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学院成立于1958年,在经历了物理科、物理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和物理学院等发展阶段后,2012年1月正式更名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9年教工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至今已经培养5000余名毕业生。学院现有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理公费师范生等四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100余人。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应用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与工程》2011,(4):27-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增设了一批专业方向各异的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高等学校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建设,规范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教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要求,重新制定应用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适应我国高校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理与工程》2011,(4):3-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专业建设,规范物理学本科专业教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要求,重新制定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适应我国高校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建设物理学一流学科的核心任务,传统的独立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严重制约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针对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分析了物理学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现状,探讨了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下的物理专业课程重构,提出"共同培养,协同创新"的教育理念,优化和完善研究生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间的战略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科教学中应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内涵建设,以学科和专业为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原子物理学为物理学专业大二学生的主要课程,正是培养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导向的关键时期.在原子物理学中融入关键思政点以加强立德树人建设,是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本科教学的关键.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如何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科学、正确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师范大学创办于1932年,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科学教育、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系统科学的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学院目前拥有专职  相似文献   

7.
《物理》2021,(6)
正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担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和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的建设,打造一流的国家物质科学研究大型开放用户平台,支撑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北京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及学术交流中心,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牵头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围绕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开展材料科学研究,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努力成为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粤港澳交叉开放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此前,国家教育部批准广西师范大学本科课程《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7年)、本科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7年)。三项教学质量建设的硕果,璀灿夺目!追索渊源,广西师范大学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具有中国矿业大学能源行业特色及物理学科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应用物理学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培养方案中增设了“能量转换与应用”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围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主题,坚持"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三者并重"的教育理念,深化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建立了一流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大大提升了中南大学物理教学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物理系自1926年建系起就将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以为国家乃至全世界培养一流物理学人才和各行各业栋梁为己任。本文从广揽名师、营造环境,因材施教、自由发展,体验探究、发掘兴趣三个方面梳理了20年来清华物理系在本科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与实践成果。基于这些宝贵的经验,清华物理系将不遗余力地进一步加强学堂物理班建设,发挥"叶企孙班"的引领作用,力争提供全世界最好的物理学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通知要求"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催人奋发,令人鼓舞,责任、机遇与挑战俱来。这也是一个延续半个世纪写出的故事,弥久而益见价值和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发表在《大学物理》大学生园地栏目的大学生论文为例,分析了物理学类和理工专业大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所发表的创新成果的特征,为基于“双万计划”和“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2.0建设环境下的物理学类和相关理工本科专业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作者主持的国家级精品教材《热学》第3版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热学的目标和特色是要教好活的物理学.热学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实"、"新"、"宽"就是从物理现象着手教好活的物理学的重要体现,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特别是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活".课堂讨论是热学课程又一特色.  相似文献   

15.
突出行业特色、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的重要环节。适应我校石油石化行业院校的鲜明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突出行业特色,将物理学教学与石油石化行业特色相结合,为主干学科的专业课教学打好基础,搭建起基础科学通向专业技能的桥梁。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科研素养,强调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学术工作中的科学思维。这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石油石化人才,实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光源     
编者按 大科学装置是建立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其建设能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大科学装置,其中有不少与物理学相关,《物理》从本期开始开辟"大科学装置"栏目介绍与物理学相关的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和相关的研究等,以增进广大读者对大科学装置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大科学装置的开放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工程素质为目标,提出"工程导向,服务专业,多方结合,提升素质"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应用物理学和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培养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并阐述实施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五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一门令人激动的、有活力的、向新的方向持续发展的学科,"大学物理学"是国内外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多年的"非物理专业学生"物理教学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物理学应注重应用性,教学中要重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知识运用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其以后的专业甚至职业产生影响。不能用物理系的教学模式去教"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大学物理学"课程应该与专业相结合,其内容必须保持一个基本体系,物理学中的哲学等文化的学习与物理知识本身的学习都相当重要。教学与科研二者并重、互相促进,培养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等。  相似文献   

19.
正召开,会议采用线上方式进行.《物理实验》第九届编委会全体成员、全国高校与基础教育战线热衷物理实验教学的同行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杂志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海阳教授,杂志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教授,杂志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高原宁教授先后发表了讲话.全国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杂志副主编、北京大学张朝晖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腊珍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杂志副主编、清华大学张留碗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教学专项委员会主任委员、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杂志副主编、厦门大学陈理想教授应邀做了学术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杂志执行主编、东北师范大学李金环教授做了工作报告.会议的三个阶段分别由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乐永康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张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孙骞教授  相似文献   

20.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大连海事大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物理"为例,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学痛点,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探索性工作,阐述了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融合"理念新起来、内容优起来、教师强起来、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制度严起来、教学热起来"的实现路径,分析了教学建设效果,明确了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核心的理念,为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提供可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