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两个CU(Ⅰ)-膦配合物CUCl(PPh3)3和Cu2Cl2(PPh3)3的合成、表征。发现它们是光致发光的。研究了其红外、紫外可见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的光谱性质主要来源于配体PPh3,Cu-P配合对光谱性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用牛磺酸与2-吡啶甲醛反应合成了一种牛磺酸Schiff碱,并制备了它与Cu(Ⅱ)的配合物[CuL(H2O)].NO3,其中HL=C8H10N2O3S,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等方法对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目前ENDOR技术已成功地用于解析被包络在EPR峰宽中的配体的超精细耦合或核的电四极耦合信息。当ENDOR技术用于单晶样品时,它可以提供详细而丰富的结构信息,但是当ENDOR技术用于粉末或溶液样品时,即使用定向选择测定等改进的方法,所能得到的信息还是很有限。然而在很多场合,因为单晶样品不可能得到,所以必须对粉末或溶液样品进行测定.本工作就是试图从粉末或冷冻溶液样晶中得到更多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4.
李淑艳 《光谱实验室》2011,28(4):1841-1844
合成了新型配合物Pd(Ⅱ)苊醌缩氨基硫脲,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中配体以氧、氮和硫(ON S)三齿鳌合形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pH条件下以N-烷基亚胺二乙酸[R-N(CH2COOH)2,R=Me,i-Pr,n-Pr,HO—Et]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二氨铂(Ⅱ)类配合物.13CNMR(20MHz)研究结果表明该类配体均以N、O与铂配位,配位方式不随合成时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弱酸条件下,配合物处于交换平衡状态.平衡常数由不同pH下未配位羧基碳的化学位移计算而得.  相似文献   

6.
有机稀土Eu(DBM)3bath配合物电致发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稀土Eu(DBM)3bath配合物电致发光*梁春军李文连**洪自若彭俊彪a)虞家琪a)赵丹赵东旭(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a)(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窄带发射近几...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La(Ⅲ)与希夫碱β-丙氨酸缩β-萘酚醛(以KHL表示)双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摩尔电导及热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a2(L)2(NO3)2].2C2H5OH。采用荧光光谱法对其与DNA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对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增强,配合物与DNA发生了类似于EB的较强的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能发射蓝光的锌的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利用配合物制成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 ,对其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探讨。它能发射蓝光 ,波长为 45 5nm ,亮度为 37 2 0cd·m-2 。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两种新双席夫碱配合物[UO2(PMTHP)2en]和[Th(PMTHP)2en(NO3)2],其中(PMTH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2-噻吩次甲基]乙二亚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摩尔电导等测试,对新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稀土离子(Sm3+)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本文合成了稀土离子(Sm3+)的三种β二酮类二元有机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对配体HFA,HTTA和DBM及配合物Sm(HFA)3,Sm(TTA)3和Sm(DBM)3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发现Sm(HFA)3和Sm(TTA)3在645 nm处(对应Sm3+的4G5/2→6H9/2跃迁)有很强的荧光峰,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红色荧光.并且分析了配合物和配体的能级结构、配体的取代基、配体结构对称性以及C-H键含量对配合物光谱性能的影响,证明了HTTA是Sm3+发红色荧光的优良配体.  相似文献   

11.
尤静  杨莉宁  郭慧 《光谱实验室》2013,(6):3040-3044
甲硝唑与过渡金属钴(Ⅱ)、镍(Ⅱ)的卤盐反应得到配合物[Co(C6H9O3N3)2Br2](1)和[Ni(C6H9O3N3)2Cl2]·2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热重分析对配合物可能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对两种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光谱分析及黏度分析表明两者均以部分插入的方式与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室温下,通过双核配合物[Cu(dppm)(NO3)]2(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与四苯基硼钠在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中反应制备了三核铜(I)配合物[Cu3(dppm)3(NO3)(OH)](NO3),经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和ES-MS等现代分析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杨延强  马於光 《发光学报》1998,19(2):143-145
对Os(Ⅱ)配合物的光致发光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将其复合于PVCz基质中时,相对于纯配合物情形,发光强度增强,荧光寿命增长.在PVCz存在的条件下,由于激发能从PVCz到配合物MLCT*态的能量转移,使得MLCT*态的发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两个Cu-膦配合物CuCl(PPh3)3和Cu2Cl2(PPh3)3的合成,表征,发现它们是光致发光的。研究了其红外,紫外可见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的光谱性质主要来源于配体PPh3,Cu-P配合对光谱性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发光性能良好的配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双酰胺配体1,4-二 苯(L),并在氯仿和乙酸乙酯溶液中合成了其与硝酸钐、硝酸铕和硝酸铽的发光稀土配合物。元素分析数据表明稀土硝酸盐与配体形成的是 1 : 1 型的配合物;红外光谱显示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的荧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钐、铕和铽配合物分别呈现出Sm3+、Eu3+、Tb3+的特征发射,铕离子处于不对称中心格位,硝酸铽配合物荧光相对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VOSO_4-谷氨酸(Glu)-邻菲啉(phen)及VOSO_4-谷氨酸-联吡啶(bipy)三元混配配合物在不同酸度下(pH=1~14)的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173K)ESR谱.发现随pH的变化形成各种结构和组成的配合物,利用Johnson的加合规则、结合配合物的IR光谱推测了各种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多数;讨论了谷氨酸、π受体配合物的成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为第一配体、丁二酸为第二配体,在非水性溶剂条件下合成了6种新的铽三元荧光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对目标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丁二酸的引入显著地加强了各第一配体向中心铽离子传递能量的能力,其传递能量的顺序为:对氯苯甲酸>间氯苯甲酸>大茴香酸>对甲基苯甲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目标配合物与其相对应的二元配合物比较荧光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主动发光、视角广、对比度高等显著特点。稀土有机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目前备受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以水杨醛和苯甲酸衍生物为原料,经酯化、肼化及希夫碱缩合合成了水杨醛对甲氧基苯甲酰腙(1-H2L)、水杨醛对甲基苯甲酰腙(2-H2L)、水杨醛对溴基苯甲酰腙(3-H2L) 3种配体,以Pr(NO3)3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酰腙系列镨稀土配合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该类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配体在3 136~3 141 cm-1出现羟基ν(OH)伸缩振动峰,在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中消失,配合物在3 330~3 368 cm-1之间的吸收峰归属为结晶的H2O的ν(O-H)羟基弯曲振动吸收峰,配合物在与配体对应的3 140 cm-1均不出现羟基吸收峰,三种配体及配合物的吸收波形相似,反映出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基本一致,但配体与配合物的吸收波峰相差较大,据此可推测配体已经配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该类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并讨论了配体取代基的变化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配体分别在352,369,365和417 nm波长监测下,于517 nm处出现发射峰。其中3-H2L的荧光强度最高。配合物均在470 nm的蓝光激发下,分别于608和617 nm出现镨的电偶极跃迁特征发射峰,归属于3P03F2跃迁。配合物均可被470 nm蓝光激发,在608~617 nm处有较好的红光发射,该类荧光粉有望应用于OLED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甘氨酸络铜(Ⅱ)、甘氨酸络锌(Ⅱ)和甘氨酸络锰(Ⅱ)3种氨基酸配合物,测定了各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对它们的谱带进行了详细的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