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选用YQ-15吸附剂充填的YQ-250型"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对注入海洛因的实验动物(犬)模型进行模拟血液灌流。观察并分析了实验动物(犬)血液中海洛因的清除效果以及对血生化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海洛因的清除率在40~60%,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血液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交联大孔吸附剂充填制成了"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并对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液灌流临床治疗实验,观察海洛因的清除率、血液生化各项指标及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高交联大孔吸附剂充填制成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具有安全、有效和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HA型大孔吸附树脂及活性炭对胆红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用HA型大孔吸附剂对患者血中胆红素进行了动态、静态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其对血液生化的影响。同时,用瑞典GAMBRO肾罐中活性炭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A吸附剂对直接胆红素的吸附功效与进口活性基本相同,但血液生化指标HA吸附剂优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4.
前文介绍了VT共聚物上固定DNA制得免疫吸附剂,探讨了其结构和血液相容性,本文介绍IA吸附剂对狗进行血液灌流,观察该吸附剂对实验动物狗血液有形成分,某些生物化学指标及主要脏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阿片类毒品与乙醇双重滥用导致的协同作用一直是药物化学、法庭科学、公共安全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文基于现代光谱分析技术和大鼠体内实验,详细、系统地探索了阿片类毒品吗啡、海洛因与乙醇双重滥用而导致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吗啡、海洛因体内代谢初期,血液中存在的不同浓度的乙醇以竞争的方式不同程度地降低吗啡、海洛因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致使血液中吗啡、海洛因游离分子的浓度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代谢进程明显放缓,且吗啡和海洛因分子可以在血液中较长时间地维持高浓度水平,从而增强吗啡和海洛因在体内的药效和吸食者的主观感受,产生协同作用.与此同时,在乙醇和吗啡同时给药情况下,生物活性更强的吗啡代谢中间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在血液中的浓度相应地呈现出缓慢增加并较长时间在血液中存在的特点,这一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吗啡与乙醇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在混合致孔剂甲苯与液体石腊存在下,用悬浮聚合方法制得大孔共聚物,再经傅氏交联反应制得高交联大孔吸附剂。测定了大孔吸附剂的孔结构参数以及对水中海洛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大孔吸附剂对海洛因的吸附率为97.94%,吸附量为3.96mg/mL。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洛因在氯仿和乙醚中溶解性的差异,在pH 4.4~11.9范围内,对收缴海洛因毒品分别采用氯仿和乙醚进行提取和检测,以研究海洛因毒品可能存在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当pH值小于9.22时,水溶液中海洛因变化是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主,水解反应为辅;当pH值大于9.22时,海洛因完全转化为海洛因碱,随着pH值的增加,海洛因碱进入快速水解状态,分解产物为单乙酰吗啡和吗啡。该研究可为海洛因收缴毒品的提取、检测以及制备海洛因碱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盐酸海洛因纯度的定值技术.对经筛选的盐酸海洛因原料进行液相色谱-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及离子色谱定性分析,采用质量平衡法对盐酸海洛因原料进行纯度测定.在基于色谱的质量平衡法的基础上优化了检测条件,确定了主成分的含量,用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最终得到盐酸海洛因纯度定值为95.1%.该分析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相似文献   

9.
以球状壳聚糖为载体,酸性氨基酸为配体,合成了尿毒症中分子毒物吸附剂,并测试了其血液相容性.为了研究吸附剂对尿毒症患者体内多肽蓄积物的吸附性能,选取分子量不同的6种多肽作为体内蓄积多肽的模拟物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吸附剂对多肽模拟物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超滤液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吸附剂对血清中分子级分的清除率为10.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L-赖氨酸锌对健康大鼠血液及骨髓中细胞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品对健康鼠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及骨髓多染红细胞中的微核数等均无显著性影响.另外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实验显示L-赖氨酸锌未引起大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变异菌株的回复突变.而健康小儿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本品可显著提高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和红细胞水平.对白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但对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L—赖氨酸锌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L-赖氨酸锌对健康大鼠血液及骨髓中细胞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品对健康鼠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及骨髓多染红细胞中的微核数等均无显著性影响,另外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实验显示L-赖氨酸锌未引起大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变异菌株的回复突变,而健康小儿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本品可显示提高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和红细胞水平,对白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但对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海洛因毒品进行pH溶解性考察,在pH4.53~11.89范围内,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对海洛因毒品进行提取,当溶液呈现酸性条件时,海洛因毒品的溶水性要大于有机相的溶解性,随着pH值的增加,海洛因毒品的有机相溶解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pH8.97附近达到最大值,证明了pH值条件的控制对于海洛因毒品的提取具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控制在8.5~9.5之间时,海洛因毒品的水溶液提取满足司法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动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多为天然药物,但其来源有限;虽然用于抗肿瘤研究的合成化合物种类较多,但对于其在动物体内抗肿瘤研究又相对偏少,所以,合成化合物抗肿瘤体内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合成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体内肿瘤模型建立方法和体内抑瘤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对合成化合物毒性评价方法、抑瘤基本观察指标测定、氧化损伤相关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组织病理学评价方法等体内抑瘤实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提出了合成化合物在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研究方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型抗肿瘤合成化合物体内药学活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TRYLAB模拟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对实际海洛因样本进行优化,建立一种海洛因样本的HPLC快速分析方法,实现了海洛因样本中7类生物碱的分离,其中海洛因和单乙酰吗啡之间的分离度达到2. 16,海洛因定量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 99993,定量限为0. 001~1. 000 mg/mL;使用该数学模拟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帮助各级实验室建立优化的海洛因HPL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海洛因成瘾动物模型,研究海洛因成瘾大鼠血清代谢物变化,寻找其潜在的标志物。实验动物设成瘾组和空白对照组,运用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分析方法研究海洛因成瘾对大鼠血清代谢变化的影响。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成瘾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结果表明成瘾组和对照组大鼠在血清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初步筛选出26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的质荷比。海洛因成瘾代谢组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代谢组学在判定海洛因成瘾与否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碘标记海洛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氯胺-5氧化法对海洛因进行碘-125标记。初步研究了反应PH,同时、温度和海洛因的量对标记率的影响。采用SephadexG-10柱将碘标海洛因与游离碘-125分离,并对试验中出现的现象和可能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产物在SephadexG-10柱上分离纯化后,研究了^125I-heroin的稳定性,结果指出,标记产物在室温放置116h后放化纯度仍达70%。  相似文献   

17.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海洛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离子液体为粘合剂制作碳糊电极,采用高分子聚合法,合成包埋有Ru(bpy)2(dcbpy)2+的高分子聚合物,将钌聚合物掺杂于离子液体碳糊电极中,制作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发光特性,与用石蜡油为粘合剂制作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相比,离子液体为粘合剂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三丙胺的检出限降低1个数量级.海洛因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发光信号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高灵敏度检测海洛因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海洛因浓度与电化学发光信号在2.0×10-9~2.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10-10 mol/L (S/N=3).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5.0×10-9 mol/L海洛因溶液中采用线性循环电位连续扫描60圈,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本方法用于血清中海洛因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4%~101%.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海洛因成瘾人员尿液及血清中可能的相关标志物进行筛选。运用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联用技术对海洛因检测尿检条阴性的16名海洛因滥用成瘾者与16名正常人的血清和尿液进行研究。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洛因成瘾者和正常人聚类明显,血清和尿液中分别发现12种可能的潜在标志物。成瘾人员和正常人员在血清及尿液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为发现海洛因成瘾判定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在中国境内缴获的海洛因样本进行地理来源判断.采用动态涂层毛细管电泳技术(CE)对海洛因样本进行生物碱检测,并利用判别分析法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达到了对中国境内缴获的海洛因样本进行地理来源推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毛发中海洛因代谢物的释放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海洛因吸食者毛发和空白添加标准品毛发的碱消解、酸消解、甲醇超声提取、甲醇-5 mol/L HCl超声提取、甲醇-三氟乙酸超声提取5种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释放方法考察,确立了甲醇超声提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的方法.本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抑制海洛因的中间代谢物6-单乙酰吗啡的水解,其水解率仅为2.63%,极大地提高了海洛因滥用的毛发证据作用.利用本方法对添加6-单乙酰吗啡的毛发进行萃取和检测,6-单乙酰吗啡的回收率为5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 ;对添加不同浓度的吗啡、可待因、6-单乙酰吗啡3种毒品的毛发进行萃取和检测,其线性良好(r>0.9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此外,考察了甲醇消解的影响因素,吸毒者毛发中的毒品释放效果随毛发的细碎程度和超声时间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