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a-Al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脱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控制铝酸钠溶液中硅的含量在氧化铝工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制碱工业中的副产物氯化钙为原料合成了两种Ca-Al水滑石,Friedel盐和Kuzel盐,并以合成的两种盐为脱硅剂对铝酸钠溶液的脱硅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脱硅温度、脱硅时间、苛性比(铝酸钠溶液中Na2O与Al2O3的摩尔数比)、铝酸钠溶液浓度、初始硅量指数(铝酸钠溶液中Al2O3与SiO2的质量比)及Ca-Al水滑石的添加量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并对Ca-Al水滑石与CaO的脱硅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Ca-Al水滑石作为脱硅剂时,可使硅量指数由75提高到600以上.Ca-Al水滑石的脱硅效果优于CaO,而Kuzel盐优于Friedel盐.动力学结果表明Friedel盐脱硅反应对SiO2的浓度是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7.3kJ/mol.通过XRD对脱硅产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Ca-Al水滑石的脱硅机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复杂无机化合物组成与热力学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就含钙脱硅剂的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含钙脱硅剂的合成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同时还就基于形成水化石榴石(钙硅渣)的深度脱硅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不同脱硅剂脱硅能力的大小次序.为进一步改进铝酸钠溶液的深度脱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铝酸钠溶液中苛性碱全碱的自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流动式微量自动滴定技术,选择以磺基水杨酸、氯化钡、酚酞的混合液为载流滴定剂,滴定苛性碱;再以磺基水杨酸和酚酞的混合 液为载流滴定剂,滴定苛性碱和碳酸碱一半的合量。  相似文献   

4.
在烧结法生产氢氧化铝工业中,从脱硅精液中析出氢氧化铝是采用向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即碳酸化分解的方法。分解后溶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经蒸发或者加入适量纯碱(补碱)返回用于配制生料浆[1]。采用生产氢氧化铝的新技术[2],碳酸分解母液加入适量纯碱后,不是返回用于配制生料浆,而是作为浸取液直接用于烧结熟料的浸取。由于浸取液中碳酸钠的浓度直接影响烧结熟料中氧化铝的浸取率,为此有必要准确测定碳酸分解母液中总碱的含量,以确定补碱量,适应生产的需要。目前常用于测定铝酸钠溶液中总碱的方法是在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掩蔽Al3 )及…  相似文献   

5.
《化学分析计量》2014,(5):63-63
申请公布号:CN104007145A申请公布日:2014.08.27申请人:徐成琦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软测量方法对铝酸钠溶液进行成分浓度实时检测的智能传感器。系统包括取样器、变送器、滤波和A/D转换、微处理器4部分。该智能传感器建立了以温度和电导率作为辅助变量、以苛性钠浓度和苛性比为主导变量的数学模型,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出铝酸钠溶液的苛性钠浓度和氧化铝浓度。再以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拟合仪表显示的测量数据,并对模型进行修正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水合碳铝酸钙的性质及脱硅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XRD、IR和TG-DTA分析等手段考察了脱硅剂水合碳铝酸钙的性质及其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行为。发现水合碳铝酸钙在90℃不含硅的铝酸钠溶液中稳定,加热30min晶型未发生改变。提出了水合碳铝酸钙的合成机理和脱硅机理。认为水合碳铝酸钙是一种高水合、分散度高的含钙化合物,晶面间距大,脱硅反应在水合碳铝酸钙层间进行,因此脱硅反应速度快,脱硅活性高。硅对其晶型的转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分解是氧化铝生产过机理的研究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重要基础问题.本文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离子存在的基本形态,浓度、苛性比和阳离子对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的影响,溶液中多种铝酸根离子平衡与转化规律,以及铝酸钠溶液分解机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分析了现有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的不足;围绕强化氧化铝生产中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的目的,提出了铝酸钠溶液结构性质与分解机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吸收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量子化学MNDO和DV-X_α方法计算了二聚铝酸离子[Al_2O(OH)_6]~(2-)和Al(OH)_4~-。结果表明前者旋转势垒很低, 只有10.08 kJ·mol~(-1), 最稳定平衡构型为C_s。用X_α过渡态理论计算获得这两个离子紫外吸收峰的理论值分别为266.6 nm和234.4 nm, 与实验值270.0 nm和230.0 nm相当接近。因此可以认为, 紫外吸收峰270.0 nm和230.0 nm分别为[Al_2O(OH)_6]~(2-)和Al(OH)_4~-离子的最高占有轨道电子向最低空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吸收峰。计算结果支持铝酸钠溶液中存在二聚铝酸离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铝酸钠和含硅铝酸钠溶液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铝酸钠和硅铝酸钠溶液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粘度、表面张力、丁达尔现象和聚沉等光谱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测定,分析了硅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行为.认为硅主要是取代Al-O-Al结构中的Al,形成Al-O-Si结构和Al-O-Si-O-Al-O结构等多种形式硅氧铝键以及由氢键相连的大分子结构.这种结构直接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表现为随硅含量增加表面张力增加,粘度上升,具有丁达尔现象等.说明含硅铝酸钠溶液中存在大分子的胶性基团,属于无机高分子溶液,这种网络状"大分子"结构是硅铝酸钠溶液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铝酸钠溶液中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酸钠溶液中磷酸盐(以P_2O_5计)的测定,常采用在0.23~0.32mol·L~(-1)硫酸中显色的锑钼蓝吸光光度法。该法的不足之处是磷钼蓝杂多酸络合物充分显色的时间需1h左右。本试验采用在硝酸介质中用铰盐催化,抗坏血酸还原磷钼黄杂多酸,使之形成磷钼蓝杂多酸,充分显色时间仅需2min左右。选择700nm为测量波长,在该波长处,五氧化二磷在0~3μg·ml~(-1)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2×10~4。  相似文献   

11.
The role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nature of aluminium in the creation of hierarchical porosity in both commercial and synthesized MFI zeoli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controlled mesoporosity development by desilication in alkaline medium. Framework aluminium controls the process of framework silicon extraction and makes desilication selective towards intracrystalline mesopore formation. An optimal molar Si/Al ratio in the range 25-50 has been identified; this leads to an optimal mesoporosity centred around 10 nm and mesopore surface areas of up to 235 m(2) g(-1) while preserving the intrinsic crystalline and acidic properties. At lower framework Si/Al ratios the relatively high Al content inhibits Si extraction and hardly any mesopores are created, while in highly siliceous ZSM-5 unselective extraction of framework Si induces formation of large pores. The existence of framework Al sites in different T positions that are more or less susceptible to the alkaline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re-alumination, are tentative explanations for the remarkable behaviour of Al in the desilication process. The presence of substantial extra framework Al, obtained by steam treatment, inhibits Si extraction and related mesopore formation; this is attributed to re-alumination of the extraframework Al species during the alkaline treatment. Removal of extraframework Al species by mild oxalic acid treatment restores susceptibility to desilication,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formation of larger mesopores due to the enhanced Si/Al ratio in the acid-treated zeolite.  相似文献   

12.
13.
李萍  张大伟  贾琼 《色谱》2020,38(3):297-306
染料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长期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水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有效地从水中去除染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由于具有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的优点而成为降低水中染料含量最有吸引力的技术之一。吸附剂的选择对染料的高效吸附至关重要。具有大环空腔的超分子大环化合物作为主体分子对很多客体分子都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作为染料吸附剂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关注。该文综述了基于大环化合物的吸附剂的制备及用于水体中染料去除的研究,对各种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讨论,并对基于大环化合物的染料吸附剂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白璟  林子俺 《色谱》2019,37(12):1251-1260
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由有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二维或三维晶体多孔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晶体多孔材料,COFs已经在气体储存、催化、传感、药物输送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COFs材料由于密度低、表面积大、结构可控等优点,在分析化学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多孔COFs及其复合材料在样品前处理中的研究应用,包括分散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磁性固相萃取等。  相似文献   

15.
王勇  赵新颖  石冬冬  杨歌  屈锋 《色谱》2016,34(4):361-369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核糖核酸(RNA)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核酸适配体通过高亲和力特异性地识别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微生物等多种靶标,在生物、医药、食品和环境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但目前实际可用的核酸适配体有限,其筛选过程复杂,筛选难度大,制约了其应用。与生物大分子、细胞和微生物等靶标不同,小分子靶标与核酸分子的结合位点少、亲和力弱,且靶标通常需要固定在载体上。此外,小分子靶标结合核酸形成的复合物与核酸自身的大小、质量、电荷性质等方面差异较小,二者的分离难度大。故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与大分子和细胞等复合靶标相比有明显差异,筛选难度更大。因此需要根据其自身结构特点和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目的选定靶标或核酸库的固定方法,优化靶标核酸复合物的分离方法。本文介绍了不同类型小分子(具有基团差异的单分子、含相同基团分子和手性分子等)靶标的选择及其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方法,并对核酸库的设计、与靶标结合的核酸的分离方法和亲和作用表征方法进行了介绍,列出了自2008年以来报道的40余种小分子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和复合物的平衡解离常数(Kd)。  相似文献   

16.
氮杂Wittig反应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综述了最近几年氮杂Wittig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间氮杂Wittig反应、分子内氮杂wittig反应及串联的氮杂Wittig反应。讨论了氮杂Wittig反应在一些含氮杂环、稠杂环及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歌  魏强  赵新颖  屈锋 《色谱》2016,34(4):370-381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或RNA。蛋白质是生命进程中的关键功能分子。近年来,以蛋白质为靶标的适配体筛选在蛋白质相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核酸适配体应用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其亲和力、特异性与稳定性。目前,适配体筛选方法的优化主要是提高筛选效率、提升适配体性能及降低筛选成本。适配体主要筛选步骤包括复合物分离、核酸库优化、次级库的富集、适配体序列分析以及亲和力表征等。迄今为止,以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分离为核心步骤的适配体筛选方法有20余种。本文归纳总结了2005年以来以蛋白质为靶标的适配体筛选技术,讨论了各方法的缺陷与局限。介绍了核酸库的设计优化方法、适配体的序列特征,以及常用的亲和力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品多  屈锋 《色谱》2016,34(4):382-388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单链DNA(ssDNA)或R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能够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地与靶标结合的ssDNA或RNA。核酸适配体的靶标范围广,可包括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微生物等多种靶标。其中以细胞为靶标的适配体在生物感应、分子成像、医学诊断、药物传输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能。但全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过程复杂,筛选难度大,筛选的适配体性能不佳是导致目前可用的适配体非常有限的主要原因。由于细胞表面蛋白质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分子结构和形态会发生改变,故以膜表面蛋白质为靶标筛选的适配体很难应用于识别整体细胞。以全细胞为靶标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则不需要准确了解细胞表面的分子结构,筛选过程中可保持细胞的天然状态,以全细胞为靶标筛选出的核酸适配体有望直接用于全细胞识别。本文总结了2008~2015年全细胞的核酸适配体筛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靶细胞的分类、核酸库的设计、筛选条件和方法以及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表征方法等。并列出全细胞靶标的核酸适配体序列。  相似文献   

19.
陈尔凝  赵新颖  屈锋 《色谱》2016,34(4):389-396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的能够以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识别靶标分子或细胞的核糖核酸(RNA)和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作为化学抗体,核酸适配体的制备和合成比抗体的成本更低。核酸适配体的靶标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菌和细胞等。针对细菌靶标筛选的适配体,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和环境中的细菌检测。细菌的核酸适配体筛选可以通过离心法将菌体-适配体复合物与游离的适配体分离,并通过荧光成像、荧光光谱分析、流式细胞仪分选、DNA捕获元件、酶联适配体分析等方法表征适配体与靶标的相互作用。筛选出的适配体可结合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用于细菌检测。本文介绍了细菌适配体的筛选和表征方法以及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利弊,并列出了2011~2015年筛选的细菌的核酸适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