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近海沉积物标准物质中Cu、Pb、Zn、Cd、Cr 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优化了微波消解的工作条件,并在Cd、Pb元素进行石墨炉AAS分析时,对其基体改进剂的使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并与传统电热板消解法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高效快速、试剂消耗量少和节约能源等特点.该法对各元素的回收率在100%~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4%.  相似文献   

2.
药食两用中药材中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中药材中V、Cr、Mn、Co、Ni、Cu、Zn、Ge、As、Se、Sr、Mo、Cd、Hg、Pb等15种元素含量的方法.使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ICP-MS测定15种微量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K、Ca、Mg、Fe.19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各元素测定的回收率在90.30%~104.05%.本方法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11种卷烟烟草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研究了微波消解和ICP-MS的测定条件.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1μg/L,各元素测定的RSD(n=6)在0.29%~3.5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6%~104.9%.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用于测定烟草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4.
以东海海域坛紫菜为原料, 通过响应曲面实验法优化了微波消解工艺, 并对比分析了湿法消化与微波消解2种消解法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技术测定原料中铬、镉、铅质量浓度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 坛紫菜的微波消解工艺为消解温度164℃、每克坛紫菜中硝酸添加量25mL、消解时间15min; 与湿法消化相比, 微波消解法具有处理时间较短、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 且能更有效地对样品进行消解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新疆一枝蒿中Li、B、V、Cr、Mn、Fe、Co、Ni、Cu、Zn、Mo、Cd、Tl、Pb、Bi15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这15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0.06%~111.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0%.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相似文献   

6.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测定动力用煤中碱金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就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AAS测定Na+、K+的RSD分别为5.77%、5.3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94.42%;ICP-AES测定Na+、K+的RSD分别为8.36%、8.8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3%、96.86%.AAS测定时需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ICP-AES可直接测定原液,两种仪器测试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煤中碱金属元素的测定.研究结果对准确了解煤质元素特性指标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快速、准确监测水产养殖环境水体中孔雀石绿含量,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UPLC MS/MS)测定水产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的方法.水样经甲酸酸化预处理后,采用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目标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氘代同位素内标定量.在优化条件下,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在0.02~10.0 μg·L-1浓度范围内均满足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方法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00 3和0.001 μg·L-1.在0.005~0.100 μg·L-1添加水平下,淡水中孔雀石绿加标回收率为98.7%~107.8%,隐色孔雀石绿加标回收率为95.3%~112.6%,海水中孔雀石绿加标回收率为89.5%~92.7%,隐色孔雀石绿加标回收率为94.2%~101.4%,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在7.4%以内.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简单快速、前处理成本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适合于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波消解,不经分离富集,用ICP-MS直接测定了9种茶叶中的15种痕量稀土元素.9种茶叶中轻稀土元素质量浓度较高,其质量浓度占被测稀土总质量浓度的80%以上.除陈香礼普和杭产绿茶稀土元素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外,其它茶叶品种闻无明显的差异性.稀土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10ng·L^-1,各元素测定的RSD(n=6)为1.85%~19.4%,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99.6%.  相似文献   

9.
利用长光程比色池 流动注射系统快速测定水样中的微量挥发酚.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32 μg·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53%,相对误差小于0.18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1.0%~99.8%,且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线性(r =0.999 9).与传统国标方法(《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相比,样品浓度测定偏差为2.59%~8.25%,在分析速率上,传统的国标方法约为5个·h-1,而该方法分析速率达24个·h-1,能满足大批量样品连续准确测定的要求,特别适合事故性的应急监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纺织助剂中壬基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样品通过固相萃取、衍生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定量分析方法,对各类助剂中的壬基酚(NP)进行了定量检测.针对不同类型助剂,通过实验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各类助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相对偏差小于4%,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2 mg.L-1.该方法适用于水性,油性,乳液型等绝大部分纺织助剂,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以条石鲷幼鱼为饲喂对象,以人工颗粒饲料为基础饲料,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5‰、1.0‰、1.5‰),30d后统计条石鲷幼鱼的生长及能量收支.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添加对条石鲷幼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转化效率及能量收支分配率均有显著影响.当木聚糖酶添加比例为1.0‰时,条石鲷幼鱼以湿重、干重及能量指标的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6、3.09和3.76%·d-1;干重指标的转化效率在此水平也达到最大值,为25.68%;能量指标的转化效率和吸收率也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32.64%和90.58%;而摄食率(干重及能量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11.29%和10.55%,即在木聚糖酶添加比例为1.0‰时饲料的饵料系数较低.此时,条石鲷幼鱼得到最佳的能量分配模式,其收支方程为:100.00C=9.42F+7.21U+32.64G+50.73R.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HPLC-MS/MS)对二苯基硅二醇缩合得到的低聚物进行分析,优化了色谱条件,组分分离效果良好.对质谱碎片离子进行解析,产物为二苯基硅二醇、1,1,3,3-四苯基-1,3-二硅氧烷二醇(二聚体)、1,1,3,3,5,5-六苯基-1,5-三硅氧烷二醇(三聚体)、1,1,3,3,5,5,7,7-八苯基-1,7-四硅氧烷二醇(四聚体)的混合物.2种催化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组分相同,但主成分不同,盐酸催化下主要得到二聚体,钛酸正丁酯催化下主要得到三聚体和四聚体.  相似文献   

13.
将2种链段长度不同的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b-P2VP)在氯仿或四氢呋喃中溶解后,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乙醇或甲苯蒸汽中退火自组装,得到了一系列薄膜形貌和尺寸不同的自组装结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混合比例、溶剂和退火蒸汽对薄膜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混合比例可以对薄膜自组装结构和尺寸进行有效的调控;四氢呋喃相比氯仿更有利于混合体系薄膜自组装的相分离;乙醇蒸汽可以有效地诱导混合体系的薄膜自组装.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小体系的[Tin-mH2]^x(n=2~7;m=0~22;x=-1,0,+1)团簇.通过分析各原子的密立根占据数(Atomic Mulliken Occupation,AMO),发现当Tin-mH2团簇带电后,团簇中电荷将重新分配,从而导致了团簇中Ti—Ti和Ti—H化学键键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团簇的几何结构发生了一定的畸变.同时发现团簇Tin-mH2具有较大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因此这些团簇有很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舟山庙子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对庙子湖岛潮间带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样.采用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似性聚类分析、MDS标序和ABC曲线等方法,分析了该岛屿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潮间带软体动物共计29种,优势种为条纹隔贻贝、粒结节滨螺、带偏顶蛤等.软体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1541.81g·m-2,平均栖息密度为925.19 ind·m-2.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72~2.65,以冬季低潮带最高;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26~0.90,以春季高潮带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8~2.40,以秋季中潮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潮带之间差异性显著,群落非相似性均高于75%;季节差异不明显.主要判别种基本一致,为条纹隔贻贝、带偏顶蛤、粒结节滨螺、短滨螺、覆瓦小蛇螺.ABC曲线分析显示庙子湖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总体处于稳定状态,受干扰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sp.)一般营养成分,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原绿球藻含水分80.56%,干品中含有蛋白质42.32%,碳水化合物15.11%,粗脂肪11.47%,灰分17.48%;氨基酸35.88%,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37.54%)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62.46%);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41.74%),8种不饱和脂肪酸(54.43%).在光照20μmol·(m^2s)^-1,温度20℃,pH 8.16,盐度20.2‰的条件下藻液蓝绿色,叶绿素a、b的比值为5.24.实验表明:原绿球藻可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有望作为直接投喂的饲料或作为饲料中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电路模型的改进及若干相应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1段导线可以采用注上3个非负常数L,R,Q或分式(LP^2+RP+Q)/p的1段有2个端点的简单曲线来表示,且L恒≠0;可定义电路为有限条导线串并联而成的组件,使电路图可相应简化.提出用等价电路来简化电路的概念,从而得出用电路图来计算拉氏阻抗的较直观简洁的新方法,并证明了在任何电路中都存在拉氏阻抗,并且是个分子次数比分母次数高1的分式;也证明了拉氏电位降定理中的L{u(t)}=ZL{i(t)}可加强为L^s{u(t)}=ZL{i(t)},其中L^s{u(t))则为u(t)的强拉氏变象.同时也证明了空载电路中电流可通过电路特征表达电路特征定理,即i(t)=g(t)·ue(t)=∫0^1g(t—τ)ue(t)dτ,而ue(t)为外接电动势两端之电位差,g(t)=L^-1{Z^-1}为拟连续、缓增的函数,也被称为电路的电路特征;又证明了电路特征测定定理ue(t)=δ0(t)时,i(t)即为g(t),并且电路特征定理和测量定理对一切电路均成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一种检测水中铜绿微囊藻浓度的定量PCR方法,分别用SDS裂解法和DNeasy Blood & Tissue Kit试剂盒提取标准品的DNA并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采用DNeasy Blood & Tissue Kit试剂盒提取的标准品DNA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经定量PCR扩增得到的标准曲线R2为0.968,可以用来检测样品中铜绿微囊藻的浓度,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测定水中铜绿微囊藻浓度的监测体系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11年7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条件下,对浙江省天台山林窗、林缘、林下生境华东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 var. formosana)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并比较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与其伴生植物山胡椒(Lindera glauca)、玉兰(Magnolia denudat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光合日进程的差异. 结果表明:夏季,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及主要伴生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其“午休”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林下、林缘的Pn日进程均呈“单峰”曲线.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与林缘、林下相比,其光补偿点(LCP)低,光饱和点(LSP)高,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并且林窗生境的华东野核桃暗呼吸速率(Rd)低,日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说明林窗生境适合其生长. 3种生境华东野核桃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 Fm)均呈现出“V”型曲线. 林窗生境中华东野核桃的日均Pn均比其他伴生植物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华东野核桃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在硝酸介质中,痕量铬(VI)能灵敏的催化氧化DBC褪色。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铬(VI)的新方法。检出限可达10-9g/ml,测定范围为0.12-0.7μgCr(VI)/10ml,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用于测定水中的痕量铬(VI),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