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彩色光栅投影的快速三维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露阳  达飞鹏 《应用光学》2011,32(2):276-281
 针对条纹投影术提取物体高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彩色光栅投影的三维测量方法。对选取G分量为255,R,B分量各取0或255而组成的青、白、黄、绿四色遵循格雷码原理进行编码,然后将G分量作正弦调制形成投影光栅投向被测物体。提取采集到的光栅变形图中G分量,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其初始相位;同时对采集到图像中的R,B分量作阈值迭代分割而G分量自动赋值为255,综合三分量信息得到条纹颜色信息进而获取条纹的周期信息,从而展开相位。全过程仅需投影一幅彩色光栅图就能完成三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易于实现,在测量实时性和精确性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光栅投影式轮廓测量中两种误差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郝煜栋  赵洋  李达成 《光学学报》2000,20(3):76-379
以像点位移的概念阐述了光学投影式轮廓测量法的原理和关键会务,详细分析了从相位到像点位移和从像点位移到高度的两项不可忽略的误差源,并给出了误差补偿方法。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双步相移光栅投影测量轮廓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东亮  达飞鹏 《光学学报》2012,32(5):512004-100
双三步相移算法证明可以较大地减少数字光栅投影测量轮廓术的测量误差,基于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针对常用的四步、五步相移算法,提出了相应的双四步、双五步相移算法.通过两次传统相移算法得到两幅主值相位图,直接融合两幅主值相位图即可获得测量所需的相位信息,与已有的针对两幅展开相位进行相位融合方法相比,此方法实现简单且更加有效.相较于双三步相移算法,双四步和双五步相移算法实现简单且能够极大地减少测量误差,仅需通过投影2倍数目传统相移算法所需的投影光栅,且可保持常用三步、四步及五步相移算法固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用投影光栅法测量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形状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相位的调制与解调角度出发,综述用投影光栅法测量三维物体表面轮廓形状的几种方法:莫尔拓扑法、傅里叶交换轮廓法和相位步进解调法,同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具有明显跳变面物体的轮廓测量,建立了四步相移光栅投影的三维形貌测量系统,并对所采用的四步相移测量算法进行研究。在介绍四步相移原理的基础上以有明显跳变面的三棱锥橡皮块为例,建立针对明显跳变面的测量算法。通过对4幅相移图算术求和并除以4得到平均灰度图;将平均灰度图二值化处理定位明显跳变面或阴影部分;将二值化图像与包裹相位图卷积,而后对包裹相位图进行解包裹,从而得到正确的连续相位,最终获取物体三维形貌。根据上述算法测量三棱锥的三维形貌并计算其体积,测量实验表明:被测物的体积平均相对精度为0.47%。  相似文献   

6.
为突破传统光栅位移测量系统依赖四裂相正弦波光电信号测量的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叠栅条纹投影成像的差动式光栅位移测量方法。根据光栅偏振光干涉原理,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和叠栅条纹的位移放大特性,规避了当前光栅的加工水平对高精度位移测量的限制,设计了叠栅条纹投影成像的高分辨率单光栅位移光学感知系统,实现了4倍光学细分位移信号的获取,并利用CMOS图像探测器完成了位移信号的图像式转换。推导了图像式位移感知信号的数学模型,从叠栅成像的光学机理出发,对光栅这一核心元件的刻划误差、平整度误差、装调误差等进行了具体的解算,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和设计性能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系统动态工作的最大允许速度与帧率之间的关系,在0.048 mm/s的最大允许速度下,该系统的基础分辨率可达2.075μm,细分后分辨率可达纳米/亚纳米量级。  相似文献   

7.
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是研究单木生物量估测、三维绿量测算等的重要测量因子。针对树冠结构复杂、形态各异,树冠因子难以精确测量等问题,为实现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和精准测量,以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树木点云数据为数据源,运用平面散乱点集凸包算法——Graham扫描算法和不规则体切片分割累加算法,以VC++6.0和Matlab 7.0混合编程,实现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以实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2株不同树种的样木为研究对象,并与传统人工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树冠投影面积人工测量(A4)结果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AV)结果相关性较好,r=0.964(p<0.01),A4高于AV的平均值为25.5%。近似规则几何体方法树冠体积测量(VC)结果与基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VVC)结果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r=0.960(p<0.001),VC低于VVC的平均值为8.03%。该方法基于高精度单木点云数据,实现了树冠结构的高精度快速重构、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无损自动提取,可以为单木树冠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在精准林业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投影仪散焦技术克服了实时光栅投影三维测量中的投影仪非线性问题,但散焦产生的高次谐波会大大降低散焦光栅的正弦性,带来明显的测量误差。提出了采用"S"形扫描Sierra Lite抖动算法生成二值抖动光栅,较大地改善了散焦后光栅的正弦性,将该抖动技术生成的散焦光栅用于传统的相移算法,基于投影仪散焦投影,得到用于三维测量的绝对相位信息。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改善了散焦光栅的正弦性,提高了相位质量。实际测量实验与仿真结果相一致。与已有的Bayer有序抖动和Floyd-Steinberg抖动生成的光栅相比,所提算法运算速度快,生成光栅正弦性较好,更加适用于散焦投影测量。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矩阵计算方法分析体积全息光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用于分析体积全息光栅衍射特性的法布里珀罗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矩阵法计算并分析了体积全息光栅的衍射特性.基于该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耦合波理论和以前的实验结果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传统投影光栅相位法的光学三角法模型进行了改进,采用直入射光路并配合使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标定方法,只需使用相移公式求取相位差,而不会引入与系统几何位置关系有关的量,简化了求取高度矩阵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新系统模型精度良好,测量误差为0.107 mm。采用该模型和标定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系统模型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减少误差源并提高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1.
两步相移实现投影栅相位测量轮廓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康新  何小元 《光学学报》2003,23(1):5-79
提出一种新的投影栅相位测量方法--两步相移法。该方法只需两幅相移条纹图,因此计算量小,速度快。给出了实验及计算结果,并同四步相移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光栅投影图像测量物体三维外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投影光栅技术 ,由 Computer TV Camera得到待测物体表面和一参考平面的变形投影条纹图像 ,通过比较投影光强和在两幅图像的分布位置对应关系 ,非接触测量物体表面三维外形 ,给出了测量原理和石膏头像脸部表面三维外形测量结果 ,分辨率为 0 .0 6 mm  相似文献   

13.
刘志奎  刘庆民 《光学技术》2012,38(2):171-174
为了提高图像处理速度,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图像矩形边界框区域提取算法.分析了图像在含有孤立点噪声的情况下该算法的可靠性以及阈值选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出了针对齿形链板和自动扶梯用链板图像的抗噪模板;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区域法确定链板圆孔几何参数,并从目标与背景之比和算法复杂度两个方面分析了该算法对处理速度的贡献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孤立点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快速、准确地找出包含目标图像的矩形区域.  相似文献   

14.
结构光测量中获取高精度相位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潘伟  赵毅  阮雪榆 《光学学报》2004,24(5):87-691
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光学测量技术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利用双目CCD(电耦合插件)摄像机记录的光栅投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测量方法。在该方法的测量过程中,通过测量相位值取得测量空间。为了获得连续的高精度测量相位值.提出一种结合了格雷(Gray)编码并能够优化相位精度的相移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影相位传递函数来优化测量相位值。为了消除光栅投影图像中非正弦、周期变化和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给出投影光栅一种新的光强函数,利用这个光强函数能够进一步提高投影光栅测量相位精度。最终,通过插值测量相位精度能达到亚像素级.  相似文献   

15.
甘勇  王昭太  朱明凯  文龙 《应用光学》2024,34(6):1252-1260

在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中,系统的标定是测量的基础。介绍了一种通过向棋盘格标定板投射编码光栅,由角点处的相位值计算其投影像素坐标的方法;考虑到角点邻域位置存在相位缺失和相位异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随机样本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的拟合算法进行相位异常值剔除以及曲面拟合插值,从而计算出特征点的亚像素级投影像素坐标进行标定。该方法不依赖相机的标定结果,同样适用于圆点标定板,对特征点附近相位值的异常和噪声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值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重投影误差达到0.09 pixels,对标定板的种类和成本要求更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维测量中空间编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红岩  达飞鹏  金亚 《应用光学》2006,27(4):344-349
针对三维测量中的关键技术——空间编码技术,介绍了空间编码技术对测量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基于三角法结构光投影的测量原理。对空间编码技术在三维测量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编码原理,总结了编码方案所应满足的条件。列举了当前典型的几种编码方案和一种新的条纹边界编码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对空间编码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总结,指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彩色编码与已有编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位共轭的动态体全息衍射特性的实时非破坏性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相位共轭技术,提出了一种动态体全息衍射特性的实时测量方法.在光学系统设计中,通过调整使得物光和参考光较强,而与参考光共轭的再现光非常弱(约为参考光的1/1 000),借助非常微弱的共轭再现光实现了动态体全息的非破坏性实时测量.三束光的强度和偏振态可通过1/4波片、偏振片和衰减片进行调节和组合,可记录光强调制型或偏振态调制型体全息.本方法适合于光致折射率变化和光致变色材料体全息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描述一台能够对长在1m的线纹尺和长度达2m的光栅尺(和光栅线位移传感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激光干涉仪。干涉仪设计成双干涉光路系统,以消除光栅尺安装引入的阿贝误差。这台测量仪采用干涉条件计数原理,对光栅尺和线纹尺的线值精度进行检测,并能对光栅信号的质量进行评价。测量过程中,对空气折射率实现了实时修正。  相似文献   

19.
    
Several 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focused on binary classification for solving daily problems can b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e straight-line segment classifier stands out for its low complex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ompared to well-knownconventional classifiers. This binary classifier is based on distances between points and two labeled sets of straight-line segments. Its training phase consists of finding the placement of labeled straight-line segment extremities (and consequently, their lengths) which gives the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However, during the training phase, the straight-line segment lengths can grow significantly, giving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r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pproach for adjusting the placements of labeled straight-line segment extremities to build reliable classifiers in a constrained search space (tuned by a scale factor parameter) in order to restrict their lengths. Ten artificial and eight datasets from the UCI Machine Learning Repository were used to prove that our approach shows promising results, compared to other classifiers. We conclude that this classifier can be used in industry for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due to the straightforward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20.
借助电场耦合势三维有限体积法与直接求解技术,研究建立了一套海洋可控源三维电磁响应显式灵敏度矩阵(或称为Fréchet导数)高效算法.首先,利用Yee氏交错网格和有限体积法对电场混合势Helmholtz方程进行离散处理,建立与移动源电磁场正演模拟相对应的大型代数方程组,再应用直接法得到的逆矩阵和三维线性插值技术事先确定插值算子和投影算子,并利用投影算子与各个发射源离散向量的乘积计算多发射源电磁响应,极大地提高了多发射源电磁场正演模拟效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块状模型和像素模型中异常体电导率分片常数分布特征,将电导率摄动产生的一次散射电流场表示成Yee氏剖分网格上散射电流元的叠加,由投影算子与散射电流元的离散向量的乘积快速计算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显式灵敏度矩阵.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检验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块状模型与像素模型分别研究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