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邸友莹  谭志诚  李彦生 《化学学报》2006,64(13):1393-1401
合成了一种稀土高氯酸盐-谷氨酸配合物. 经TG/DTG、化学和元素分析、FTIR及与相关文献对比, 确定其组成为[Pr2(L-α-Glu)2(ClO4)(H2O)7](ClO4)3•4H2O, 纯度为99.0%以上. 利用显微熔点仪分析发现其没有熔点. 在78~370 K温区, 用精密绝热量热仪测量其低温热容, 在285~306 K温区发现一明显吸热峰, 归结为固-固相变过程. 通过相变温区三次重复热容测量, 得到相变温度Ttr、相变焓ΔtrHm和相变熵ΔtrSm分别为(297.158±0.280) K, (12.338±0.016) kJ•mol-1和(41.520±0.156) J•K-1•mol-1. 用最小二乘法将非相变温区的热容对温度进行拟合, 得到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两个多项式方程. 用此方程进行数值积分, 得到每隔5 K的舒平热容值和相对于273.15 K的热力学函数值. 根据TG/DTG结果, 推测了该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依据Hess定律, 选择1 mol•dm-3盐酸为量热溶剂, 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计, 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ΔfHm0=-(7223.1±2.4) kJ•mol-1.  相似文献   

2.
手性芳酰胺类分子钳的设计与微波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间苯二甲酸为隔离基, 酰胺键桥联L-氨基酸甲酯构成手臂, 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具有不同手性中心和裂穴的新型手性芳酰胺类分子钳. 结构均经1H NMR, IR及元素分析确证, 并考察了其对芳香胺类化合物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 初步研究表明, 这类分子钳受体不仅对中性小分子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其结合常数(Ka)可达2.66×103 L•mol-1, 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时间分辨激光光解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型离子液体[Me3NC2H4OH]Zn2Cl5(简写R-Zn2Cl5)的光解行为, 研究发现离子液体能被266 nm激光单光子电离, 生成阳离子自由基、[Zn2Cl5]中性自由基和水合电子, 观察到胆碱激发三线态的存在, 并测定了离子液体光电离的量子产额为0.04. 利用266 nm激光对离子液体、胆碱、氯化锌、氯化钠的光解行为比较, 发现胆碱阳离子的贡献很小, [Zn2Cl5]阴离子起主要作用. 采用氧化性自由基SO4•-引发离子自由基, 揭示其光电离机理, 测定离子液体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 SO4•- 460 nm的衰减速率常数为1.3×109 L•mol-1•s-1, 320 nm离子自由基瞬态产物的生成速率常数为1.5×109 L•mol-1•s-1, 两者很接近, 说明SO4•-自由基的衰减与瞬态自由基的生成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4.
CTAB对四磺酸基酞菁钴与Na2S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叶涛  郭荣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7):763-768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四磺酸基酞菁钴(CoTsPc)与Na2S反应的影响,发现在CTAB存在下CoTsPc与Na2S更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轴向配合物HSCo(I)TsPc. 讨论了CTAB对该反应的作用机理. 采用多波长、双系数法解析反应平衡混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计算了该反应生成物的组成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从温度对反应平衡常数影响,得到了该反应的热力学数据. 在CTAB浓度为8.36×10-3 mol•L-1及303 K时,反应的ΔGΘ、ΔHΘ和ΔSΘ分别为-17.28 kJ•mol-1、84.1 kJ•mol-1 和335 J•mol-1•K-1.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结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和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荧光法测得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一种类型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7×105 L&;#8226;mol-1,有1.05个平均结合位点;微量热法测得该药物-蛋白结合过程中焓变为1.03 kJ&;#8226;mol-1,熵变为101.28 J&;#8226;K-1&;#8226;mol-1,反应为熵驱动.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了甲磺酸培氟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模式.计算表明,甲磺酸培氟沙星可结合在人血清白蛋白的两个药物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即熵效应在药物与蛋白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预测的结合自由能和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SDD/6-311++G**计算了YH2的微观性质. 并用分子总能量中的振动能Ev代替固态能量0705212, 振动熵SEv代替固态熵的近似方法, 以及考虑到电子能量的变化, 计算了固态YH2(D, T)的焓H和熵S, 得到不同温度下Y与H2, D2, T2反应的ΔH, ΔS, ΔG及氢化反应平衡压力, 导出了与温度的依赖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 YH2(s)的生成热为199.25 kJ•mol-1, 与实验值210.00及 225.94 kJ•mol-1非常接近, 说明近似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在298.15 K下利用等温环境溶解反应热量计测定了离子液体C3MIBF4(四氟硼酸1-甲基-3-丙基咪唑)和C5MIBF4(四氟硼酸1-甲基-3-戊基咪唑)不同浓度水溶液的摩尔溶解焓(ΔsHm). 借助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 得到了它们的标准摩尔溶解焓 和Pitzer焓参数: 和 , 并计算了表观相对摩尔焓. 根据Glasser理论计算了离子液体晶格能, 进而估算了离子液体C5MIBF4和C3MIBF4中正离子的水化焓分别为-171 kJ•mol-1 (C5MI)和-207 kJ•mol-1 (C3MI).  相似文献   

8.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C6H5Cl与H2O2水溶液的激光闪光光解情况, 初步考察了其瞬态物种的生长和衰减等行为. 研究表明, •OH自由基和C6H5Cl反应生成C6H5Cl-OH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在近中性、酸性条件下约为(5.89±0.65)×109和(7.07±0.61)×109 L•mol-1•s-1; 其衰减则符合双分子二级反应, 速率常数2k/εl=1.1×106 s-1, 而在碱性时则为(4.34±0.51)×109 L•mol-1•s-1, 衰减呈准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为2.11×105 s-1. 在有氧条件下, O2与C6H5Cl-OH adduct反应生成C6H5Cl-OHO2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8×108 L•mol-1•s-1.  相似文献   

9.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条件下C6H5Cl与H2O2水溶液的激光闪光光解情况, 初步考察了其瞬态物种的生长和衰减等行为. 研究表明, •OH自由基和C6H5Cl反应生成C6H5Cl-OH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在近中性、酸性条件下约为(5.89±0.65)×109和(7.07±0.61)×109 L•mol-1•s-1; 其衰减则符合双分子二级反应, 速率常数2k/εl=1.1×106 s-1, 而在碱性时则为(4.34±0.51)×109 L•mol-1•s-1, 衰减呈准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为2.11×105 s-1. 在有氧条件下, O2与C6H5Cl-OH adduct反应生成C6H5Cl-OHO2 adduct, 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8×108 L•mol-1•s-1.  相似文献   

10.
徐洁  侯万国  周维芝  台培东  王文兴 《化学学报》2007,65(13):1191-1196
分别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 titration)法, 质量滴定(Mass titration)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Inert electrolyte titration)法测定了荷结构负电荷的东北草甸棕壤的零净电荷点(PZNC), 研究表明荷结构负电荷的土壤依然存在与电解质浓度无关的零净电荷点, 三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分别为2.9, 5.0和3.3. 相比较而言, 电势滴定法和惰性电解质滴定法的结果相近, 而质量滴定法的结果偏高. 对文献中推算表面质子活性位密度(Ns)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得到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Ns为2.5 mmol•g-1. 根据实验测定的pHPZNC, Ns和结构电荷密度(σst)值直接计算得出东北草甸棕壤样品的界面反应特征平衡常数即1-pK模型中的pK, 2-pK模型中pKa1int和pKa2int, 分别为3.37, 2.42和4.32, 与文献报道的沉积物和蒙脱土的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李林尉  王冬冬  孙德志  刘敏  曲秀葵 《化学学报》2007,65(24):2853-2857
在298.15 K下,根据本结合过程的假设和Langmuir结合理论, 用等温滴定微量热和圆二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蛋白质(HSA)与药物配体5-氟尿嘧啶的相互作用存在两类结合位点. 第一类结合, 结合位点数N=71±0.1, 结合常数 K=(1.46±0.016)×105 L•mol-1, 结合焓ΔH=(39.61±0.220) kJ•mol-1, 结合熵ΔS=(231.68±0.025) J•mol-1•K-1, 结合自由能ΔG=(-29.48±0.030) kJ•mol-1. 结合过程为熵驱动过程, 疏水相互作用是过程的主要推动力;第二类结合, 结合位点数N=140±0.2, 结合常数 K=(1.49±0.032)×105 L•mol-1, 结合焓ΔH=(-19.31±0.103) kJ•mol-1, 结合熵ΔS=(34.30±0.055) J•mol-1•K-1, 结合自由能ΔG=(-29.53±0.041) kJ•mol-1, 结合过程为焓-熵协同驱动过程, 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是过程的主要推动力. 圆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两类结合过程中, 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作用致使蛋白质(HSA)二级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李向荣  郭伟  卢雁 《化学学报》2008,66(5):515-519
在30 ℃时用恒温微量热法研究了不同pH值下盐酸胍、尿素诱导牛血清蛋白变性的过程. 并用Privalov提出的简单键合模型对量热数据进行了分析, 计算了表观键合常数K, 简单键合的单个表观键合自由能ΔG和总吉布斯能ΔG(a), 用变性中点的直线外推方法求出了表观变性焓ΔHd. 实验结果表明, 牛血清蛋白与盐酸胍的键合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进行, 牛血清蛋白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焓ΔHd在牛血清蛋白的pH=6.97和7.05时为350 kJ•mol-1, 在pH=9.30时为275 kJ•mol-1, 表明牛血清蛋白在接近中性时较稳定. 而牛血清蛋白与尿素的键合在酸性条件下更易进行, 此变性焓ΔHd在牛血清蛋白的pH=6.97时为295 kJ•mol-1, 在pH=7.05和9.30时为230 kJ•mol-1. 此结果说明牛血清蛋白在两种变性剂溶液中的展开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218个多氯联苯系列化合物(PCB), 得到分子总能量(ET)、焓(H°)、熵(S°)、自由能(G°)、零点振动能(EZPV)、恒容热容(CV°)和热能校正值(Eth), 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及取代位置的关系.氯原子置换在不同的位置使ET, H°和G°数值增加的顺序为: 2(6)位>>3(5)位>4位, 即置换在2(6)位最不稳定; 两个氯原子在同一苯环比分别处于两个苯环的ET, H°和G°增大, 增加的顺序为: 邻位>>间位>对位, 即相互处于邻位最不稳定. 每增加1个氯原子, S°增大约30 J•(mol•K)-1, Eth减小约22.2 kJ•mol-1, EZPV减小约25.5 kJ•mol-1, CV°增大约16 J•(mol•K)-1. 根据异构体自由能的相对大小, 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相似文献   

14.
以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 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粒径为5 nm的纳米金. 用铅离子核酸适体aptamer保护纳米金获得了检测铅离子的适体纳米金(aptamer-NG)共振散射光谱探针. 在pH 7.0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及30 mmol•L-1 NaCl存在下, aptamer-NG稳定而不聚集. Pb2+可与该探针中的aptamer形成非常稳定的G-四分体结构, 并释放出纳米金. 在NaCl作用下纳米金聚集形成较大的微粒, 导致552 nm处共振散射峰强度增大. Pb2+浓度在0.07~42 nmol•L-1范围内与552 nm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值ΔI成线性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ΔI=12.0c+9.2, 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5, 方法检出限为0.03 nmol•L-1 Pb2+. 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铅离子检测, 结果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余菁  张幸川  王遵尧  曾小兰 《化学学报》2006,64(19):1961-1968
在B3LYP/6-31G*水平上对二苯并呋喃和135个多溴二苯并呋喃系列化合物(PBDF)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和振动分析, 得到各分子的总能量(ET)、焓(H0)、熵(S0)、自由能(G0)和恒容热容(CV0), 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溴原子的取代数目及取代位置的关系. 溴原子置换在不同位置时, 使ET, H0G0数值增加大小次序为: 1(9)>3(7)>2(8)>4(6), 即置换在1(9)位最不稳定; 两个溴原子处在同一苯环时, ET, H0G0数值也都增加, 增加的顺序为: 邻>>间>对, 即相互处于邻位最不稳定. 而且有两个溴原子同时取代在1和9位时, 使H0G0的数值的增加比取代在邻位、间位和对位时的增加值都大. 每增加1个溴原子, S0增大约40.1 J•mol-1•K-1, CV0增大约16.3 J•mol-1•K-1. 同时, 设计等键反应, 计算了各异构体的标准生成热(Hf0)和标准生成自由能(Gf0). 根据异构体自由能的相对大小, 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各异构体组中的稳定性顺序与PCDF系列的稳定性顺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任元林  程博闻  张金树 《化学学报》2007,65(17):1892-1896
以TG-DTG为手段, 研究了N,N'-二(5,5-二甲基-2-磷杂-2-硫代-1,3-二噁烷-2-基)乙二胺(DPTDEDA)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利用 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FWO)法对DPTDEDA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求出了该物质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同时利用Satava-Sestak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热分解机理. 结果表明, Kissinger法所求得的表观活化能为137.37 kJ•mol-1, 指前因子ln A=28.00; Flynn-Wall-Ozawa法所求得的活化能为139.83 kJ•mol-1. DPTDEDA的热分解机理为相边界反应, 其动力学方程为G(α)=1-(1-α)4, 反应级数n=4.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高氯酸镨和咪唑(C3H4N2), DL-α-丙氨酸(C3H7NO2)混配配合物晶体. 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化学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Pr(C3H7NO2)2(C3H4N2)(H2O)](ClO4)3. 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 以2.0 mol•L-1 HCl为量热溶剂, 在T=(298.150±0.001) K时测定出化学反应PrCl3•6H2O(s)+2C3H7NO2(s)+C3H4N2(s)+3NaClO4(s)=[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3NaCl(s)+5H2O(1)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ΔrHmө=(39.26±0.1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 计算出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fHmө{[Pr(C3H7NO2)2(C3H4N2)(H2O)](ClO4)3(s), 298.150 K}=(-2424.2±3.3) kJ•mol-1.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在流动高纯氮气(99.99%)气氛中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运用微分法(Achar-Brindley-sharp和Kissinger法)和积分法(Satava-Sestak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 求得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08.9 kJ•mol-1, 动力学方程式为dα/dt=2(5.90×108/3)(1-α)[-ln(1-α)]-1exp(-108.9×103/RT).  相似文献   

18.
CCl2与CH2O插入反应机理及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锋  吕玲玲  康敬万 《化学学报》2007,65(11):1019-1026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和高级电子相关耦合簇[CCSD(T)/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CCl2与CH2O的插入反应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和频率分析方法, 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1)是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插入反应的主反应通道. 该反应由两步组成: (i)两反应物首先经一无能垒的放热反应, 放出9.73 kJ•mol-1的热量, 生成一中间体IM1, (ii)中间体IM1经一过渡态TS1, 发生H的转移, 生成产物P1, 其势垒为47.32 kJ•mol-1. 用RRKM-TST理论计算了300~1900 K温度范围内反应(1)的压力效应. 用经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综合分析, 在高压限101325 Pa下, 该反应进行的适宜温度范围为400~1800 K, 如此, 反应既有较大的自发趋势和平衡常数, 又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