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痕量呋喃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应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痕量呋喃丹残留物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应用MSPD技术进行前处理与传统残留分析的区别。本实验首次将MSPD技术用于玉米中呋喃丹残留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对定量检测条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痕量呋喃丹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了应用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痕量呋喃丹残留物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应用MSPD技术进行前处理与传统残留分析的区别。本实验首次将MSPD技术用于玉米中呋喃丹残留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对定量检测条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容  傅承光 《色谱》1994,12(6):431-432
研究了基质固相分散(MSPD)处理复杂样品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测定食物中痕量异丙威和溴氰菊酯残留物的新方法。研究了MSPD技术进行前处理的实验条件并讨论了与传统残留分析的区别。首次将MSPD技术应用于水果、粮食等食物中异丙威和溴氰菊酯残留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对定量检测条件作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DSC、DMA、TEM和XPS对[PSF-PDMS-PHS]n/PSF共混物的相容性及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MS在共混物表面的富集与PSF均聚物和[PSF-PDMS-PHS]n中硬段的相容性有关;PDMS在相容的共混物体系表面的富集与对应的多嵌段共聚物组成基本相近;不相容共混物体系表面PDM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当共混物本体中有机硅含量从1%增至5%,表面层PDMS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达到嵌段共聚物中PDMS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DMA,TEM和SAXS对PSF-PDMS-PHSn,PSF-PDMS-PHEn,PPO-PDMS-PHSn和PHS-PDMS-PBEn四种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三元多嵌段共聚物中三种链段的相互作用情况不同,其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有很大差异,并与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的几种基本形态不同,特别是通过TEM在PSF-PDMS-PHSn和PPO-PDMS-PHSn中观察到清晰的互容界面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新水溶性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4]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条件。采用ShimpackPREP-ODS半制备色谱柱,用含有10mmol/L四乙基碘化铵的乙腈-水(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流速18mL/min,于418nm波长下检测。[T(4-MOP)PS4]与合成中生成的杂质组分完全分离。经此制备的卟啉纯度高,已成功地应用于自来水样中微量钴、锌、铜离子的HPLC测定中。  相似文献   

7.
原子光谱法测定铜精矿中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铜精矿金的原子吸收和ICP-AES分析方法,试样经高温焙烧后,用硫酸分解,使金与可溶性铜,铁等大量基体分离,残留物中金经王水溶解,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AES测定,研究了最佳分析条件,并与经典火试金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一致。RSD0.6%~3.3%。  相似文献   

8.
刘杰  何嘉松 《高分子学报》1998,24(2):196-202
DSC和SEM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与一种热致液晶聚合物完全不相容。共混体系具有与组分无关的Tg,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两相结构。将PS进行化学改性,随中和盐离子的变化有;酸式,Li,Na,Zn和Mn盐五种形式。用DSC和SEM对LCP与SPS共混物的热性能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甲基硅氧烷-b-乙二醇嵌段共聚物(DMS-b-OE)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PDMS/PU)共混体系的增容,重点研究了增容共混体系的微观形态结构和软科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MS-b-OE对PDMS/PU具有优良的增容作用,改善了PDMS/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高了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由3.4MPa提高到7.6MPa。  相似文献   

10.
由Mg(nBu)2制备的载体及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世绵  涂建军 《催化学报》1994,15(2):127-133
详细讨论了载体SN,SM,SD和SP(它们分别代表在制备载体时,不加酯,加单酯,加双酯与加POCl3所生成的载体)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催化剂CN,CM,CD,和CP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确定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与Mg(nBu)2的反应机理。IR研究表明(3)式中化合物(Ⅱ)和(Ⅲ)大部分能与SD载体的MgCl2配位生成络合物,而化合物(Ⅱ)和(Ⅲ)只以游离和物理吸附形式存在于SP载体的MgCl2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小角X 光光散射(SAXS)对聚砜(PSF)、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SF—PDMS—PHSn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F—PDMS—PHSn的形态结构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除具有微相分离的基本特征外,还出现双连续相双分散相的特征.在适当的嵌段长度和组成下,通过TEM观察到一种新的特殊形态 蜂窝状形态结构,并在嵌段共聚物两相界面处直接观察到非常清晰的界面相.同时,对该形态的形成过程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SAXS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PTMPS均聚物和PTMPS DMS多嵌段共聚物熔体结晶的亚微观结构.结果表明PTMPS和PTMPS DMS的亚微观结构参数,和球晶形态、晶体界面自由能表观积及基本物性参数等存在密切相关性.当DMS含量为50%时亚微观结构参数均显示一个转折变化过程,此时,球晶形态、晶体界面自由能、熔点、玻璃化温度和结晶度指数亦呈现一个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比较研究了几种改性煤焦油沥青的炭化性质,并从原料结构上给出了解释。结果表明:在同一热处理条件下形成的各种中间相沥青的光学显微结构区域的大小顺序为:S-LDOHF-MCTP>S-MCTP>MCTP-PS>MCTP共炭化沥青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短烷基侧链和环烷结构,炭化时能形成可溶性较好的广域型中间相体;超临界抽提能调整沥青的族组成和分子量分布,使分子更易于均匀聚合和取向,超临界抽提沥青的炭化性能优于抽提  相似文献   

14.
PVC/SBR/MBS三元共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VC/SBR/MBS三元共混合金作了研究。在PVC/SBR体系中加入MBS,PVC的冲击强度可提高5.5倍,弯曲强度的保留率在80%左右。电镜和DDV测试表明MBS的加入提高了SBR对PVC的相容性,增强了橡胶对PVC的界面粘结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两步酸化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AM-DPASV)对乐安江沉积物水提液中的铜进行形态分析,并与直接DPASV测试及生物测试(D,magna)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DPASV测试因水体中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干扰而低估了毒性形态,而两步酸化DPASV较好地反映出了铜的毒性形态。  相似文献   

16.
罗锡辉  何金海 《催化学报》1996,17(6):522-524
采用PASC A,XPS,STEM和微型反应色谱等技术,研究了一系列MoNiP/Al2O3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及其对催化剂HDN反应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Ga^3+的新萃取体系的界面特性和胶团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Ga~(3+)协萃体系(Ga~(3+)-D_2EHPA-H_2MPA-正十二烷-H_2SO_4)的界面吸附和胶团形成热力学,发现该萃取体系中[H_2MPA]影响D_2EHPA和H_2MPA的界面吸附性质。在中、高[H_2MPA]范围内D_2EHPA与H_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相反,D_2EHPA的存在也影响H_2MPA的界面吸附行为。研究了界面张力与各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并获得某些胶团形成和界面吸附特性的物化参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小型RIM机制备了一组不同芳香二胺扩链的嵌段聚氨酯-脲(PUU)弹性体,借助于IR、DSC、DMTA、SEM以及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由MDA、DETDA以及CAMDA三种不同活性和结构的芳香二胺扩链剂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的硬链段对RIMPUU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表明:MDA基RIMPUU中软、硬链段微区界面作用指数很小,微相分离程度却很大,其性能最差;DETDA基RIMPUU弹性体有理想的界面作用指数,以及适当的微相分离程度,其性能位于三者之中最佳.DMTA研究证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DETDA基RIMPUU的模量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酯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淋洗液的萃取色谱法研究了高纯Dy2O3中的痕量稀土杂质和Dy2O3基体的分离条件,并用ICP-MS法测定了高纯Dy2O3中的14个稀土杂质,稀土元素的测定限为0.001-0.005ICP-MS法测定了高纯Dy2O3  相似文献   

20.
Fe-ZSM-5分子筛中Fe的化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ESR、XPS、DRS、Mossbauer谱和首次运用TPR技术结合XPS、XRD对Fe-ZSM-5中Fe的化学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性介质条件下合成的Fe-ZSM-5分子筛中,铁仅有一种价态Fe(Ⅲ),但却有多种存在形式。非骨架Fe(Ⅲ)包括分子筛孔道内及外表面上沉积的氧化铁;骨架Fe至少有两种状态,即骨架不饱和配位Fe(Ⅲ)和骨架畸变四配位的Fe(Ⅲ).各种测试方法的结果表明Fe主要位于分子筛的骨架上,非骨架Fe(Ⅲ)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