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
卡皮察是俄国沙皇将军的儿子,1919年毕业于圣彼德堡工学院。1921年赴英国,工作于卢瑟福啪实验室,在产生瞬时强磁场方面居领先地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4年,他回前苏联后,便没有返回英国。卡皮察最有名的工作与温度极低的液态氦有关。这是一个首先由卡麦林一翁纳斯提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5
阿普顿幼年立志要做一个职业板球选手,但由于获得奖学金,便进入剑桥大学在汤姆孙^T10和卢瑟福^R18的指导下学习。在一战期间,阿普顿入伍任无线电军官,使他接触到无线电信号衰落问题。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8
鲍威尔是工匠的儿子,靠奖学金上了剑桥大学。1928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威尔逊和卢瑟福。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他发明了一种代替云室的方法。云室有一个缺点,只有当它的体积在膨胀时,云室中才能看到径迹。然而总会有一些情况是在云室未膨胀时发生的,这些粒子的径迹就不能记录下来。他的方法是让微粒打到照相底片的乳胶层上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8
贝特是一个大学教授的儿子,受教育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1928年在索末菲的指导下于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剑桥的卢瑟福和罗马的费米的指导下工作,1933年,贝特离开德国。1935年前,他在英国任教,然后受聘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作。贝特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他于1938年提出了恒星上提供能量的核反应详情:当氢核生成氦时,大约有百分之一的氢转化成为能量。很少一点物质,就可以转化成大量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71
哈里顿是前苏联发展原子弹的第二把手。他于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多科工业大学。1926-1928年,他被前苏联政府选派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卢瑟福指导下工作,并获博士学位。他是卢瑟福的学生中去世最晚的。1931年他在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研究金属蒸气的凝结和离心法分离气体的理论。1939年他和泽尔多维奇对铀的链式裂变反应进行了计算,他们发表于1939-1941年的一系列论文为后来苏联发展原子武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2
1929年,杨振宁全家迁居北京(他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但在以后的岁月中,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再次迁居。杨振宁和李政道㈥一样,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求学,1945年获得奖学金来到美国。他渴望在费米的指导下学习,为此到哥伦比亚大学。当他发现费米已转入芝加哥大学,便也转入芝加哥大学。在费米的指导下,他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5
1876年,汤姆孙靠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后便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一生。1884年在他28岁时,接替瑞利髓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达30余年之久。英国能够于20世纪前30年在亚原子物理学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主要有赖于他的才干。起初,他研究阴极射线。终于在1897年证实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转——这是判定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的决定性证据。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1
拉比幼年来到美国。他依靠奖学金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化学。192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27年至1929年,他周游欧洲,与许多卓越的物理学家一起讨论研究,其中包括玻尔髓、索末菲、泡利阳、海森堡H9和斯特恩。斯特恩的工作给拉比极为深刻的影响。他返回美国后,又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并开始自己独特的分子束研究工作。自1933年起,他改进了分子束的研究方法,从而能够用共振法极为精确地测量原子和分子的磁性。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康普顿1913年毕业于伍斯特学院(他父亲是院长)。19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9年他又到剑桥大学,在卢瑟福卧。的指导下深造一年。次年,他回到美国,任华盛顿大学的物理系主任,1923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康普顿将巴克拉的工作发展了一步。巴克拉的实验涉及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但他只能用非常粗糙的吸收性测量来确定散射X射线的性质。康普顿则利用了布拉格父子发明的技术,能准确地测量散射X射线的波长。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6-136
卢瑟福因对衰变的研究成果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在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认为物理学不会再有什么新进展了,然而不到3年,卢瑟福成功地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分支——放射物理学。他发现钍及其化合物衰变成一种气体,接着再衰变为一种未知的“放射性物质”。1902年,他提出放射现象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原子自发地衰变为另一种放射性元素原子的过程。他连续作出过重要发明,例如他在1903年说明α射线可被电磁场偏转;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21
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了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了“对应原理”(在物体大、运动范围广的极限情况下,微观运动规律应该趋近于宏观运动规律;并且两种规律应该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这些工作,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玻尔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8
白求恩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1938年3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积极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8
图灵于1935年进剑桥大学并被选为剑桥皇家学院的评议员。1936年至1938年期间,图灵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在那里他提出所谓图灵机(一种能够进行计算的最普通的计算机)的理论概念。他指出存在着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结论使人想到格德尔的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在英国的交通部供职,但是战后他开始对电子计算机产生兴趣,在莫奇利和埃克特的工作完成后不久,他设计出英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4.
 192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核物理之父卢瑟福在研究原子核的过程中,提出了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但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的假设,这一预见为中子的发现敲响了第一声晨钟.1932年初.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实验中拍摄到一张云室照片,随即发表在某刊物上,这张照片清楚不过地记录了中子从含氢蜡片中打出反冲质子的径迹.但是居里夫妇竟然和这位人们期待了十多年的来客擦肩而过,错误地解释为高能γ射线在氢核上的康普顿散射.一个多月后,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应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概念,证实了打击反冲质子的并不是高能γ射线,而是一个质量非常接近于质子的中性粒子,并被命名为“中子”.为此,查德威克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3
理查森曾就学于剑桥大学,毕业后于1906年来到美国,第一次大战爆发前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在普林斯顿的那些年间,他研究了受热物质发射电子和离子的现象。正是根据这一现象。爱迪生得以探测到处于某种状态下的真空中会有电流穿过。这一现象还被福莱明用来设计整流器又被德福雷斯特用来制作三极管。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9
一战结束后,布莱克特到剑桥大学师从卢瑟福学习,并在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他成为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授。布莱克特使威尔逊云室获得了全面的应用:人们无法知道云室中人们感兴趣的现象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为此,云室必须随时膨胀,并且膨胀次数要尽可能频繁,以期碰到某些现象。针对这个缺点,布莱克特于1923年把一个威尔逊云室置于两个盖革计数器之间。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63
盖革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学英国,在卢瑟福门下当一名助手,从事仅粒子散射的研究。后回到德国。盖革的名字同他发明的一种探测高能粒子的仪器——“盖革计数器”联系在一起,计数器上有一个圆筒装置,上面加有很高的电势,但是还没有高到能将气体击穿的地步。如果有一个高能粒子进入圆筒,它将使气体的一个分子电离。新产生的这个离子以很高的能量向阴极运动,途中通过碰撞,再使另外一些原子电离;这些电离的原子本身又开始运动,再进一步电离其他原子。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67
葛里克青年时代学过法律和数学,他游历法国和英国,当过德国埃尔富特市的工程师。1627年,葛里克回到马德堡:1646年,他当了市长,连任35年。他对有关真空的哲学意义产生兴趣。准备了两个金属半球,用涂上油脂的法兰盘把它们对接在一起(依照葛里克所在的市名,这两个金属半球取名为马德堡半球)。1654年,他给德皇斐迪南三世表演了真空的威力。  相似文献   

19.
《光谱实验室》2007,24(1):2-2
阿耳文主要从事磁场和等离子体与磁场作用方式的研究。1939年,他发表了有关磁暴和极光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他计算了粒子在磁力线作用下的运动,这有助于了解太阳黑子和宇宙线的某些性质。他研究等离子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这一成果,对于近30年来人们所进行的在极高温度下实现等离子体的约束、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工作,有着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90
朗道的父亲是犹太人,石油工程师,母亲是医生。他19岁在列宁格勒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他在哈尔科大大学任教授。接着,他出国研究,曾访问过玻恩,还听过海森堡聃的讲学。然后,在哥本哈根度过了若干年,随后又转到剑桥大学师从卢瑟福舭。学习。1935年,他开创了磁畴的数学研究方法,磁畴是指铁类物质中所有原子磁矩的取向都一致的微小区域。1938年,他在苏联的肃反运动中被当作德国间谍逮捕,只是因为卡皮察的亲自干预才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