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学技术》2013,(5):466-471
为提高局部图像拟合(LIF)模型对初始轮廓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图像全局和局部信息的活动轮廓模型(LIF_GI模型)。针对灰度均匀图像,利用图像的全局均值构建了全局图像拟合(GIF)模型,结合GIF模型和LIF模型的优势,通过构造新的图像拟合函数构建了LIF_GI模型。为避免对水平集函数进行繁琐的重新初始化操作,使用反应扩散(RD)方法实现水平集演化。实验表明,所构建的GIF模型在灰度均匀图像上能够获得满意的分割结果,且容许灵活的轮廓初始化。在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时,LIF_GI模型有效地降低了LIF模型对初始轮廓的敏感性,与LIF模型相比,LIF_GI模型又表现出迭代次数少、检测速度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马远征  陈家新 《应用声学》2014,22(8):2589-2591,2594
针对传统的多相Chan-Vese模型在进行多区域分割时容易产生空相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新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结合Chan-Vese模型、数学形态学、复合多相水平集分割算法,通过迭代腐蚀操作提取医学图像的轮廓,利用添加了复合多相水平集算法的Chan-Vese模型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通过迭代膨胀操作复原图像;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采用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分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多区域分割问题,减少了空相位的产生,而且对图像边缘有很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红外图像的GVF Snake轮廓提取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图像目标具有边界模糊不清,区分效果较差的缺点,结合Ostu阈值法和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GVF Snake),提出一种目标轮廓自动提取方法。采用Ostu法先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将得到的边界作为Snake模型的初始边缘轮廓,利用 GVF Snake特性将初始轮廓准确地收敛到目标边界。由于Ostu算法具有将目标物体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开来的优点,使得在应用 GVF Snake模型对复杂图像进行分割时减少了人工的干预。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算速度快,能够快速地收敛到目标轮廓,并准确地跟踪目标,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裂缝区域分割的需求和石油岩芯CT图像的特点, 改进了现有的水平集分割算法。首先对图像中值滤波去噪后运用C-V模型对图像进行初分割, 把背景区域和岩芯区域准确分开, 得到岩芯区域的轮廓;然后调整轮廓外区域的灰度值, 使之等于岩芯区域平均灰度值, 增强目标区域;最后再进行RSF模型细分割, 得到最终分割结果。对于高斯噪声污染严重的岩芯图像, 先采用了邻域加窗的非局部均值去噪方法, 再用改进水平集算法分割, 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仅采用局部或全局信息无法快速准确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和全局信息的自适应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首先,利用图像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建立局部能量项和全局能量项,并且利用演化曲线轮廓内外小邻域的灰度均值差作为自变量,建立了权重函数模型,实现了局部能量项和全局能量项之间权重的自适应调整,提高了模型分割灰度不均匀图像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惩罚项,避免了水平集函数的重新初始化,增强了数值计算的稳定性。最后,为验证模型的优越性,将模型与CV模型、LBF模型和LGIF模型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分割时间、迭代次数以及相似度等指标对分割结果进行了客观、定量分析。最终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对初始轮廓具有较高鲁棒性,而且对灰度不均匀图像具有较高的分割准确性与分割效率。  相似文献   

6.
水体是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解译的一类重要内容。针对含水体的SAR图像的成像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轮廓的配准方法。首先,提出了融合观测图像局部统计信息的自适应权马尔科夫随机场(MRF)分割模型,以分割SAR图像水体目标并提取其精确轮廓。然后,提出了轮廓匹配的非均匀高斯混合模型(GMM),该模型能融合轮廓上点的位置信息和以轮廓点为中心的窗口的灰度相似性信息。最后,对含水体目标的SAR图像进行配准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MRF分割模型能精确地定位目标边缘并保持图像的细节,轮廓匹配的非均匀GMM对噪声、外点及局部变形具有稳健性,能较好地实现含水体目标的SAR图像配准。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度信息的动场景视频序列中运动对象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序列灰度信息的运动对象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Sobel算子提取边缘图像,依据边缘信息将视频图像分割为不同的灰度连续区域。在各灰度连续区域中,选取特征点进行匹配获得特征点对。根据特征点对合并灰度连续区域,获得全局运动参数。采用具有自适应帧间隔的帧差交集法,获得图像中运动对象区域。结合灰度信息和运动信息,分割出运动对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将运动对象从视频序列中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8.
基于差分图像的运动目标跟踪与分割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图像运动检测和轮廓提取的跟踪与分割图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初始图像中提取目标的轮廓,然后利用相邻帧之间的差分图像初步确定目标在每帧图像中的粗略位置,最后把从上一帧图像中得到的目标轮廓置于该位置,并作为轮廓提取的初始值,由此可得到对目标的准确分割。  相似文献   

9.
真实场景下视频运动目标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应用到军事民用等领域,为了能够从真实场景中快速准确地提取视频跟踪单运动目标或多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阈值获得滤波后的相邻帧差值图像。其次,为了消除差值图像中噪声的影响,标记此二值图像的连通像素来检测出运动目标所在的区域,并与边缘检测出的空间信息结果比较得到运动目标模型。最后,将图像分成若干区域,在每个分区域内依次连接每个运动目标模型的最外围轮廓点,由此构成目标闭合轮廓。利用得到的连续边界,对运动目标进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自动提取速度不同的单运动目标,同时能够提取多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平集的闪光照相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Chan-Vese(CV)模型局部控制能力差的缺点,将基于区域的CV模型和分割曲线的局部信息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以CV法的分割曲线为初始曲线,以获得全局收敛性,在后继分割中引入分割曲线的局部信息,以提高模型对图像中微弱信号的分割能力。对闪光照相图像的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噪声抵抗能力强,对初始轮廓位置不敏感,能实现对含细长拓扑结构和微小孔洞的弱边界闪光图像的自动分割。  相似文献   

11.
针对跟踪目标尺度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灰度对数似然图像分割的快速主动轮廓跟踪算法。改进的主动轮廓跟踪算法将根据以目标与背景的颜色差异而建立的对数似然图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再将Kalman滤波器结合到主动轮廓跟踪算法进行目标跟踪。改进的主动轮廓跟踪算法对目标分割准确,轮廓特征显著,跟踪效果稳定,算法能很好地适应跟踪目标尺度变化。通过Kalman滤波器对目标位置点的预测减少了主动轮廓跟踪算法收敛的迭代次数,使算法的运算效率提高了33%左右。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仿真有助于检验诸如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IVUS图像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在极坐标图像生成模型中引入环晕、导丝伪影,并分别对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脂质、钙化三个区域进行模拟,实现静态图像的仿真;运用血管随心脏搏动的变化规律,实现序列图像的仿真.通过对15例真实IVUS图像、每例各50次的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极坐标图像生成模型,该方法仿真的图像与真实图像的相关系数提高了56.9%,互信息提高了24.3%,其仿真效果更加接近真实图像.  相似文献   

13.
张艳超  赵建 《中国光学》2015,8(1):68-73
为了进一步提高C-V模型的分割速度、降低初始轮廓曲线位置对分割结果的耦合性, 提高多光谱成像仪图像分割效率,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C-V模型。该模型通过将每次迭代得到的距离函数的最大值引入C-V模型的Dirac函数, 对该函数进行自适应参数修正, 以拓宽活动轮廓线的有效作用范围, 进而大大降低分割算法的迭代次数。实验结果表明, 与经典的C-V模型相比, 改进的C-V模型在其终止条件下得到了较理想的分割效果, 降低了初始曲线位置对最终分割结果的影响, 且新模型的收敛速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至少提高了7倍。改进的C-V模型在实时性及全局性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改进, 进一步提高了该算法在多光谱成像仪的图像分割方面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胡正平  张晔 《光学技术》2006,32(3):410-412
为克服经典区域增长算法门限设置困难和图像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学习的区域增长与活动轮廓模型结合的高精度图像分割算法。首先交互式选择属于目标区域的子块和背景区域的子块形成支持向量机的训练样本;并利用这些已知的训练样本训练支持向量分类器。在目标与背景的并行竞争增长过程中,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分类器(SVC)进行分类判决,得到目标对象的初始轮廓。为提高分割对象的精度,采用活动轮廓模型获得准确的边缘。仿真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表明该提出的算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目标轮廓。应用一种图像差分技术得到运动目标的初始轮廓线。使用了动态轮廓线使其收敛到目标轮廓。提出了一种新的目标轮廓特征级融合方法,求解两类模式图像的收敛动态轮廓线控制点向量差的范数平方极小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图像配准降低了融合的计算复杂度,有效提高了可见光图像中目标轮廓提取的精度。对比检测实验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基于Newmark方法的动态轮廓线快速迭代算法,将该方法和方法作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了22%。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区域的精确分割是提高计算机辅助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的重要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精确的前列腺区域分割模型,分为4个步骤:首先,读取T2加权磁共振(MR)图像;其次,利用半径为5个像素的8邻域模板(8x5)的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模板计算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LBP特征图;然后,利用改进的距离正则化水平集(DRLSE)模型对特征图进行分割,提取前列腺粗轮廓;最后将原始水平集能量函数进行优化,构造一个新的能量函数,提取局部灰度信息和梯度信息,并在此新的能量函数的基础上,将粗轮廓迭代演化为最终的细轮廓.本文将该模型在203组来自于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学会-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国家癌症研究所(SPIE-AAPM-NCI)前列腺MR分类挑战数据库的T2W磁共振图像上进行了测试,并与医生手工分割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得到的分割结果的Dice系数为0.94±0.01,相对体积差(RVD)为-1.21%±2.44%,95% Hausdorff距离(HD)为6.15±0.66 mm;与文献中现有的分割模型相比,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得到的前列腺区域分割结果更接近于手工分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彭真明  蒋彪  肖峻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19(12):2011-2016
 对单位链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中的线性调制、动态阈值衰减方式及步长、迭代次数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进一步简化了网络模型,使其更适合于图像处理。并针对低对比度、背景连续变化环境下的空中扩展目标检测问题,应用反色处理,并采用最大直线轮廓点数方法,确定其最佳迭代次数和分割结果,实现目标的自动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晰完整地保留目标轮廓,有效检测出复杂背景下的空中扩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冯鑫  李川  胡开群 《物理学报》2014,63(18):184202-184202
为了克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时噪声干扰及易产生伪影导致目标轮廓不鲜明、对比度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模型分割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深度玻尔兹曼机学习红外与可见光的目标和背景轮廓先验,构建轮廓的深度分割模型,通过Split Bregman迭代算法获取最优能量分割后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轮廓;然后再使用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分解,并针对所分割的背景轮廓采用结构相似度的规则进行系数组合;最后进行非下采样轮廓波反变换重构出融合图像.数值试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获取目标和背景轮廓均清晰的融合图像,融合结果不但具有较高的对比度,还能抑制噪声影响,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张虎龙 《应用声学》2017,25(5):236-239
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识别和理解的基础。图像分割主要是指将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其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阈值化法是图像分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图像处理与识别中广为应用;针对图像分割中细节往往被忽略导致后续处理困难的问题,基于模糊关系和最大模糊熵原理提出了一种阈值化方法,对二维直方图进行模糊分割;为了获得图像分割中的细节,提出的方法根据最大熵原则自动确定模糊区域和门限,进而获得二维模糊熵和遗传算法最优解,最后获得图像细节;通过对不同灰度水平和颜色类型图像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二维非模糊方法和一维模糊熵分割法,得到该方法在图像分割中获得细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由于遥感图像存在边缘混叠等问题,经典的C-V模型会产生大量的冗余轮廓,而且无法分割多个同质区域的目标.为此,提出了基于C-V模型的窄带多区域水平集图像分割方法,采用N-1个水平集函数将图像分割成N(N>1)个区域,每个水平集函数表达一个区域.该方法一方面通过建立独立多区域水平集模型可以消除多余的轮廓,避免分割区域的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