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1]介绍了用“子不等式法”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不等式的方法.针对文[1]的遗留问题,文[2]介绍了“子不等式从何而来?”文[2]认为:“一旦证明了子不等式,就……改为非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但从所举例题来看,“子不等式”均系由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并通过分析法得出,其实质仍为数学归纳法.若要“改为非数学归纳法的证明”,即用“子不等式法”,直接得出“子不等式”并予以证明方可.但子不等式是否存在?能否直接得出?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研究发现,子不等式完全可直接由欲证之不等式直接得出.下面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关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含有自然数的命题,已有许多文章给予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用数学归纳法证“f(n)相似文献   

3.
数学归纳法第二步证明“从n=k到n=k+1”过渡的常用技巧陈世安(吉林市教育学院132011)数学归纳法,无论是第一归纳法还是第二归纳法,都存在着一个“假设n=k(或)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的问题,能否顺利地实现过渡,恰恰是数学归纳...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列不等式与正整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但是,一些数列不等式题直接用“数学归纳法”却行不通,而需要先对其进行放缩以证明它的“加强不等式”,它是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加强不等式”,构造“加强不等式”是件不容易做好的事情.为此,本文对加强命题证明数列不等式问题从哪里“强”、如何“强”、“强”到什么程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类数学归纳法能否使用问题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于一些含有自然数的命题,已经有很多文章给予详细的论述。但是,关于自然数的命题,有些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些不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问题,有时由于推理中技巧上的困难,而使证明受阻,不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问题,盲目使用它,自然也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为克服使用数学归纳法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本文就一类形如f(n)相似文献   

6.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题方法,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题材。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运用这一方法证明问题时,感到困难的往往是实现第二步“P(k)真→P(K+1)真”的证明。而第二步关键在于怎样合理的运用归纳假设。下面谈谈个人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一、讲清从“P(k)到P(k+1)”表达式项(因式)数的变化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或不等式)时,  相似文献   

7.
关于一类条件不等式的数学归纳法证明许兴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中学535500)1问题的提出在高中数学竞赛中,常出现一类以或为常数作为条件的不等式的证明,因与自然i=1数n有关,尽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方法上并不很简便,许多同学还是采用了数学归纳法。例如:例...  相似文献   

8.
一 反向数学归纳法的另一证明 <数学通报>1984年第10期已发表了唐复苏同志的关于反向数学归纳法原理的一个证明,下面我们将给它另一个证明。我们已知自然数的最小数原理:“自然数集的每一非空子集M都有一个最小数。”由这个原理,可得如下推论。  相似文献   

9.
数学归纳法应用功能的拓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们通常认为 ,数学归纳法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采用的是等距的“间断归纳”(第二步无限递推从n =k命题成立 ,推出n =k+1时命题成立) ,是否存在等距的(或不等距的 )“连续归纳”?一、连续归纳证不等式一例下面抛砖引玉 ,以一个不等式的证明对此作出了正面的回答 ,希望有兴趣的读者继续研究 ,探索发现“连续归纳”更多的应用 .例 证明不等式 :2 x>97x2 ,x∈ (6,+∞ )证明  (6,+∞ ) =(6,7]∪(7,8]∪…∪ (n ,n+1 ]∪… ,x∈ (6 ,7]时 ,2 x>2 6=64,97x2 ≤ 97× 72 =63,这就证明了n =6 ,x∈[6,7)时不等式 2 x>97x2 成立 ;假设n =k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证明"n∑i=1f(i)相似文献   

11.
刘诗雄 《数学通讯》2000,(15):44-45
通常那些直接或间接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可考虑运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除第一归纳法和第二归纳法外 ,还有跳跃数学归纳法 :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 ,若1° P( 1) ,P( 2 ) ,… ,P(l)成立 ;2° 假设P(k)成立 ,可以推出P(k 1)成立 ,则P(n)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每种形式的数学归纳法都由两步组成 :“奠基”和“归纳” ,两步缺一不可 .在“归纳”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归纳假设”这一不可缺少的前提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有如下技巧 .1 “起点前移”或“起点后移” :有些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P(n) ,验证P( 1)比较困难 ,或者…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标教材中,数学归纳法这块内容是安排在平均值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后面讲授的,这使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功能受到限制.实际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两个著名不等式十分简洁.一、n元的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简证n元的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  相似文献   

13.
数列型不等式问题因其涉及到高中数学的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内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近几年来各地高考及模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当比较法失效后,式子如何放缩成为了解这类问题的焦点.诚然有些不等式,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往往也要对一些式子进行适度的放缩,  相似文献   

14.
有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命题,不仅与自然数n有关,而且还涉及其他可变因素,因此这类问题的“归纳”步骤往往较难完成。本文拟从构造辅助命题入手,来促进这类问题归纳步骤  相似文献   

15.
结合行列式的计算性质,通过建立一个绝对值不等式,利用数学归纳法,给出某教材中一道有关主对角占优矩阵和严格主对角占优矩阵的习题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此即著名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其证法繁多,其中尤以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花样最多,构思最巧妙。本文也给出一个数学归纳法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何泉清 《数学通报》2007,46(11):41-43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及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控整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又是难点.由于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但是,一些数列不等式题,如2006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科第  相似文献   

18.
1.欲用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到渐2’>。’,,的第一个取值应当是() (A)大于l而小于10的某个整数; (B)大于10的某个整数; (C)10: (D)原不等式不能对某个。值以后的所有自份数成立. 2.当我们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一个关于自然数,的命题时,在由“,。k时论断成立’。‘月二k十1时论断也成立.的过程中,() (人)必须运用归纳假设; (B)可以部分地运用归纳假设; (C)可以不用归纳假设; (D)卜应当视情况灵活处理.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共十一共十.” 月十l月十乙 一l一> 月十月变化是(-!3~~J.,..一一~~一、‘一不二以住甲,K,尤十I俐小即AZ仁边倒石,(A)(B…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材的补充,本文介绍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等式或不等式的另一方法——“求差比较法”,它是数学归纳法的一种变形。下面用∨表示=或>、≥、<、≤。易见,若α  相似文献   

20.
涉及自然数的一些问题的证明,通常采用数学归纳法;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知道问题的结论或够能归纳出问题的结论.当不知问题的结论且很难归纳出问题的结论时,用数学归纳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那么应该怎么办?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用组合数及性质求一些和式的值.为此,先看二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