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盈盈 《数学通讯》2005,(14):91-92
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函数y=1/x的图象,知道它的图象是双曲线,但对它的一些性质知道得不多,通过学习解析几何之后,我们对它的了解可以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双曲线与椭圆、抛物线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但也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其它曲线所不具有的“渐近线”这一特殊的成员,可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的“影子”,它始终陪伴双曲线的左右.我们在学习双曲线时,与椭圆、  相似文献   

2.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三版上册 ) P.345第 1 0题 :求由抛物线 y2 =4ax与过焦点的弦所围成图形面积的最小值 .此题多数参考书上都是用直角坐标下的方程求解的 ,方法较繁 ,且易出错 .若改用极坐标方程 ,可使求解过程简单 ;而把题中的抛物线改为椭圆或双曲线时 ,用极坐标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下面是此题的极坐标解法 .以抛物线 y2 =4ax的焦点为极点 ,对称轴为极轴 ,建立极坐标系 ,则该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 2 a1 -cosθ.抛物线与过焦点的弦所围成的面积为 :S=12 ∫π θθ(2 a1 -cosθ) 2 dθ=a2∫π θθcsc4 θ2 d(θ2 ) =a2 [tg…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与圆锥曲线的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时,常常用到结论:(1)抛物线y2=2px(p<0)的弦的中点不可能到达抛物线y2=2px(p<0)上和其左边的点;(2)椭圆的弦的中点不可能到达椭圆上和椭圆外部.上述两个区域我们暂且称之为“抛物线的盲区”和“椭圆的盲区”.那么“双曲线的盲区”是什么呢?是双曲线两支之间,还是两支之外?由“特殊化思想”发现“双曲线的盲区”既不是双曲线两支之间,也不是两支之外,那么如何找到双曲线的弦的中点的“盲区”?图1我们先来看下面的问题: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ax22-by22=1(a>0,b>0),定点M(p,q)在双曲线与其渐近线围成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是平面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曲线。深刻理解它们的定义是掌握这些重要曲线的前提,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反映了这些曲线的本质。因此,它是理解这些曲线的概念,推导它们的方程和解决与它们有关的问题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罗建宇 《数学通讯》2006,(12):16-18
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是三种重要的二次曲线.高中数学教材中对它们给出了两种定义.第一定义展示了各类曲线各自独特的性质和几何特征。统一定义(又称第二定义)则深刻揭示了三类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和准线等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它揭示了曲线的本质属性.在对解析几何问题的研究中.常需用到圆锥曲线的定义.本文列举三类貌似神离的解析几何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吴绍泽 《数学通讯》2014,(10):39-39
2014年高考湖北理科第9题:已知F1,F2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F1PF2=π/3,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  相似文献   

7.
文[1]《探究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科第20题》从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科第20题出发,一般化了椭圆的一个性质,并在双曲线、抛物线中进行类比推理,推广了这一性质,得到了如下三个结论:结论1已知点P(c,b2/a),过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F任作一条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  相似文献   

8.
《解析几何(平面)》课本P.116页,例3.“求证:椭圆x~2/25+y~2/9=1和双曲线x~2-15y~2=15在交点的切线互相垂直。”课本中通过解方程组求出椭圆与双曲线的交点坐标,然后再分别求出椭圆、双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方程,进而由两切线斜率的乘积为-1,得到切线互相垂直的结论。思路自然,但解题过程却比较烦琐。其实本题有如下简捷的解法。证明:设两曲线交点为(x_o,y_o),则过交点的两曲线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这是《平面解析几何》习题八的第8题: 过抛物线y=2px的焦点的直线和这抛物线相交,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_1,y_2.求证;y_1y_2=-p~2。现在考虑它的逆命题;直线交抛物线  相似文献   

10.
文[1]给出了如下定义:在抛物线中,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与焦点同侧,直线l与对称轴垂直且与焦点异侧,若点D与直线l到抛物线的顶点等距离,则称点D与直线l为“对偶元素”;在椭圆(双曲线)中,点D在长轴(实轴)所在的对称轴上,直线l与该对称轴垂直且与曲线无交点,若点D与直线l在椭圆(双曲线)中心的同侧,且它们到椭圆(双曲线)中心的距离的乘积为长半轴(实半轴)长的平方,则称点D与直线l为“对偶元素”.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我们称√5-1/2≈0.168为黄金分点,在解析几何中我们把离心率为√5-1/2的椭圆叫做黄金椭圆.同样我们也将离心率为√5+1/2的双曲线称为黄金双曲线.黄金椭圆和双曲线的性质很多,本文先谈谈黄金椭圆的性质再类比黄金双曲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知识点及重要方法1)两种定义的核心 第一定义 :“距离和”为常量是椭圆 ( 2a >|F1 F2 |) ;“距离差”的绝对值为常量是双曲线 ( 2a <|F1 F2 |) .第二定义 :“距离比 (e)”为常量 ,具有统一性 ( 0 <e <1为椭圆 ,e >1为双曲线 ,e =1为抛物线 ) .2 )两个 (或四个 )标准方程的关键 :椭圆中焦点与长轴“同位” ;双曲线中焦点与实轴“同位” ;抛物线中焦点与对称轴“同位” .3)四种常见距离的表示 .如椭圆中①顶点与焦点间的距离 :a -c或a c,②两准线间的距离 :2a2c ,③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 :p =a2c -c =b2c ,④中心到准…  相似文献   

13.
厉倩 《数学通讯》2006,(7):22-22
在椭圆或双曲线中,我们把椭圆或双曲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这里我们把椭圆或双曲线上的点与其中心的距离,称为“中心半径”。  相似文献   

14.
1 对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的认识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在原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第二章“圆锥曲线”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 .原教材“圆锥曲线”一章包含了曲线与方程、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和坐标变换等六部分内容 .新教材把“曲线与方程”和“圆”两部分内容与“直线”合并成单独一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由于新教材“平面向量”一章已包含了“平移”,故“坐标变换”这一小节这里已被删除 .于是 ,新教材又把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另立一章为“圆锥曲线方程”,从而使得这一章的内容更独立、更系统、更统一、更与课题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辅导学生时,学生提出下面问题"AB是抛物线y2=4x的焦点弦,P是准线上一点,求证:kPA,kPF,kPB成等差数列."经探究得出其一般性.定理1 AB是抛物线y2=4x的焦点弦,P是准线上一点,求证:kPA,kPF,kPB成等差数列."经探究得出其一般性.定理1 AB是抛物线y2=2px,(p≠0)或椭圆x2=2px,(p≠0)或椭圆x2/a2/a2+y2+y2/b2/b2=1,(a>b>0)或双曲线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是解几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解答此问题,不仅演算繁长,而且稍不留心,就出差错.为此,本文利用极坐标推导出圆锥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焦点弦长度的一种表达形式─—三角形式.现说明如下:定理AB是经过椭圆b~2x~2+a~2y~2=a~2b~2(a>b>0)或双曲线b~2x~2-a~2y~2=a~2b~2或抛物线y~2=2px工焦点F的弦,椭圆和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若AB的倾斜角为a,则证明(1)以椭圆左焦点F为极点,Fx为极轴建立标系,则椭圆方。为P=关于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证明与椭圆相仿,从略.运用这个公式解决圆锥曲线…  相似文献   

17.
邱继勇 《数学通报》2007,46(9):48-49
人教版《解析几何》第126页第19题:从抛物线的焦点向它的任意一条切线引垂线,求证这条垂线和准线的交点,在过切点且平行于对称轴的直线上.我们将它翻译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如图(1).直线l是过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的切线,过该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FN⊥l于点N,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点M.求证:直线MP平行于x轴.原题证明比较简单,这里略去.经过笔者研究发现,这里“FN⊥l于点N”的条件是“虚晃一枪”,实质上,点N是“抛物线两条切线(切线l与过顶点的切线——y轴)的交点”,利用一般化和类比的方法,原题可以推广为更一般、更广泛的形式.推广1如…  相似文献   

18.
在解析几何学中,我们把二元二次方程在平面的仿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作为其特别情形)里所代表的曲线叫做二阶曲线。通过用坐标变换把方程化简的方法,最后可以断定,二阶曲线按其形状来分共有九种,各种曲线的最简单的方程是: 1.椭圆(包括圆) x~2+y~2-1=0, 2.虚椭圆 x~2+y~2+1=0, 3.双曲线 x~2-y~2-1=0, 4.一对相交的直线 x~2-y~2=0, 5.一个点(点椭圆或者说是一对虚的相交直线) x~2+y~2=0, 6.抛物线 x~2-y=0,  相似文献   

19.
在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解析几何》(平面)中,介绍了三种圆锥曲线的统一的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这里,谈谈中心在极点(抛物线的顶点在极点)、焦点(右)在极轴上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与应用。 (一) 定理1 中心在极点、右焦点在极轴上的椭圆x~2/a~2+y~2/p~2=1(a>b>0)的极坐标方程为ρ~2=b~2/(1-e~2cosθ)(e为离心率) 证明:将x=ρcosθ、y=ρsinθ代入椭圆x~2/a~2+y~2/b~2=1得b~2ρ~2cos~2θ+a~2ρ~2sin~2θ=a~2b~2, ∴ρ~2=a~2b~2/(b~2cos~2θ+a~2sin~2θ)  相似文献   

20.
李国梅 《数学通讯》2004,(11M):17-17
旧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第112页第10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成为两届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足见课本题的重要性.而且高考对它做了进一步引申,引出两道更为精彩的试题,它们分别是2000年全国高考理(14)和2004年全国高考理(21)的(Ⅰ)问.本文将对它作更进一步的引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