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报道全氟4-甲基-3,6-二氧杂-Δ~7-辛基亚磺酸钠(1)的制备及其反应,并应用于合成标题化合物。全氟4-甲基-3,6-二氧杂-Δ~7-辛基磺酰氟(2)在亚硫酸钠水溶液中回流加热即可转变成1,但反应较慢且不完全,如用等体积水和乙腈的混合溶剂,则反应可在6—8小时内完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全氟4-甲基-3,6-二氧杂-Δ^7-辛基亚磺酸钠的制备及其反应, 并应用于合成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全氟4-甲基-3,6-二氧杂-Δ^7-辛基亚磺酸钠的制备及其反应, 并应用于合成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基磺酰氟是合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共聚单体,此单体在文献中除有关专利简单报导外,尚未见其合成和结构鉴定等方面的详细资料。我们在合成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对它以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7-氢-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基磺酰氟)(1)在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热裂解反应。230℃左右脱去磺酰氟,生成7-氢-全氟-(4-甲基-3,6-二氧杂辛烷)(2),而没有得到脱HF的产物。在相同条件下,全氟-1,10-二氟磺酰基-3,8-二氧杂癸烷(3)热裂解生成全氟-3,8-二氧杂癸基磺酰氟(5)。在245℃以上时,还生成全氟-3,8-二氧杂癸烷(4)。对催化剂组成和裂解温度与产物得率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该催化剂还能使含有磺酰氟基团的全氟高分子薄膜表面部份地脱除磺酰氟。产物的结构均由红外、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四氟乙烯与全氟-3,6-二氧杂-4-甲基-Δ^7-辛基磺酰氟溶液共聚反应单体竞聚率的测定。采用前文报导过的同一套测定竞聚率的实验装置, 在低转化率条件下进行溶液聚合, 分离得到磺酰氟型共聚产物, 经水解转成磺酸型后, 测定其交换容量值以求出共聚物的组成, 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程序, 求得TFE和PFMOS二单体的共聚竞聚率。  相似文献   

7.
全氟磺酰氟树脂是四氟乙烯和全氟3,6-二氧杂、4-甲基、7-辛烯磺酰氟(1)的共聚物(2):  相似文献   

8.
高养馨  马敬骥 《化学学报》1982,40(2):173-177
本文报道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烯)磺酰氟(1)、全氟(3-氧杂-4-氟羰基戊)磺酰氟(2)和全氟(4,6-二甲基-3-氧杂庚-5-酮)磺酰氟(3)的光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黄维垣  陈俭龙 《化学学报》1988,46(9):895-899
全氟烷基磺酰溴与杂原子取代烯烃, 如溴乙烯, 乙酸乙烯酯, 三甲基硅乙烯加成, 得相应的加成物, 与烯醇硅醚反应, 水解后得到α位溴代酮和全氟烷基亚磺酸. 全氟磺酰氯与1-三甲基硅氧基-1-叔丁基乙烯在紫外光照下反应, 生成α位全氟烷基化的酮. 全氟烷基磺酰溴溴化苯酚和甲氧基苯, 得到对位溴化产物. α,α-二氯三氟乙基亚磺酸钠与溴水在20-25℃反应, 得α,α-二氯三氟乙基磺酰溴, 其化学反应性与全氟烷基磺酰溴类似, 但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 7,7-二氯-3-氧杂全氟-1-庚烯及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1-癸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 7,7-二氯-3-氧杂全氟-1-庚烯及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1-癸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高养馨  沈中和 《有机化学》1983,3(4):273-276
四氟乙烯和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基磺酰氟在溶剂氟里昂-113(F-113)中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时,共聚物(T-O)是否有链转移,可以通过测定所得共聚物中的含氯量来得以证实。我们首次应用质子X萤光分析法(PIX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含氯量小于1ppm,F-113溶剂并未发生链转移。同时,我们测定了已证明有F-113参与链转移反应的F_(40)试样,含氯量高达700ppm。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两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1-庚烯(1)及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1-癸烯(2)的合成。 4,4-二氯全氟-1-丁烯(3)用次氯酸钠或碱性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环氧化物4。  相似文献   

14.
分析四氟乙烯与全氟[3,6-二氧杂4-甲基-△~7辛基磺酰氟]共聚物(简称QF-1)的组成,一般是先将此共聚物在氢氧化钠中水解,使磺酰氟基团变为磺酸钠,然后用盐酸转型为磺酸,再用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用标准碱溶液滴定。这个方法是按离子交换膜测定交换容量(IEC)的方法求得聚合物的当量值,从而得知其组成,但步骤较多。为了减少滴定的误差,聚合物用量也较多,一般需在0.5克以上。考虑到QFeel中除磺酞氟以外的氟原子对碱均很稳定。在水解时只发生下列反应.R,一50:F ZNaOH一)一一今R,一50必Na NaF H:O因而氟离子和磺酸基是等当量的.测定该聚合物碱水解液中的氟离子量,即可知交换当量.粉状树脂不需加工成膜,即可作为试样进行测定,操作简便。又由于氟离子选择电极灵敏度很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二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M_0)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癸烯-1(M_1)-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并测定了TFE-M_0竞聚率。竞聚率的测定证明M_0较其它已报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活性都大。TFE-M_0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甲酯树脂。  相似文献   

16.
5-卤-3-氧杂-全氟戊磺酰氟(1)依次用苛性钾、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处理可顺利地得到相应的磺酸和磺酸酐.在吡啶存在下,[I(CF_2)_2O(CF_2)_2SO_2]_2O(3)与醇反应得磺酸酯(6).1在发烟硫酸作用下,可转化成酰氟9.随着反应温度的不同,9水解为酸10和/或二元酸11.氟羰基全氟甲磺酰氟的水解也有类似现象.醇与9的酰氟基反应得羧酸酯,而不与磺酰氟基反应.但可进一步转化为磺酸酯.由9与F~-生成的全氟烷氧基阴离子-O(CF_2)_2O(CF_2)_2SO_2F与活泼的卤代烷作用得醚.还研究了5-卤-3-氧杂-全氟戊磺酰氟与三氯化铝的作用,在无水三氯化铝存在下对9进行了芳烃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并改变加料顺序,可提高酮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长链含氟烷基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已有不少报道,ω-三甲基硅取代的烷基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也已有报道.本文报遭新的氟硅磺酸衍生物4,5,该类化合物可以水解聚合成以有机硅为主链的含氟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和含羟基的载体如玻璃粉等化学键合而附着在载体上,然后水解磺酰氟基团成磺酸或磺酸盐.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溶解度和低表面张力. 我们以ω-碘-3-氧杂全氟烷基磺酰氟(1)为原料,与乙烯加成得化合物2,将2用三乙胺脱碘化氢得到ω-乙烯基-3-氧杂多氟烷基磺酰氟(3),3与甲基二氯硅烷经铂氯酸催化加成得到ω-(2′-甲基二氯硅乙基)-3-氧杂多氟烷基磺酰氟(4),4与甲醇、吡啶反应得化合物5,反应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8.
Fritz等曾报道用草酰氟与全氟环氧丙烷反应制取全氟2-甲基-3-氧杂戊二酸(1)[1].本文报道全氟2-(2'-氟磺酰基乙氧基)丙酸用亚硫酸钠还原,使氟磺酰基转变成亚磺酸钠,再用氢溴酸除硫而得1的另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二个新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7,7-二氯-3-氧杂全氟庚烯-1(M_0)和10,10-二氯-3,6-二氧杂全氟5-甲基癸烯-1(M1)-与四氟乙烯(TFE)的共聚反应,聚合物的性质,并测定了TFE-M0竞聚率。竞聚率的测定证明M0较其它已报道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活性都大。TFE-M0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可转化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甲酯树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合成手性含氟β-二酮顺磁性镧系螯合物作为~1H NMR手性位移试剂,我们曾试图用2-三氟甲基-3-氧杂八氟己酸乙酯与3,3-二甲基-2-丁酮(1)在乙醇钠存在下进行Claisen酯缩合反应合成β-二酮,结果只发生氟仿型反应,生成碳酸二乙酯.若用三氟乙酸乙酯与1,I,1-三氢_3,6-二(三氟甲基)-4,7-二氧杂-2-十一氟癸酮在乙醇钠存在下反应,也得到氟仿型反应产物2-氢-5-三氟甲基-3,6-二氧杂-十四氟壬烷(2).本文采用碱性较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