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两种非线性效应—次级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不等核过程的核内级联;分析了它们对末态粒子分布,特别是末态分布对靶核依赖性影响;用流体力学模型具体计算了快度分布的靶核依赖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单粒子势模型下价核子的密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实验事实,利用单粒子势模型,计算了一些核态外层价核子的密度分布.计算给出了价核子在核外部分布的概率和贡献,以此作为晕核态的判断标准.通过研究均方根半径随结合能变化的规律,指出了晕核态存在的条件,尤其是质子晕核态存在的条件.这些对判断和寻找晕核态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粒子势模型 价核子 密度分布 中子晕核态 质子晕核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学模型和带宽度涨落修正的Hauser-Feshbach理论编写了程序OMHFISO, 该程序适用于计算靶核处于同质异能态并且入射粒子能量小于5MeV的核反应, 入射粒子和出射粒子均可以是n,p,d,t,3He和4He 6种.迄今还很少有人计算过同质异能靶核的全套核数据.利用程序UNF, OMHFISO以及DWUCK4计算了不稳定同位素90Rb和91,93,96,97,98Y的同质异能靶核在入射粒子能量低于20.0MeV的全套中子反应数据, 并且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Glauber理论基础上,采用刚性炮弹近似, 计算了高能α+α,α+Ca40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讨论了α核单粒子密度不同分布对散射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炮弹核内的关联对散射的影响和以这种关联核作靶对散射的影响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秦玉明 《中国物理 C》1992,16(10):928-932
本文用统计模型讨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灰粒子的产生过程,给出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灰粒子多重数分布,并分析了靶核参加者数目N,碰撞参数b与灰粒子多重数ng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对150 AMeV 4He,290 AMeV 12C,400 AMeV 12C,400 AMeV 20Ne及500 AMeV 56Fe诱发乳胶不同靶核反应靶核碎片多重数分布及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径迹粒子、灰径迹粒子及重电离粒子平均多重数随靶核大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靶核碎片多重数之间存在线性关联。这些实验结果均可以依据核-核碰撞几何模型及级联蒸发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孟彩荣  李晓琳  段麦英 《中国物理 C》2004,28(11):1165-1169
报道了4.5AGeV/c 24Mg与核乳胶碰撞中产生的簇射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结果表明,分布宽度和峰值位置明显依赖于靶核尺寸.用柱模型对赝快度分布进行了分析,MonteCarlo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符合实验数据的走向,并重现了实验数据中的涨落现象.  相似文献   

8.
王海桥  蔡勖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2,16(4):359-363
本文在核内级联效应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反映高能强子-核碰撞中靶核碎裂的模型,给出了灰粒子和黑粒子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核的有限电荷数造成了实验上观察到的靶核碎片分布的饱和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多次碰撞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在核子-核子质子系中总能为SNN=31.2GeV的α-α碰撞中产生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的多重数分布,投射核子在通过靶核时损失能量,损失的能量用于产生粒子的概念在计算中明确考虑.理论结果能较好符合实验.  相似文献   

10.
何淦明  李清润 《中国物理 C》1993,17(10):925-928
应用Glauber核-核散射理论,在“刚体炮弹近似”下计算了高α粒子在4He靶核上的弹性散射.结果显示,理论对于中等动量转移以下的实验结果给出令人满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束γ谱学技术、通过反应118Sn(32S,1p3n)研究了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基于实验测量结果, 建立了激发能达8.39M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 双奇核146Tb相对于双满闭壳146Gd核, 多一个质子和缺少一个中子, 它的低位激发态是二准粒子态, 更高的激发态是四准粒子态, 或二准粒子态与其偶偶核芯低位激发态的耦合. 利用经验壳模型对部分全顺排组态的激发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VUU模型研究了1.8AGeV Ar+Pb碰撞中π介子子非对称发射携带的核物质态方程信息.指出在靶核旁观者吸收较弱的入射核快度区域,末态π介子的集体运动中保留着同重子集体关联类似的特性.其发射方位角分布的非对称性是对核物质态方程敏感的参量.由π介子方位角关联函数方法对Bevalac激光室1.8AGeV Ar+Pb碰撞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和对硬核媒质态方程模型模拟事件的计算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40Ca调试了一套与能量无关的Woods-Saxon型的定域势的势参数, 用这套只包含少数几个参数的核势进行单粒子壳模型计算, 所得到的单粒子能量和实验值相比不仅顺序是一致的, 而且除去中子的1s态与质子的1s态和1p态理论值比实验值明显偏小以外, 其它态的理论值和实验值都比较接近, 同时计算的电荷分布和电荷均方根半径, 都和由电子弹性散射和μ原子X射线数据所确定的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计算了40Ca的核密度、动能密度和自旋密度, 给出了它们的形状和数值.  相似文献   

14.
含有密集随机分布内核的椭球粒子光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贤明  申晋  魏佩瑜 《物理学报》2009,58(9):6222-6226
给出了一种结合射线追踪和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含核粒子光散射的方法,内核粒子可以为稀疏分布也可为浓密分布.粒子外边界的反射和折射由射线追踪方法计算,而粒子内部的多次散射过程由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当内核粒子为浓密随机分布时,其单次散射特性由基于静态结构因子(static structure factor)的浓密介质光散射理论计算.最后讨论了含核椭球粒子模型的单次散射特性. 关键词: 射线追踪技术 蒙特卡洛方法 光散射 椭球粒子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G Nagele  马红孺 《物理学报》2002,51(8):1892-1896
研究由无限稀薄的靶粒子散布于有限浓度(体积分数为)的主粒子悬浮液中而组成的二分量带电胶体系统,计算了靶粒子的短时间平动和转动自扩散系数.当系统中的粒子浓度和电解质浓度都不太高时,只考虑流体力学相互作用对扩散张量的首项两体贡献.为了计算体系的对分布函数,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等效硬球模型,近似地把主粒子和靶粒子看作等效半径为δEHS的相同硬球粒子.结果表明,靶粒子的自扩散系数随两种粒子尺寸比和主粒子体积分数变化的关系可以很好地用等效硬球模型来解释 关键词: 胶体悬浮系统 自扩散 等效硬球 流体力学作用 关联函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MSDI严格角动量投影46Ti、48Cr形变HF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勇 《中国物理 C》1998,22(11):1020-1028
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以球形壳模型单粒子态作基矢,对fp壳层区偶偶核46Ti、48Cr进行形变Hartree–Fock(HF)计算,并用形变HF单粒子态构造Slater行列式波函数,即形变HF内禀态,然后对其实施严格角动量投影程序,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杂质靶丸注入在ITER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FEAT设计已完成。在ITER中,α粒子诊断是运行控制方面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Kuteev的氢类靶丸消融理论出发,导出了杂质靶丸的半径烧蚀速率和粒子消融速率。并对杂质靶丸注入在未来ITER中作为α粒子诊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计算和理论分析表明锂靶丸具有较多兼容性,既可用作α粒子诊断也可测量等离子体的q分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观核芯+两准粒子模型制备偶148—158Sm同位素的零温度能谱, 其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值与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采用正则系综理论, 计算出核的有限温度比热容.基于比热容峰是相变信号,给出了统一描述核发生热激发模式相变、从核超流相到正常相相变和核形状相变的可能性.讨论了两准粒子顺排态能量和指认, 以及核形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李先卉 《中国物理 C》1992,16(2):145-150
本文介绍了裂解-聚合反应机制对核反应能谱的中段连续谱的贡献.这个反应机制认为炮弹在靶核势场中经历了裂解及与靶核聚合两步过程.本文给出了一个处理裂解-聚合机制的有限程计算的理论方法.并把这一理论应用于α粒子轰击重不同的靶核的一系列核反应.理论与实验的比较证实裂解与聚合反应机制是对中段连续谱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系统分析了p-A,16O-A和32S-A过程快度分布的靶核依赖性.指出:将核子-核,核-核碰撞看成核子-核子碰撞的线性叠加的几何模型只能得到靶核指数α(η) 0.4.靶核碎裂区α(η)→1的实验数据表明,目前能量下的高能重离子碰撞中,非线性效应已不可忽略.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很好地描述不同射弹过程的靶核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