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速凝带钕铁硼母合金制备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后续工艺的研究,发现对速凝带进行900℃等温热处理,200℃和0.1MPa条件下氢破碎,可以有效地提高磁体的性能,改善退磁曲线的方形度。  相似文献   

2.
氢爆工艺对NdFeAlB磁体的微结构和永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氢爆工艺(HD)对烧结NdFeAlB的微观结构与永磁性能的影响,用HD工艺制备的NdFeAlB烧结磁体(HD磁体)的矫顽力比传统球磨(BM)的工艺的高,但剩磁及磁能积较低;微观分析发现HD磁体的晶粒边界上存在着未烧结完全的磁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HD磁体易磁化的聚向度较低,还提出了一些对通常的HD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高性能纳米双相耦合Nd2Fe14B/α-Fe磁体, 研究了快淬速率和热处理工艺对其磁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快淬速率在12 m*s-1时, 可直接得到显微组织均匀、α-Fe相粒子细小且均匀分布的纳米双相耦合Nd2Fe14B/α-Fe磁体. 低温退火处理后可消除由少量非晶相带来的成分不均匀性, 其最高磁性能为iHc=432.2 kA*m-1, Jr=1.08 T, (BH)max=115 kJ*m-3. 快淬速率提高, 非晶相体积分数增加, 在高温晶化热处理时软硬磁相析出不均匀, 个别α-Fe相粒子奇异长大, 尺寸达到100 nm左右, 这不利于软硬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 有损磁性能.  相似文献   

4.
(Nd,Dy)13.5Fe80B6.5合金铸片的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铸片工艺制备的(Nd,Dy)13.5Fe80B6.5铸片的微结构。结果表明:铸片主要由2∶14∶1相片状晶组成且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晶粒沿[00l]方向择优生长;取向度随轮速改变发生明显的变化,在v=1.5~2m·s-1时取最大值。当v=2m·s-1时铸片由厚度约3μm、且被0.2~0.5μm的富Nd相薄层隔开的2∶14∶1相片状晶组成,铸片中不存在α Fe枝状晶。  相似文献   

5.
快淬设备对Nd2Fe14B/α-Fe合金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感应喷射式熔旋快淬炉和电弧溢流式熔旋快淬炉在制备纳米双相Nd2Fe14B/α-Fe永磁材料方面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快淬设备对材料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感应喷射式熔旋快淬炉制备的样品,表面较平整,厚度一致性好;而采用电弧溢流式熔旋快淬炉制备的样品,表面不平整,厚度一致性差. 对于相同的配方Nd10Fe79Zr1Co4B6,采用感应喷射式熔旋快淬炉制备的样品磁性能明显高于电弧溢流式熔旋快淬炉. 适当增加Zr含量,可以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有效削弱了电弧溢流式熔旋快淬炉冷却速率波动性较大对样品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提高磁性能.  相似文献   

6.
热处理对溶致性液晶高分子PBT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聚苯撑苯并二噻唑(PBT)薄膜是由液晶相溶液在应力下制成的,主要用作结构材料或复合材料的增强剂。本文对不同条件下热处理的PBT膜进行了FTIR、广角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测定研究,证明了热处理能进一步完成关环反应,使分子链结构更规整,凝聚态结构更有序,明显地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提出了最佳的热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非晶态合金Nd9(FeCoZrAl)85B6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XRD等方面研究了单辊急冷法制备的低钕含量的快液Nd9(FeCoZrAl)85B6非晶态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大小及其磁性能变化规律。热处理工艺对Nd2Fe14B相和μ-Fe相析出、晶凿尺寸大小和合金的磁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当热处理温度较低时Nb2Fe14B相析出不充分,并出现不均匀长大,其晶粒尺寸反而较大;当热处理温度过高时,Nd2Fe14B相虽然析出充分,但其晶粒尺寸也明显  相似文献   

8.
9.
铌和锆对(Nd,Pr)2Fe14B/α-Fe快淬合金晶化和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b和Zr添加对快淬纳米双相(Nd,Pr)2Fe14B/α-Fe合金晶化行为和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d0.4Pr0.6)8.5Fe85.5B6合金非晶晶化时, 在α-Fe相初始晶化后, 出现了(Nd,Pr)3Fe62B14亚稳相, 最终亚稳相分解形成(Nd,Pr)2Fe14B和α-Fe两相组织; (Nd0.4Pr0.6)8.5Fe84.5Nb0.5Zr0.5B6非晶晶化时, 同时析出α-Fe相和(Nd,Pr)2Fe14B相. 这说明添加Nb和Zr可避免亚稳相的形成并细化晶粒, 最大磁能积(BH)max从复合添加前的107.5上升到143.6 kJ·m-3. 而且, Nb和Zr原子在非晶晶化过程中可以部分取代Nd和Pr的晶位, 使稀土原子可以参与形成更多的硬磁相, 进一步提高了内禀矫顽力iHc. 合金(Nd0.4Pr0.6)8.5Fe84.5Zr0.5Nb0.5 B6经690 ℃退火10 min后磁性能最优, Br=1.10 T, iHc=534.2 kA·m-1, (BH)max=143.6 kJ·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等方法研究了单辊急冷法制备的低钕含量的快淬Nd9(FeCoZrAl) 85 B6 非晶态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相组成、晶粒尺寸大小及其磁性能变化规律。热处理工艺对Nd2 Fe1 4 B相和α Fe相析出、晶粒尺寸大小和合金的磁性能具有明显影响。当热处理温度较低时 ,Nd2 Fe1 4 B相析出不充分 ,并出现不均匀长大 ,其晶粒尺寸反而较大 ;当热处理温度过高时 ,Nd2 Fe1 4 B相虽然析出充分 ,但其晶粒尺寸也明显长大 ;只有当热处理温度适中 ( 685℃ /3 0min) ,既可保证Nd2 Fe1 4 B相析出充分 ,又不至于明显长大 ,才能使Nd2 Fe1 4 B相和α Fe相、Nd2 Fe1 4 B相和Nd2 Fe1 4 B相晶粒间的磁耦合效应达到最佳 ,从而增大剩磁 ,使该合金的磁性能也达到最佳 ,制得的粘结磁体性能 :剩磁Br=65 5mT ,内禀矫顽力jHc=64 4 3kA·m- 1 ,矫顽力bHc=3 79 0kA·m- 1 ,最大磁能积 (BH) m=65 68kJ·m- 3。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速凝工艺制备了主相合金铸片,由其微观形貌分析可见,富Nd相呈薄层状均匀分布在主相晶界处。XRD分析表明铸带形成了明显的取向织构。使用普通熔炼方法熔炼几种不同成分的辅相合金。将主相合金与辅相合金配比,运用双合金法工艺制备出烧结NdFeB磁体。研究表明Pr替代Nd有利于提高磁体的剩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铸锭厚度(1~10mm)对薄壁铸造的铸态和退火态LPCNi3.55Co0.75Mn0.4Al0.3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铸态LPCNi3.55Co0.75Mn0.4Al0.3合金的0.2C放电容量随着合金锭厚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10mm厚铸态合金的活化性能优于其它厚度的合金,且在1C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比在其它厚度的高。主要原因应归结为该厚度合金具有更大的晶胞体积和更小的晶格应力。退火态3mm LPCNi3.55Co0.75Mn0.4Al0.3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比铸态更优异,6mm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3~6mm合金的活化性能得到改善。主要原因应归结为晶格应力的极大释放以及Mn等元素偏析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LaFe11.6Si1.4C0.5间隙化合物的磁性、磁相变和磁熵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使用了约80%的廉价铁原料,制备了LaFe11.6Sil.4C0.5间隙化合物。研究表明:该间隙化合物仍保持了LaFe11.6Sil.4的NaZnl3立方晶体结构,间隙C原子的引入导致晶格膨胀了约0.35%,居里点提高了约50K;同时,仍然保持大的磁熵变,在0-2T磁场变化下,磁熵变达到Gd的2倍以上,大磁熵变源于磁场诱发的巡游电子变磁相变。该间隙化合物具有大磁熵变。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La0.67-xErxSr0.33MnO3(x=0.00,0.10,0.20)体系的M-T曲线、ρ-T曲线和MR-T曲线。结果发现:随掺杂量增加,体系的磁结构从长程铁磁有序向自旋团簇玻璃态过渡,极低温区出现M-T曲线上翘;体系的电阻率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出现低温极小值现象。体系磁电性质的变化来源于掺杂引起的额外磁性耦合,以及晶格畸变和局域磁矩引起的类似于磁性杂质对电子自旋散射造成的近藤效应(Kondo Effect)。  相似文献   

15.
稀土变质及热处理对耐磨铸铁冲击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经冲击疲劳试验后耐磨铸铁中碳化物的形貌、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测定了稀土含量及加热温度与裂纹的长度和裂纹扩展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稀土变质及热处理对耐磨铸铁冲击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稀土能推迟裂纹萌生的时间,降低裂纹扩展速率,提高其冲击疲劳抗力.当稀土与热处理共同作用时,效果更显著.其原因主要归于网状共晶碳化物形态与分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几种室温磁致冷材料磁热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磁热效应是磁性材料具有的重要特征,表征材料磁热效应的大小用等温磁熵变△S、绝热温变△Tad两个参数。用热力学原理推导了△S与△Tad的关系,表明不同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区间进行磁热效应比较时,由于材料的本性不同,△Tad不会随△S的增大而增大,而是以T/C的比例系数随之变化,评判材料的磁热效应必须兼顾△S与△Tad两个参数;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强调了△Tad参数的重要性;对近几年出现的新的近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磁热效应及在工程上的应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的工艺和原料制备了3个名义成分相同的Mn1.2Fe0.8P0.48S i0.52化合物。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并且存在少量的(Fe,Mn)3S i相。通过磁性测量发现,3个样品的居里温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在室温附近(270~290 K)。以Fe2P为原料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在1.5 T的磁场变化下其最大磁熵变为13.6 J.(kg.K)-1。以行星样品球磨机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小的热滞,最小热滞为6.7 K。这些表明不同的制备工艺和原料对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热滞和磁熵变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低成本的原料、简单的制备工艺、较小的热滞和较大的磁熵变使得Mn1.2Fe0.8P0.48S i0.52化合物成为一种理想的室温磁致冷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