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一种将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法相结合,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以解决大型复杂机装拆不例,难于用实验方法识别部件间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问题。用些方法识别了一台遥臂钻床的接触度和接触阻尼。  相似文献   

2.
子结构物理参数的一种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复模态综合和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子结构物理参数识别方程。该方法利用复模态综合在广义坐标下建立物理参数识别方程,然后将物理参数识别化为优化问题求解。给出了一台钻床的子结构物理参数识别实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包含几何误差的机械结合面进行离散化,离散后的微表面的基准平面高度满足结合面几何误差分布.每个微表面内,微凸体的高度只受粗糙度的影响.基于接触理论建立了微表面的法向刚度模型,通过对微表面模型集成获得了结合面的法向刚度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数值仿真,揭示了结合面法向刚度与间隙的非线性关系,几何误差的幅值和波长对法向刚度的影响以及非线性刚度对结合面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法向刚度随着间隙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几何误差会导致结合面宏观上的局部接触和应力集中;在相同干涉量下,法向刚度随着几何误差幅值的增加而增加,但与结合面的波长没有关系;非线性刚度会导致结合面固有频率的下降和振动位移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时变结构的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邹经湘  杨炳渊 《力学进展》2000,30(3):370-377
较详细地叙述了时变结构参数识别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这一工作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对其中的典型研究成果,包括自动控制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简要介绍,叙述了将广义系统的识别方法用于结构系统的思路和问题,特别是在线识别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介绍了使用小波理论来识别时变结构参数的新思想.最后简要地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组合结构结合部动态参数的实验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新  周济 《实验力学》1993,8(4):369-374
根据两种不同的试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利用实测传递函数识别组合结构结合部刚度、阻尼参数的方法,给出了识别过程的数学原理,该方法避免了对实测传递函数矩阵求逆运算,有效地防止了测试误差在识别过程的扩大化,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方法数值计算稳定,识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定结构的平流层信息平台-自主飞艇,分析了影响飞艇俯仰角姿态变化的各个作用力,建立飞艇俯仰角姿态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出适合飞艇工作特点的尾翼翼型,从力学平衡原理、能耗最小原理及边界条件出发,提出了一种估算飞艇尾翼结构参数的方法。进行的数字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飞艇俯仰角姿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及文章提出的尾翼结构参数确定方法使得飞艇在动力学特性上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床结构中的平面结合面,通过实验分析了结合面在均布面压作用下的结合面法向变形与平均压力的关系;将结合面表面简化为半圆弧和正弦曲线两种微观形貌,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结合面的接触变形力学行为,计算结果显示半圆弧形貌接触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从结合面作用的物理本质出发,将结合面的相互作用等效为内聚力效应,利用内聚力模型分析了结合面的静态力学行为;内聚力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结构动力学模型中阻尼特性参数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漳平  向锦武 《力学学报》2003,35(1):121-125
将结构分析计算的稳态位移响应和相应实测数据的差异映射为具有能量意义的误差范数,通过最小化该误差范数来修正与结构系统有关的阻尼特性参数.通过计算的或实测的频响函数获得稳态响应数据,使用的幅值在理论上完全包含了所有的复模态信息,参数值正过程采用迭代的方式.给出仿真算例,并对实验数据有噪声和无噪声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合理且可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参数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文献[1]所提出的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阻尼参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采用正交条件式中虚部方程识别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理论和算例分析表明这种改进方法能大大降低机械结构的物理参数(即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和结构系统测试振型二者的误差对结合面参数识别精度的不利影响,从而使这种方法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是加固结构中最脆弱的部位,新老混凝土能否正常工作主要取决于结合面的抗剪强度。通过模型试验对结合面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模型采用Z型试件,分为凿毛不植筋和既凿毛又植筋两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植筋能大大改善结合面的抗剪性,且大幅度提升新结构的承载力,是一种有效的加固处理方法。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结合面加固处理的模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情况中结合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线性振动亏损系统广义模态参数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线性振动亏损系统的广义模态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识别亏损系统广义模态参数的频域方法。该方法将直接法与迭代法相结合,无需人工初值,可分步识别出亏损系统的全部广义模态参数。模拟识别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ub-regional material parameters of concrete dams using in-complete modal data are presented.With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first frequency and incompletemode shape,identification methods were built by both the output error approach and the minimumdeviation approach.The minimum deviation approach was introduced as physical constraints tothe output error approach,allowing the output error-minimum deviation coupled approach to bedeveloped.The simulated annealing-simplex shap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solve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s.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 noisy incomplete measurements toillu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修改后的结构的振动特性计算方法;此法利用测量频率响应函数矩阵,将结构的修改量作为作用在结构上的力处理,分析计算出修改后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矩阵。其优点是理论简单、计算量小、便于直接指导实际结构修改。  相似文献   

14.
空间管状接头应力分析的半解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解析法为空间管状接头应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此法未对接头的形式和受载条件作任何假设,大大拓宽了过去半解析法只局限于平面管接头应力分析的应用范围,与有限元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前处理简单、内存要求低、简便易行等优点。通过两个数值计算例题与试验值比较后显示了本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解析法为空间管状接头应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此法未对接头的形式和受载条件作任何假设,大大拓宽了过去半解析法只局限于平面管接头应力分析的应用范围,与有限元法相比,具有计算量小、前处理简单、内存要求低、简便易行等优点。通过两个数值计算例题与试验值比较后显示了本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三环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研究概况,对偏置式三环减速器的内齿行星齿板,高速偏心轴,低速输出轴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立该类过约束传动系统补充方程的位移协调原理.以SHQ40型三环减速器为例,分析介绍了优化结构参数的原理和方法,并按其实际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三环减速器各动载荷幅值均有明显下降,且载荷分布曲线比优化前平缓得多、  相似文献   

17.

结构承受位于一定高度重物无初速度释放的冲击响应是材料力学动应力部分的主体教学内容,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特别是结构单独承受冲击与缓冲组合结构承受冲击两种模式的差异,容易造成学生在规律理解上出现疑惑。本文通过几个经典例题剖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结合基本公式的参数方次分析,为教学活动中解释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德隆  沈怀荣 《力学进展》2001,31(4):583-591
从纺织几何学入手,通过对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细胞构型的分析,建立其刚度矩阵和本构关系,并结合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损伤和演化规律分析,完整地描述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特点.着重讨论物理概念和研究方法,以促进了解纺织复合材料的分析理论和它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