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在近代物理实验中开设偶氮染料甲基橙掺杂PVA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反应程度和激发光功率成正比例关系;在激发光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当激发光偏振方向与探测光偏振方向夹角为45°时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反应程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透射光的偏振方向或者偏振状态研究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混合场效应.观测了不同条件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透射光的线偏度以及主轴方向,分析了扭曲向列效应和双折射效应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的双折射效应叠加在扭曲向列效应上,共同影响透射光的状态,其综合效应即混合场效应是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主要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光开关是光通信、光计算机、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重要光学元件。利用半导体激光(473nm)作为泵浦光,He-Ne激光(632.8nm)作为探测光,实验研究了偶氮染料掺杂PVA薄膜材料光致双折射效应信号的生长、擦除、衰减特性,分析了泵浦光偏振方向与探测光偏振方向夹角、泵浦光功率对光致双折射效应和全光开关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该材料在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双折射双频激光器输出光偏振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成相印  郭继华 《光学学报》1995,15(5):48-551
报道了双折射双频激光器输出光偏振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双折射双频激光器两端输出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并不一致,而相互有一定的旋转角度,实验也再次证明了激光器输出的是正交线偏振光,而不是晶体本征模的椭圆化了的偏振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种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双折射效应,并探讨了泵浦光偏振态和光强对光致双折射的影响.采用远离共振区的He-Ne光(633nm)作为探测光,用Ar+激光(488nm)作为泵浦光,通过测量相关参量得到了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值.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泵浦光的偏振态可以控制光致双折射值和探测光的透过信号强度,在0°~45°范围内,泵浦光光强存在最佳值,此时偶氮薄膜实验样品具有最大的双折射值.  相似文献   

6.
戴闻 《物理》2014,(5):352
<正>一个观测团队使用南极望远镜(SPT),已经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的B-模式光偏振做出了首次探测(见图1)。在CMB中,这种具有微妙卷曲特性的偏振光组分早已被预言存在。作为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关键预言之一,它的被证实将为暴胀理论的最终测试铺平道路。Chuck Bennett是美国马里兰州霍普金斯大学CMB观测站的首席科学  相似文献   

7.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   总被引:19,自引:18,他引:1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 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 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散参量可达4154 ps/km,对应的模式双折射度为1.25×10-3.这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纤可用于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理解弹光调制器(PEM)的静态双折射和圆二色性,深入研究了PEM偏振特性。运用Muller矩阵分别描述弹光调制、静态双折射和圆二色性的偏振特性,建立了同时考虑静态双折射和圆二色性的PEM偏振特性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搭建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偏振调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正确合理,PEM的偏振特性应为微小静态双折射、弹光调制和微弱圆二色性效应的组合。此外,还精细测量了其中一个PEM样品的圆二色性值为2.755×10~(-2),静态双折射的相位延迟值b=5.73×10~(-2)rad和方向角α=3.96°。较全面地给出了PEM偏振特性的一般Muller矩阵描述,扩充了弹光偏振调制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双棒串接Nd∶YAG激光器的稳区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输矩阵法理论分析了在含热致双折射补偿和不含热致双折射补偿两种情况下,r偏振和偏振对双棒串接激光器谐振腔稳区的影响.选用低掺杂浓度的Nd∶YAG棒,实验上用含90°石英旋光片的双棒对称平行平面短腔获得了最佳实验结果.1 064 nm激光最高输出功率达482.3 W,对应光-光转换效率为40.2%.  相似文献   

10.
基于Sagnac原理的单轴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偏振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谭靖  陈伟民  符欲梅 《光子学报》2007,36(3):492-497
针对Sagnac干涉型单轴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使用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器件时,由于传输光偏振态在双折射影响下所带来的干涉信号“偏振诱导衰落”问题,运用琼斯矩阵分析法,建立了该型传感器系统在传感光纤双折射和外部事件共同作用下,传输光的偏振态对系统功率传输系数影响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传感光纤线性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共同作用下,传输光的偏振态对系统功率传输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使用法拉第旋转镜提高系统抗偏振能力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消除光纤线性双折射和圆双折射.  相似文献   

11.
频率调制强吸收光谱中残余幅度调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电光调制器(EOM)中双折射效应及线偏光不完全沿EOM调制方向诱发的残余幅度调制(RAM)使频率调制(FM)光谱技术在微量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基于光场与晶体相互作用及光学干涉原理推导出存在RAM时FM光谱的线型表达式,确定出输入线偏光角度、EOM中双折射效应、FM系数等是影响线型的主要因素,且当入射EOM光的偏振角度偏离调制方向越大,双折射效应引起的特征偏振方向相位差越大,线型扭曲越严重;同时在FM色散光谱中存在一个受两者影响的直流偏置;最后给出通过伺服控制这两过程可以达到抑制RAM的目的。这些现象及线型的分析将为基于光纤器件的FM光谱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长度为10cm,包层具有大空气比的双折射微结构光纤中通过高阶模相位 匹配的四波混频获得了波长可调谐的反斯托克斯波.实验中脉冲宽度为35fs,中心波长820nm ,单脉冲能量4nJ的飞秒激光脉冲耦合到长轴直径为5μm,短轴为46μm的双折射微结构光 纤中.在高阶模传输情况下,通过调制耦合光的偏振方向,获得了具有不同中心波长的反斯 托克斯波.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了输入光的偏振态对双折射微结构光纤中高阶模式下四波混 频效应的影响情况.理论计算分析很好的解释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 飞秒脉冲激光 四波混频  相似文献   

13.
用传输矩阵法理论分析了在含热致双折射补偿和不含热致双折射补偿两种情况下,r偏振和偏振对双棒串接激光器谐振腔稳区的影响.选用低掺杂浓度的Nd:YAG棒,实验上用含90°石英旋光片的双棒对称平行平面短腔获得了最佳实验结果.1 064 nm激光最高输出功率达482.3 W,对应光-光转换效率为40.2%.  相似文献   

14.
用传输矩阵法理论分析了在含热致双折射补偿和不含热致双折射补偿两种情况下,r偏振和Ф偏振对双棒串接激光器谐振腔稳区的影响.选用低掺杂浓度的Nd∶YAG棒,实验上用含90°石英旋光片的双棒对称平行平面短腔获得了最佳实验结果.1064nm激光最高输出功率达482.3W,对应光-光转换效率为40.2%.  相似文献   

15.
双折射双频激光器偏振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激光原理和晶体光学原理分析了腔内加旋光晶体的激光器输出光的偏振特性,实验和分析表明,激光器输出两束不同频率的垂直线偏振光,激光器两端输出光的偏振面有一夹角a,且此夹角与晶轴和传光方向的夹角θ有关。理论计算结果在双折射双频激光器的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对单轴晶体中光的性质和双折射问题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仁俊 《大学物理》2005,24(3):37-42
指出了关于光在单轴晶体中的传播、偏振及双折射问题中的几个模糊概念或论点;证明了在单轴晶体中属同一波矢的两个线偏振光光矢量的偏振方向也是相互垂直的,而且此两光的主平面是相互重合的;分析了在双折射教学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和个别欠妥的提法;指出在讨论双折射问题时必须加入适当的基础理论,而仅用定性作图法将对理解掌握该部分内容带来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17.
运用琼斯矩阵分析法,建立了该分布式传感器系统在传感光纤双折射和外部事件共同作用下,传输光的偏振态对系统功率传输系数影响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传感光纤线性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共同作用下,传输光的偏振态对系统功率传输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偏振控制器对输入偏振态进行控制,从而改善干涉信号输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几种新型LD泵浦Nd∶YAG双频激光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宁  李岩 《光学技术》2002,28(5):409-411
介绍了几种LD泵浦Nd∶YAG双频激光器 ,均应用双折射原理实现。一类是利用自然双折射效应 ,在激光谐振腔内加入自然双折射元件 ;另一类则是对YAG晶片加压力 ,使YAG晶片本身成为应力双折射元件。由于双折射效应使激光在谐振腔内产生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寻常光 (o光 )和非寻常光 (e光 )两种成分。因为o光和e光在双折射元件中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因此一个激光谐振腔变成了具有两个物理长度的谐振腔 ,从而产生双频激光。改变自然双折射元件或对YAG晶片施加的压力 ,可调谐频差。实验中获得 10 9Hz量级的大频差 ,合成波长可到几十毫米 ,适用于绝对距离干涉测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光的偏振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引入专业的光学设计软件--TracePro,利用该软件仿真了光的双折射过程和现象,以及偏振片的原理;建立光的偏振实验系统实体模型,完成光的偏振态判断实验;仿真光通过波片后的偏振态转换现象;验证马吕斯定律,并仿真了多层介质膜对光的分离和旋光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主观能动性,仿真结论与理论推导和实际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偶氮材料——乙基橙的光致双折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偶氮化合物乙基橙样品置于一对正交的偏振片之间,用一束激发光照射该样品,分别测量 在激发光的不同强度和不同偏振方向下探测光的透射功率,研究样品的双折射特性.实验表 明,透射光的饱和值和稳定值与激发光强成正比,且与激发光偏振方向有关,探测光与激发 光振动方向的夹角(θ)为45°时,其值最大;若θ不太小(>10°),sin22θ 与透射光的饱和值、稳定值成线性关系.同时,利用巴俾涅补偿器对样品的双折射率差进 行了测量,分别得到了绿光激发前后的准确数值为1.11×10-3和3.57×10 -3. 关键词: 偶氮 双折射 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