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基础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珠心算教学要向前开展,就要融人到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就要吸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且与数学课程相适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创新珠心算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也是珠心算教学长盛不衰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明 《数学通报》2004,(2):5-6,4
自2001年9月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500多个县(区)进行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改革的实验.《标准》汲取了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注意到国外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涉及数学课程观、数学课程价值观、数学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是整个数学教育改革系统中的“主体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关于中学数学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相当薄弱,远远落后于我国数学课程建设实践和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随着我国八十年代中期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践的广泛展开,正逐步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数学通报》2004,(7):F003-F003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是影响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强调数学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等成为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帮助广大数学教师将这些课程理念更好地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稿)》验正式颁布以来,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己陆续在各地展开.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参与"成了课程实施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学生参与课程实施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理念.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实施活动之中,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任务,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其课程理念部分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作了明确要求.提出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大学数学课程的开设情况,分析了大学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在高等农林院校中如何进行大学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背景 自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以来,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已陆续在各地展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而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算法”是高中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增的标志性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在中学数学课程中渗透算法思想,从而逐渐更新、丰富中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和进一步推广,算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其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钱珮玲 《数学通报》2003,(10):29-3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已在实施建议中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七条建议,为了使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标准”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要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标准”理念下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展,我们对如何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以及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作以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迎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缕缕春风 ,数学通报开辟了《新“课标”论坛》栏目 .希望能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呐喊 ,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基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加砖添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从 2 0 0 0年 6月开始 ,到今年 4月颁布“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课标”) ,历时近三年 .期间 ,经历了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的调查研究、对国内外课程的比较研究、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数学课程目标研究、数学教学与评价的现状研究与历史回顾、数学教材编写研究 ,以及对新一轮课程实施的研究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及其争鸣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曹一鸣 《数学通报》2005,44(3):14-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和教师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数学的需求日益提高,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如何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论证的重大课题.为此,收集、整理了一些资深中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审定人员,课标组成员,数学教研员,从事新课标教材实验的一线教师的意见,以及有关调研、会议报告等材料,现将所了解的基本情况向各位专家作一个简要介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英格兰推出新的高中数学大纲1989年,英国颁布了统一的国家数学课程(初中),当时有人预测将有一份统一的国家数学课程(高中)继之出台,然而.至今尚未见到,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中数学课程原封不动,相反地.它推进了GCSE(中学教育普通证书)数学课程的改革.一...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其课程理念部分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作了明确要求.提出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数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婷 《数学通报》2007,46(6):34-3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区别于已往历次改革,不再停留在教科书的改造或教学方法改革层面,而是具有明确的课程理念和对课程的整体思考.但从新课程实施反馈情况来看,在一些实验区,数学教学仍停留在模仿和技术操作层而.究其原因,除了受师资水平的制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一些课程专家意识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新课程理念如何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如果广大的一线教师缺少参与意识,对新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或反应冷淡,那么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就会落空.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以数学案例为载体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将案例研究作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式之一.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经验是由无数的教学片段编织而成的,利用课程和教学论的有关原理对这些片段加以整理和反思,就构成了教师对数学教学特点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本阐述了作所在的课题组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设想与实际探索。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们不仅关心新的方案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新设计和新方法 ,更关心这一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一个课程改革方案变为学校的实践 ,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而数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第一实践者 ,是联系科学家、课程专家的思想与学生间的主要桥梁之一 ,只有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观念上的更新 ,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用意、要求 ,从自身做起 ,及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角色 ,才能保证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下面就《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作一探讨 .1 转变教师观 ,由数学课程执行者转…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建模中教师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锋  何霞  王尚志 《数学通报》2007,46(10):13-16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口是我国中学数学应用与建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把数学建模纳入了内容标准中,这标志着数学建模正式进入我国高中数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更多的中学数学教师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的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由于两国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诸多方面.笔者试着从课程目标角度,对我国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中国《标准》)和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2000年颁布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以下简称美国《标准》)作一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标准》的解读、实施及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