;同时用基因序列测定检证HybrMax技术的可靠性;对LCT结果为HSIL及以上细胞学异常的患者161例在阴道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表明,莆田地区女性患者感染HPV阳性率为40.6%,且HPV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宫颈病变各组之间高危HPV感染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6.040,P=0.003〈0.01),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香蕉束顶病(BBTD)严重危害着香蕉种植业,本研究对香蕉束顶病(BBTD)的发病原因及其病源物的理化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香蕉束项病(BBTD)是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引起的,其病源物是1kb的单链DNA(ss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