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地球自转客观存在的事实,考虑对北南流向的辽河影响,进行哥氏加速简单分析, 论述哥利奥利斯力对辽河中下游河岸侵蚀破坏,引起有关业务部门的重视,这将对国防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均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推导了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运动学方程,将自由落体、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运动作为特例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对物体运动坐标中总有偏东的分量作了定量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地球自转对抛体运动的影响,在略去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二级项和考虑发射方位角的情况下,求出了抛体的运动学方程和飞行时间、射程、一级科氏偏移的普遍表达式以及零偏移的条件,并在各种具体条件下给出落体、上抛物体和以几种典型方位角水平运动的物体的一级科氏偏移。继而在保留ω~2项和考虑方位角的情况下,求出了二级科氏抛体的运动学方程和飞行时间以及二级科氏偏移的普遍表达式,并给出了落体和上抛物体的二级科氏偏移。  相似文献   

4.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  相似文献   

5.
以小行星有可能碰撞地球为依据,分别在地球作近似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的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碰撞的时候地球自转运动可能发生的变化.文章建立了与此相应的Euler方程,得到了该方程的解析解.由这些公式文章说明了SL9彗星的撞击,对木星的自转速率是没有影响的.基于Chicxulub陨石坑的一个模拟碰撞的数值计算中,文章获得结论:小行星对地球的大型碰撞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转运动.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地球自转减速的研究现状,其次,利用粘性流体力学研究了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减速的影响.根据被粘滞性大气包围的地球的自转能和角动量变化的2种理论推出了地球自转角速随时间减速的规律的同一式.利用所推出的理论式计算了在百年后地球自转角速的减少值.理论和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大气粘滞性对地球自转确实有减速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也确实很小,只能在长久岁月中(数千年以上)才能观测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条件下,分别给出竖直悬挂和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的运动方程,并讨论了它们的基本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通过理论计算,笔者发现,在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时,弹簧振子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情况是较为复杂的。这里,我们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 设一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原长为L,在纬度为λ处竖直悬挂,悬挂点距地面高度为H。当一质量为m的小球挂于其上并保持平衡时,平衡点距地面O点的高度为H-L-mg/k, 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9.
广义来说,地球自转运动除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外,还包括地球自转轴方向的变化。把完整的地球自转问题作为一个基础理论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但其中许多基本问题,尤其是它的各种动力学机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仍然是天文学中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月球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机理作了如下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远程炮弹的运动规律,讨论了炮弹的落点偏差e和ε。  相似文献   

11.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地极移动和日长变化导致地球引力位系数产生时变特性并引起重力的摄动.根据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详细推导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引力位系数变化、重力摄动和垂线偏差的表达式,并定量地研究了极移和日长变化对测站重力观测值的影响.同时基于EGM96地球引力位模型,给出了地球引力位系数C21和S21的理论公式.研究表明在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中要顾及到地球自转变化引起的一系列效应.  相似文献   

12.
考虑地球自转影响的抛体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考虑科氏力的作用,求得抛体运动的解,并对解进行讨论,对抛体运动可获得更深刻更全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般教材给出的抛体运动动力学方程虽然是正确的,但未说明以地面为坐标原点时坐标原点亦有加速度这一事实。故其推导过程是不严密的,且容易使人误解。本文论述了在考虑地球自转时抛体的动力学方程,并详细讨论了抛体运动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太阳落到地平面下面,天就黑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嵌在天幕上,由于天幕不停地转动才引起太阳东升和西落。现在,人们已经明白:每隔24小时经历的一次白天和黑夜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1851年,杰出的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伟人祠巨大的圆穹顶下,通过70米摆长的单摆摆动平面的转动演示,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相似文献   

15.
16.
用广义相对论求出质点在引力场中竖直自由下落的规律,由此得到质点落向黑洞的奇异特征。  相似文献   

17.
空气阻力和地球自转对抛射体影响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计算了当空气阻力与抛射体的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时,抛射体在地球自转和空气阻力两种影响下,北半球抛射体运动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18.
江一泉 《科技信息》2010,(28):I0371-I0372
本研究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共存方式。据此,统一了电磁力、强力、引力,并解释了湍流和地球自转的动力原理。指出"力来源于运动"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它与经典动力学"力改变运动"的概念合并,将获得宇宙运行自洽的科学原理,而无需"第一推动力"的假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考虑地球自转时抛体运动规律的通解。该解表明:“抛体运动是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及简谐振动几种简单运动的合成。”文献[1][2][4]对该问题的简化解答,均可由本文解答推出。  相似文献   

20.
地球自转对大气海洋运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和异常变化,说明它们与热带太平洋的大气、海洋大尺度范围的年际变化——厄尔尼诺(ElNio)事件相当一致,而地球自转的异常变慢稍迟后于厄尔尼诺事件.可能由于伴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大气角动量异常增加,引起了地球自转的变慢.可用天文测时资料的归算,监视日长年际变化的极小值,来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