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比较了浙江海风藤茎及叶两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浙江海风藤茎及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30和37种化合物,其中有20种是它们共同的成分,含量最高的是喇叭茶萜醇(茎含39.62%,叶含36.80%).已鉴定挥发油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分别为92.18%及93.15%.  相似文献   

2.
金银忍冬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晓灵  雍建平  汪岭 《光谱实验室》2011,28(6):3110-3112
研究宁夏生长的金银忍冬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用乙醚作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宁夏生长的金银忍冬果实中提取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宁夏生长的金银忍冬果实中提取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了32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大的是甲基己基过氧化氢(1.3...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波消解技术和干式灰化法对黑心菊不同部位(茎、花、叶)进行处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黑心菊中的无机元素As和Se的含量进行测定,讨论了As和Se在黑心菊不同部位(茎、花、叶)含量的比较.结果发现3个部位As的含量顺序为:黑心菊叶>黑心菊茎>黑心菊花,Se的含量顺序为:黑心菊花>黑心菊茎>黑心菊叶.  相似文献   

4.
分析角果毛莨中的无机元素,为角果毛莨的合理药用提供依据.以伊犁地区产角果毛莨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角果毛茛的根、茎、花、果实中Ca、Zn、Mg、Na、Fe、Cu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P含量.结果表明,叶和茎部位的微量元素总含量大于果实部位,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Ca和P,其次是Na、Fe、Mg、Zn、Cu.7种微量元素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85-0.999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1.3%-105.3%之间,RSD小于1%.  相似文献   

5.
利用共振拉曼光谱技术,在体测量了室内盆栽树椒果实的拉曼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树椒果实的β-胡萝卜素含量随成熟期临近而增加,成熟期后(约45天)达最高值;没受光照的树椒果实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果实含量;生长(成熟)前期受阳光照射部位由黄白色变为紫色,其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其他部位.本文为在体分析水果蔬菜中β-胡萝卜素含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也验证了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儿茶素为标准对照品,使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和超微量微孔板分光光度计在500nm波长下测定并比较费菜根、茎、叶和果4个部位原花色素含量.结果表明:费菜中原花色素含量较高,不同部位差异较大,其中,根中含量为1.7%,茎中含量为0.29%,叶中含量为1.4%,果实中含量为1.2%,不同部位原花色素含量根>叶>果>茎;叶片作为费菜主要的食用部位,原花色素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比较了玉竹不同器官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玉竹不同器官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玉竹的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出28、23和2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酮、烷烃、烯烃、芳香烃、醇和脂类等化合物.3种器官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为香叶基丙酮.本研究为玉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山慈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曦  岳永德  汤锋 《光谱实验室》2013,30(5):2344-235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梁山慈竹竹秆及竹叶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梁山慈竹竹秆及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面积归-化法测定了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利用抑菌圈法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青枯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性研究.结果显示,从竹秆和竹叶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中分别检测出40种和76种化合物,其中竹秆中主要成分为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20.83%),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0.23%),棕榈酸(15.27%),亚麻酸甲酯(12.07%),棕榈酸乙酯(4.87%),叶绿醇(3.78%);竹叶中主要成分为:2-乙基呋喃((4.51%)、(E)-2-己烯醛(5.73%)、植酮(4.29%)、棕榈酸乙酯(11.5%)、叶绿醇(4.81%).其中竹秆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着很强的抑制能力,竹叶精油对水稻白叶枯菌抑制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9.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乙醚萃取甘肃天水产的连翘花油挥发性成分 ,经空白对比 ,GC- MS法分离、鉴定了含量大于 0 .1%的 4 8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 82 .6 5 %。其中烃类 4 9.84 % ,醇酚醚类 11.6 1% ,醛酮类 12 .6 8% ,酯类 1.35 % ,卤代烃 7.17%等。表明花中的有效成分较果实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谱法分析了山豆根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山豆根根、茎、叶均含有生物碱、黄酮、皂苷、蛋白质、多糖等化学成分,但其含量在不同部位存在一定差异,叶中蛋白质和黄酮含量高于根和茎,而皂苷和多糖含量则低于根和茎.可见红外光谱结合二阶导数谱法为山豆根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含量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崖椒根中两个新化合物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忝  洪美芳 《波谱学杂志》1992,9(4):413-417
从崖椒根有活性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化合物.运用1H、13C NMR谱、APT谱及各种二维NMR谱,结合其它理化数据,首次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命名为崖椒内醐和乙酯氧崖椒内酯。  相似文献   

12.
浙产山胡椒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浙产山胡椒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山胡椒根的挥发油中,分析并鉴定出17种化合物。主要含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奥艹、4,6,6-三甲基-2-(3-甲基-1,3-丁二烯基)-3-氧杂环-辛烷、愈创木醇、1,2,3,5,6,7,8,8a-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奥艹,它们占挥发油总量的84.7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杨梅中Fe、Mg、Ba、Cu、Al、Zn、Mn、Co8种微量元素,对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了探讨,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0005—0.0100g/mL,相对标准偏差≤2.8%,加标回收率为95.7%—105.1%。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合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抗菌抗炎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一化合物:5-羧甲基-7-羟基-2-甲基色原酮. 首次利用2D-NMR技术对其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确切归属.  相似文献   

15.
Xu  Feng  Yang  Liubo  Huang  Xulong  Liang  Yuqing  Wang  Xiangpei  Wu  Hongmei 《Molecular diversity》2020,24(1):21-30
Molecular Diversity - The dried rhizome of 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is Rhizoma Musae. It has been used to treat diabetes in Miao medicine in China. Lupenone was isolated from Rhizoma Musae and...  相似文献   

16.
环维黄杨星D为自黄杨木中提取精制的有效生物碱,临床上已长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提取、分离并纯化环维黄杨星D,用1D,2D NMR技术 (COSY,DEPT,HMQC 和 HMBC)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并且首次对环维黄杨星D的1H NMR 和 13C NMR 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同时通过NMR数据确证了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运用RBF径向基神经网络对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相关系数比对法及多层次小波变换所提取的淫羊藿药材样本有效成分指纹特征进行识别。样品包括药典选用的5个物种(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 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朝鲜淫羊藿E.koreanum Nakai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T.S.Ying)和其他物种共计250个样本。淫羊藿指标成分淫羊藿苷在原药材和甲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上,具有较明显的1 259 cm-1特征峰,经典的HPLC法的定量分析结果也佐证了淫羊藿苷的含量与1 259 cm-1峰的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此该峰可以用来作为判别各物种淫羊藿药材是否含有淫羊藿苷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系数比对法和多层次的小波变换法消除了因淫羊藿苷含量低、吸收峰弱,信号和噪声大的问题,增强了RBF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识别效果。初步建立了基于小波变换和RBF径向基神经网络淫羊藿原药材红外光谱快速识别淫羊藿苷指标成分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环维黄杨星D为自黄杨木中提取精制的有效生物碱,临床上已长期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提取、分离并纯化环维黄杨星D,用1D, 2D NMR技术 (COSY, DEPT, HMQC 和 HMBC)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并且首次对环维黄杨星D的1H NMR 和13C NMR 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同时通过NMR数据确证了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虎杖根FTIR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助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来自7个产地的虎杖根在植化组成上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虎杖样品在4000~1700cm-1区域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而在1700~900cm-1区域不同产地的样品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将虎杖的产地分为6个区,分区与各产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区内虎杖的化学组分相似。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简便、直观地对中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和质量鉴别。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药材一些混淆物种的FTIR鉴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淫羊藿是一味药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 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中国药典》规定使用五种来源的淫羊藿——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b. 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 Maxim.、朝鲜淫羊藿E.koreanum Nakai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 T.S.Ying,但这几种药材的鉴别特征描述比较简单,传统鉴定技术很难实现这些种类和常见混淆物种的鉴别。文章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对常见淫羊藿易混淆药材——淫羊藿与朝鲜淫羊藿,柔毛淫羊藿与保靖淫羊藿E.baojingense Q.L.Chen & B.M.Yang、星花淫羊藿E.stellulatum Stearn、竹山淫羊藿E.zhushanense K.F.Wu&S.X.Qian,柔毛淫羊藿与部分天平山淫羊藿E.myrianthum Stearn,箭叶淫羊藿与粗毛淫羊藿E.acuminutum Franch.共4对易混淆药材进行鉴别研究。根据不同物种淫羊藿药材红外光谱特征的不同,基本上实现常见易混淆物种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有助于解决淫羊藿药材物种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