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手性氨基酸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包括化学拆分法、不对称合成法、结晶法、微生物法、酶法、配位萃取法、膜拆分法以及色谱法等制备方法,还介绍了手性氨基酸作为手性药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手性识别结果预测手性选择剂对外消旋物的手性识别能力的新方法。经过两步组装方式将手性选择剂L-苯丙氨酸(L-Phe)组装到QCM电极表面。通过检测电极共振频率、接触角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变化对组装结果进行了表征。应用蒸气扩散分子组装(VDMA)方式检测L-Phe修饰QCM电极对L-扁桃酸(MA)的手性识别能力,其手性识别选择性系数约为8。随后用L-Phe作为拆分剂试验了非对映体盐结晶法拆分手性扁桃酸,并优化了手性拆分条件。结果显示,以L-Phe作为拆分剂进行非对映体盐结晶法拆分手性扁桃酸的结果与QCM手性识别结果高度吻合,表明QCM手性识别可用作辅助筛选和预测非对映体盐结晶手性拆分法的手性拆分剂。  相似文献   

3.
化学拆分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金根  迟永祥 《合成化学》1999,7(4):340-345
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两种化学拆分新方法,包括拆分和组合拆分;并简要论述了化学拆分中的手性识别现象,以及化学拆分方法在手性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液相拆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液相拆分的研究进展。对间接拆分和直接拆分法,特别是各类手性固定相法在拆分有机磷化合物中的应用作了介绍,探讨了相应的拆分机理。85篇。  相似文献   

5.
对映体制备性分离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雷鸣  高连勋 《化学通报》1997,(2):17-21,16
旋光性化合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外消旋体拆分法是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性对映体拆分中发展比较快的手性固定相液相色谱法和膜拆分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新型商品手性柱ShiseidoCD Ph,在反相条件下,对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特布他林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柱温及缓冲盐浓度对特布它林手性拆分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药物获得基线分离。该方法可用于该类药物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7.
手性药物哌醋甲酯和沙丁胺醇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宗琴  袁敏 《分析化学》1997,25(6):743-743
1引言手性药物的拆分一直是色谱领域的研究热点。毛细管电泳的高效、快速、运行成本低的优点为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提供了高效的分离方法。哌醋甲酯和沙丁胺醇分别是一种抗抑郁药和支气管扩张剂,常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在市场销售。本文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下拆分了手性药物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和沙丁胺醇(albuterol),考察环糊精类型和浓度、缓冲溶液性质、分离电压以及有机添加剂等对两种手性药物分离的影响,其中哌醋甲酯对映体为毛细管电泳首次拆分。2实验部分2.…  相似文献   

8.
原位聚合那格列奈分子印迹手性固定相的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俊发  杨更亮  张轶华  刘海燕  陈义 《化学学报》2004,62(19):1922-1926
以手性药物那格列奈为模板分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特定识别性能和手性拆分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实现了那格列奈与其对映体的手性拆分.通过静态结合方法考察了该聚合物的选择结合能力,并讨论了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棒状聚合物固定相对模板分子及其对映体有很好的手性拆分性能.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拆分手性药物萘普生和氟联苯丙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晓峰  林炳承 《色谱》2000,18(1):70-72
 70-72 -------------------------------------------------------------------------------- 以β-环糊精(CD)作为手性选择剂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成功地拆分了两种弱酸性药物萘普生(naproxen)和氟联苯丙酸(flurb iprofen),并比较了4种环糊精[β-环糊精(β-CD)、二甲基-β-环糊精( D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三甲基-β-环糊精( TM-β-CD)]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同时测定了萘普生对映体在不同环糊精中的出峰次 序。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此类化合物拆分的最佳pH值为5左右,即接近于该类化合物的pK a值。该方法适用于酸性手性药物的拆分。  相似文献   

10.
李振群  贾丽 《色谱》2020,38(9):1046-1056
手性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之间的手性匹配与分子识别来发挥药理作用。两个对映体与体内手性环境相互作用的不同导致每个对映体表现出不同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代谢速率及毒性等药代动力学特征。因此发展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对于手性药物的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以目标分子作为模板而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特定的空间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对目标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基于该特点,MIPs非常适合于手性药物的拆分和纯化。毛细管电色谱(CEC)可同时基于毛细管电泳和液相色谱的分离机理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因此具有高分离效率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将MIPs材料作为CEC的固定相,可将这两种技术的优势结合,从而实现对手性药物的高效拆分。MIPs材料在1994年首次应用于CEC手性拆分,此后该研究领域开始获得关注和发展。MIPs材料主要通过4种模式在CEC中实现手性拆分,分别是作为开管柱、填充柱和整体柱的固定相以及分离介质中的准固定相。该综述以这4种模式作为分类基准,根据MIPs制备所需的材料和分离对象对其在CEC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揭示了MIPs在CEC手性拆分中的潜力,同时评述了这4种模式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将来MIPs在CEC手性拆分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夏仕文 《分子催化》2015,(3):288-298
<正>非天然手性氨基酸是已经上市的和正在研发的手性药物、手性农药和手性食品添加剂的关键中间体[1-2].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非天然手性氨基酸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非天然手性氨基酸不能像天然L-氨基酸一样采用发酵法生产,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包括化学不对称合成法和化学拆分法.化学不对称合成法采用价格昂贵的手性源、手性助剂或手性金属催化剂.化学拆分法采用手性酸为拆分剂,经历与消旋氨基酸成盐、解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中的二元环糊精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元环糊精体系常对复杂难分离手性体系表现出很好的拆分能力并对一些手性药物有极好的拆分效果, 一般情况下它又与一元体系有不尽相同的拆分机理, 本文就该体系在手性物质拆分中的应用及相应理论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娄艳红  张淑珍  谢剑炜  刘河  仲伯华 《分析化学》2005,33(12):1685-1688
采用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甲醇-磷酸盐体系、乙腈-磷酸盐体系和甲醇-乙腈-磷酸盐体系对系列抗胆碱能药物的手性拆分情况,讨论了流动相的各个因素(有机相的种类和比例、磷酸盐浓度、酸度、三乙胺用量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动相中较大的水相比例、较高的磷酸盐浓度、pH和三乙胺浓度更有利于抗胆碱能药物的手性拆分。通过对比研究10种抗胆碱能手性药物的色谱行为,从结构上讨论了化合物中不同官能团对保留时间及手性拆分的影响,并探讨了手性拆分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RP-HPLC手性拆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新型商品手性柱Shiseido CD—Ph,在反相条件下,对3种β—受体阻滞剂药物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柱温及缓冲盐浓度对拆分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条件,3种药物均获得基线分离。根据药物结构上的特点,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可靠、高效等特点,可用于该类药物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性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涉及到生命、动植物、药物、食品、香料、农药等诸多领域,本文介绍了手性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手性药物、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尤其是手性化合物的现代色谱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维拉帕米和布比卡因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毛细管电泳法,以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剂,对维拉帕米及布比卡因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手性剂的种类、浓度及缓冲液的pH值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对这两种药物对映体有极好的拆分效果。从协同效应方面解释了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具有良好拆分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手性拆分方法-包结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手性包结拆分方法在拆分外消旋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包结拆分中的手性识别原理。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环糊精衍生物6-O-磺丁基-β-环糊精(SB-β-CD),并以其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多西拉敏、美克洛嗪和米安舍林4种碱性手性药物进行非水毛细管电泳拆分。考察了有机溶剂、电解质、手性选择剂浓度以及pH对分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扑尔敏、多西拉敏、美克洛嗪和米安舍林4种碱性手性药物全部达到基线分离。可见SB-β-CD在碱性药物拆分方面具有特殊能力,为碱性手性药物的拆分提供了一种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手性拆分方法-包结拆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手性包结拆分方法在拆分外消旋化合物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包结拆分中的手性识别原理。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的手性拆分(文献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朱晓峰  林炳承 《色谱》1999,17(2):153-157
 根据最近文献,对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评述,包括各种操作模式和各类手性选择剂,进一步评述了手性拆分机理的研究,显示出毛细管电泳是手性拆分的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分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