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隧道掘进中掌子面前方岩石结构的超前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隧道掘进中前方岩石结构的超前预报,具有快捷、准确和实时处理及显示的优点。通过该方法可及时、详细地了解开挖掌子面前方岩石结构情况,为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放工进度和减少工程隐患提供依据。以吉林省白山市石碑岭隧道掘进中所进行的超前预报为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和地震反射波法在这一领域里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健 《科技信息》2013,(24):350-350
通过对瞬变电磁法关键技术的研究,介绍六安-潜山高速公路某隧道西端超前地质预报的工程实例,证实了瞬变电磁法对地下水预报的有效性。从瞬变电磁法原理出发,从现场工作的角度讲述了在施工干扰情况下,如何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岩溶问题的特殊性,运用瞬变电磁法探讨了溶洞、溶隙以及陷落柱等非层状体系的电阻率响应特征。现场试验表明,岩溶不发育的完整岩体质量较好,ρs值可达100~250Ω;充满地下水的岩溶裂隙,其ρs值普遍低于背景值(5~10Ω),约0~5Ω;而无水溶洞的ρs值则高于背景值,为15~20Ω;陷落柱的ρs值异常不明显,需采用其他物探手段探测。结合七家营隧道工程对上述成果进行了验证,为我国南方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方法和电磁地质解译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4.
寇发斌 《甘肃科技》2014,(4):108-113,78,102
为进一步查明隧道施工前期未查明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现代长大隧道开挖中,依据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前方岩体进行判别。从毕家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际出发,阐述了TSP超前地质预报在毕家里隧道中的应用,为隧道信息化施工提供了重要信息,降低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使隧道施工更安全、科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周家山隧道应用地震反射波法结合电磁反射波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方案和工作组织计划,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单一超前预报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对比当前主要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特点与局限性,提出地质分析技术与物探技术相结合、洞内外相结合、长短距离预报相结合,以及多种物性参数互补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程为例,阐述基于地质调查法、掌子面地质素描法、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法的...  相似文献   

7.
概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质量偏低问题,研制了一套完整的地质预报技术体系.它不只是各种仪器探测,还包括大量的工程地质预报手段,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与宏观预报,隧道的洞身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超前钻探和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共四个组成部分,即四大技术步骤.这一技术体系的准确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水平.提出的技术路线,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东长峪隧道,位于东长峪村附近,全长约420米,为公路短隧道,2006年对隧道进行加固,隧道断面基本维持原状。隧道加固改造后,通行车辆限高3.5米,限宽3.8米。改建后隧道全长468米。  相似文献   

9.
周列茅 《工程与建设》2011,25(3):396-398
文章通过对TSP超前预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的介绍,根据依托隧道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其进洞口4 km+716 m~4 km+836 m段进行了相关预测预报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实践证明TSP超前预报在依托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力指导了现场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其在过江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隧道工程的发展,隧道在施工中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展和造价,超前地质预报由此应运而生。而过江底隧道由于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问题对其影响更是不言而喻,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它关系着过江底隧道能否成功贯通及施工安全等各方面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隧道工程中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包括TSP超前预报法及水平钻机超前探测法等14种方法。然后结合已顺利完工的广西六景郁江过江底隧道,重点介绍了TSP超前预报法及水平钻机超前探测法在喀斯特地质地貌进行过江底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Time and Cost Prediction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 in Tunnell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Introduction Thetimeandcostprediction,whicharegettingonslow ly,arealwaysthekeyfactorthatdeterminewhethertheassistantdecision makingsystemisutility.Soitisnecessarytoresearchonthetimeandcostneededinaspecialprojectand theirprobabilitydistributing,whichcouldbeusedasacredi blebasisforsigningacontractandasatooltooptimizecon structionplanandtoreducecost.SystemofOkubo[1]hasthreephases:①Checktheenvironmentsothatitissuitable forthefundamentalrequirementsinwhichtunnelboringma chine(TBM)isused;②Estim…  相似文献   

12.
跟随叙大铁路尹家岩隧道开挖,对其做了超前预报。当隧道开挖至DK70+551,在其后方出现一大型溶洞,分析了该溶洞的形态特征、岩性、水文地质等情况,提出了换填+护墙、改线和桥梁跨越3个方案,从工期、投资、技术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等进行比较,决定采用换填+护墙处理方案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测试原理、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隧道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实例较好地说明了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无损探测具有较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三维隧道数值模型研究渗流侵蚀对地表沉降及结构变形的影响。基于渗流侵蚀试验,应用强度及刚度折减法定性模拟渗流侵蚀过程;建立盾构隧道施工模型,通过对比数值模型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渗流侵蚀对地表沉降及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拱顶部位渗流侵蚀引发的地表沉降量呈指数增长趋势;侵蚀过程的卸载作用使管片明显上抬,管片错台量逐渐增大;渗流侵蚀扩散范围越大,地表沉降及管片结构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15.
综合论述了水下隧道在穿越江河湖海时所有的优势,介绍了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概况,讨论了水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水下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隧道水-土复合填塞炮孔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掘进施工中,传统的光面爆破直接用纯炮泥堵塞炮孔,这种方法往往使得炸药能量利用率偏低。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方法代替传统的光面爆破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得出水-土复合堵塞炮孔爆破时产生的孔壁压力远远大于纯炮泥堵塞炮孔时的压力值。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水-土复合堵塞炮孔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的同时,改善了洞内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爆破方法,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施工技术是隧道顺利通过断层及破碎带的重要保证,以杜家山隧道信息化施工为例,采用现场高精度的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技术,及时掌握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反馈到隧道开挖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中去,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整和修改设计支护参数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了杜家山隧道的顺利贯通,为以后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四极共振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炸药探测新技术,通过对物质原子核的四极子的特征跃迁频率和弛豫时间的探测,能有效识别包括塑性炸药在内的危险品和毒品。  相似文献   

19.
陶瓷天线罩与雨蚀头采用耐高温有机硅胶黏剂连接,在以往例行实验时雨蚀头发生松脱现象,无法满足天线罩的气密性功能要求。但是当胶黏剂涂抹过多,热强度试验则出现陶瓷罩体破裂现象,这种破裂现象是由胶黏剂体积膨胀力引起的。提出了一种胶黏剂体积膨胀力方法;该方法通过瞬态热试验测试雨蚀头直杆温度,由于胶黏剂很薄(2 mm),宏观上认为雨蚀头直杆的温度为胶黏剂温度。通过典型试验建立胶黏剂温度与其体积膨胀力的数学关系式,以均布压力形式施加到陶瓷天线罩锥壳孔内进行锥壳的热应力分析。改变胶粘区域范围进行多次计算,得到锥壳一系列孔边环向应力值,以确定胶粘最佳范围。结果表明按照最佳胶粘范围粘贴的天线罩,在飞行试验中雨蚀头没有发生松脱现象,陶瓷罩体也没有发生破裂现象,可以为导弹的设计的工艺改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反应器的一种新型阵列电极结构,并给出了12~15kV极间电压条件下苯、甲苯、二甲苯和SO2的分解率.它能够处理常温常压条件下的气体.具有低能耗、气阻小、处理量大、易于控制和不存在二次污染等优点,弥补了以往化学、生物等方法在处理高流速、大流量、低浓度的有机有害气体时的不足.同时给出了坑道有害气体净化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