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包钴型γ-Fe_2O_3磁粉分为包钴γ-Fe_2O_3(简记为Co-γ-Fe_2O_3)和包钴包亚铁γ-Fe_2O_3(简记为 CoFe-γ-Fe_2O_3)两种,它们的矫顽力可比γ-Fe_2O_3磁粉的提高100至400Oe左右,本工作对这两种磁粉矫顽力增大的原因作了探讨,认为它们矫顽力增大的机制不同:CO-γ-Fe_2O_3矫顽力增大是由于表面包覆一层Co(OH)_2使表面各向异性增大,而CoFe-γ-Fe_2O_3则是由于表面包覆的是钴铁氧体,γ-Fe_2O_3与钴铁氧体之间发生耦合作用,使矫顽力增大。  相似文献   

2.
包钴铁氧体型,γ-Fe_2O_3磁粉(简记为CoFe-γ-Fe_2O_3)是针状γ-Fe_2O_3磁粉与Co~( )和Fe~( )溶液起反应,在每个针状颗粒上包覆了一层钴铁氧体固溶体。经此种方法处理后的γ-Fe_2O_3磁粉的矫顽力及其它磁特性有较大的提高。如矫顽力由原来415Oe增加到715Oe;剩磁和矫顽力随时间及温度变化小等。我们利用穆斯堡尔效应并配合其它研究手段进行了研究,认为:CoFe-γ-Fe_2O_3磁粉矫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γ-Fe_2O_3磁粉表面包覆了一层钴铁氧体固溶体,γ-Fe_2O_3与钴铁氧体固溶体之间发生磁耦合作用之故。  相似文献   

3.
包钴铁氧体型,γ-Fe2O3磁粉(简记为CoFe-γ-Fe2O3)是针状γ-Fe2O3磁粉与Co++和Fe++溶液起反应,在每个针状颗粒上包覆了一层钴铁氧体固溶体。经此种方法处理后的γ-Fe2O3磁粉的矫顽力及其它磁特性有较大的提高。如矫顽力由原来415Oe增加到715Oe;剩磁和矫顽力随时间及温度变化小等。我们利用穆斯堡尔效应并配合其它研究手段进行了研究,认为:CoFe-γ-Fe2O3磁粉矫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γ-Fe2O3磁粉表面包覆了一层钴铁氧体固溶体,γ-Fe2O3与钴铁氧体固溶体之间发生磁耦合作用之故。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包钴型γ-Fe_2O_3磁粉的矫顽力可比原γ-Fe_2O_3磁粉提高8000—32000A/m。木文研究探讨了两种包钴型γ-Fe_2O_3磁粉(包钴γ-Fe_2O_3和包钴包亚铁γ-Fe_2O_3)的单轴各向异性的起源和矫顽力增大的机制。包钴γ-Fe_2O_3磁粉矫顽力增大是由于钴离子在γ-Fe_2O_3表面从尤取向产生表面单轴各向异性。包钴包亚铁γ-Fe_2O_3磁粉(Co~(2+)/γ-Fe_2O_3=2—16wt%)的矩形比S.R.为0.5左右,包钴包亚铁后增强的单轴各向异性和多轴磁晶各向异性使矫顽力增大。增强的单轴各向异性的起源:(1)钴离子在γ-Fe_2O_3表面从尤取向产生表面单轴各向异性;(2)表面层钴铁氧体微晶易磁化轴从尤排列显示单轴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5.
超细Fe3O4的氧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穆斯堡尔谱分析,Fe3O4转变为γ-Fe2O3是γ-Fe2O3成核生长过程。根据氧化过程磁矩的变化确定Fe3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c)/(dt)=mc3仅在氧化初始阶段适合。  相似文献   

6.
包钴型r-Fe2O3磁粉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林 《物理学报》1992,41(7):1167-1173
包钴型γ-Fe2O3磁粉的矫顽力可比原γ-Fe2O3磁粉提高8000—32000A/m。木文研究探讨了两种包钴型γ-Fe2O3磁粉(包钴γ-Fe2O3和包钴包亚铁γ-Fe2O3)的单轴各向异性的起源和矫顽力增大的机制。包钴γ-Fe2O3磁粉矫顽力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超声强化合成MgFe2O4纳米颗粒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波  王树林  李生娟  李来强 《物理学报》2012,61(3):30703-030703
用超声水解方法制备MgO纳米颗粒,用化学沉淀法制备α-Fe2O3纳米颗粒,将MgO/α-Fe2O3混合体常温下超声活化2h,400℃固相合成制备出MgFe2O4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产品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形貌尺寸,分析声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gFe2O4为尖晶石铁氧体,颗粒尺寸分布在20-30nm之间,粒度分布均匀;超声空化效应提高了化学反应活性、增加反应物的比表面积和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固相合成反应速度,降低反应温度,实现了一般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套流动装置测量单重态氧O2(1Δg)在O2分子吸附的金属Cu、Cr、Ni和Ag表面的猝灭几率. 随实验时间和O2(1Δg)浓度增加,猝灭几率增加. 当上述金属样品在几帕斯卡的真空度下暴露数小时后猝灭几率会回到原先水平. 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吸附位上弱化学吸附的表面吸附氧分子O2(1g相似文献   

9.
李国栋  谭生樹 《物理学报》1964,20(3):261-269
本文观察了不同的热处理对于石榴石型的镥铁氧体(Lu3Fe5O12)和尖晶石型的锰铁氧体(MnFe2O4)单晶的铁磁共振的影响。两次热处理分别为在700℃空气中加热1小时,和在700℃氧气中加热10小时,发现这样的热处理对K1/Ms和g-因子无显著的影响,但却使共振线宽△H的各向异性显著减小,热处理对镥铁氧体的△H影响较小,但却使锰铁氧体的△H每经一次热处理后都成倍地增长。讨论了△H随热处理变化的原因,并由X射线衍射照相证实了锰铁氧体样品在热处理后有少量α-Fe2O3的脱溶。  相似文献   

10.
Cr2O3是双功能催化合成气转化的重要氧化物组分,其可将合成气转化为重要的中间物种甲醇.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微观动力学模拟,本文系统研究了干净Cr2O3(001)和(012)表面,以及氢覆盖或含有氧空位的还原(012)表面的结构及催化合成气转化至甲醇的活性. 本文探讨了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的分步或协同反应路径,并确定CO或CHO氢化是决速步骤. 微观动力学分析表明,Cr2O3(001)表面难以催化合成气转化为甲醇,在673 K 时,两个还原性(012)表面的反应速率(25∽28 s-1)比干净的(012)表面(4.3 s-1)高出约五倍. 计算结果表明了Cr2O3表面还原性对催化活性的重要性,或许可以为双功能催化体系中氧化物组分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的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用于CO氧化反应的Co3O4/SiO2催化剂.通过激光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表征了该系列催化剂的结构.在所有的催化剂中,XRD和Raman光谱都只检测到了Co3O4晶相的存在.与Co3O4体相相比,XPS结果表明在200 oC焙烧的(Co3O4(200)/SiO2)催化剂中Co3O4表面上存在着过量的Co2+.与XPS的结果一致,TPR结果表明Co3O4(200)/SiO2催化剂中Co3O4表面上存在氧缺陷, 并且XAFS结果也表明Co3O4(200)/SiO2催化剂中Co3O4具有更多的Co2+.提高焙烧温度使得过量的Co2+进一步氧化为Co3+,同时降低了表面氧缺陷浓度,从而得到计量比的Co3O44/SiO2催化剂.在所有的负载催化剂中Co3O4(200)/SiO2催化剂表现出了最好的CO氧化催化性能,表明过量Co2+和表面氧缺陷的存在能够促进Co3O4催化CO氧化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生长α-Fe2O3和Fe3O4纳米线的一个可控制的合成过程. 在研究中发现,高磁性的α-Fe2O3纳米线已经成功地利用氧化辅助气固法结晶生成于Fe0.5Ni0.5合金基板上;若基板事先浸泡于草酸溶液中,随草酸浓度的增加,所生长的纳米线晶相会逐转变为Fe3O4,当草酸浓度达到0.75 mol/L时,所生长的纳米线几乎全部转变成Fe3O4晶相. 此外,实验结果也显示所生长的纳米线长度及直径会随着气固过程中的温度上升而增加,生长密度则会随着气固过程中的流量加大而上升. 此过程所提出的合成程序可在2 h內完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碳酸钙、γ-三氧化二铝、氯化钙在氯气/氩气混合气气氛下的固态反应制备了一种氯负离子存储-发射功能材料[Ca24Al28O64]4+·(Cl-)3.80(O2-)0.10(C12A7-Cl-).通过离子色谱、电子顺磁共振、拉曼光谱验证,C12A7-Cl-材料中存储的负离子主要是氯负离子,浓度为(2.21±0.24)×1021 cm-3,此外还有小部分的氧二价负离子、氧负离子、氧分子负离子.这与通过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的结果一致:从C12A7-Cl-材料表面发射出的负离子主要是氯负离子(大约90%),还有小部分的氧负离子和电子.材料结构和表观变化分别由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化学湿磨法,首次将金属氧化物Mn3O4包覆于LiNi0.5Mn1.5O4颗粒表面,使得电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从1.53×10-7 S/cm 提高到3.15×10-5 S/cm.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Mn3O4包覆大大提高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高温循环稳定性. 最佳包覆样品为2.6wt% Mn3O4包覆的LiNi0.5Mn1.5O4,在10 C倍率下具有108 mAh/g的高放电容并且在55 °C下100次循环后仍有78%的容量保持率,远大于未包覆样品67%的容量保持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模拟U在Gd2Zr2O7烧绿石中的固溶,在低浓度U掺杂时,Gd2Zr2O7烧绿石保持烧绿石结构;随着U掺杂浓度增加,Gd2(Zr{2-y}Uy)O7和(Gd{2-y}Uy)Zr2O7体系的晶格常数发生线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总能较低,U原子更偏向于替代无序换位后Gd2Zr2O7晶格中B位的Gd原子.  相似文献   

16.
用Sol-Gel法制备了Pb(1+x)TiO3/PbZr03Ti07O3/Pb(1+x)TiO3(PT/PZT/PT)夹心结构及PZT铁电薄膜,为了获得高质量的PT/PZT/PT夹心结构铁电薄膜,使用不同过量Pb配比(x)的PbTiO3 (PT)层进行制备,以获得优化的PT子晶层.X射线  相似文献   

17.
吴子华  谢华清 《物理学报》2012,61(7):76502-076502
本文以流变相反应法原位合成了聚对苯撑/LiNi0.5Fe2O4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并对其热电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时保温时间对其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材料铁氧体颗粒粒径为100---300nm,其外部被一层聚对苯撑膜包覆.电子在Fe2+和Fe3+之间的跳跃机理在铁氧体电导中占主导作用,因此聚对苯撑/LiNi0.5Fe2O4复合材料具有n型导电特性.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复合材料电导率基本不变,但热导率逐渐增大且Seebeck系数逐渐减小,导致热电优值系数降低.由于结合了有机物高电导率和低热导率以及无机材料高赛贝克系数的优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热电性能较单一材料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士  邵涵如  罗河烈  凌启芬  孙克 《物理学报》1982,31(9):1250-1255
本工作利用穆斯堡尔谱并配合其它研究手段,测量了超细γ-Fe2O3微粉在包钴和不包钴两种情况下的各向异性常数K;观察到前者比后者的各向异性常数K增加30%左右。对普通针状包钴型γ-Fe2O3磁粉矫顽力增大的原因提供了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Bi7Ti4NbO21,Bi4Ti3O12及Nb掺杂Bi4Ti3O12(Nb-Bi4Ti3O12)层状结构铁电陶瓷材料.结合Nb-Bi 4Ti3O12的介电温谱和 退极化实验结果,研究了Bi7Ti4NbO21的晶体结构 对其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 .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Bi7Ti4NbO21中, 沿着c轴方向,(Bi2Ti3O10)2-和(BiTiNbO7)2-两个类钙钛矿层分别 与(Bi2O2)2+层叠加堆积而成.这种晶体结构决定了Bi7Ti4NbO21的 介电温谱在668℃和845℃出现介 电双峰.结合极化样品的退化实验分析,说明材料在这两个温度附近发生了铁电—铁电相变 、铁电—顺电相变,分别是(Bi2Ti3O10)2-< /sup>和(BiTiNbO7)2-层状 结构发生微观结构相变的结果.在退极化过程中,由于受热时钙钛矿层内空位引起的缺陷偶 极子的定向排列受到破坏,引起材料部分退极化,表现为300℃热处理后Bi7Ti 4NbO 21的压电活性降低了10%,显示了室温下材料的压电性能来源于自发极化的固有电 偶极子和缺陷偶极子的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杨春  李言荣  颜其礼  刘永华 《物理学报》2005,54(5):2364-236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α-Al2O3(0001)表面 Al,O原子空位缺陷及其对ZnO吸附进行了理论计算.电子局域函数显示了表面空位处的电子密度变化,表面Al原子空缺处有非常明显的缺电子区域,悬挂键临近O的电子密度增大,有利于对Zn的吸附;O原子空缺处的Al原子处存在孤立电子,其ELF值为005—03,将有利于同电负性较大的O或O2-结合.通过吸附动力学模拟与体系能量的计算发现,表面缺陷显著增强了表面 的化学吸附,空缺原子处都被吸附原子填补,吸附结合能远大于单晶表面的情况.在Al空缺的表面,由于ZnO的O与表面O形成双键,破坏了α-Al2O3(0001)表面O六 角对称结构,减小了 O的表面扩散,从而不利于规则的ZnO薄膜生长.相反,O的空缺表面,弥补了α-Al2O3(0001)表面O空位缺陷,不影响基片表面O六角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