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强电磁场对某型无线电引信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强雷电电磁场(LEMP)对没有保护状态下无线电引信性能的影响,对LEMP进行了模拟。利用MARX发生器向宽带横电磁波(GTEM)室注入雷电电压波,在GTEM室内产生模拟的LEMP电场;利用浪涌发生器向亥姆霍兹线圈注入雷电电流波,在线圈内产生模拟的LEMP磁场。根据某型无线电引信可能遭遇的雷电电磁环境,对处于勤务处理状态的该型无线电引信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测试辐照前后引信的性能指标,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了LEMP对该型无线电引信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的雷电电磁场环境下LEMP电场会损坏该型无线电引信的高频组件,使其不能产生探测信号,导致引信不能正常发火;LEMP电场还会损坏检波电路,使检波直流电压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从而导致引信也不能正常发火;LEMP磁场对该型引信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代健  郝新红  贾瑞丽  陈齐乐  刘金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6):063204-1-063204-7
针对传统无线电引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用效果较差的问题,以连续波多普勒引信为例,通过对引信检波输出信号频域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熵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利用KFCM算法对信号进行分类识别。由于实际战场环境复杂且不可预测,其背景噪声强度与实验环境下存在差异,因此结合KFCM增量更新特性,使分类模型根据噪声强度变化而实时更新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增量更新KFCM算法能显著提高不同信噪比下引信目标识别能力,将KFCM增量更新算法运用到无线电引信抗干扰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评价超宽谱高功率微波对某型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干扰能力,构建了引信辐照效应试验系统,并开展了辐照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引信最强能量耦合姿态为引信竖直向上,弹体轴线与辐射场传播方向垂直,三角环天线平面垂直于辐射场传播方向;主要能量耦合通道为弹体;重复频率越高,发火电路端耦合电压越大,且同为82kV/m的辐照场强,单次、10Hz重频、20Hz重频和50Hz重频触发条件下耦合信号电压值分别约为66.5,69.4,71.5,74.6V;在157kV/m干扰场强范围内,超宽谱不会造成引信意外发火,但会影响引信检波电压和工作电流等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照对无线电引信的影响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某型集成电路无线电近炸引信,从勤务处理状态和工作状态两方面,研究了无线电引信的微波辐照效应,确定了被试无线电引信的微波辐照损伤阈值范围在140~150 kW/cm2之间,误炸阈值在100 kW/cm2左右。微波辐照通过前门耦合导致无线电引信的高频振荡管和低频组件产生硬损伤,通过直接作用于起爆执行电路使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电引信出现误炸。  相似文献   

5.
超宽谱电磁脉冲对无线电引信的耦合及防护加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利用超宽谱电磁脉冲(UWS-EMP)源对5种无线电引信进行了辐照,分析了超宽谱电磁脉冲与无线电引信的耦合模式和作用机理。分析得出:超宽谱电磁脉冲主要是通过后门耦合到引信电源模块,引起电源波动,使晶闸管意外导通,导致引信意外发火。根据耦合模式和作用机理对引信进行了防护加固,并对防护加固后的引信进行了辐照和仿真。辐照实验和仿真结果证明:防护加固措施大大提高了引信抗超宽谱电磁脉冲的能力,加固后的引信执行电路抗UWS-EMP干扰的场强从58 kV·m-1提高到130 kV·m-1,而引信的防护加固措施对引信的效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引信的超宽谱辐照效应及其防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超宽谱高功率微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辐照效应、耦合机理和防护方法。利用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辐照源对多姿态的无线电引信进行了辐照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当引信和弹体的轴向与超宽谱高功率微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一致时,引信最容易被引爆,辐照效应最明显。通过理论分析和辐照实验找出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能量耦合机理为:引信和弹体上感应的瞬变电压通过引信电源电路传递到执行电路,瞬变电压上升率超过了电路中晶闸管的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使晶闸管意外导通,导致引信误动作。在不影响引信工作特性前提下,采取增加防护器件和替换敏感器件的加固方法,可以提高引信抗干扰能力。采用综合防护加固方法可使引信在超宽谱高功率微波辐照下不再产生误动作,达到了防护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凯柏  高敏  周晓东  岛新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31(11):113003-1-113003-7
针对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的前门耦合效应问题,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某型毫米波调频连续波引信模型进行辐照试验,并与引信前端限幅电路结合进行联合仿真。在此基础上,继续设计正交试验,对信号参数影响水平进行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发现,在高功率微波信号频率和引信工作频率对准的情况下,辐照场强峰值为60 kV/m时,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最大可达188 V;当辐照场强峰值为40 kV/m时,改变辐照信号特征参数,发现长脉宽信号更容易导致限幅器的热击穿效应;信号上升时间会影响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波形复杂程度,当信号峰值、脉宽一定时,上升时间为5 ns的输入信号导致的尖峰泄漏电压约为5.94 V,而当上升时间为0.1 ns时,尖峰泄漏电压为18.4 V,并且限幅电路更快达到饱和状态;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信号上升时间对尖峰泄漏峰值电压的影响最大,信号峰值对其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制导炮弹引信安全性水平,提出了基于双控制器进行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设计了硬件结构原理图,确定了双控制器的控制时序,进而设计了双控制器的软件。双控制器分别使用stm32和FPGA,两者实现原理不同,降低了共因失效的危险;重大事件由两者冗余决策,单一控制器失效不至使系统进入危险状态,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测试实验表明采用双控制器进行引信安全与起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引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脉冲激光引信用PFM和PWM式LD驱动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激光引信的通讯系统中,针对引信用脉冲式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脉冲宽度、频率、功率可调的需要,根据LD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LD驱动电路的一般模型。然后用电子多频振荡器提供驱动信号,用双MOS驱动器来驱动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大量的实验、仿真、分析、比较,设计出了方便可调的大功率LD的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可方便调整。并且该驱动电路的频率调节范围大(10Hz~20kHz);脉冲宽度可以从几ns到几百ns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激光引信通讯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董二娃  郝新红  栗苹  周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2):123007-1-123007-7
为应对新体制无线电引信带来的威胁,从引信对抗角度以超宽带无线电引信为研究对象,研究干扰作用下其失效机理。揭示了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敏感干扰波形响应机理,理论推导了周期调制干扰信号作用下引信响应特性,仿真计算了在射频噪声、正弦波调幅、正弦波调频以及扫频正弦波调幅干扰信号作用下超宽带引信接收机相关器输出响应特性。以干信比增益为表征参量,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及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周期类调制干扰中调幅类干扰对超宽带引信干扰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超宽带电磁脉冲对典型无线电引信的干扰和损伤影响,应用时域有限积分法对典型无线电引信腔体耦合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以典型无线电引信腔体及其低频电路板实际结构为对象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超宽带电磁脉冲对该引信腔体的耦合特性,分析了引信高低频电路间连线过孔参数和脉冲参数对耦合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加装印刷电路板对耦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圆形和正方形孔缝相比,矩形孔缝的耦合系数受极化方向的影响显著;脉冲上升时间越小,耦合系数越大;加装印刷电路板后,腔体相同位置处耦合系数下降,谐振频率改变。  相似文献   

12.
模数转换器(ADC)在测控系统中应用广泛,针对嵌入式ADC复杂环境下的电磁敏感性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了环境温度对其电磁敏感度的影响。结合ADC结构与特性,分析了射频信号对ADC的干扰机制,指出了环境温度对干扰信号作用下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漏电流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分析了电磁干扰下各部分电路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在10 MHz~1 GHz频率范围、-10~80 ℃温度范围内测量了ADC电磁敏感度的温度效应。结果表明,变化的环境温度会通过影响MOS晶体管的迁移率,改变其在电磁干扰下的响应,造成ADC电磁敏感度随环境温度变化发生显著漂移。  相似文献   

13.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雷电电磁脉冲场对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安全性能的影响,确定引信的能量耦合通道和效应规律,构建了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试验系统,并开展了该引信雷电电磁脉冲辐照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试引信最佳能量耦合姿态为引信竖直向上,弹体轴线与辐射场传播方向垂直,三角环天线平面垂直于辐射场传播方向;主要能量耦合通道为弹体;不同辐照波形下引信的临界干扰场强不同,在配用152 mm弹体时,1.2/50,5.4/70,0.25/100和10/350μs波形的临界干扰场强分别约为74,60,65和75kV/m。雷电电磁脉冲对受试引信的作用机理为:辐射能量通过弹体耦合到执行电路输入端,由于感应信号脉冲宽度满足触发脉冲宽度的最低要求,从而推动引信执行电路误动作。  相似文献   

14.
高功率微波(HPM)电磁脉冲对引信辐照实验的数据分析是研究其电磁效应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数据分析的主要困难在于HPM电磁效应数据的高维复杂性。通过聚类算法设计,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对某无线电引信的高功率微波电磁效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其类内相似和类间相异的原则,经迭代运算,实现HPM对无线电引信效应数据的脉宽、峰值功率、功率密度等参数间的识别和分类。结果表明:采用FCM算法能够得到HPM对某引信的最佳聚类中心,即致使引信失效的最佳干扰阈值,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It is known that stray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an produce nonlinear effects that disrupt the operation of circuits, bu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is disruption occurs are not well known. In this paper, an emitter coupled Schmitt trigger circuit is driven with a high-frequency signal to look for disruptive effects. As the circuit makes a transition between mode locked states (period 2 and period 3, for example), there is a region of chaos in which the largest peak in the power spectrum is in between the mode-locked frequencies, and is not related to the driving frequency by an integer multiple. This chaos resembles the chaos seen during a period adding sequence, except that it contains frequencies ranging over many orders of magnitude, from the driving frequencies on the order of megahertz, down to a few hertz. It is found that only a one-transistor circuit is necessary to produce this extremely broadband chaos, and true quasiperiodicity is not seen in this circuit. The single-transistor circuit is then simulated to confirm the frequency conversion effects.  相似文献   

16.
扫频式干扰是调频体制引信的主要威胁之一,但其干扰效果具有一定随机性。为了提高其干扰效率,在理论分析扫频式干扰作用下调频引信失效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单通道调频多普勒引信的窄带扫频式干扰优化方法,可以获取最优的扫频频率步进点数,并依此进行非等间隔频率步进的窄带扫频式干扰。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扫频式干扰的干扰效率,同时该方法也可以为成功干扰采用多通道等抗干扰措施的调频引信提供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