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靛蓝二磺酸钠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臭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2.0的磷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臭氧可使靛蓝二磺酸钠溶液褪色,且褪色程度与臭氧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测定水中臭氧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靛蓝二磺酸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臭氧的质量浓度在0.12~3.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变化值呈线性,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8×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水中臭氧的含量,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20)在0.6%~2.8%之间。  相似文献   

2.
臭氧是一种微溶于水,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化性仅次于氟,可以杀菌、消毒[1]、脱色[2]、除臭,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被广泛用于水厂饮用水消毒[3]、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4]处理等方面。但是,对于臭氧含量的测定,国家标准中只有针对空气中[5-6]臭氧浓度的测定方法,缺乏对水中臭氧浓度的测定。文献已报道水中臭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7-11],其中应用较多的是靛蓝二磺酸钠分光  相似文献   

3.
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消解反应后剩余的六价铬,通过空白消解溶液中六价铬的质量与样品消解溶液中六价铬的质量之差,可以计算出水样的COD值。本方法操作简单、抗干扰性强,检出限为20 mg/L,适用于COD小于1 000 mg/L的水样测定。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度法及吸光光度法研究了在PH 7.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Cl缓冲溶液中靛蓝二磺酸钠(IDG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根据福斯特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靛蓝二磺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给体-受体间距离为3.63 nm,能量转移效率为0.44,临界能量距离为2.44 nm.靛蓝二磺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静态和动态猝灭过程,其作用机制为能量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5.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1]、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2]、碘量法[3]、电化学法[4]以及可见光度法等[5].但是上述方法大多仅适用于低浓度臭氧(<10 mg·m-3)的测定,可用于高浓度臭氧(>1 000 mg·m-3)测定的仅有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但经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也有报道.本文采用具有助发色基团的2,4-二硝基苯肼在氯酸钾的催化作用下,与变色酸偶合,然后与Cu(Ⅱ)配合显色,反应机理如下:(?)试验确定了反应最佳条件,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2.43×10~5L·mol~(-1)·cm~(-1),铜量在1  相似文献   

7.
靛蓝胭脂红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弱碱性介质中 ,Co( )对 H2 O2 氧化靛蓝胭脂红的褪色反应催化作用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 Co( )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 0~ 1 .0μg/2 5m L ,检出限为 9.92× 1 0 - 7g/L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8.66k J/mol,用于水样中 Co( )的分析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杨慎荣  仇立强  樊军  郑三 《分析试验室》2007,26(Z1):337-339
利用受污染严重浑浊带色的水样测定硝酸根,其研究方法相当多.平时经常遇到污染浑浊带色的水样,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后过滤,但是由于活性炭对水样中的硝酸根也有较大的吸附作用,使测定结果严重偏低.因此必须寻找另一种方法,即能消除掉水样颜色又不影响其中的硝酸根.在这里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并且要求水样不浑浊,不带颜色,否则会干扰测定结果.在酸性及煮沸的条件下,用KMnO4氧化水样中的各种生色有机物,过量的KMnO4以草酸钠溶液来还原,对其中的硝酸根离子没有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 ,铜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偶氮胂Ⅰ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与影响因素 ,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 0~ 1 0 0 μg L ,检出限为 2 .79× 1 0 - 9g mL。该催化反应对Cu 为一级反应 ,表观活化能为 65 .6kJ 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 9.63× 1 0 - 4s- 1 。用于水样、电镀液和发样中铜 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7%~ 4.7% ,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97.8%~ 1 0 4.2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鼓泡反应器中,臭氧氧化优尼素红B-B模拟染料废水在10~70℃范围内的脱色反应动力学.发现并解释了不同温度下出现的反应速率交叉现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染料特征颜色(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表观脱色反应动力学都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5以上.40℃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1 83 s~(-1),臭氧氧化脱色过程符合y=exp(0.521-0.014x+5.02×10~(-6)x~2)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臭氧在高温下氧化染料的反应速率小于臭氧的分解速率,低温时臭氧氧化的速率高于臭氧的分解速率,导致高温下氧化速率变慢.在40~50℃时,臭氧氧化优尼素红B-B染料废水脱色率最高,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氧化后废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脱色率达到了99.5%.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发样中微量铜,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及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存在下,用水溶性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Nitro-PAPS)作显色剂,光度法测定了发样中微量铜。结果表明,该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线性范围为0~0.5μg/mL,表观摩尔吸光数为9.32×104L/(mol.cm),回收率为99.2%~102.5%。该法应用于人发样品微量铜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酚二磺酸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量的方法中,用高压反应釜代替比色管,改进了样品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效果,避免了样品消解不彻底,氧化剂分解不完全及样品中铵氮以氨气形式逸出等.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0.02~1.90 mg·L-1之间,检出限(3σ)为0.02 mg·L-1.按此方法测定了6种水样中的总氮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3.5%.用标准加入法对方法的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结果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Cr(Ⅲ)和Cr(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 Cr( )和 Cr( )的二苯基碳酰二肼 ( DPC)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将含 Cr( )和 Cr( )的水样及用 KMn O4 氧化后的水样 ,分别注入到 H2 SO4 溶液和 DPC溶液的混合流中 ,在λmax=5 4 0 nm处对反应形成紫红色螯合物用分光光度测定 Cr( )和 Cr( )。线性范围为 0 .0 3~ 1 .80mg/L,检出限为 0 .0 1 4mg/L,测定频率为 1 0 0次 /h。可用于测定工业废水中Cr( )和 Cr( )  相似文献   

14.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水样中的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水样中铬含量的方法.测定耗时140 s,测定频率25样/h.本法利用Cr(Ⅵ)和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反应,Cr(Ⅵ)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05~0.8 mm/L之间与吸光度呈线性.该法的检出限是4.0 μg/L,低于国家对Ⅰ类水的相关标准.应用此法分别测定了北京城区一些地表水中铬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0.1%~113%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常压型臭氧催化氧化工艺效率偏低的不足,拟将常压臭氧化气体增压增浓后再与废水反应,所以有必要研究臭氧化气体增压增浓后臭氧的衰减规律。首先用压缩及冷冻的办法获得非常态臭氧化空气(状态参数为300KPa、20L、0.5℃、臭氧浓度为114mg·L-1),然后分别放置1-7h后测定臭氧浓度,最后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臭氧浓度C与放置时间T的指数关系式C=112.29 e-0.052T。计算得知,臭氧半衰期Г=13.33h,臭氧衰减系数γ=0.052。由此初步认定,非常态臭氧化空气的臭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开展常态臭氧化空气的增压增浓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钯(Ⅱ) 8 羟基喹啉 5 磺酸铝体系测定氰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方法测定下限达0.002μgmL CN(?)。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对土壤和粮食中微量氰根进行了测定并与光度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安乃近是常用解热镇痛药物,目前测定安乃近(简写为ANG)的方法有碘滴定法[1]、高效液相法[2]、流动注射法[3,4]、电化学法[5,6]、紫外光度法[7]、分光光度法[8]。对苯醌是一种缺电子试剂,安乃近其化学名称为[1,5-二甲基-2-苯基-3-氧代-2,3-二氢-1H-吡唑-4-甲氨基]甲烷磺酸钠,分子中含有氨基,氨氮上有能够发生转移的孤电子对且远离共轭体系;电荷密度较大,能够给出电子作为电子给体,形成电子转移化合物。对苯醌与安乃近结合生成橙红色络合物,表明对苯醌与安乃近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反应。本文研究了对苯醌与安乃近的荷移反应,利用该反应测定微…  相似文献   

18.
丙烯的臭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自行研制的烟雾箱实验装置, 研究了模拟实际大气环境臭氧浓度下(最小浓度6.6×10−8)臭氧与丙烯的反应动力学. 结合Model 49C-O3 Analyzer与GC-FID对臭氧与丙烯在282~314 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进行了测定, 得到臭氧初始浓度为6.61×10−8、温度为282 K时臭氧与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为6.73×10−18 cm3•molecule−1•s−1. 并根据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常数, 求得该反应的阿仑尼乌斯方程为k2=(5.8±1.2)×10−15e(−1907±53)/T. 对比前人结果, 我们测得的速率常数偏小, 活化能偏高, 但速率常数的最大误差仅为11%, 活化能的最大误差为5%. 说明我们的研究设备在实际大气条件下是可靠的, 可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臭氧有关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新试剂偶氮硝膦-mN(NPA-mN)分光光度法测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钍的分光光度法已有综述报导,一般认为偶氮胂Ⅲ是测钍的良好显色剂。但是该试剂测钍时,锆、铀、钛等有严重干扰,往往需要经萃取分离,甚至经离子交换分离方能进行测定。近年来,又提出用偶氮胂M、偶氮胂-K。对乙酸基偶氮胂等试剂测定钍,这些试剂虽各有优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新试剂偶氮硝膦-mN〔3-(4-硝基-2-膦酸苯偶氮)-6-(3-硝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与钍的分光光度性能。NPA-mN与钍显色反应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发色迅速,对比度大,发色酸度强,允许酸度范围宽,试剂与络合物均十分稳定,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20.
淡黄色的(E)-2,5-二甲基-3-呋喃乙叉(异丙叉)-丁二酸酐,1,在紫外光作用下同旋闭环生成深红色的闭环体,7,7,a-二氢苯骈呋喃-5,6-二羧酸酐,2,在Ar+激光(515nm)作用下,2同旋开环成1,由于在2的分子中无1-位氢,因此不发生与光消色反应相竞争的1,5氢迁移反应。用Fischer的方法测定了光化学反应1→2的光化学转化率,发现转化率是100%,证明光发色反应是定量的。对于用Ar+激光引起的光消色反应进行稳态的光化学分析处理,结果揭示在2的激发态和1的基态之间的某一个能级处有一个过渡态X,X分别以22.43ms-1和1.11ms-1的速率常数转变成化合物2和1,提出一个一般性的反应能量座标以解释俘精酸酐的光致色变过程,化合物1的光发色和光消色反应遵循两条不同的反应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